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论文----苏州工业园区

合集下载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卢济威陈屹峰吴其煊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位于苏州市东部,东侧紧靠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西侧毗邻苏州古城,区内有作为苏州内环线一部分的东环路、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及中新路、三星路、机场路、金鸡湖路等重要城市干道穿越(图1)。

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西起东环路,东至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北起三星路,南至机场路,主要对三星路、中新路、金鸡湖路、机场路两侧地区及东环路东侧地区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设计范围为63.5ha。

1、发展定位苏州市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城两区的格局:即整个城市由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构成。

从宏观上来看,位于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东环路地区,正是限定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城市区域的重要边沿之一。

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界面,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城市意象是东环路地区的一个基本功能。

今后,苏州古城将以旧城保护、旧城改造为主要任务,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则发展成以生产为主,兼重服务的自我完善的独立城市区域,这一城两区将由东西向城市干道干将路—中新路所联系,因此干将路中新路已成为苏州城市的生长轴和发展轴,苏州城市这一沿东西轴向的主导发展模式在新编制的《苏州市总体规划》中也得到肯定。

规划中的沿干将路—中新路的地铁轻轨系统也将使这一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因此作为联系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的东环路地区,同时,也应把强化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主导趋势作为他的基本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应以城市界面作为其总体发展定位。

这个定位包含二个层面:(1)城市景观层面: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现代化工业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意象与之相称。

对这一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而言,东环路地区是对它起限定作用的一个城市界面,因此它对塑造工业园区整体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意义,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特色--以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特色--以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特色--以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以自然、人文、现代、开放为主要特色。

其中,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是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代表。

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以湖泊为主题,融合了传统园林文化和现
代建筑风格,打造了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感的城市
景观。

景观设计师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水、石、花、木等元素,营造了
一个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的理念。

同时,设计注重赋予景观更多的功能和意义,例如,在园区车
库屋顶种植绿化,利用屋顶空间,既解决了车位不足的问题,又起
到了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此外,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还注重营造人文景观,让游客在欣
赏景色的同时,能够领略到苏州的历史文化。

设计师结合了传统的
苏州园林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注入了新的
设计理念。

总体来说,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以自然、人文、现代、开放
的多重特色为主,凭借其出色的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以及多元化
的文化内涵和全球化的开放视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作者:————————————————————————————————日期:2苏州工业园1.案例背景信息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1 分区商业中心2 邻里中心3 大学4 职业学院5 区域医院6 社区医院7 文化中心8 主题公园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11 科研1 12 2 2 2 2 2 2 2 2 2 2 22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用地类型比例面积(ha)居住用地1524.2 24.0%公共设施用地442.7 7.0%工业用地2119.7 33.4%其中:高科技工业375.8 5.9%普通工业1743.9 27.5%空间布局——圈层+轴线圈层居住区:紧邻金鸡湖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轴线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

城市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设计研究与分析——以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教区为例

城市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设计研究与分析——以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教区为例

25第2卷 第8期产业科技创新 2020,2(8):25~28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城市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设计研究与分析——以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教区为例李嘉宁,张敏敏(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城市慢行系统对于建设生态城市,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规划城市慢行系统的过程中,绿化景观设计又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因素。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之一,其绿地景观设计规划较为完整,设计较为精巧,实现了在绿荫中漫步整个园区的整体规划。

本次研究通过从植物、地形与公共设施三个具体方面分析苏州工业园区高教区的慢行系统绿地景观,从中找出能供其他城市设计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慢行系统;绿化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08-0025-041 研究背景及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要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发展城市慢行系统是推动城市绿色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工作。

随着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宜居城市的期待日益提高,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当前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中备受重视,而作为慢行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的绿化工作,也引起政府和城市居民的高度重视。

做好绿化景观设计可以鼓励人们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和提高出行质量,推动慢行系统发展。

本次小组将对慢行系统绿化工作的成功案例——苏州工业园区出发,分析其经验与问题,希望可以对其他城市的工作开展有借鉴意义。

1.1 研究综述慢行交通在城市生活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由来已久,加拿大著名学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街道和人行道,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器官,特别是人行道,在丰富城市公共生活中起码具备是发挥守望相助的功能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安全、方便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接触与交流等二项功能[1]。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4
1 苏州工业园
宏观——弹性空间布局模式

