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卷入高清光盘格式大战
关于蓝光技术的发展与中国标准

关于蓝光技术的发展与中国标准激光唱片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阻碍。
而作为其核心技术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更是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诸如激光唱机和光盘驱动器的核心部件都得益于红色激光(以下简称红光)。
它通过塑料盘片对激光束的反射,从而读取盘面上由规则排列的代表1和0的凹陷所组成的数字化信息。
这正是科技的力量所带给我们的成果。
在数十年前,当人们还在广泛应用以磁带为储备介质的时候,谁又曾想到现现在,仅仅一片厚度不超过3 mm,面积不到40C㎡的塑料盘片上,竟能有储备过去近百米的磁带才能存放的信息。
这种塑料盘片的表面由许许多多凹凸不平的突起所构成,而这些突起和凹陷所代表的意义确实是0和1,而激光器通过读取这些排列不等的0和1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转换成我们所能读明白的声像文字及其他信息.目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一般CD-ROM盘片,其容量大约在500~600 MB,而采纳新工艺生产的DVD盘片拥有比CD-ROM更为密集的凹凸由于红光的波长约为660纳米,这就意味着激光器能够读取单面DVD(即所谓的D5)型碟片上储备的4.7GB的数据或双面型(D9)高达9GB的数据。
如此庞大的容量差不多足以满足人们目前的需求。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专门是高清电视技术的进展,使得人们对影像资迅的画质及音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画面为例,早期的VCD同屏线数大约在350i(由于电视画面是由一帧一帧的静止画面组成的,而一帧画面又是由一条条的横向线条所组成的。
因此,同一帧画上线数越多,画面也就越清晰)。
一般DVD为576i,而高清格式DVD的同屏线数则高达760p或1080i.面对这种高线数的视频影像,一般的DVD已无法储备如此海量的信息。
人们急需一种更先进的储备方式。
由此蓝色激光器便蕴育而生。
事实上,早在1990年日本科学家中村秀二就差不多开始了蓝色激光器的研究。
在讲明蓝色激光器是如何的奇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蓝色激光器发的工作机制。
23年最火的几部电影(快来重温一下吧)

TOP10《分手大师》于2023年6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以吃软饭为生的梅远贵和以卖成功学光盘为业的叶小春,两个底层男女在一次意外的英雄救美中相识,并由此上演了一出“史上最蠢却感人至深的爱情喜剧”的故事。
TOP9《爸爸去哪儿》于2023年1月31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林志颖&Kimi,郭涛&石头,田亮&Cindy,张亮&天天,王岳伦&Angela五对父子来到了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与长颈鹿、河马、考拉等共度了五天时光的故事。
TOP8《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于2023年8月29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在第一集10年后,猿猴病毒已消灭90%的人口。
幸存者在城市中挣扎求生,而猿族在红木森林里日渐壮大的故事。
TOP7《美国队长2》于2023年4月4日在美国上映的超级英雄电影,由罗素兄弟共同执导,为2023年电影《美国队长》的续集,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的第九部电影。
故事发生在《复仇者联盟》纽约大战两年后,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已经定居华盛顿,努力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然而当一起神秘袭击事件伤害到神盾局的重要人物时,史蒂夫必须重新出马,与想要消灭他的刺客们抗争,和黑寡妇娜塔莎·罗曼诺夫一起找出幕后真凶,他们还必须招募有特训经验的桀骜英雄“猎鹰”加入他们的队伍。
TOP6《X战警:逆转未来》于2023年5月23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X战警遭遇了史上最大的生存危机,他们必须回到过去拯救自己命运的故事。
TOP5《星际穿越》于2023年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影片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TOP4《智取威虎山3D》于2023年12月23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讲述了一支骁勇善战的解放军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
索尼的成功与教训

目前,索尼支持的蓝光正式成为下一代高清光盘格式标准。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索尼此次的成功,实际上是其充分吸取此前与松下格式之争失败教训的结果。
2008年2月16日,东芝HDDVD规格宣布退出市场竞争。
至此,一场长达6年的次时代DVD 规格之战最终以索尼的胜出宣告结束。
VHS-Betamax大战之由来“二战”后,日本经济步履维艰。
但索尼公司逆流而上,集中力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1950年,索尼制造出了日本第一代磁带录音机和磁带。
上世纪60年代末期,索尼又将产品结构从音频拓展到视频,以期通过对电视广播节目的录像,在安培公司(AmpexCorporation)所占录像机市场之外,另行开辟家用录像机市场。
1965年,索尼公司生产出了日本第一台家庭录像机。
然而,想要在画面质量、价格和便利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实属不易。
为了赢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索尼尝试与松下公司合作。
此举意在避免竞争对手间的格式战争,同时,单一格式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差距,松下无法按索尼最初设计的高标准组织批量生产。
无奈之下,索尼只得做出妥协,降低技术标准进行生产。
结果,其产品还是没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
索尼知道,视频技术日新月异,延迟推出新产品的代价巨大。
在此情况下,索尼冒着引发格式战争的风险,开始在Betamax的品牌下开发自己的VCR技术,希望能生产出更新更好的产品占领市场。
1975年,索尼推出Betamax的视频标准,日本第一台家用Betamax录像机亮相。
一年后,松下也推出了自己的VCR技术,即VHS。
历时多年的VHS-Betamax格式之争从此拉开帷幕。
不同选择不同结果此时,摆在两个竞争对手面前的是同样的难题,即如何在价格和质量之间权衡利弊。
更高的画面质量必然需要更高的成本支持,而且录制时间也会缩短。
价格低廉的部件和卡带会降低产品成本,延长录制时间,但录像的质量也会下降。
在高品质与低成本之间,索尼选择了品质优先。
40企业闪电成立EVD联盟 倾全力进击HD-DVD仍将负多胜少

D D v 标准和具 有中国岛主知识
发、 升级提供了保障
产权的国家标准——E D即将 首次展开实 v 质性交锋
l月 1 日 . 了 还击 H — V 在 日本 东 0 5 为 DDD
