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3月)月考(Ⅱ)
语文试题
(考查时间:90分钟)(考查内容:以必修三第一、二单元为主)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题(8分)
1.下列加点字全部的一项是
A 敕.造chì嫡.亲dí 宫绦.tāo两靥.yàn
B 拓.本tuò窠.臼kē脚踝.luǒ 讪.讪shàn
C巉.岩chán暮砧.zhēn朔.漠shuò商贾.gǔ
D恬.淡tián船舫.fǎng幽咽.yàn悄.然qiāo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你用这样狭隘片面的眼光来解读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真是一孔之见
....。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
....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
....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
....,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 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 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历度有待加强。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格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⑥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二.阅读以下古文,完成下列问题(4分)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

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

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以充小吏。

”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二叟相见大说。

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蓄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

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

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省,大惊,延邻医脉之。

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计矣。

”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

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

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

唯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

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脱有祸,固当不辞也。

”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

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人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

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

遂借电光见得之,入其门,观其陛,见殿扉虚掩,有小隙,将入。

倏忽迅雷大作,电光烨烨,洞烛殿堂,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

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

俄见寺门大辟,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不绝。

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诉者,先生冯驴状,屏息不敢少动。

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厉声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森然欲搏之,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中鬼首,立仆。

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A艺.桑麻五谷以为生(纺织)而相违期年
..未之见已(一年)
B世操.医术(从事)则庶几
..白骨可肉矣(不久)
C何爱.此身(喜爱)孰若
..冒死以救之(哪里比得上)
D故人过.我而死焉(拜访)微.司命,孰能生之(假如没有)
6.下列加点字不全部为词性活用的一项是
A人以达士目.之 `` 公素善.先生
B则庶几白骨可肉.矣终当有以活.之
C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 女鬼觉.之
D洞烛.殿堂微司命,孰能生.之
第Ⅱ卷(主观题)
三.(18分)
7.找到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的字和含义(10分)
例如:“反”通“返”,返回。

(1)海阳亡是公(2)二叟相见大说
(3)盖不饮诸(4)薄莫,先生酒释
(5)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6)遂属老妻护公
(7)先生卒惊(8)女鬼邪?抑人邪?
(9)先生冯驴状(10)于电光下孰视之
8.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唯读书是务。

(2)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四.(21分)
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1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2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

问题: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

(6分)
10.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分)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
11.补写语句的空缺部分(9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丛菊两开他日泪,。

(6)画图省识春风面,。

(7)间关莺语花底滑,。

(8)东船西舫悄无言,。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

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

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

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

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

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

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

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

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

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

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

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

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

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

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

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

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

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

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

”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

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

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2.下列队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战时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13.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6分)
14.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6分)
15.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

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

请简要论述。

(8分)
六.(4分)
16.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2分)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

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改
为:
语句②应改
为:
17. 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

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

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

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

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

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字数不得少于700字。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3月月考试题答案
1.C(A靥yè;B 拓tà;踝huái;咽yè;悄qiǎo)
2.B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

运书很多累得使牛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3. A(B项搭配不当和赘余,要么“具有……功能”,要么“有……作用”,“增加”改为“增强”,删掉“发作”;C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D 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4.D 解析:因为一个人有了①句中的“高尚的道德追求”,才能够做到②句中的“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因为能够勇于承担②句中的“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才能够做到④句中的“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因为能够“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够做到⑥句中的“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为此,该题第二个句号前的四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①②④⑥。

而⑤③则是对“人格”的介定,其中⑤介定范畴,③介定内涵。

为此,该题第一个句号前的两道横线上应依次填上⑤③。

据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项。

5.D(A艺:种植;B阳:北面庶几:估计;C爱:吝惜)
6.C(“觉”不是词性活用)
7.“亡”通“无”,没有;“说”通“悦”高兴;“盖”通“盍”,何不;
“莫”通“暮”,夜晚;“倍”通“背”,违背;“属”通“嘱”,嘱咐;
“卒”通“猝”,猛然;“女”通“汝”,你;“冯”通“凭”,凭靠;
“孰”通“熟”仔细
8.(1)在海的北面有一个叫做亡是公的人,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
了,致力于读书和做学问。

(“阳”、“有”、“务”各占1分)
(2)亡是公向来向来与先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

(“素”、“善”、“期年”各占1分)
四.
9.(1)寓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春归时所见的景,有草有木,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但草是萋萋之貌,水是任意自流之水,花是无人欣赏之花,鸟是空啼之鸟,景中寄寓了作者的伤春之感,以及对国家江山零落的感伤之情。

(2)哀景衬哀情.作者借用了萧瑟凄凉之景衬托了内心的忧伤之情。

10.(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11.补写语句的空缺部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轨月夜魂。

(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8)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五.
12、(5分)AC
13、(6分)
(1)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

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

③重视评议,培
养写作习惯。

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2)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

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14、(6分)
(1)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

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2)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

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

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15、(8分)
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

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六.
16.①句: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②句: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或“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17. 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七.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