分为三个片区:西部公建配套区、 中部居住配套区和东部工业组团 区。分为三期开发。
第一期 用地类型 面积 (ha) 324 100 304 比例 27.9% 8.6% 26.2%
第二期 面积 (ha) 449.2 195.1 971.5 比例 18.7% 8.1% 40.5%
3
1 苏州工业园
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用地类型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其中:高科技工业 普通工业 面积(ha) 1524.2 442.7 2119.7 375.8 1743.9 比例 24.0% 7.0% 33.4% 5.9% 27.5%
圈层 居住区:紧邻金鸡湖 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 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
8
1 苏州工业园
技术手段——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理念:功能分区、项目分类、产业引导、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废污控制、景观绿化; 五道生态防线:污染禁入——生态缓冲——雨污截留——集中供热——垃圾处理;
建设覆盖全区的生态基础设施;
安装污水管网成分构成(TOC)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区域污水处理水质远程监控; 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中水回用、节能减耗、减污增敁等循环经济试点和环境体系认证活动,区 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绿分别达92%和95%; 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 水系。
青 岛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新 城 区 城 市 空 间 形 态 与 建 筑 主 题 风 格 专 题 研 究
1
1 苏州工业园

苏州工业园案例分析

苏州工业园案例分析

案例——苏州工业园 01 规划理念
4.弹性规划——预留用地
为了准备未来的发 展潜力,计划扩大 预留土地面积。例 如,不包括第二区 和第三区的15公顷 保留土地,每个街 区单位预留另外0.5 公顷土地。
指导意义: 合理划定弹性更新区域 前瞻性的预留规划衔接 合理确定土地使用年限
案例——苏州工业园 01 规划理念
SIP的新城规划和工业规划都参考了新加坡 经验。除了建立一个合格的工业用地之外,乡 镇规划的应用旨在为生活在乡镇的工人创造一 个愉快的家园。
地块尺度:3>2>1
案例——苏州工业园 01 规划理念
1.采用新加坡的新城规划经验
在规划SIP时,最初的概念是将工业园区分 为两个部分:一个自给自足的乡镇和一个独立 的工业区,目的是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城市环 境,中间有一个大型水体。根据这一想法,乡 镇在1994年的SIP总体规划中分为三个区:
指导意义:交通结构分级设置;不同功能沿 不同等级的道路布置;道路交叉口设置商业 核心;道路沿线建设绿化带,保障公共绿地 可达性。
案例——苏州工业园 01 规划理念
3.交通规划——中央商务区
交通结构
计划密度
案例——苏州工业园 01 规划理念
3.交通规划——中央商务区
交通组织
指导意义: 组织单向交通 沿次干道布置服务入口
案例分析——苏州工业园
案例——苏州工业园 01 规划理念
1.采用新加坡的新城规划经验
在规划SIP时,最初的概念是将工业园区分 为两个部分:一个自给自足的乡镇和一个独立 的工业区,目的是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城市环 境,中间有一个大型水体。根据这一想法,乡 镇在1994年的SIP总体规划中分为三个区:
1.现代商业中心,平衡的职住和工业用地 2.高科技园区,优良滨湖居住环境 3.自给自足新城镇,轻工业用地

工业园区论文工业园区发展论文

工业园区论文工业园区发展论文

工业园区论文工业园区发展论文“十二五规划”框架下的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形式分析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56%)、机械制造(31%)、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5.8%)、造纸及纸制品制造(2.9%)、金属及非金属制品制造(3.1%)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更以高度产业集聚规模(两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吸纳就业人口约占全区78%),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

同时,这两大产业由于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度高,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大而被国家和省市列入了新一轮产业振兴规划,加以大力扶持。

文章运用Eviews5.0,通过ARIMA模型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在十二五规划框架下的GDP发展趋势以及融资规模测算,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形式进行分析,提出园区应加快融资机制创新。

关键词:基础设施;工业园区;投资;融资;机制创新经过十五年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经济总量规模日益扩大,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两大产业发展迅速。

一、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现状与融资1. 产业概况。

2008年,电子信息制造:(不含软件)实现规模以上产值1 38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占苏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的19.2%,已成为园区工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形成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制造四大行业,吸引了三星、超威、日立、和舰、志合、大众、方正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电子制造企业,构建了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相关原材料、设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及以中游面板模组制造为主的包含上游材料及相关电子材料制造的产业集群。