据张宝全透露 , Y 联盟扩 军后 ,成倍 ED 降,迅速接近普 通D D V 成本 V 联盟将在 ED 新品会上将 E D 机最低 下拉到5 0 V 磉 0 元左 右,为售价高 D— DD V 树立起一道难以逾越 的价格 门槛 。 据悉,V 联盟簿委会还决定于1f 底t ED l l 2 月初公开让十几家厂商的二、 三十种新品同时
链上的5 个环节. 这些方面联合起来才是真正
的市场力量 , 相信一定能够决胜H — V DD D
张 宝全掀 “ 内战”
一
方面E D V 联盟在壮大实力 , 另一方面
利益l 叉在对H — V 方 D D D的中方代言人—— 国家光盘中心口眯笔伐 E 1 盟声势浩大 、 v) 联 咄咄语人 , 但面临 的现状却是H - V /在 向中国市场走近 D D DE 国家发 改委批准 成立 的清华大 学光 盘国家
欢” 窝里斗” 的家电厂商站在 了一条船上, 这 HV 和H V D D 阵营与其尽弃前嫌, 一同加盟 = 也使得数年来斗争激烈的国内j大高清碟 面对共同的敌人 . 效年来一直与E D V 做 机标准E D、 V、 V 统一在E 旗下。 V HD H D VD 殊死争 斗的H V、 V 也突然一笑泯愚仇 . D H D
一 龇 一 栅 ~ 一 ~ 啪 一
增 加的产业规模将使E D 机成本大幅下 V磉
市场 的布局。 为此 , 张宝全不惜 出让“ 门 掌 人 身份。 只要能将这个产业做大 . 我什 么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中国革命的胜利PPT【完美版课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国统区在1946、1947年连续发生了大规模灾荒,上千万人因 此忍饥挨饿,图为一个救济处几百名瘦骨嶙峋的灾民。灾荒严 重打击了国统区经济。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经济 政治
国统区
解放区
▪趁接收日伪财产之机 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消
掠夺人民财产
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耕者有其田
孤立无援
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为共产党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解放军的实力逐渐增强,逐渐扭转了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向背!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 力12万人,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
(1)对于以上资料,你认为国统区的人民当 时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问题?
物价飞涨,生活贫困、工厂倒闭、失业严重,经济 凋敝······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
(2)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国统区,面临的通 货膨胀,你有什么想法?
(3)从以上资料你概括出国统区面临怎样的 危机?
政治上孤立无助,经济上面临崩溃,社会问题突 出······
解放区一片欣欣向荣
歌曲反映了解放区的什么景象?
又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刘西林于1943年 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填词而成。
索尼VAIOVGN_FW19_B试用手记老七的7个瞬间

索尼VAIO VGN-FW19/B试用手记老七的7个瞬间干摄影工作室这行,平时拍摄的活儿很忙,没太多时间用电脑,不过索尼这款笔记本电脑FW19/B却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相当多的快乐。
针对影音优化的配置,双读卡器插槽,一键启动PS,蓝光刻录,所有这些似乎是给我一个人设计的。
应《数码摄影》之约,在朝阳公园搞外拍时,是我第一次把这款笔记本带出去。
一上午的拍摄,笔记本都是让助手背着,虽然辛苦点,但是用笔记本的16.4英寸炫彩贵丽屏回放照片,可以让我更安心。
虽说现在数码相机的屏幕已经很不错了,最高到了3.5英寸92万像素,可是跟FW19/B 的16.4英寸16:9宽屏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差距。
在中午的拍摄间隙,我、模特、助手一起围坐在长桌旁,欣赏半天的劳动成果,很是惬意。
FW19/B 自带读卡器可以直接读取存储卡信息。
虽然我不关心其中的原理,但是相对我以前的笔记本,这款产品的色彩表现非常出色,艳丽、明亮,尤其是红色的饱和度表现尤其让我满意。
FW19/B 采用的新一代炫彩贵丽屏通过改良色彩过滤器与光源的协调性,提高色彩纯度,色彩还原更为明亮、更为鲜艳。
在XBRITE-HiColor 技术的帮助下,FW19/B 的屏幕色彩还原效果比之前FZ 系列的92% NTSC 色域屏幕表现更好,不仅实测对比度达到420:1,而且色彩均匀性和还原性表现更佳。
此外,FW19/B 机身前面配有的SD 卡、MS 记忆棒读卡器,可以直接读取存储卡数据,受到摄影师和影友的喜爱。
为客户做活儿,经常会处理大量的RAW格式照片,数据量非常可观。
FW19/B 可以很快速地完成RAW 原始数据的批处理工作。
尼康D700的NEF 格式文件每张就是11MB 大小,原来的电脑处理起来很困难,而FW19/B 似乎显得很轻松。
我用尼康Capture NX2大约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处理的10张NEF 格式图片。
而用Photoshop CS3的速度也相当快,打开10张D700拍摄的JPG 格式照片仅仅用了15秒钟。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理念测试试卷

绝密★启用前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理论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和错误的回复,突出显示了多媒体技术的A 、多样性B 、非线性C 、集成性D 、交互性2、中国电信无线宽带上网有WiFi 、3G 、1X 三种接入方式,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高速的无线上网服务。
其中,WiFi 方式采用的通信技术是 A 、无线局域网技术 B 、红外线传输技术 C 、WAP 技术 D 、蓝牙技术3、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是一种信息交流,它可以提高讨论者的学习效果。
这说明信息具有A 、依附性B 、共享性C 、时效性D 、真伪性 4、新教学楼距离网络中心约700米,联网可采用的最佳连接介质是 A 、超五类双绞线 B 、光缆 C 、无线 D 、同轴电缆 5、以下不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①3GP ②MP4 ③MKV ④TIFF ⑤FLV ⑥MIDI ⑦EPS ⑧MOV A 、③④ B 、①④⑥⑦ C 、①③⑤⑦ D 、④⑥⑦ 6、到银行去取款,计算机要求你输入密码,这属于网络安全技术中的 A 、防火墙技术 B 、网络安全技术 C 、加密传输技术 D 、身份认证技术 7、多媒体信息不包括A 、音频、视频B 、动画、图像C 、声卡、光盘D 、文字、图像8、在ASCII 编码表中,字符“A ”代码的十进制值是65,其二进制值是 A 、1010001 B 、1000011 C 、0000001 D 、1000001 9、浏览器中“收藏”命令的正确含义是A 、收藏当前的网页B 、收藏当前的网站C 、收藏当前网页的网址信息D 、收藏当前网页选中的内容10、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①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信息媒体必须要数字化②多媒体技术要求对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进行集成 ③多媒体技术涉及到信息的多样化和信息载体的多样化。
