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第八章练习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学第八章练习与答案第八章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德育进程的大体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方式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
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
2.德育的大体途径是( )。

A.教学B.政治思想教育
C.政治课D.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D
3.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
C.基础D.物质基础
A
4.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D.核心课
C
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B
6.从德育的角度来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C
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道德的方式是( )。

A.说服法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D.表率示范法
B
8.按照必然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式是( )。

A.说服法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D.道德评价法
D
9.德育进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育提高进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D
10.小学德育中的大体方式是( )。

A.说服教育法B.表率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A
11.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 )。

A.熟悉基础B.关键
C.核心D.行动指南
A
12.德育进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进程。

A.个体与环境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D
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表现的德育方式是( )。

A.说服教育法B.表率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B
14.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式是( )。

A.道德评价法B.表率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
A
15.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
16.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

A.德育原则B.德育途径
C.德育方式D.德育模式
C
17.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
B
二、填空题
1.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____ _。

道德教育
2.小学德育的鲜明特点表现为基础性和等特点。

奠基性
3.小学德育主要由政治教育和_____ 、_____等组成。

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4.德育进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 和_____ 四个彼此制约的要素组成。

德育内容德育方式
5.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_____ 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组成。

自我评价
6.小学德育的大体途径是___ 。

思想道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7.表率包括巨人的典范、_____ 的示范和____ 。

教育者学生中的好表率
8.陶冶法主要包括____ _ 、_____ 和艺术熏陶等。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9.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____ 是基础,_____ 是关键。

知行
10.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必然的_____ 以培育他们的良好道德的方式。

实际活动
11.按照必然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式是_____法,是对道德发展的____ 手腕。

道德评价强化
12.道德评价法通常包括___ __、批评惩罚和___ __等方式。

表扬奖励操行评定
三、简答题
l.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有:
(1)我国社会发展对小学生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新的要求。

(2)教育目的对学校德育所要达到的结果做出的总的规定。

(3)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简述小学德育的意义。

小学德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2)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3.小学德育进程的规律有哪些?
(1)德育进程是一个增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进程。

(2)德育进程是一个促使儿童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进程。

(3)德育进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慢慢提高的进程。

(4)德育进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慢慢提高的进程。

4.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必然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小学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熟悉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踊跃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道德。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调节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彼此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道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熟悉和道德发展的实际动身,按照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不同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道德都能取得最好的发展。

5.小学德育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德育方式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进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我国小学常常利用的德育方式有: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熟悉、形成正确观点的方式。

说服法是咱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大体方式,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

(2)表率示范法。

表率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贵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绩来影响学生道德的方式。

(3)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必然的实际活动以培育他们的良好道德的方式。

(4)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道德的方式。

(5)道德评价法。

道德评价法是按照必然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是对道德发展的强化手腕。

6.运用说服教育法进行德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机会。

(4)以诚待人。

7.运用道德评价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运用道德评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取得群众支持。

(3)注重宣传与教育。

8.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德育的途径是指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各类渠道或形式。

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其大体途径是思想道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思想道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学校工作必需以教学为主,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思想道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大体途径。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使学生的道德在各类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以上几条德育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彼此联系,彼此补充,组成了德育途径的整体。

学校应全面利用各类德育途径的作用,使其科学地配合起来,以便发挥德育途径的最大的整体功能。

四、论述题
1.论述小学德育进程是增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进程。

知、情、意、行是组成儿童思想道德的四个大体要素。

知即道德认知,这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道德的熟悉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对儿童德性的发展起着庞大的调节作用。

意即道
德意志,是人们在必然的道德性为进程巾顽强尽力、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

行即道德性为,是衡量儿童熟悉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德育进程就足知、情、意、行诸因素取得和谐统一发展的进程,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这四者密不可分,彼此联系、彼此制约、彼此增进,推动思想道德的发展。

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具有统一性,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一般来讲,德育进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

可是,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要按照具体情况,深切分析儿童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

总之,德育进程可以从培育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开始,这就是德育进程的多端性。

2.一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

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缺课,乃至几回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窗发生冲突。

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

尔后,天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

请用德育原则分析这一案例。

(1)该案例遵循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熟悉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踊跃向上。

(3)贯彻疏导原则的大体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熟悉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②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普遍,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

德育要擅长把学生的踊跃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③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对他们表现出的踊跃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慢慢向前,以培育他们的优良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