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北师大)
【教学设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北师大)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材料分析,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同人类进化的解释方法,学习解释进化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教学难点】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教师: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思考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
教师:把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人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我们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呢?【讲授新课】教师:讲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过程,对比观察人与类人猿的特征,说出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说出各阶段人类的主要特征,说出人种的类型与分布。
学生:学习了解到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教师: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又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呢?学生:学习了解手指灵活,外部形态骨骼相似等、身体结构表情丰富如警戒、快乐等相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猿向人的过渡。
人们发现在与古猿相同的地层中有橡树等植物化石,认为这类古猿是生活在森林环境中。
北师版八下生物说课稿 第7单元 生命的演化 7.21.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说课搞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教学研讨活动并得到大家的指导。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Ⅰ、说教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进化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等,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树立人类进化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及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人类不仅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而且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因此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爱惜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且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要珍爱生命。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教材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不仅与上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本册的开头,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人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经过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通过劳动才进化来的。
因而启发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应意识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强者,人类已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为此我们应该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1章《生命的发生与发展》第3节的内容,是在讲述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基础上,进而阐述人类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历程。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追问森林古猿为什么一部分进化成现代类人猿,一部分进化为人类祖先,深入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接着通过学习人类进化历程中各阶段的主要进化特征,进一步渗透生物进化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在讲述型课堂上较难保持注意力,更加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
他们对形象生动、紧贴生活实际的生物学现象很有兴趣,但对生物学抽象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的认识和理解会比较吃力。
前两节课在了解大量生物学事实的基础上学习了生物进化的趋势和自然选择理论,他们需要进一步在人类生命的历程中找到印证,从而深化生物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本是传统学校学生在初二下期学习的内容,但是鉴于我校选课走班,生物地理分时必选的特殊性,我校学生会在初一上学期学习本节课。
基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情境式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设置主题式教学情境,在该情境下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理性思维、自学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四、学法分析本节课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观看图片、视频,真实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看图辨析、亲身体验、逻辑思维,体会人类祖先与类人猿的重要区别。
通过自学、归纳总结、小组讨论,掌握人类进化历程,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科学猜想、讨论交流,意识到人类命运与地球命运紧密相连,提升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目标1.通过视频、自学、讨论,探索人类起源的过程,体会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化而来,进一步形成生物进化与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真实体验,了解猿类与人类手在结构与功能上的不同,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3-(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3-(新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标志物。
2.学习各种化石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3.探究现代人类的起源,加深对人类进化历程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标志物。
2.回顾人类进化的历史。
三、教学难点1.探究现代人类的起源,加深对人类进化历程的理解。
2.理解化石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发展的历史和进程。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是如何起源和进化的。
2. 讲授人类起源和进化情况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标志物,例如化石、遗传等。
通过介绍早期人类化石的特征和形态,让学生了解现代人类的祖先形态,以及各种化石与人类进化的关系。
3. 回顾人类进化历史通过讲述人类在进化历史中的各种形态和特征,介绍从人类的起源到现代人类的进化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人类进化的长远历程。
4. 探究现代人类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现代人类起源的两种不同理论,即非洲起源学说和多地起源学说。
通过比较这两种理论的异同,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人类起源的基本情况。
5.教师本节课的重点,并向学生提出课后预习问题。
五、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及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探究。
3.采用互动讲授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思考意愿。
六、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小组内就本课时所学问题展开讨论,并自行完成小结草稿。
2.课堂演示:让学生自由发挥,针对本节课所涉及内容进行个人演示及互动交流。
3.课堂练习:通过课堂强化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教师要在课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参与,更好地理解该题。
2.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在教学评估环节中,适度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思考、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教学设计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如神创论、进化论等。
(2)使学生掌握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包括从南方古猿到现代人类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2)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2、教学难点(1)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复杂变化和适应性进化。
(2)如何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不同的人类起源学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
3、多媒体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人类进化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和科幻作品,如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提问学生:“人类到底是如何起源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2、知识讲解(1)人类起源的学说介绍几种主要的人类起源学说,如神创论、外星生物创造论、进化论等。
重点讲解进化论的观点,包括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
(2)人类进化的历程结合图片和化石证据,详细讲解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如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
分析每个阶段人类的身体结构、行为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进化的意义。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哪种人类起源学说更有说服力?为什么?(2)人类进化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3)现代人类是否还在继续进化?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下《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_1

