实现高中美术审美教育有效路径的探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高中美术审美教育有效路径的探寻
摘要:审美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个人品位、欣赏能力与创造
能力。
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开展审美教育方面有着极强的
优势,因此,高中美术教师有责任借探寻实现高中美术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以
便让学生享受到优质、专业的教学服务,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审美
教育的开展下得以有效提升。
本文以“实现高中美术审美教育有效路径的探寻”
为题,就笔者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途径探寻;审美教育;高中美术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这是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高中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观念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审美教育在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开展,能够通过相应的艺术形式感知活动与审美培养,能
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其在美的熏陶下增强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得学生有能力在学习与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身边的美、体验美和欣赏美,从而
实现学生审美情趣与欣赏品味的提升。
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教学呢?
一、从审美客观性着手,强化学生公正之感
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需要从审美客观性着手,让学生以一种公正的姿态对客观
事物(或对象)进行客观性的评价,即实事求是,以确保美术审美的客观性存在。
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时,需要强化学生这种公正心理,利用审美教育的
客观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思维和审美习惯,以进一步生成美术最为基础的知识
和技能,让学生借助相应能力在审美评价过程中强化个人情感体验,完成对美的
评价与欣赏,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高中美术选修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明确
客观性审美的目标与步骤,逐步强化学生的公正之感,即:
第一,要求高中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利用多元化评价思维方式开展审
美评价活动,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审美事物(或对象)发现相应的问题;
第二,要求高中学生能够尊重艺术家或者作者的创意和创作思维情感,学生
需要在客观审美过程中抓住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创作内涵和思想内涵;
第三,要求学生逐步拥有正确的辩证审美观,并尝试对审美对象进行相应的
思考与探究,做出合理、正确的评析。
二、引领学生进行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需要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欣赏。
不论是欣赏大家
的艺术作品,还是同学美术作品,甚至是自己的作品,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
美能力,以便鉴赏作品是否具备艺术的元素、有无相应价值,让学生运用欣赏的
眼光看待美术作品,逐步养成审美习惯,随时随地发现美、欣赏美。
这就需要高
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欣赏,首先,需要让学生针对相应的欣赏对象
进行全面认知,如以故事的形态展示作者生平、相应的时代背景、艺术作品出现
的国度、创作趣事等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在艺术欣赏过程
当中,便于教师高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
其次,分类进行欣赏,针对不同类型艺
术作品进行鉴赏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比如,针对人物画等艺术作品
欣赏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人物的整体,并学会欣赏人物形体的对称美、
比例的协调美;针对欣赏风景画时,可先观察风景的构图,感受画面的层次感,
再具体观察画面中的事物,观察画面中的树木、花草的繁茂与多姿,感受整个画
面的美好与呈现的自然形态之美等,以把握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形态与内涵。
最后,通过作品极具活力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作者呈现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
丰富情感,借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获得最为深切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三、创设审美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审美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神在
美术学习活动当中主动进行美的探索。
因此,在高中美术审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
当中,教师应当重视审美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不论是借助“声光电影”“形色
兼具”的多媒体创设直观地审美教学环境,还是借助问题等创设悬疑性审美教学
环境,都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点出发,让学生在相应情境的引领之下,
带着极强的学习兴趣进行相应美的探索,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促
使学生一步步走入美术作品优美的意境当中,借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
美能力。
比如,让学生在感受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时,笔者利
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审美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令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
欲望,在此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人面网纹彩陶盆》《舞蹈纹盆》《旋
纹尖底瓶》《秦兵马俑》《汉代击鼓说唱俑》《三彩骆驼载乐俑》《敦煌莫高窟》等,然后结合问题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开展审美学习活动,如“这是我国古代什么
时期的作品?”“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等等,让学生主动探索相应知识,以便其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陶瓷器、青铜器等有
所了解,掌握相应的欣赏方法,借以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学
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借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四、重视实施因材施教,确保学生个性发展
生生之间存在差异,其在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方面都存有一定的不同。
为在
高中美术审美实践教育活动当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高中美术教师可重视因材施
教原则的实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审美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帮助,
以便学生能够在审美过程当中取得一定的进步,更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和个性的
发展与提升。
比如,在欣赏相应美术作品时,如《洛神赋图》《映日》《荷塘》
和《出水芙蓉》之时,针对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共同完
成作品的欣赏与讨论,审美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美的语言描述整个画面;审
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将这些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阐述出来;而针对审美能力强
的学生来讲,可以让其尝试分析美术作品的不同形式,领悟美术作品的内涵等,
使得班级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总之,在具体的美术审美教育活动当中,教
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审美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开展审美教学活动,以便在集中学生精
神和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能力欣赏美术作品,发表独特的意见
或见解,确保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更上一层楼”,
从而助力高中学生在审美教育下得到更好地发展,且能够在美术学习道路上更行
更长更远。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审美工作的认识,还能够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欣赏与理解,发现美术作品当中的美,理解作品的美感,接受高雅艺术品的熏陶,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都在审美教育中得以强化。
参考文献:
[1]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 朱景磊. 中国民族博览. 2018(12)
[2] 高中美术教学实现审美教育校本化的对策[J]. 黄耿东. 教学与管理. 2018(07)
[3] 审美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J]. 杨立竹. 启迪与智慧(中).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