甲午中日战争

示范教案一(甲午中日战争1课时)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
3.掌握《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
4.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能力目标1.通过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2.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
●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1.诗词对联导入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人对这方面所作诗词对联甚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影像辅助法。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那场战争的气氛,可以给学生放《甲午风云》影片,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的情景。
3.分析法。
对《马关条约》的内容的危害,可以逐条进行分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含义。
4.联系比较法。
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5.归纳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录像带、VCD光盘《甲午风云》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HD与BD

什么是HD ,HDTV ,BD(Blu-Ray) ,HDDVD什么是HD HDTV BD(Blu-Ray) HDDVD我们知道DVD给了我们VCD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视听享受,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跟进,人们对视频的各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屏幕要更宽、画质要更高!于是,HD就孕育而生了。
什么是HD:简单来说,通常把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的格式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所谓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1080逐行扫描,即1080p,是目前顶级的高清规格什么是HDTV:HDTV是Hign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高清晰度电视”的意思,HDTV技术源之于DTV(Digital Television)“数字电视” 技术,HDTV技术和DTV技术都是采用数字信号,而HDTV技术则属于DTV的最高标准,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
HDTV与当前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的传统电视系统不同,HDTV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
由于HDTV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因此HDTV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清晰度,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帧率高达60fps,是足够让目前的DVD汗颜的。
除此之外,HDTV的屏幕宽高比也由原先的4:3变成了16:9,若使用大屏幕显示则有亲临影院的感觉。
同时由于运用了数字技术,信号抗噪能力也大大加强,在声音系统上,HDTV支持杜比5.1声道传送,带给人Hi-Fi级别的听觉享受。
和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画面、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完成多媒体系统、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等多种优点,诸多的优点也必然推动HDTV成为家庭影院的主力。
HDTV也是DTV标准中最高的一种,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
DTV是一种数字电视技术,是目前传统模拟电视技术的接班人。
HD高清

音响方面,HD DVD 支持使用最高双声道 24-bit/192kHz或者是最多八声道的 24-bit/96kHz编码。所有 HD DVD 播放器都必须支持 linear PCM(没压缩),Dolby Digital AC-3, Dolby Digital EX, DTS, Dolby Digital Plus 和 Dolby TrueHD 的解码。如果该 HD DVD 有第二道声轨的时候,那么该声轨可以使用以上的格式储存,或者是用 DTS-HD High Resolution Audio 和 DTS-HD Master Audio。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
2007年底,索尼公司在中国推出第一款配置蓝光DVD的高清播放器:BDP-S300/BM 蓝光播放器开启了蓝光在中国商业化的运用,在此前的PlayStation 3取得的骄人成绩为蓝光与HD-DVD的标准之战奠定了基础,但是,这款DVD高达5000RMB的售价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成本的桎梏使得 BlueRay普及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CHD联盟设有专门的HDTV版块,专门发布由国外电视台播放的HDTV电视节目录制下来的资源。
什么是BD(Blu-Ray)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MXView使用手册

Moxa 中国 (上海办公室)
Toll-free: 800-820-5036
Tel:
+86-21-5258-9955
Fax:
+86-21-5258-5505
Moxa 亚太区
Tel:
+886-2-8919-1230
Fax:
+886-2-8919-1231
目录
1. 重要特性 ................................................................................................................................................... 1-1 基于 Web 运行 ...................................................................................................................................... 1-2 自动搜索与拓扑结构可视化 .................................................................................................................. 1-2 事件管理 ............................................................................................................................................... 1-2 配置与固件管理 .................................................................................................................................... 1-2 流量监控 ............................................................................................................................................... 1-2
