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创新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识字教案中渗透创新思想
【关键词】识字教案解放思想百花齐放创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增加。
因此“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策略是十分正确的。
运用教材的开放性搭建师资平台,调动多种感觉通道,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思想,在识字教案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识字教案是低年级语文教案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
准》中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增加。
因此“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识字策略是十分正确的。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识字与阅读写话之间的矛盾。
怎样有效地进行识字教案?如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识字,在快乐中识
字,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思想,在识字教案中播种创新的种子。
通过这一暑假参加国培学习和实践探索,我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
)运用教材的动态开放,为学生搭建识字平台
过去的识字教案通常是“封闭的教案”,就单一的教材学生禁锢在课堂的小圈子里,靠简单重复、机械乏味的认读和大量的重复地抄写,显然是不行的。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封闭教案”必然走向“开放教
案”,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识字教案的封闭状态,会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
习。
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内容和地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教师在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即要符合教材编写的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
因此在识字教案中,我注意了以下三个结合:(1).识字教案与民族文化教育结合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
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演变到现代汉字。
语言文字具备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含量,同时汉字的繁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汉字的间架结构,每一个笔画部首都以特定的含义和美感出现在整个汉字中,让人生出无限联想,得到感悟外又受到美的享受。
汉字,一个个方
块字本身就是能引起人无限感情的宝库。
让识字教案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用汉字自身的庄重幽深、光明亮丽去感化学生身上对学汉字的激情,如教案象形字,通过图片的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汉字的演变,教案会意字,也是让学生体会到造字法的神奇,刚入学的儿童喜欢探奇求新,对自己所要学的东西总是存在着一种自豪感,满足他们的自豪感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给他们介绍汉字的辉煌历史和光明未来,让他们欣赏不同风格的书法佳作,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
(2)、识字教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在识字教案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叫“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校学生有部分家长做些小生意,门面里有许多物品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训练。
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会有多么高兴啊!如教案“梨、李、桃、苹”字时,让学生学当“小商人”,自己动手制作水果买价的标签。
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出色彩丰富,造型新颖的标签,在写标签的同时也巩固了这几个生字的字形,加深了记忆。
教案“碗、筷、汤、菜”等生字时,让学生先在家观察这些东西与什么有关,再编形声字顺口溜:“形声字好识记,形旁帮着辨字义,声旁帮着读字音。
”学生在边读中记住了这些常用字。
在教案与生活物品相关的生字时都可以采用这类方法,富有极强的生活色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
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有时还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这样,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扩大识字量。
(3)、识字教案与语言环境相结合
一年级新教材入选的课文篇幅短,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
将识字教案与语言环境结合是巩固识字的好方法。
一是鼓励学生想象课文所描
绘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
二是将所学生字进行再创造,组成词,窜成句,连成段,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再现,巩固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如教案《四季》一课的生字,就可把本课生字创编成一段文字:草芽尖尖是春天,荷叶圆圆是夏天,谷穗弯弯是秋天,雪人顽皮是冬天。
出示四幅图并配上我会认的生字。
让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认字。
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这样既学会了生字有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一举俩得。
又如教案《日月明》一课的生字,可用相关的基本字编成韵语识字:日月明鱼羊鲜,合成字肩并肩;小土尘小大尖,想形状意心间;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只要认真想一想同胞兄弟好分辨。
水中游。
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再次识字,避免了单一的教材识字,增强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兴趣。
(二)、调动多种感觉通道,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感觉通道,这是指儿童用来与环境交换信息的基本途径,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
指导儿童参加各种感觉活动,让儿童使用多个感觉通道接收汉字信息,从不同的侧面理解汉字,引导发现识字方法。
1.睁大双眼,让观察成为识字的桥梁。
儿童总是睁大着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用他们的双眼,打开观察这扇大门,以观察为基础,让观察成为识字教案的一个有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识字方法,在观察中总结识字规律。
如学习《菜园里》一课,老师布置学生到自己的菜园或菜市场去,观察菜园里或菜市场蔬菜瓜果的样子颜色,并用笔画下来,写上名称,再配合书上生动活泼的韵文:豆角青青细又长,黄瓜身披绿衣裳,茄子高高打灯笼,萝卜地下捉迷藏,辣椒长个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黄……学生在观察中懂得了不同的蔬菜瓜果不同的特点。
对着这蔬菜瓜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成了学生愉悦识字的桥梁。
2.解放嘴巴,跨越胆怯的横沟
孩子是天真可爱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不敢说。
在识字教案中,我常常鼓励学生把自己双眼观察到的字形特点大胆的说出来,把自己的想法、疑问提出来,这样能更好地拓展孩子的思维。
如教案“喝和渴”字时,一个学生问到:为什么“喝”和“渴”字有点像又不一样呢?”话音没落便有两只小手高高举起,一个孩子说道:“我们喝水要张开小口,所以喝是有口字旁。
”另一个孩子说道:“口渴了心里很想水喝,所以口渴需要水”作为老师的我,没开口说一个字,这个问题已经从两个孩子的口中得到了圆满的回答。
“‘玉’字刚出门,‘才’字进了门大家知道是什么字吗”这个问题可难倒了大家,作为老师的我,用一个词语提醒了大家:“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什么名吗?”这下子知道这个词语的孩子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国”字变成了“团”字。
正是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敢问,使孩子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
3.运动肢体,插上想象的翅膀
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富有想象的,他们的思维既形象又活跃。
在生字字形教案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身体动起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
如教案“人、从、众”时,我就让孩子们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现字形。
人:一个学生单独张开腿站;从:两个学生并排张开腿站;在他们后边一个孩子站在凳子上,他们三个合在一块就变成了“众”字。
在学生自己的想象中,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很快就熟记了这三个字。
又如在教案“打、拍、蹲、跑、踢”等这一系列表动作的字时,先让学生分析字形、偏旁,实记生字,然后在出示单个生字,让学生根据生字的意思,做出相应的动作来,避免了机械记忆的单一枯燥,让学生在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大脑也有机的动起来,在这样的“动”中,拓宽思维的空间。
给学生一个空间,给学生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自主识字,在识字中学会方法,让“创新的种子”在识字教案中成长,激活孩子们的创新潜能,走向创新学习。
同时感受成功,体会乐趣,让枯燥的识字教案
变得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