第21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重点: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难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引入通过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始生命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过程,演化为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
人类又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思考并进入课堂情境人是如何起源的问题是最令人着迷的,你都听说过哪些说法?一些说法听起来很神秘,甚至令人着迷。
有人说人类来自于外星球,是外星人来到地球上逐渐演化成我们现在的人类,甚至在一些科幻小说以及电影里经常会有这方面的描述。
在国外又流传着上帝造人的故事,我们国家古代也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这些传说、故事由于缺乏事实证据,不能被人们所信服。
你们知道是谁最早对“人类起源问题”作出合理解释的呢?简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是达尔文,展示图书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这感受科学家是如何推测人类起源的问题部著作被看做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生物进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
后来,在达尔文其他的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人类是哺乳动物,人类与哺乳动物中的哪一类最相近?达尔文推测: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亲缘关系。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观点提出后,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很多人强烈反对,因为长久以来,更多的人们相信神创论的观点,一些人由于支持生物进化的观点遭到教会的迫害,甚至失去生命科学工作者只有找到更加有力的证据,才能让人们接受人也是进化的观点。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基本知识;
2.掌握人类进化的基本原理;
3.了解人类进化的历史;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2. 教学重难点
1.人类起源的认识;
2.智人的进化历程;
3.理解人类进化的基本原理。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1.观看有关人类进化的视频;
2.回答导入问题:你知道人类的起源吗?人类是如何进化到现在的?
3.2 人类起源的认识
1.讲解人类起源的历史;
2.探究早期人类的化石;
3.分析人类的进化地理过程;
4.解释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
5.总结人类起源的认识。
3.3 智人的进化历程
1.介绍智人的进化历程;
2.通过多种手段了解智人的生活方式;
3.分析智人文化的迁移和变化;
4.总结智人进化史的认识。
3.4 人类进化的基本原理
1.讲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或案例讲解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漂变的原理;
3.总结人类进化的基本原理。
3.5 小结
1.回顾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内容;
2.总结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意义。
4. 教学评价
1.学生课堂表现;
2.课堂小测验;
3.开设课外读物或其他学习方式来拓展学生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知识。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教案

乐等多种表情
行为表现
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
会使用简单的工具 其他 类人猿喜群居,有的有家庭
生活,
可勉强直立行走
结论: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
先?
(二)、森林古猿是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思考: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
活动 :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分析交流:
1.拇指不能活动时,对完成某一项活动的障碍是什么?
2.你怎样改变手的动作才能完成活动?
森林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树栖生活 地面生活
现代类人猿
人类
3.
手进化的意义是怎样的?
结论:手进化的意义
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三、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四、作业布置
认真完成
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成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题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1.3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学设计

《21.3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初二级生物组姓名:潘凤珍班级科目上课时间教学[来源:1ZXXK]目标知识与能力[来源:1]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来源:1ZXXK][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过程与方法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教学过程探究点一、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
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二者有共同的祖先||。
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合作探究:(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3)今天的类人猿分布在哪里?生活状态如何?跟人类根本区别是什么?【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同步教案设计

八年级生物第21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关系最近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祖先和类人猿祖先的大概过程。
4、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说出四种现代人种。
教学重点与难点:1、类人猿与人类特征的比较。
2、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猿分界的标志。
3、人类的进化阶段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1、收集现代类人猿活动的图片、视频资料。
2、收集有关人类进化的图片和资料3、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器具,如带螺旋盖的瓶子,系鞋带的运动鞋、胶带等。
教材内容分析:本教材把人类作为生物世界的普通一员,从整个生物进化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
教材内容不仅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更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联系。
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亲戚”;人类与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类人猿和人类的分化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自然选择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结果。
教材在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以讨论人类和类人猿的亲缘关系为切入点,进而探讨猿向人过渡以及人与猿的分解标志,对人类的进化的阶段进行简化处理,仅以各个阶段的体制阶段、文化遗产及其主要代表为线索,对现代人种的划分点到为止。
思路非常通畅,可以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两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始生命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过程,演化为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
通常我们都说人类是万物之灵,那我们人类是怎样起源和进化的呢?今天我们学习有关“人类的起源于进化”的内容。
提问:人是如何起源的?你都听说过哪些说法?学生阐述了解到的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
师小结:最早对“人类的起源问题”做出哪些合理解释的是达尔文,他明确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
达尔文推测: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亲缘关系。
二、探究新知:1、类人猿与人类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科学家把灵长类中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称为现代类人猿。
1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三)联系社会
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请谈一下你们的观点。
生1: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二、新课教学
(一)人猿同祖
活动一:探究人与猿的关系
1、学生以小组方式阅读和分析材料。
2、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几种现代类人猿的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收集的资料回答: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与类人猿为什么这么相似?
生:有共同的祖先。
(3)共同的祖先是谁?
3、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和谐共生
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学生的资料是从网上收集的,多数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课前低估了学生的这种能力,其实大部分的内容可以交给学预期不一致,应该重新设计。对学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非预期结果,有时候不能很好地解释和处理,主要是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生: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活动三:互动游戏
学生分组表演:请一位同学选择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要求他只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三位朋友。最后由第三位朋友用语言表达出原意来。
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题目二:
请结合人类进化的过程,解释为什么人类能够从众多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上的主导物种。
答案:
人类能够从众多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上的主导物种,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生命起源及生物进化的科学理论,对于学生理解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地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化石的故事》:通过介绍各种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这本书为学生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奥秘,特别是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部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进化论》: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其实践应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进化论对人类起源与进化的解释。
题目四:
请解释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用。
答案:
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后代的过程。在人类进化中,自然选择发挥了以下作用:
1.适应性进化:人类在适应不同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适应性特征,如直立行走、大脑容量的增大等。
2.繁衍优势:具有优势基因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后代,使得这些基因在种群中得以传承和扩散。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人类起源与进化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拓展学习,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人类简史》:该书详细描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涉及生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21.3人类起源和进化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1.培养学生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敬佩之情,提高学生对人类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发展历程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认识。
2.回顾旧知:回顾之前学过的与人类起源和进化相关的知识,如人类的生物学特征、进化理论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
3.明确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
(二)讲授新知
1.人类起源的证据:通过展示化石证据、基因证据等,向学生介绍人类起源的科学依据,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从非洲起源并扩散到全球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掌握人类起源的基本知识,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生物学特征。
2.掌握早期人类的特征,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理解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3.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直立行走、工具使用、语言发展等,理解这些事件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性。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我注意到,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他们可以通过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学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社会行为,从而增强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制定了这份优秀教学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相互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学设计