让你知道电影中HD , HDTV , BD , HDDVD的意思

什么是HD ,HDTV ,BD(Blu-Ray) ,HDDVD 什么是HD HDTV BD(Blu-Ray) HDDVD我们知道DVD给了我们VCD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视听享受,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跟进,人们对视频的各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屏幕要更宽、画质要更高!于是,HD就孕育而生了。
什么是HD:简单来说,通常把物理分辨率达到720p以上的格式则称作为高清,英文表述High Definition,简称HD。
所谓全高清(Full HD),是指物理分辨率高达1920×1080逐行扫描,即1080p,是目前顶级的高清规格什么是HDTV:HDTV是Hign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高清晰度电视”的意思,HDTV技术源之于DTV(Digital Television)“数字电视” 技术,HDTV技术和DTV技术都是采用数字信号,而HDTV技术则属于DTV的最高标准,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
HDTV与当前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的传统电视系统不同,HDTV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
由于HDTV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因此HDTV给我们带来了极高的清晰度,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帧率高达60fps,是足够让目前的DVD汗颜的。
除此之外,HDTV的屏幕宽高比也由原先的4:3变成了16:9,若使用大屏幕显示则有亲临影院的感觉。
同时由于运用了数字技术,信号抗噪能力也大大加强,在声音系统上,HDTV支持杜比5.1声道传送,带给人Hi-Fi级别的听觉享受。
和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画面、高保真立体声伴音、电视信号可以存储、可与计算机完成多媒体系统、频率资源利用充分等多种优点,诸多的优点也必然推动HDTV成为家庭影院的主力。
HDTV也是DTV标准中最高的一种,拥有最佳的视频、音频效果。
DTV是一种数字电视技术,是目前传统模拟电视技术的接班人。
HD DVD之死

HDDVD之死作者:来源:《电脑爱好者》2008年第07期2008年2月19日下午,东芝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停止HD DVD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损失高达数百亿日元。
至此,一场持续了五六年的次时代光存储格式之战终于告一段落。
华纳兄弟与HD DVD决裂引发雪崩效应短短的1个半月,看似还能与BD周旋一阵的HD DVD迅速土崩瓦解,大有“墙倒众人推”的感觉,罪魁祸首正是刚过新年就宣布放弃HD DVD格式的华纳兄弟。
华纳兄弟在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中市场占有率最高,从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DVD发行市场的数据来看,华纳兄弟以18.4%的份额居第一位,销售额更是高达27亿美元。
华纳兄弟支持BD格式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迅速结束格式之战。
在华纳兄弟宣布决定之前,仅支持BD的影业公司拥有46%市场份额,而仅支持HD DVD的影业公司则拥有24%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拥有20%市场份额的华纳兄弟如果投向HD DVD,两大阵营将势均力敌,这场格式之战再持续几年都不奇怪,继续拖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而投向BD阵营的话,如此鲜明的比例将给其他厂商和消费者指明方向,使BD格式迅速获胜。
华纳兄弟宣布仅支持BD格式之后,市场迅速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BD相关产品的销量大幅度超过HD DVD,虽然东芝随后企图以HD-A3播放机从399美元降价至150美元并赠送5张HD DVD电影的措施来挽救失败的命运,但为时已晚,消费者似乎已经认准了BD将是未来唯一的格式标准。
随着沃尔玛(Wal-Mart)、百思买(BestBuy)等卖场纷纷将HD DVD产品下架,众叛亲离的东芝不得不宣布停止HD DVD业务。
小知识HD DVD与蓝光HD DVD与蓝光均采用405nm的蓝色激光,前者最大容量为30GB,后者最大容量为50GB。
由于容量巨大,能够完整地保存高码率1080P视频及各种无损音频,清晰度媲美真正的电影院。
硬件胜利源自软件支持无论是什么硬件,最终都是要为软件服务的,消费者绝不会买一台没有电影的播放机。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辽宁沈阳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政治和经济受到了摧残,文化领域也遭受了严重破坏。
中国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自然也承受了九一八事变带来的巨大冲击。
一、电影院的关闭与毁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包括辽宁省的许多地区。
在这些地区,电影院遭到了关闭和毁坏。
日本占领者通过暴力手段禁止中国人民观看电影,以此来打击中国电影产业。
电影院的关闭给当时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观众的数量急剧下降,电影的票房收入锐减。
二、电影人的流离失所九一八事变导致许多中国电影从业人员离开了家园,四处流离失所。
这些电影人包括演员、导演、编剧等各个领域的从业者。
他们不得不离开原本繁荣的电影产业,逃往内地或者其他安全的地方,以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打击。
这些电影人的离开,使得中国电影产业丧失了大量的人才,对电影创作和制作水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电影创作的停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电影创作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电影计划被迫搁置或者取消。
由于环境的不稳定,电影创作的条件变得极为恶劣,拍摄电影变得困难重重。
同时,由于缺乏资金和资源,电影制作的质量也大幅度下降。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停滞造成了长期的影响,导致中国电影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难以恢复到事变前的繁荣状态。
