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弦之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弦之歌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我和小提琴》
2.听:《谐虐曲》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我和小提琴》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
2.通过欣赏《谐虐曲》,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与表现弱起乐句的韵律,掌握八三拍的强弱规律,感受歌曲
的感情。
难点:从音色上来感受不同乐器的表现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电子琴
简单介绍常用的主和弦1 3 5
2.介绍小提琴
小提琴(Violin)(旧译:梵婀玲)属于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乐团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
作为现代弦乐器中最具份量的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
又被称作为乐器中的王后。
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小、音高最高的一种,比它大的提琴有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
(意大利文:IL violino)是一种弦乐器,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
(二)学唱《我和小提琴》
1.自由读词:
2.理解八三拍的拍号定义及强弱规律。
3. 简介挪威,通往北方的路。
4.分句学唱歌曲:
用对比教学法第三、四乐句,感受运用附点带来的情绪变化。
5. 分析歌曲结构a+a1+b+b1。
6.完整地唱好歌曲:附点为歌曲增加了活跃、俏皮的情绪。
7.用电子琴的自动和弦为歌曲伴奏,看到绿点弹sou,看到红点弹do。
8. 填入歌词演唱
(三)小组表演唱
1.小组创设不同演唱形式,表演唱。
(四)欣赏《戏虐曲》
1. 简介巴赫生平及作品
2. 引入(《戏谑曲》)
3. 听赏乐曲主题音乐,提问:主奏乐器?特点?
4. 复听主题音乐,并跟着哼唱旋律
5. 完整听赏音乐,要求:
(1)在主题音乐出现时跟唱。
(2)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整体速度怎样?
6. 分析结构
二部曲式,快板,这个主题音乐具有明显的快速舞曲特点。
7.边听边思考:作曲家用了哪些手法使该曲具有了“戏谑”的情趣。
8.听音乐律动,按照图谱进行律动
(五)课堂小结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土拨鼠》
2.欣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二、教学目标
1.感受贝多芬的作品特点,利用听唱思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利用圆润的声音来表达旋律和情绪,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
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辨主要乐器的音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与表现八六拍歌曲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感情。
难点:唱好弱起乐句。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土拨鼠图片,贝多芬音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聆听音乐
1.在欣赏《土拨鼠》的旋律过程中,引导学生听这是是么动物?它的主人是怎样的身份?出示流浪艺人与土拨鼠的图片。
2.介绍土拨鼠:身体粗壮,生活在草原旷野地带,以植物为食。
在歌曲中,土拨鼠是流浪者的伙伴,陪着它的主人到处漂泊。
3.出示课题,朗诵歌词。
这首歌的歌词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
(二)感受旋律,学习歌谱
1.复听歌曲,律动参与
这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能表示强弱规律的声势。
一边熟悉乐曲一边跟着音乐拍一拍。
2.学习歌谱
师:旋律可以分为几句?a+a’+b+b’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视唱第一二乐句乐谱。
师生接龙完整的演唱。
学生第一二句,教师唱三四句。
引导学生分析:第三四句最高音在那个音上?歌曲的情趣是否有变化?
第一二旋律比较平稳感情平静,第三四旋律上行,情绪较为激动
3.完整视唱歌谱。
(1)说说自己容易唱错的地方:四个“身旁”
7. 3
6. 6
7. 7
6. 6
接唱对比体验。
(2)73音程的正确演唱:7. 7 3. 3 6. 6
土拨鼠在身旁
(三)歌曲处理
1.看乐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第三乐句(全曲最高音为3)
2.分组讨论歌曲强弱处理。
教师出示力度记号: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力度记号表现歌曲。
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试一试唱一唱,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选择。
3.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组织评价。
P+mp+mf+mp
(四)表现拓展
1.用电子琴练习,演奏这首歌曲。
2.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体验八六拍的韵律特点
3.相关文化的拓展。
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贝多芬的作品听赏。
请学生回忆听过或唱过的其他作品,再其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断欣赏。
(五)欣赏《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初听乐曲,第一主题,感受主题的情绪
(放音乐,学生聆听感受,并交流感受。
)
情绪:热情奔放,充满青春活力
2.哼唱第一主题:
3.再次聆听,跟着音乐律动
4.聆听乐曲第二主题,谈谈感受
(放音乐,学生聆听感受,并交流感受。
)
情绪:富有诗意、恬静、沉稳,充满对生活的眷恋。
5.哼唱第二主题
6.再次聆听第二主题,感受情绪,月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7.对比聆听两个乐段,谈谈感受。
8.了解协奏曲,协奏曲:
协奏曲,指一件或数件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的音乐体裁。
因其中既有乐队的强大力量和丰富色彩,又有独奏声部辉煌炫目的技巧展示和细腻的感情抒发,所以协奏曲往往受到大众的喜爱。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