2. 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1)产业外向依存度过高,企业经营模式单一。

园区大多数企业是国外垂直整合制造企业的生产工厂,其特点是产品以出口为主,市场、供应链均在境外,核心原材料、关键设备、生产组织及市场严重依赖母公司,直接受母公司操控,企业实际上以生产车间的形式存在,缺乏独立采购和销售职能,生产经营模式单一,无法有效利用内需市场,抗风险能力差。

浅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经验

浅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经验

第33卷第35期·32·2007年12月山西建筑SHANXIARCHITECq'UREVd.33No.35Dec.2007文章编号:1009.6825|2007}35—0032-02浅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经验万浩然摘要: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布局模式,阐述了居住区、工业区、景观休闲区、公共设施用地、绿地等各功能区的规划布局理念,论述了道路规划理念,以期为后发赶超型的城市规划提供经验。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理念,布局模式,景观休闲区中图分类号:TU984.13文献标识码:A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东部,东至界浦河,西至东环路,南与吴中区接壤,北临阳澄湖,行政辖区260km2,下辖4个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为70l一。

它是一个集工业、商业、住宅、文化教育、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的相对独立的苏州东部新城。

根据中新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商务协议,苏州市政府分期提供不含拆迁任务的70l一土地“空产”,土、地“空产”的开发由中新合资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hina-SingaporeSuzl-10uIndustrialParkDevdopmentCorporationlimited,简称∞)负责。

园区于1994年5月实施动工,运用“两先两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遵循土地资产流转为核心的新加坡式的商务运作模式,规划将70krn2的中新合作开发区划分为3个分区,一区布置中心商贸区;二区布置行政文化区、出口加工区及居住区;三区布置信息产业园及软件园。

十余年来,园区通过借鉴新加坡及发达国家的经验,形成了富有园区特色的城市规划理念及模式,在这些理念及模式指导下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已告别初创步人繁荣。

适时回顾,以期为后发赶超型的同类城市规划提供经验。

1整体规划布局模式1.1“外围一核心”模式苏州工业园区紧邻苏州市区,以城市为依托使园区的启动和发展有较强的支撑,此外,以城市为依托还可以节约市政管线及部分服务设施投资,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

苏州工业园设计理念怎么写

苏州工业园设计理念怎么写

苏州工业园设计理念怎么写苏州工业园设计理念苏州工业园是中国早期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示范区。

作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园区,苏州工业园在设计中秉持了"创新、开放、绿色、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友好的工业园区。

首先,秉持创新理念。

苏州工业园在设计中注重创新与研发。

该园区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国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并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

设计中考虑到了科技创新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了先进的科研设施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各种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使得产业能够更好地繁荣发展。

其次,坚持开放理念。

苏州工业园在设计和发展中积极向全球开放。

园区以国际化的视野吸引全球优秀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加盟,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工业园区。

设计中注重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国际化的投资环境和商务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增强了园区的创新与竞争力。

再者,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苏州工业园在设计中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遵循绿色发展的原则,建设了一批生态型工业园区和低碳环保型企业园。

园区强调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施,推动园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最后,强调共享理念。

苏州工业园在设计中注重共享资源和共同发展。

园区为企业提供了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会议中心、培训机构、展览中心等,并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团队,共同推动产业和科技的发展。

园区还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引导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合理竞争,实现产业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总之,苏州工业园的设计理念包括创新、开放、绿色和共享。

通过积极引进创新资源和技术,传播创新文化和理念,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工业园区。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共享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苏州工业园区变化作文