四、电影内容的改变九一八事变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主题上的转变。
之前的电影作品多以社会现实题材为主,关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然而,事变发生后,中国人民面临战争的残酷和压迫,电影的主题逐渐转向抗战题材。
电影创作者开始创作抗日战争相关的影片,表达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和反抗。
五、国际合作的受阻九一八事变导致中国与许多国家的关系变得紧张。
中国电影产业原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与国际电影制片厂的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事变后,中国与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恶化,国际合作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四年级战争作文合集七篇

四年级战争作文合集七篇四年级战争作文篇1爸爸妈妈之间的“战斗”由去未久。
爸爸是一名消息农作者,爱好瞅书、听音乐。
他常常买回很多盗版的图书和光盘,说这样费钱。
妈妈是一名医务工息者,曾经在邦外学习功,作事离别当真。
她坚定反对爸爸买盗幅员书和光盘,还说这在国外叫做“侵略常识产权”。
爸爸妈妈之间的“战争”就这样暴发了。
往年冷假,学校让咱们望一部英语动画片。
爸爸要去购盗版的,妈妈表现反对,说:“盗版动绘片品质差,更主要的是买盗版对孩子影响不佳,不害于他健康成长。
”她保持去新华书店买归了正版的.《怪物史瑞克》。
妈妈成功了。
前不久,爸爸在电脑上写一篇文章。
皆钝写完了电脑忽然逝世机,写恶的文章一下子齐没了。
由于他应用的是匪版软件,文章无奈建复。
爸爸懊悔莫及:“窃版的货色实害己尔当前再也不必了。
”妈妈说,爸爸这鸣干“不战而败”。
哈哈,爸爸妈妈之间的“战役”以爸爸的失败而告末。
果替不仅妈妈反对他,我也跟妈妈一样,反对盗版,支撑正版。
四年级战争作文篇2妈妈是五子棋高手,今天,我决定向她发起挑战,“下棋找高手”嘛!第一局,我执黑,妈妈执白。
我先把黑子放到了棋盘的最中间,妈妈把她的白子放到我黑子的上面。
我挨着黑子左边又放了一个子,妈妈在左边堵住我的路,我又往下发展我的势力,挨着黑子往下放,想连成一条线。
妈妈又堵我的路。
我绞尽脑汁终于看到了一线生机。
可还是被妈妈给堵住了。
最后棋子全用完了,我们打了个平手。
第二局,妈妈一直想把她的棋连成五子,但还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我有三个子已经连成一条线了,两头都没棋。
妈妈没发现,我暗暗窃喜。
我把我的子“啪”的一声跟那三个子连成线了,妈妈堵了一头,我在另一头放了一个子,五个子连成一条线,就像一排威武雄壮的士兵!最后我赢了!第三局,我由于求胜心切,连妈妈的.棋都不看了,结果妈妈有一步好棋我没发现,最后我输了!就这样,在这个五子棋的世界里,我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四年级战争作文篇3平时的上海火车南站人山人海,1937年8月28日也照常一样。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第五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并提供相关图片和动态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利用闻一多和丘逢甲的诗句,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1.诗词对联导入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人对这方面所作诗词对联甚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影像辅助法。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那场战争的气氛,可以给学生放《甲午风云》影片,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的情景。
3.分析法。
对《马关条约》的内容的危害,可以逐条进行分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含义。
4.联系比较法。
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5.归纳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录像带、VCD光盘《甲午风云》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中国计算机硬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现有的技术以及当今在计算机领域还在研究中的尖端科技分析,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并带动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链词】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新型计算机计算机硬件发展主要体现在处理器和存储器上,体现了计算机硬件在计算机产业中的发展。
通过回顾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探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人们相信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前景会更加灿烂。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
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
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计算机硬件基本构件:虽然计算机的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在基本的硬件结构方面,一直沿袭着冯。
诺伊曼的传统框架,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构件组成。
1 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 控制器。
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
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3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4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
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蓝光发展历程

