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回归初中语文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新课程NEW CURRICULUM
优化合作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向孝华
(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民族中学)
思想品德在学生的印象中一直都非常枯燥乏味,一味地背诵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带着一种排斥的心理,导致教学的效率非常低,学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

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程的学习。

一、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的理想模式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得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不再感觉枯燥乏味,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二、优化合作学习策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1.组建优质稳定的合作小组
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把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将平时关系好的学生分到同一小组内,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组内人员不宜过多,四到六人最好,在每组都分配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带动小组内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建立小组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制订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成绩优异、团结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班级中提出表扬,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在有奖励制度的同时,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混乱的情况,保证教学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方案
合作学习的开展也并不全都是利处,没有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案,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会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严重的甚至会扰乱课堂纪律。

所以在开展合作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案,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有效的环境中高效率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使用,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将知识牢牢掌握,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杨建亭.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J].希望月报:上半月,2012(08).
誗编辑韩晓
摘要:现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不仅是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懂得团队合作,具有合作精神的人才。

思想品德的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最为有力的课程。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用合作的方式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就优化合作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让朗读回归初中语文课堂
周福全
(重庆市开县大进初级中学)
语文是诗,朗读是歌,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思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只要多读一些作品,多训练一些语感,就能很好地驾驭文字。

”可是,让人感到惋惜的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读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在语文课堂上,已很难听到那醉人心脾的朗朗书声。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注重学生的朗读与默读,要鼓励学生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增加积累。

”因此,怎样使初中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俗话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

在我们诵读时,内容就会不知不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学生语文素质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诵读。

事实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是分析修辞特点、语法现象、内容结构、写作特点等是不会学好语文的。

只有熟读成诵,才能正确理解祖国文字,才能正确运用祖国文字,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在学习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总是把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策略,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

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极力加强学生的诵读训练,努力做到每课必读,并对不同类型文章做不同安排。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把握文章情感基调,本文由于使用了较多的短句与儿化音,从而使文章变得明快、轻松,因此我特
84--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效课堂新课程NEW CURRICULUM
别注意让学生把握这一点,让他们带着欣喜的语气来读,叮嘱他们咬字不能过重,语调要上扬,语速要稍快,并有张有弛、有快有慢。

再如,在学习《黄河颂》时,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1)静听;(2)朗读;(3)美诵。

首先给学生播放《保卫黄河》音乐片段,然后给全文划分节奏、重音等,最后让学生分组朗读。

这样学生就在高昂的情绪中体验到了朗读的魅力,达到了理解文本内涵的目的。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它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作者的内心感情。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名家、学习名篇、学习经典语句,让话说得准确、说得流畅、说得有艺术。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让学生读出语调、感情
与韵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研究朗读方法与技巧,用
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相信,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定会充满琅琅书声。

参考文献:
[1]胡劲红.让语文课堂流淌朗读的清泉[J].成功:教育,2008(03).
[2]张爱玲.转变教学思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J].教学与管
理,2002(09).
•编辑韩晓
放飞思绪,未曾预设也精彩
——
—让思绪多飞一会儿
陈传新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华夏之祖》这一课的知识大多是我国原始社会的神话、历史传说,我们在教学时往往只是照本宣科,从整体上来说很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那么,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该在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在学习“尧舜禹的禅让”时,介绍完尧、舜、禹各自身上的优秀品质而成就了“选贤与能”的“禅让”后,按照惯例,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说明了什么?”
这时一个声音传出来:“大禹太冷酷无情了!”
声音并不大,但是由于意见的不同而显得特别清晰。

学生都听到了,目光集中到李伟(化名)身上。

我先是一愣: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可仔细一想,是呀,如果按照常理或者站在家人的立场上来看,李伟说得还真没错!
当思维的火花突现时,我有点激动,我问李伟:“你为什么说大禹冷酷无情?”
李伟的脸都涨红了:“大禹一定有家,他在外十三年,父母儿女谁来照料?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回家看一看父母妻儿,不正说明大禹冷酷无情吗?”
看他一脸愤愤不平的神色,我不禁为他思维的发散暗暗喝彩……
学生有了思维的空间,必须因势利导。

我首先表扬了李伟,他的脸又红了,接着,我面向全体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大禹去治水,你会怎样做呢?”
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我会像大禹一样专心治水,不成功绝不回家!”
另一个学生说:“大禹做得很对,可如果像他那样,我可做不到,我会想念亲人的……”
接着有学生站起来反驳:“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我看……”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课堂被激活了!连平时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直接站了起来:“我佩服大禹,可他这样做真的是不近情理,这是不是为说明大禹的大公无私而进行的夸张呀?”
又打开了一扇门!又开拓了一个思维空间!这时学生也索性离开了刚才规规矩矩的独立思考,前后左右地讨论起来。

眼看讨论已达高潮,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讨论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如把我们的观点、想法写一写,最好结合一些生动具体的实例,然后挑几篇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下一节历史课大家评论,怎么样?”
没想到连语文课上都发愁写作文的学生态度空前高涨。

从距离下课不足20分钟开始,他们聚精会神,运笔如风。

灵活开放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的思绪插上翅膀。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研读的力度和深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新奇中探索假定的角色,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打下扎实的基础。

•编辑韩晓
摘要:通过讲授《华夏之祖》一课时的所见、所做、所感,阐释了历史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对话,让学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新的理念教学,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研读的力度和深度,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