苏州工业园区变化作文

苏州工业园区变化作文英文回答:Suzhou Industrial Park (SIP), a national-level development zone established in 1994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undergone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s over the past decades. It has evolved from a smallindustrial area into a vibrant and thriving metropolitan hub, showcasing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Development:SIP has emerged as a major economic powerhous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ts GDP has grown exponentially, reaching approximately 320 billion yuan in 2022. Thisgrowth has been fueled by a diverse range of industries, including electronics, automotive, biomedicine, andfinancial service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such as Samsung, Dell, and Pfizer have established a significantpresence in SIP, contributing to its high-tech and innovation-driven economy.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To support its rapid growth, SIP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The area boasts an extensive network of highways, railways, and airports, connecting it seamlessly to major cities across China and the world. Moder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Suzhou Rail Transit Line 1, facilitat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movement within the district.Urban Planning:SIP has adopted a forward-thinking approach to urban planning, creating a harmonious blend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elements. Its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showcases cutting-edge skyscrapers alongside well-preservedhistorical sites. The district's green spaces, parks, and waterways contribute to a high quality of life for its residents.Social Development:In addition to its economic and infrastructure advancements, SIP has prioritized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invested in education, healthcare, and cultural amenities. Renowned universities such as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XJTLU) and the Soochow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have established campuses in SIP, fostering a vibrant academic atmosphere.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SIP has demonstrated a commitment to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t has adopted green building practices, promotes renewable energy, and implements measures to reduce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The district's commitment to creating a livable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has earned it recognition as a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monstration Zone."Internationalization:SIP has embraced internationalization, attractingforeign investment and fostering global partnerships. Ithas established close ties with cities and regions aroundthe world,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 district's favorabl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supportive policies have made it a prime destinationfor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foreign professionals.中文回答:苏州工业园区沧桑巨变。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史的作文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史的作文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史的作文Suzhou Industrial Park, known for its rapid development and modern infrastructure, has a rich history that dates back to its establishment in 1994.苏州工业园区因其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基础设施而闻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建立。

As one of the first Sino-Singapore joint ventures, its creation marked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showcasing a successful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作为最早的中新合资企业之一,其建立标志着中新两国合作关系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一种成功的国际合作模式。

Over the years, the industrial park has evolved into a bustling hub of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y, attracting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ors to its well-planned facilities and favorable business environment.多年来,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创新和经济活动的繁华中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利用其规划良好的设施和良好的商业环境。

With a focu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friendly practice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has implemented various green initiatives to reduce its carbon footprint and promote a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pproach to business operations.苏州工业园区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实践,实施了各种绿色倡议,以减少碳排放并推广更环保的商业运营方式。

【案例】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案例】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

【案例】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2010年10月19日17:18:22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城市界面-—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东环路地区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西起东环路,东至规划中的虞苏杭高速公路,北起三星路,南至机场路,主要对三星路、中新路、金鸡湖路、机场路两侧地区及东环路东侧地区进行设计研究,规划设计范围为63.5ha。

1、发展定位苏州市在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城两区的格局:即整个城市由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构成。

从宏观上来看,位于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之间的东环路地区,正是限定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城市区域的重要边沿之一。

因此,作为一个城市界面,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城市意象是东环路地区的一个基本功能。

今后,苏州古城将以旧城保护、旧城改造为主要任务,逐渐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而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则发展成以生产为主,兼重服务的自我完善的独立城市区域,这一城两区将由东西向城市干道干将路—中新路所联系,因此干将路中新路已成为苏州城市的生长轴和发展轴,苏州城市这一沿东西轴向的主导发展模式在新编制的《苏州市总体规划》中也得到肯定。

规划中的沿干将路—中新路的地铁轻轨系统也将使这一发展趋势得到加强.因此作为联系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的东环路地区,同时,也应把强化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主导趋势作为他的基本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地区,应以城市界面作为其总体发展定位。

这个定位包含二个层面:(1)城市景观层面: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现代化工业区,有着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城市意象与之相称.对这一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而言,东环路地区是对它起限定作用的一个城市界面,因此它对塑造工业园区整体的城市意象有着重要意义,也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2)城市功能层面:苏州古城和工业园区是两个自我完善、相对独立的城市区域,仅依靠一条城市干道和地铁轻轨系统是无法将其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保证物质和住处在它们之间正常地流动和交换,更不能保持苏州城市东西轴向发展的趋势。

以城市管理规划引领区域环境提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以城市管理规划引领区域环境提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以城市管理规划引领区域环境提升——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邦城规划顾问(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摘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有序推进离不开规划先行的理念。