蓝光,未来希望之光蓝光,一个神秘而神奇的字眼,作为最新规格的光存储产品,作为未来HDTV的承载体,蓝光的确魅力无穷,希望无限;也许依然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蓝光,那么这一章我们将就蓝光的字面意思简单作一介绍,所谓BD,是英文Blu-ray Disc的缩写;DVD到BD的发展,不同于CD 到DVD的量变的发展,它是光盘存储的质变;同样的电影,以高清晰格式,其容量是DVD格式的五倍,而蓝光足以承载一部两小时左右高码率的1080P HDTV; 光盘存储由于其存储容量大,寻道时间快,可长期保存的特性,一直独立于磁存储磁盘,硬盘,磁带之外而满足用户的需求;CD和VCD光盘存储的出现在音乐和影像领域获得极大成功,一举改变了之前因为磁带采用模拟存储的方式,所以在多次播放后品质下降的弱点,把音乐和影像带到了数字格式;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技术发展.随着人们对影像品质的更高要求,DVD格式诞生了;它可以提供5倍于VCD的清晰度,并可提供声道,多种字幕和花序的内容;其根本原因是DVD 有 GB的容量,而VCD只有650MB;但从光存储的发展来看,这只是一种技术的量变,因为CD和DVD都是采用同样的红光来控制的.而当高清晰节目出现时,其分辨率可高达1920X1080格式,清晰度是目前DVD节目720X576格式的5倍;如果用DVD录制高清节目,一张光盘只能有二十几分钟的内容,也就是说,一部两小时左右的高清晰节目,需要用五张DVD才能录完;所以,人们对新一代大容量光存储的需求,使BD因此而诞生了;可以说,它的诞生,从此带来了光存储全新的一页;DVD的蓝色接班人是谁在催生下一代 DVDCD 光盘在 1980 年问世,接替它的 DVD 则是在 1995 年统一规格,两者相差了 15 年,而仅隔 7 年之后, DVD 的接班人就已经浮出水面,虽然在 CD 出现不久也有高容量光盘技术出现,但完成度与样品化进程从没有像这次这么快,并且又是两个格式打得不可开交,激烈程度不亚于当初的 DVD 争夺战;而且这次竞争的主角,仍是那对老冤家——东芝与索尼,并且还有一个新生力量——中国台湾……要回答这个问题只需回顾一下现在的 DVD 为什么诞生即可;没错,又是影音娱乐业,但这次的主角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在 2000 年 12 月 1 日,日本的数字卫星广播 BS Digital , Broadcasting Satellite Digital ,下文简称 BSD 启用,正式揭开了高清晰电视 HDTV , High-Definition TV 时代, 全日本的媒体都以最大的篇幅报导;日本所采用的系统不但同时具备了电视广播、数字声音广播、信息广播,甚至于按次计费的互动功能都已经支持;由于参与各类广播节目的电台甚多,有许多免费的频道可供观赏,因此 BSD 一开播,立即引起了抢购 BSD 相关器材的热潮;凡是BSD Tuner 、 BSD 电视机,甚至连过去一直都不看好的 D-VHS 录放机,现在纷纷都增添了可录 HDTV 的 HS 模式之后重新登场;之后美国的 ATSC 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的 HDTV 标准以及欧洲的数字视频广播系统 DVB ,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也开始被使用者所接受,特别是 BSD 发展之今在日本国内的相关器材使用数量约是:“与现有 DVD 一样,新一代规格应该在 DVD 论坛上讨论”;这不禁让人想起它的 DVD 论坛技术委员会主席的身份;而东芝的拒绝参与也就暗示着离新一轮光盘大战已经为时不远了;在东芝的眼里“对于关系到日后光存储产生变革的底层技术,自身的利益高于一切;”,而东芝的研发实力,也代表了其根本不惧竞争;在 BD 光盘发布之后的 3 月 13 日,东芝在 CeBIT 大展公布了 110GB 的光盘系统,让人大吃一惊,被普遍认为是东芝反攻的开始;其实这似乎更像是东芝向业界暗示自己的实力;到了 2002 年 6 月,东芝正式宣布与 BD 分道扬镳,独自提出了一套新的标准,但令人不解的是,新的标准与 1 月初公布的大不一样;主要的变化就是 NA 值不再是而是与传统 DVD 一样的 ,盘片结构方面仍与 DVD 一样为双 0.6mm 盘片粘贴而成;当时的容量初步定为单面单层15GB ,单面双层 30GB ;DVD 论坛技术委员会主席东芝数字媒体网络公司首席技术总监山田尚志一句话很好代表了东芝自家的看法:“在蓝光光盘中,并没有采用最新最好的技术;只是把控制着 DVD 设备市场一半以上的各主要公司集中起来,一味要求‘规格已经决定快点认可吧',这种做法让人无法接受”;在东芝宣布独立开发的决定和理由后,它迎来了第一位盟友—— NEC 公司, NEC 也持与东芝相同的开发理念,并也有自己的设计;随后不久,它们就于 8 月 29 日向 DVD 论坛提交了统一后的设计规格; 2002 年 10 月 27 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 DVD 论坛指导委员会上,两公司收到了所提交规格已获通过的通知;两公司表示,最早在 2003 年 3 月,最晚在 2003 年 6 月发行版规格两者的具体规格区别:目前BDF的9大元老是索尼、飞利浦、松下、日立、先锋、三星、LG 、夏普和汤姆逊,后来又加入了戴尔、惠普、TDK和三菱电机,从而将创始人总数增加至13个;而HD DVD方面后来则引来了三洋电机与日本最大的只读光盘生产商Memory-Tech;13 VS 4,实力悬殊啊特点概括:BD贵族化 HD DVD平民化如果单从设计上来看,BD的指标显然更高,它的容量几乎是HD DVD的一倍,而且在AV编码方式方面也与HD DVD并驾齐驱,这样一来,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DVD-5与DVD-9的感觉;前者的容量低,但价格便宜,后者的容量大,可以装下时间更长的影片而不影响效果,但价格可能稍贵;BDA方面给出的BD发展蓝图,BD-ROM在BD-RWBDA称之为BD-RE光盘之后出现,不过支持Java以获得更佳的互动性是BD-ROM发展的一大重点但是,当初的BETA与VHS录像带之间似乎也是这样,可最终还是VHS走向了家庭,而BETA则走向了专业领域;说到此,有些读者可以会体会到BD与HD DVD 之间实际上也与之类似;说白了,就是对相关应用的定位有所不同;BD与HD DVD的设计都是面向未来高清晰视频节目的,然而BD的设计初衷来自于录制HDTV目前的标准是1920X1080i/p和1280X720p节目,因此率先发布的也是BD-RW机型与光盘,事隔近两年才确定BD-ROM的规格,这与当初的DVD的发展轨迹是不一样的;与之不同,HD DVD则先开发了ROM规格,目标就是现有DVD电影光盘的替代者;在AV编码方面,BD最开始的设计思路是沿用现有的MPEG-2编码格式,而若使用MPEG-2,要达到HDTV的高质量标准,其码率就必须要达到22Mb/s左右的水平,也因此对存储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好莱坞对影片时长为132分钟的规定,使用22Mb/s的MPEG-2编码时,光视频数据就需要的容量,加上音频数据,BD的最低容量仅可以说只是刚刚够用;2005年Cebit大展,美国苹果公司Apple的加盟无疑增强了它的实力与声势,但是HD-DVD也是有优势的,主要表现在:与DVD相比,更低的媒体光盘成本与CD、DVD光盘格式良好的兼容性HD DVD格式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从光盘制造到最终的硬件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中,HD DVD似乎也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位置,这是因为BD一方的硬件厂商众多,虽然力量强大,可以在技术开发中以强者姿态出现,但是在最终的市场争夺中,BD一方的厂商也都将成为各自的竞争者,而市场有限的销量必将限制各厂商的出货量,虽然整体的技术实力可能会在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作用,但若出货量不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成本的降低幅度很难保证;反观HD DVD一方,目前只有东芝、三洋、汤姆逊三家公司,也就意味着各自的出货量可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从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在历史上,也的确出现过以少胜多的战例,那就是LD战胜VHD;1983年JVC 推出VHD标准,并得到了包括索尼、松下、EMI在内的13家重量极硬件与内容提供商的支持,但最终败在了独力推广LD格式的先锋公司脚下;而这一幕会不会重演一回呢当然,VHD当时的设计有先天不足,就读取时,读取头与媒体介质要接触不过,HD DVD并不是没有隐患,PC刻录市场上,除非HD DVD的成本优势惊人,否则很可能不是BD的对手,而从DVD时代培养的用户,大多喜欢大容量的光盘,这显然是对HD