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 导游讲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畅园
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锡惠山麓,别称秦园,为宋代词人秦观的后裔秦金创建明正德年间,原名“凤谷行窝”;后经第三代园主秦耀及秦氏后裔的改造,兴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年间,是江南著名的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
作为山麓别墅式园林的典范,寄畅园强调“山林野趣”,以巧妙的借景、神秘的引泉、精美的理水、自然的叠山等造园手法,创造出自然和谐的山林胜景,寄托了主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
穿过门厅,眼前看到的是“凤谷行窝”大厅。
堂前两侧分别有“侵云”、“碍月”两个门洞。
“侵云”指的是锡山龙光塔影,“碍月”则框出了惠山西岭月色。
大家请看,前面这座假山就是八音涧的入口了。
“八音”指的是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合奏出“高山流水”的天然乐章。
眼前这座硬山式厅堂式建筑是嘉树堂。
在嘉树堂前有一幅抱柱楹联:瑶台倒影参差树,玉镜平开远近山。
这对联说得正是堂前的美景。
您看,池水倒映着园中的知鱼槛、郁盘亭等建筑,远处的锡山和山顶上的龙光塔也被借景入园,相映成趣,小中见大,形成了“山池塔影”的景象。
继续向前,这座深入水中的方亭,叫做“知鱼槛”。
它三面环水,是当年秦耀改建寄畅园时建造的。
知鱼槛的名字从何而来呢?在《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一段有趣的哲学对话——庄子说:“水中那从容游着的鱼,是鱼的快乐。
”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今天,这对话的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悬挂在知鱼槛的粉壁上。
秦耀年少得志,平步青云,不料却在壮年时被同僚排挤,罢官回锡,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种无奈的选择。
他在心灰意冷之际便只好放逐自我,寄情山水。
他曾为此景点赋诗一首感慨道:“槛外秋水足,策策复堂堂;焉知我非鱼,此乐思蒙庄”,秦耀感悟到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淡看荣辱,冷眼繁华,处事淡定,身处世而心逍遥,山水与你融合在了一起,做一回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何妨呢?
知鱼槛还是欣赏寄畅园“借景”造园的绝佳之处。
寄畅园的案墩假山是按园外惠山余脉来堆叠的,它作为中间介质,既丰富了山的层次,又是将惠山借景入园,“借景有因,触情俱是”,所以大家明明人在园中却有坐在山中的感觉,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
从知鱼槛眺望,正好使假山与真山自然错落,浑然一体,达到了不知道是山在园中,园在山中的最佳艺术效果。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的游览到这里就要画上句号了,祝愿大家接下来的旅途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