相较于产业优化、社会发展等议题,城市管理作为一项服务于城市空间这个复杂多变的巨系统的行动,同样需要以更具有精准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的蓝图来组织,以保障城市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梳理了国内城市管理的发展背景,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提出通过城市管理事业引领城市及区域环境提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市管理,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Leading the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with urban management planning:Tak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Abstract:Compared with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issues, urban management, as an action serving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giant system of urban space, also needs to be organized with a more accurate, scientific and forward-looking blueprint to ensure the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paper combs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domestic urban management, take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path to lead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through urban management.Keywords:city management;Suzhou Industry Park;the 14th Five-Year Plan一、城市管理概念及规划背景1.中国城市管理的历史背景自秦汉以后,郡县制遍行全国,由县或附郭县负责包括治安、徼巡、狱讼等城市民事管理。

园区案例—苏州工业园

园区案例—苏州工业园
铁路:
头各1座
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
2020/1/20
政策支持
2
中新两国政府多层的组织保障,园区特殊政策支 持促进了苏州园区快速发展,对其他园区的发展 具有示范意义。
组织保障
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协调苏州 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新加坡经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由两国副总理担任理事会共同主席
2020/1/20
房地产市场
6
2000年左右,属于城市功能延伸的金鸡湖西区域房地产 最先发展,然后逐步往东扩展;历经十年的发展,产品水 平越来越高,多元化、复合化程度不断增加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发展特点
沿老城区向园区发展, 借助于城市配套,属于 城市功能的延伸
沿c资b湖源d具西强备c势b一d定发配展套,功湖能西,沿向着设金西湖向鸡发东东湖展南cb向,延d的南随伸建
师惠乐章、湖滨公寓、 东方春晓、湖滨公
代表项目 瑞嘉商业广场等。
寓、天翔花园等
特点
普通住宅商住楼, 住宅档次不高,商 住楼提供底端配套。
产品以低密和湖 景公寓为主,产 品力较大提升
阳澄名邸、星湖 国际、半岛华庭 等
–奠定“软件”基础:编制68项体 快建设成为四个示范区,
现园区特色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园区二次创业正式提出;
–园区开始二次创业,转型 发展。
–工业园区将今年的工作重 点概括为:制造业升级、 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 生态优化。
–苏州工业园以后的发展方 向:一个是优二进三,一 个是深化中新合作。
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苏州工业园以高起点、大手笔创造了后来居上、跨越腾飞的发展奇 迹。 区位

(完整)苏州工业园和张江高科园案例分析

(完整)苏州工业园和张江高科园案例分析

1.1.1 案例借鉴(1)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下辖三个镇,总面积达80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25 万。

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 年,历经16 年的发展,园区规划完善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已经初具规模,高新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

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2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512.8 亿美元。

○1发展定位、战略与目标定位:苏州现代化新城区,中央商务区。

发展理念:实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

发展战略: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依赖、投资拉动向科技依托、创新驱动转变,从“工业经济”、“制造经济” 向“服务经济”、“智力经济”转变,和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

发展目标:把园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2主导产业、示范区与产业业态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示范区:即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

四大产业业态:信息产业集群,包括独栋高端办公楼、组合式商务中心、花园式办公;制造业园区,包括公园式制药园区、集中式中低层研发区;会展中心,包括临湖大体量建筑、倚自然景观的特色建筑群;休闲服务业,包括酒店式公寓、商务型酒店、分散式度假型酒店主题酒店。

○3空间布局苏州工业园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配套。

目前已经建成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独墅湖高教区,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8 万平方公里,建成邻里中心、左岸商业街、星海休闲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50多万平方米。

苏州某标准厂房工业园区设计与思考

苏州某标准厂房工业园区设计与思考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41,No.2,2011工业建筑2011年第41卷第2期7苏州某标准厂房工业园区设计与思考叶红(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江苏苏州215011)摘要:随着长江三角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厂家驻厂于该地区,形成了许多大规模的标准厂房工业园区。

苏州吴中区出口加工区标准厂房园区正是其中之一。

从该工业园区的设计出发,提出自身对标准厂房设计的一些思考。

首先,需要明确园区的定位,科学地总体布局。

其次,在标准厂房的设计中,通过层高设置、交通布局等处理,实现标准厂房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这一关键特性,并在整体建筑造型及细节处理上体现工业建筑的理性之美。