2.针对学生在理解进化概念方面的困难,采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比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c.课后反馈:关注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4.教学拓展:
a.邀请专家讲座:邀请生物学家或考古学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前沿知识。
b.课外阅读:推荐与人类起源与进化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c.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化石遗址等,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观察、分析、推理、总结等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展示人类进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化石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类进化的历程,增强实践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本概念、重要事件、关键物种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难点:理解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掌握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身体结构、大脑发育和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变化。
(二)教学设想
2.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生物进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通过展示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相关图片、视频、模型等,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感知和体验。
3. 设计真实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意义和价值。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21.3《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这一节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不仅涉及到生物学的知识,还涉及到人类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对于学生形成全面、科学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案例亮点
1. 情景创设的生动性:本节课通过展示生动的图片、视频和模型,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场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而且使他们对人类起源与进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2. 问题导向的有效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涵盖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基本知识,掌握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主要历程和证据。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21章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四种类人猿和人类的关系,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概述古猿到人类的具体进化过程和原因。
3.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
4.能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和类人猿同祖的观点,树立人类起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及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
三、教学过程:了解人类的起源首先要了解人类与哪一类动物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学生讨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哪一类?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
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
二者有共同的祖先。
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学生讨论: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人的进化又经历了哪些阶段呢?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4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2)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祖先和人类祖先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利用现有条件搜集和整理资料。
情感目标:进一步形成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情景引入:略运行课件,标题:现代类人猿1、对学生的资料收集情况给予评价和总结。
2、展示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的图片和大猩猩的视频片段。
请同学指出不同之处。
并接着介绍其它的区区别:有无颊囊和臀胼胝(臀疣)(1)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2)播放黑猩猩的视频片段,提问题:黑猩猩的臀部有什么特征。
(3)展示黑猩猩,人和马的面部图片并提示:谁和谁有共同点,谁和谁有差异。
(4)播放类人猿骨骼的视频,提醒学生:是否似曾相识。
(5)播放类人猿学习和使用工具的视频,让学生找到和人类相似的行为(6)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用表格将学生的发言记录下来,并加以归纳对不同意见进行分析,由同学自己作出判断。
3、能否说出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4、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和类人猿会有这些相似之处?人与猿分界的标志是什么5、强调,在人类进化中手的变化具有重的意义。
你能在活动完成后加以说明吗?【学生活动】学生到电脑前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现代类人猿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下面的同学对资料收集工作做的好的组给予鼓励。
一、活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1、现代类人猿与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是否有不同:仔细观察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的图片,大猩猩的视频,观察有何不同。
并举手回答。
2、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1)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类人猿的主要特征:类人猿有几乎和人一样的丰富的表情(2)观察黑猩猩的臀部有何特征:没有尾(3)找出图片上的黑猩猩,人的面部特征和马的面部不同点:人和黑猩猩双眼在一个平面,马的双眼在两侧。
(4)观看视频得出结论:类人猿的骨骼和人的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
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
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材料分析,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同人类进化的解释方法,学习解释进化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教学难点】
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及挂图
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
教师: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学生:思考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
教师:把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人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我们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呢?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过程,对比观察人与类人猿的特征,说出人与黑猩猩的相似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说出各阶段人类的主要特征,说出人种的类型与分布。
学生:学习了解到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教师: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又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呢?
学生:学习了解手指灵活,外部形态骨骼相似等、身体结构表情丰富如警戒、快乐等相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猿向人的过渡。
人们发现在与古猿相同的地层中有橡树等植物化石,认为这类古猿是生活在森林环境中。
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
学生:学习了解,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
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教师: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学习了解,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教师:利用幻灯片讲述人类的进化阶段与人种。
学生:学习了解,人类的进化阶段与人种。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本节所学知识。
学生:回忆复述。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