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影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聂霄
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年第10期
投影实验具有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污染小、灵敏度高、可见幅度大、能形象生动地反映某些实验现象等特点,这是许多常规演示实验无法比拟的,因此备受教师青睐。
合理运用投影实验,能放大现象、节约药品、增强实验效果,体现化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放大现象,体现化学之美
有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坐在后面的学生较难观察到现象,为了提高实验的可视性,这些实验可在投影仪上放大。
例如,碳酸钠与盐酸的分步反应原理,许多学生不易理解,把这一问题设计成投影实验:在一小烧杯中盛放少量碳酸钠溶液,放在投影仪上,然后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每滴盐酸的滴落处只能观察到极少量气泡(盐酸局部过量),盐酸继续滴加,突然,一滴落下,大量气泡瞬间冒出。
学生顿时理解了盐酸与碳酸钠的分步反应原理: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再加入盐酸,盐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从投影实验中感悟量变引起质变的同时,更能体味出化学不仅现象美,理论更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讲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时,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实验进行实物投影:当把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小烧杯盛放)放到盛有冷水的大烧杯里时,银幕上开始是无色透明,接着不断有较暗的小颗粒(硝酸钾晶体)逐渐下沉至小烧杯底部。
这一清晰反映硝酸钾晶体析出的过程是常规实验无法实现的。
二、节约药品,倡导环保思想
在投影仪上进行实验,与传统实验相比有着操作简便、节约药品、污染小、效果好等优点。
如镁、铝、铁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在井穴板上投影演示,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
若能在投影仪上进行微型实验,既能提高实验的可视性,又能体现绿色化学之精神。
如探究实验“氯水与氢氧化钠酚酞溶液反应”,先将红色的氢氧化钠酚酞混合液滴在井穴板上,放在投影仪上投影,再滴入氯水,看到溶液褪色后,为了验证红色消褪的原因,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从银幕上看到溶液仍为无色,即得出是次氯酸的氧化性破坏了酚酞的成分,而使溶液红色褪去的结论。
该实验操作简便,易控制药品用量,污染小,实现了实验的微型化,体现了实验设计的绿色化意识,倡导了节约、环保的思想。
三、设计投影实验,体现创造性精神
一些有毒气体,如: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等,其制备或性质实验是高中课程的重要部分,但它们的毒性和危害却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最大障碍,因此许多学校不愿进行这些实验。
如能对这些实验进行绿色化设计,创造性地使之能投影完成,则能大大降低有毒气体对室内的污染程度。
例如氯气的性质实验可设计为:在一直径为6厘米的培养皿中,如下图分别滴入下列物质,再盖上一直径为8厘米的培养皿作为盖子,即可在投影仪上完成Cl2与Fe2+、I-的反应和Cl2的漂白性实验。
教师教学上的创造性精神,必将影响着学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合理科学地选择投影仪演示化学实验,可以节约药品,放大现象,克服某些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提高实验的可视性和科学性。
投影实验与微型实验的合理结合,往往会产生良好效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对一些实验创造性地进行绿色化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解守宗.中学化学教学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芝莲.化学课中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辩证关系.化学教育,2004(5).
[3] 刘强,王磊,张小平.适合学生探究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化学教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