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防艾知识竞赛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干预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申跃峰(1976-),男,硕士,主管医师,研究方向为预防医学、卫生经济和管理。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
一种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病毒)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1]。
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呈现持续上升
趋势,因其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致死率
DOI:10.16659/ki.1672-5654.2021.18.027
利用防艾知识竞赛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干预效果观察
申跃峰,王雪梅,张轶群,赵凤霞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所,北京
100094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2019年海淀区高校大学生防艾知识竞赛实施效果,为探索采用更好的大学生防艾干预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2019年11月6日—12月2日期间,以参与活动的每所高校为一个整体观察单位,以改变参与积分计算激励机制为分界点,对比分析第一阶段(11月6日—11月15日)和第二阶段(11月25日—12月2日)大学生在参与度、答题正确率、核心知识认知率3个主要观察指标前后变化情况。
结果47086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分阶段测试核心知识知晓率均超过了(95.00%),最高达到(98.57%)。
参与度和日均答题正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第一阶段日均答题正确率为(32.13%),第二阶段日均答题正确率为(74.53%),第二阶段答题正确率比第一阶段上升较快,最高答题正确率达(82.48%),参与度、答题正确率、核心知识认知情况第二阶段明显好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399,P <0.001;χ2=392.573,P <0.001)。
结论通过创新设计,注重活动中交互式健康教育的运用,增加激励机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组织实施的团体“知识竞赛”,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防艾活动参与度和健康认知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竞赛;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21)06(c)-0027-04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 by Using
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Competition SHEN Yuefeng,WANG Xuemei,ZHANG Yiqun,ZHAO Fengxia
AIDS Institute,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idian District,Beijing,10009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the 2019Haidian District College Students’AIDS Prevention Knowledge Contest,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use of better AID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methods for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from November 6th to December 2th,2019,each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overall observation unit.Taking the change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calculation of points as the demarcation point,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irst phase (November 6-November 15)and the second phase (November 25-December 2),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3main observation indicators of participation,
correct answer rate,and core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Results Of 47086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ity,the awareness rate of core knowledge in the staged test exceeded 95.00%,and the highest reached 98.57%.Participation and the average daily answer accuracy rate fluctuated upward.The average daily answer accuracy rate in the first stage was 32.13%,the average daily answer accuracy rate in the second stage was 74.53%,and the correct answer rate in the second stage increased faster than in the first stage,the highest rate of answering questions was 82.48%.The second stage of participation,correct rate of answering questions,and core knowledge awarenes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first stage,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 =-7.399,P <0.001;χ2=392.573,P <0.001).Conclusion Through
innovative design,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interactive health education in activities,increase incentive mechanisms,and adopt online and offline group "knowledge competitions"organized and implemented,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awar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IDS prevention activities.It is worthwhile promotion.[Key words]AIDS;Knowledge contest;Intervention;Effect
. All Rights Reserved.
较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
自2010年以来,我国
艾滋病报告系统中每年报告的青年学生HIV/AIDS 例数逐年上升[3-4],近5年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