DVD不利的;另一方面,成本的优势也是有时限的,从现在的DVD 刻录光盘与CD-R的价格对比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这种规律,随着应用的普及BD 肯定是死不了的,BD产品硬件+光盘的成本必定会逐步下降,虽然HD DVD可能下降得更快,但总有底线,而历史告诉我们,这种底线到最后都将十分接近,届时HD DVD可就少了最重要的靠山;蓝光的技术篇:蓝比红好所谓蓝光是相对于红光而言;普通的DVD光头使用了红色的650nm波长的激光,而BD规格采用405nm的蓝紫光雷射波长,从光谱中看到BD规范的激光色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蓝光,而是一种略为偏紫的蓝紫色光芒;为了提高记录容量,BD规格采用405nm的蓝紫光雷射波长以及NA为孔镜值来缩小光点的尺寸;东芝的蓝色激光规格与现行的DVD规格非常相似,DVD光盘厚1.2mm,激光照射在正中间的0.6mm覆盖层读取记录内容,东芝的规格完全继承这些特点,只是使用的激光从红色激光改为了蓝色激光;索尼方案用蓝光激光照射距光盘表面0.1mm处的记录层来读取数据,原因是这样一来,光学系统开发部门负责人山本真伸说过“即使正在旋转的光盘发生倾斜,因为记录点距表面才0.1mm,所以激光不会偏离,能够准确地对准读取点;另外还可以提高记录容量”;如何可以在同样的一张十二厘米的光盘上放下五倍于DVD的容量呢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作技术的改变:一、光头发出的激光,波长越小,其激光越细,也就是说,聚焦点越小;目前DVD 发出激光的波长是650nm,属于红色激光范围,而BD发出的激光波长是405 nm,属于蓝色激光1nm =百万分之一毫米二、只有蓝色激光还不够,还需要大孔径透镜的支持,透镜孔径越大,激光穿过透镜后的聚焦点越小,目前DVD采用透镜,BD采用 NA透镜;三、由于透镜孔径变大,激光聚焦点位置变化,要求盘片的记录层随之变化,现有的DVD光盘是由两张厚0. 6毫米的树脂基板中间夹记录层构成;BD采用下层为1.1 毫米树脂基板,中间为记录层,记录层上有0.1 毫米涂层构成; 通过以上三种技术的改变,可以使得BD的蓝光聚焦点只有DVD红光聚焦点的面积的19%,即五分之一的面积,这样达到了同样大小光盘五倍DVD容量大的目的;同时,BD支持DVD光盘的刻录和读取,保持了对上代产品的兼容性,这样,BD 作为高清晰时代最佳光盘承载者,成为市场的焦点;光盘表面抗灰尘与指纹能力增强激光的发射点与光盘记录点之间的距离越小,即使光盘晃动激光也可以确保准确地照射;另外,在接近光盘表面的地方设置记录层,激光的透过量相应提高,比起照射深0.6mm的覆盖层,可以通过更小的记录点来提高记录密度;为了能让激光照射在0.1mm覆盖层,索尼在激光与光盘之间设置了两枚透镜,使激光的折射加大,以便准确地照射在记录点上;其实早在开发红色激光时,研发人员就已经从理论上证实:为了提高记录密度,最好使激光照射位置接近表面,而不是光盘内部;但在制定现行DVD规格的1995年,并没有采用这一照射方式;原因是光盘表面容易附着尘埃与指纹等,可能会损伤记录层;但是后来索尼开发成功了特有的表面抗污保护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在距表面0.1mm处成功地制作了记录层,使记录容量一举提高到25GB;先锋眼里的蓝光先锋公司作为DVD技术的开发制订者之一,一直致力于DVD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推广;在DVD领域,一直以新技术领导DVD的发展,并树立了DVD领域技术先锋的形象;同时,先锋公司不断进取,致力于下一代光存储的发展,积极开发蓝光技术;作为蓝光技术创建者之一,不断为蓝光技术的完善尽其所能,自从2002年蓝光技术的建立,先锋为蓝光产品的正式上市而不断努力,并最终第一个实现了蓝光产品的成品化;2006年4月,使用先锋公司自己生产的蓝光光头的BD刻录机在日本开始销售;5月在全球开始销售;至此,先锋公司开启了蓝光存储时代的序幕;想到,做到,坚持做到,先锋公司秉持技术领先的特点,将蓝光产品推向了市场;Blu-ray Disc联盟BDA美国促进委员会主席,先锋美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Andy Parsons安迪·帕尔森先生在CES 2006期间接受了国外媒体的专访,发表了自己对BD与HD DVD之间竞争,以及对BD未来发展的看法;能不能谈谈先锋公司支持BD,并反对HD DVD的具体原因吗好……事实上我们当初的确同时考察过这两种格式,但我们一直在问自己: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一种格式拥有更长的生命力答案就是容易;在这方面,BD相对于HD DVD有着明显的优势,单面单层的BD就有25GB,比单面单层的HD DVD 高出10GB,而这仅仅是单层的比较;沿着我们的思路走下去,你会发现,如果要制定一个高清晰的格式,那么它必须是一个与影音质量相关的标准;可以回想一下光盘的发展历史,1980-81年左右光盘开始出现,多年以来,当光盘标准与视频内容相联合而产生标准后,用户就一直在享受着最高质量的影像,并打开了通往家庭影院的大门;而CD标准在1982年诞生,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一个音频光盘标准的参考标准;还有DVD,它的出现从本质上代替的LD视盘编注:LD是当年先锋主推的格式而成为了消费者影音享受的首选; 嗯,DVD还取代了VHS录像带,业界还有不少这样令人吃惊的事情的确是这样,但我认为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总在假设光盘可以提供相应的视频质量——比广播的质量更好,并且可以让你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你喜欢的节目;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存储容量与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当我们在分析比较BD与HD DVD时,我们发现它们真的没的比,Blu-ray给我们的感觉很好;在数据传输率方面,BD与HD DVD有什么不同吗是这样的,当你在观看BD光盘时,BD影碟机中的光盘转速实际上是标准速度的倍,所以它提供了高到高达54Mbps的数据传输率;而我相信HD DVD只能提供36Mbps的标准传输率;对于一个BD的电影,你得到了54倍的数据传输率,因此我们可以将其中的40Mbps分配给视频内容;对不对这意味可怕的数据量;再举个例子,美国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所规定的高清晰广播标准是20Mbps 的数据传输率,而我们能提供两倍于它的速率;看来,这将使BD获得比HDTV转播更好的图像质量;BD的画面完全是晶莹剔透的,我们还为更好的音频留出了空间;我们有6个不同的音频编码可选:无压缩的PCM音频、标准的Dolby Digital 、DTS 、DTS HD、Dolby Lossless等等,将由节目发行商来决定选择哪一种编码格式;所以,这一切都与质量相关,与能不能提供与我们所能得到的HDTV之间最佳匹配的体验有关,对于我们而言,BD将是我们可以提供的最佳家庭影院体验的真正选择;与HD DVD竞争 BD胜券在握这里有一个我和我们的读者都非常担心的一件事,他们看到了BD与HD DVD的竞争,他们会担心现在卖到的产品格式,在未来两年内会不会死掉这一回是我们亲自体会双方的诞生、发展与竞争;不过我并不认为这会是一个影响因素,至少我不认为BD会死掉,BD的背后有很强的支持力量,坦白的讲,我甚至怀疑会不会真的存在格式大战;你知道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最终将归结于内容;当我们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来看购买影碟机这件事时,就会发现,影碟机的购买是一次性的,但当你不停的想观看新的节目时或获得新的体验时,内容则是不间断更新的,其中包括电影节目、游戏软件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它比硬件方面更有影响力的原因;相信我,从一个硬件厂商的视角来看,我们对此非常明白;而且你应该考虑到BD阵营拥有8家顶极好莱坞制片商中的7家,而HD