最后阐述本次设计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标准厂房;可持续发展;工业之美;低碳节能DESIGN AND THINKING OF THE STANDARD FACTORYBUILDINGS OF INDUSTRIAL PARK IN SUZHOUYe Hong(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1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s in Suzhou ,it was put forward some points of standard factory ’s design.First of all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n industrial park should be clear and the general layout of the factory park should be scientific.Further more ,it was clarified the strategy of how to satisfy the flexible use of the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s ,and how to design the facad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and handle the details.In the end it was also put forward some thinking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Keywords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auty of industry ;low carb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作者:叶红,女,1974年出生,硕士,讲师。

“分形景观”的艺术魅力——以苏州工业园区创意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

“分形景观”的艺术魅力——以苏州工业园区创意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

分形景观的艺术魅力——以苏州工业园区创意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The artistic charm of “Fractal landscape” ___take the plan of Chuang Yi Garde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 设计单位: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廖生安,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风景园林专业高级工程师。

论文撰写:杨柳、廖生安完成时间:2007年1月概要: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创意园景观设计方案为例,论述了现代艺术其中之一——分形艺术的定义,以及分形艺术对现代景观的影响,分形景观的艺术特征。

Abstract :t his article mainly idea is taking the plan of Chuang Yi Garde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 to define what is “Fractal art” which is one of modern art , and to discuss it′s affection to modern landscape, this articlealso discuss the character of Fractal Landscape.关键词:分形艺术分形景观Keywords: Fractal art, Fractal Landscape一、现代艺术对现代景观的影响现代景观自二十世纪初,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得在设计纽约中央公园时提出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公众创造身心再生的场所起,历尽美国哈佛三子埃可博(Garret Eckbo)、罗斯(James Rose)、丹.凯利(Dan Kily)三人倡导的强调景观功能性的“哈佛革命”,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麦克哈格(Mcharg)在《设计遵从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提倡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艺术对现代景观的渗透,逐步现成了现代景观设计以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社会功能、景观艺术审美功能的三元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参考了新加坡城市设计的优秀典范,同时结合苏州的地域特色,立足于长期的规划发展。

在苏州园区的实际使用中,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充分体现了出来。

本文试图通过观察苏州园区的实际使用情形,结合设计者的意图,剖析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成功之处与现实使用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城市设计绿色生态科学发展实际使用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区的东端,距离上海仅75公里,涵盖娄葑、跨塘、唯亭、胜浦五个乡镇,规划人口50万,是由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联合开发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区,也是一座集居住、工作、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城市。

一.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设计理念和构想:。

工业园区在总体规划中分为三个阶段,拟在10-15年时间内建设完成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是工业园区规划的重要理念。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如何处理好工业污染,如何让居民舒适的生活是工业园区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把绿化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

1.市区级公共绿地:这主要是西端文化区内的城市广场和东端城市核心区的城市广场以及金鸡湖水面和湖畔。

这些较为集中的城市绿化公园,既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创造积极健康的活动场所,又可以提供优美的城市景观。

2.邻里公园:每个邻里小区均设置有半径250m的邻里公园,服务小区,为居民生活提供优美的室外活动空间。

3.绿化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确保了居住区环境不受工业区域和过境交通的干扰,同时也为高压管线等工程留有了铺设的余地。

4.缓冲带:缓冲带的要求是指沿道路或者河流的建筑退线要求,其中有一定宽度限制的绿化带。

这种缓冲带能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改善居住、工作环境。

在工业污染控制方面,园区将工业企业产生污染程度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别:无污染企业、轻工业与一般工业。

一般工业又根据其污染轻重分成甲类工业与乙类工业。

由于第一期工程一端紧邻苏州古城区,一端紧邻金鸡湖,这期工程主要是不知轻型工业和无污染性工业,可能胃寒居民健康和安全或污染金鸡湖及重型工业都布置在第二期、第三期用地中。

污染控制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环境指标控制以达到必要的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2.主要河道、水域水环境质量远期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级水质标准。

3.声环境达到中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4.绝对没有放射性污染与电磁辐射污染。

生态居住区也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工业园区的规划中在居住形态上设有五种住屋层次:高密度公共公寓、高密度共管式公寓、中密度共管式公寓、低密度低层公寓和高级别墅以及可容纳产业工人的15%工人宿舍。