基本维持在3000例以上[5],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也明确提
出了针对青年学生防控目标和要求[6]。
海淀是高校大区,
疫情分析提示,2019年海淀报告HIV/AIDS 感染者中,职业为“学生”的排在第四位,现住址为海淀区的感染者中,职业“学生”排在第三位,控制好大学生艾滋病疫情,对于做好海淀区全人群的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认知过程中,实施有效
的健康宣教干预,既可改善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认知态度,又可提高其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7]。
方式不同,效果
不同。
针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8]。
防艾知识竞赛是海淀区自2016年以来坚持的传统宣教(干预)方式之一,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2019年对组织方式进行了创新,并分阶段观察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9年海淀区23所高校47086名在校大学生防艾
知识竞赛参与度、核心知识认知、答题情况等数据资料。
1.2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确定竞赛知识题库,结合以往经验,以是否把线上参与度和答题正确率积分纳入线下各高校代表队总积分作为评判名次标准之一引入比1赛为分界线,分两个阶段组织开展线上竞答(第一阶段11月6日—11月15日,第二阶段11月25日—12月2日)。
利用Excel、SPSS 16.0软件对参与、核心知识认知、答题情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2.1参与度情况
参与总人数为47086名。
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
段11月6日—11月15日,第二阶段11月25日—12月2日),数据分析提示:第一阶段总参与人数为7131名,
日均713名,最高参与度出现在11月9日,为1587名,最低为第7天的11月12日,为158名;第二阶段总参与数为39955名,最高参与度出现在11月27日,为11208名,最低为第6天的11月30日,为649名,日均4994名。
活动中通过官微发布了12条相关信息,总阅读量为29321次,总分享量为816次。
第一阶段参与度呈现开始热度迅速激增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最高为11月6日3972次,分享量24次,最低为11月15日689次,分享量6次,平均1376次;第二阶段总体情况明显好于第一阶段,最高是11月25日7060次,分享量357,最低为12月2日2157次,分享量43次,平均3937次。
两阶段参与人数对比见图1。
图1两阶段参与人数对比图
2.2核心知识认知情况
采用目前中国普遍通用的8道艾滋病核心知识作为知晓率测试题,按照8道答对
6道即为知晓来判断人群知晓率。
数据提示,8道题目的首次答题正确率均在(70.00%)以上,最高可达到(98.80%),通过周期内的反
复答题和学习,两轮宣教干预后测试,学生知晓率均超过了(95.00%),最高达到(98.57%)。
见表1。
2.3知识答题情况
第一阶段答题正确率最高为71.01%,日均答题正艾滋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严重传染病
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通过外表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日常生活和学习接触会感染艾滋病
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使用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K 粉等)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与咨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婚/就业/入学等权益受我国法律保护知晓率
测试题
77.4278.7896.9797.1498.2789.8898.8096.0595.07
88.8489.8893.3391.7697.1195.2398.6796.1298.57
第一阶段正确率
第二阶段正确率
表1艾滋病知晓率调查情况(%)
. All Rights Reserved.
确率为32.13%,第二阶段答题正确率明显上升,最高为82.48%,日均答题正确率为74.53%。
艾滋病专业发病期
分阶段、服务信息等题目错误率较高,其中对艾滋病不同病程阶段的名称最低,为47.59%。
见图2。
图2两阶段每日答题正确率
2.4两阶段数据对比分析
在参赛结果名次评定上,把线上参与度作为线下各
高校代表队组队最终积分的评判标准之一引入比赛,作
为第一和第二阶段在组织激励机制上的改变分水岭,前后数据经过统计学检验,第一阶段日均参与人数是713名,第二阶段日均参与人数是4994名,日均答题正确率、核心知识知晓率第二阶段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399,P <0.001;χ2=392.573,P <0.001),见表2。
3讨论
2019年整体活动参与度总体上出现隔日增长的特
点,且与红包发放日基本吻合,每日线上随机分配竞赛题,答题平均正确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活动
第一天的27.63%增长到12月1日的82.48%,增长了54.85%。
提升效果显著。
分两个阶段开展活动过程中,日均答题正确率第一
阶段为32.1%,第二阶段为59.6%,日均参与人数713名增加到日均4994名。
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参与度、答题正确率提升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说明,第二阶段在保持第一阶段基本组织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线上参与度和答题正确率积分纳入线下各高校代表队总积分”的评判标准,采取了增加各高校线上参与积分排行榜,定期公布推送等互动环节,这些举措真实有效。
答题情况归类统计,从“易错题”和“正确率较高”的题目汇总情况来看,基础性的艾滋病核心知识学生掌握较好,艾滋病检测服务信息还不够了解,存在认知欠缺。
这与徐加伟等对上海大学生的同类研究结果相近[9]。
从8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测试题目的回答情况来
看,第一阶段知识率为95.10%,第二阶段知晓率为98.60%,均高于知晓率达到90.00%的标准[10],且统计学上存在显
著性差异。
这可能与海淀区从2015年到2019年连续5年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品牌活动,影响力逐年增加,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知晓率水平不断提高巩固有关,验证了高校健康教育坚持广泛、深入、持久的原则[11]。
目前尚未研发出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有效疫苗[12],也没
有有效治愈艾滋病的方法[13],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14],健康教育在疾病控制、降低传播率和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15]。
在诸多健康教育
方式中,交互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一般健康教育[16]。
对于大学生群体,在学校开展广泛的、普遍的艾滋病防护知识宣传是最为高效的干预方法[17-18]。
2019年海
淀区借助官微新媒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构建了新型的交互式知识竞赛通道,引入群体参与的机制,达到群体知识竞赛的目的,不仅克服了传统现场知识竞赛的局限性,而且强化了知识竞赛在防艾中的作用。
整个活动过程中,后台可及时收集和分析过程数据,包括受众的参与情况、阅读情况、答题情况,了解参与者的认知现状,改变活动策略,效果更佳。
在答题知识题库的选择方面,我们采用了专家咨询法,题目安排上坚持随机原则,但仍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肝学组,中国疾病预防
与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2):1266-1282.