DVD只有三家,他将强烈的暗示一个消费者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想消费者不会说,“你知道,我想选择那个获得支持较少的格式;”好吧,这也是我的感受,这是有关软件方面的;就像某些人几乎差不多每天都与制片商打交道一样,我有一种感觉就是,这第8家制片商的支持并不能保证长期有效,尤其是当BD的发布更猛烈的时候……这是一个逻辑问题,当鸡蛋没有孵化之前,我不能确定到底会多少只小鸡;但你可以看看已经发生的事情;已经有5家主要的制片商公布了BD发行计划,这显然使得推广BD格式的动力十分坚固;而对方阵营没有一个做出明确的发布,而且没有更多的制片商加入他们,仍然是去年的三家制片商;先锋对BD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令人吃惊,不过这也是好事情……全球首台也是大陆第一台BD刻录机先锋BDR-101A详解点击放大看1280×1024图如今,全国首台BD刻录机就摆在笔者面前,这个心情啊,真是激动万分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如果自己搞坏了,就要赔先锋1万块钱了——倾家荡产啊BDR-101A是先锋推出的第一款BD刻录机,它可以支持2X倍速BD-R一次性刻录光盘,BD-RE可重复擦写一千次光盘的两种BD光盘,同时支持8X DVD±R,2X DL DVD-R DL DVD+R,4X DVD±RW的刻写,以及支持以上规格的读取;该机器同时采用先锋独有的液晶补正技术,能够对光盘厚薄不匀,或表面不平整的状况进行自动补正调节,保证了刻录和读取的精确,并采用了内置风扇的设计,有效解决了散热和灰尘对机器的影响,带来运作的稳定和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该机器完全符合欧盟ROHS的标准,不含铅,汞等六种有害物质,不但环保,也为刻录用户提供了更健康的保证;BDR-101 A的上市价格为人民币9999元,附赠价值1500元的5张TDK的BD-RE 盘片可重复擦写一千次的盘片;从外观尺寸来看,是全尺寸设计,比“短机身”的刻录机要长出一截前面板非常质朴,如果不是结构上用于导流的凹槽和普通的刻录机没什么两样当然,Blue-ray才是其尊贵身份的象征后部接口,目前还是IDE接口,未来可以通过原生SATA芯片直接新主板久违的风扇,可见刻录时发热还是挺大的……这个噪音和发热测试我们也会进行从标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台BDR-101A由日本原装生产制造,其重量大约1.4公斤左右;制造日期为2006年的3月;底部特地在相应位置压出凹槽,估计和整体设计有关正品销售时随赠5张TDK的BD-RE盘,放心吧,这可反复刻写1万次呢不过价格也“辣哗哗”的,30美金一张;这张光盘支持1-2X的BD刻录,并且能够反复刻录高达10000次之久;这张BD-RE光盘使用了TDK最新的表面增强技术,这项让TDK引以为荣的技术名为Durabis2,Durabis我理解为是Durability的变形字,有经久、耐久力的意思;通过这层厚度只有0.002mm的保护层,用以克服环境对于盘片的影响;Rewritable,没这个只能一次性使用了笔者试过了,TDK这张盘抗划是没问题,可指纹并不能很容易的清除……呵呵,这是TDK的50G BD-R,可惜目前还没哪个软件能识别这张盘,当然苯提使用了BDR-101A目前针对的客户有两类,一种是对高清影视节目有需求的行业客户或发烧友,BD刻录机以其25GB的大容量,72MBPS的读写速度,可满足客户对高清节目的需求①蓝光电影光盘播放要求54MBPS的传输率,而BDR-101A是2X 倍速,达到72 MBPS符合该要求;②一部两小时高清电影的容量在20GB左右,目前BD光盘容量是25GB另一种是对企业数据有大容量备份需求的客户,由于目前硬盘的保存可靠性差,磁带保存由于其到受光照和潮湿的影响较大和搜寻资料花时间较长的弱点的制约,而蓝光光盘保存时间长,可靠性高,传输速度硬件识别与通常的DVD刻录机没什么差别,P&P软件识别我们看到,分位版本是,其规格也非常明确,不支持CD盘片;DVD读写测试:我们主要针对D9盘片进行,CAV模式,非常顺利,CPU占用率也不大DVD+/-RW刻录测试不过读盘测试并非重点,我们还是关注下其刻录吧:盘片信息刻录状态用蓝光刻录的话只能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复制蓝光光盘,另外一个是UDF刻录,这种模式并不限制刻录文件大小超过2G,最高刻录速度为2X呵呵看碰到问题了:居然刻了3小时……连续N次都是这样问题一:Nero 7.2.3问题二:大量小文件颗粒和少量大文件颗粒对蓝光来说影响并不大;用CD-DVD SPEED虚拟读写Nero版本低了还是不行,读写都会出错提示区块错误,换了高版本才OK仔细看数据,我就不重复了,2X读非常流畅一次校验成功,但是没法进行品质试验快速擦除还是挺快的……2分钟总结:先锋BDR-101将成为一代先驱光从测试来看,先锋BDR-101还不错,但因为大大领先时代,因此一些方面还没做到尽善尽美,比如针对所有盘片的兼容性CD,BD刻录需要45分钟50G不是要90分钟价格目前过高,因此,只是一款炫耀技术实力的产品而已,但是其作为世界首款BD刻录机,其意义不可磨灭,并将作为今后产品的标竿成为一款非常有收藏意义的产品;。
[精]回首廿载风起云涌中国电脑病毒发展史
![[精]回首廿载风起云涌中国电脑病毒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b4cfa65b90d6c85ec3ac6b7.png)
回首廿载风起云涌中国电脑病毒发展史计算机病毒,是一段附着在其他程序上的,可以实现自我繁殖的程序代码。
自从1985年在美国被当众证明其存在性之后,计算机病毒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路高手出于种种目的,纷纷编写了各式各样的计算机病毒,在Win-Intel平台上掀起了一股股计算机病毒狂潮。
在这股狂潮中,作为一个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首当其冲,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崭露头角大约是在1988年,随着软件交流,石头和小球病毒跟随软盘悄悄地通过香港和美国进入了中国内地,并在人们的懵懂之间在大型企业和研究所间广为传播。
直到病毒发作,人们才猛然惊醒!目前一般认为,小球病毒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计算机病毒。
由于当时普遍使用软盘来启动系统,因此这两个系统病毒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成了当时国内最流行的计算机系统病毒。
跟随系统病毒之后,各路文件病毒也迅速登陆,巴基斯坦、维也纳和雨点等病毒令国人大为震惊之余,对其精湛的编程技艺,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风声鹤唳1989到1991年是计算机病毒在中国迅速壮大的阶段,各色病毒揭竿而起,在中国大遍地开花。
那时由于家庭电脑尚未普及,因此各家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等计算机密集的地区成了计算机病毒的重灾区,而且往往是多种不同病毒反复交叉感染。
米开朗琪罗和黑色星期五这两个文件病毒首开破坏软件系统之先河,在神州大地上大肆破坏。
以至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声势之大,一时无两,决不逊色于名震世界的CIH病毒,甚至出现了“带口罩防计算机病毒传染”的笑话。
更严重的是,国内的程序开发高手在经过短暂的迷惑之后,通过剖析病毒体,迅速掌握了病毒的编写技术,广州一号、中国炸弹、“六·四”和毛毛虫等各种国产病毒纷纷登场亮相。
这个时期出版的各种剖析计算机病毒的书刊,不能说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好奇的大学生们,则成为了国产病毒的最先试制者。
例如广州一号,就是广州大学一位在校学生研究病毒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