低密度和中密度住宅分别临近金鸡湖四周和园区的南部,是工业园区最好的地段,充分利用了金鸡湖和园区南部的绿地。

高密度共管式公寓远离工业用地,临近商业中心和部分城市绿地设施,提供方便的生活设施,构成丰富的城市活动领域。

大多数高密度公共住宅和单身宿舍紧邻工业用地均匀缝补,这样可避免城市人口的过分集中,减少工人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负荷,也反映了无污染和轻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带来的工业和生活相交融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住屋规划也分为三个分区,每个分区包括几个邻里,每个邻里约一万户。

每个邻里设一个邻里中心,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400m左右。

邻里单元
二.苏州工业园区真实体验
沿着干将路向东进入园区,沿路景观由古城区的古朴向现代过度,房屋的高度也逐渐升高。

这与苏州市域的发展相契合,也充分实践了园区的规划。

给人一种出了古城区便豁然开朗的感觉。

中央公园作为园区的一个门户,像一道绿障在空间上使得现代化的园区与古城区的过渡区域得以划分。

同时为古城区周边的居民与园区湖西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集会的场所。

对于中央公园的一项小调查可以发现,大约有60%左右的游客来自于古城区,这也与园区第一期建设的目标相吻合,充分地减轻了古城区的压力,为古城区附近的居民提供休闲的场所。

园区的核心区域为金鸡湖区域。

在实际生活中,金鸡湖区域已经被打造成苏州文化水廊,为本地居民、外来观光客和商务旅馆创造了一个目的地的机遇。

大片的草坪,沿河观景带以及一些公共建筑共同构成了金鸡湖的观光带。

这种西方式的开放空间成为金鸡湖的亮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和附近的居民。

每逢节假日在草坪上举办婚礼或者音乐会,丰富了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

建筑综合体的规划真正做到了一人为本,新颖的交通步道体系提升了综合体的城市价值也增加了步行的乐趣。

在设计之初,由于有中央河穿过,为了利用这一自然景观要素,沿着河道建立一条通常的滨河散步道,及休憩用途。

然而现有道路桥梁的高度无足够的空间在其下通航及步行,因此,有必要抬高使其可适合水上计程车和行人从下面通过。

园区内绿化也如当初规划一样,实施的游刃有余。

初到园区的人都会感受到园区的生态自然。

园区内建有多个大型的公园,如白塘植物园、中央公园等。

这些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的环境增添了活力。

同时,道路绿化和小区绿化也做的十分到位,道路绿化作为园区重要的街头景观为园区的街道注入了活力。

而大面积的小区绿化也为小区的居民提供了休憩放松的场所。

园区的道路设置基本上是延续了古城区棋盘式的格局。

道路相互穿插,为交通的可达性提供了保障。

同时,在部分区域也保留了水网的格局。

三.园区设计分析
优点:
1.园区的整体建设基于一个细致规划好的蓝图之上,每一部分的建设都十分有调理。

工业
区与居住区结合或者分开,通过很仔细的评估后做出了合理的选择,让工业和居住能协调发展。

2.园区生态可持续理念的实施通过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绿化和对重要景区的规划得以体现,
从目前园区的建设来看,生态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特色。

依附于金鸡湖展开建设的生态圈正在向四周扩散,影响到周围区域的居民。

3.居住区的规划采用组团的格局,以及划分明确的住宅等级来区分,为居民营造了一个相
对封闭却又很方便的社区。

4.园区拥有通达的交通。

棋盘式布局的道路,以及和周边道路的对接使得园区的交通非常
方便。

公交线路以及新建成的地铁为园区的交通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缺点:
1.冷清的街道。

园区的街道过于冷清,很少能见到行人。

这应该与居民的出行方式以及公
共空间的布局有着密切关系。

公共区域的分散导致了居民很少会选择步行的方式去往目的地。

2.邻里中心设置的不合理。

依附于每个组团建设的邻里中心,本来是想方便居民的日常生
活以及增加邻里之间的关系。

可是,依照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不是特别理想。

或许与空间的设计有关。

邻里中心可供居民交流使用的场地太少,大多为商业性的用地,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

总结: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秉承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思想,同时继承了苏州传统的文脉。

可以说是国内新型态城市设计中比较成功的案例。

无论是方案的设计还是目前的实施过程都非常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借鉴。

参考文献:
【1】安藤忠雄.都市与文化【J】.近代建筑,2008(8):62-67.
【2】时匡、张应鹏.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J】.新建筑.1997(1):24-29.
【3】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范文国、曾固尊.论以人为本的城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