[2]Hiv/Aids JUNPO.Global report:UNAIDS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J].global report unaids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2010,30(5):553-556.[3]Li GQ,Jiang Y,Zhang LQ.HIV upsurge in China's students[J].
Science,2019,364(6442):711.
日均答题正确率[(x±s ),%]核心知识知晓率(%)
指标
32.13±15.5795.10
第一阶段74.53±4.6798.60
第二阶段-7.399
392.573t /χ2值P 值0.0010.001
表2两阶段参与学生核心知识知晓及日均答题正确率对比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26页)
[4]蔡畅,汤后林,陈方方,等.我国2010-2019年新报告青年学
生HIV/AIDS 基本特征及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9):1455-1459.
[5]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
会办公室2019年7月31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EB/OL].(2019-07-31)./xcs/s7847/201907/0d95adec49f84810a6d45a0a1e997d67.shtml [6]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
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7-01-19)./zhengce/content/2017-02/05/content_5165514.htm.[7]龙江英.健康教育及其他因素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认知态
度的影响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20,9(3):388-389.[8]呙丽华.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青岛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相
关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的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6,29(6):67-70.
[9]徐加伟,罗梦云.上海市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
和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0,29(7):136-140.[10]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艾滋病防治督
导与评估框架(试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1]海燕,鄣燕玲,刘秀珠.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
病/性病知识态度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
16-46.
[12]李薇,徐静.艾滋病疫苗研究进展[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
学杂志,2020,40(7):563-568.
[13]沈银忠,李兰娟.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J].中华传染病
杂志,2015,33(10):577-593.
[14]尹利军,樊红光,尹晓静.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
疫苗[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47.
[15]彭智勇,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运用效果[J].首
都食品与医药,2021,28(5):120-121.
[16]孙梦雨,邱洁萍,吴之涵,等.安徽省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
情况及影响因素与宣传方式探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9,
35(1):21-24.
[17]瞿晓林,尹跃兵,龚宗跃,等.2018年湖南某高职医学生艾
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知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9,25
(3):183-185,189.
[18]王巍.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
坛,2021,25(6):855-856.
(收稿日期:2021-03-23)
[4]张徐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与评价[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9,40(1):43-46.
[5]鲍莉薇,卢宇,李学达,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不良事件监测
和再评价现状调查[J].首都医药,2010,17(23):58-59.[6]姚世银,陈义良,姚世金,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分
析与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1):7-8,25.[7]张福勇,刘希娟,李旭.全面质量管理下的医疗器械风险防控[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8):118-121.
[8]李莹,储照伟,樊瑜波.浅谈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新法规体系
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对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7,
41(3):220-223,234.
[9]王吉善,陈晓红,王圣友,等.中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与质量
改进的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6):28-32.[10]曲婷婷.生产企业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20(6):59-61.[11]李穗,詹杨,罗培,等.浅谈生产企业如何开展医疗器械不良
事件监测工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5):53-54.[12]朱思,黄葭燕.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现状分析[J].中
国卫生资源,2019,22(4):306-310,314.
[13]王砾,崔京巧,武爱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与监测
管理改进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9):30-31.[14]任文霞,茅鸯对,罗文华,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主体
责任落实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8,42
(1):58-61.
[15]赵一飞,董放,赵燕,等.美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实践
对我国落实企业报告责任的启示[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0,44(6):545-548.
[16]张纳,格根塔娜,李伟,等.从不良事件监测角度探讨医疗
器械风险管理[J].北方药学,2020,17(8):193-196.
[17]靖晶,刘运嘉.109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回顾性分
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9):11-13.
[18]高雷.如何做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培训[N].中国医药
报,2019-03-15(003).
[19]柳文,杨凯.以风险会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监测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8):137-139,170.
(收稿日期:2021-03-2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