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文/毛毅娜(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77)摘要: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当前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当前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创新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将积极心理学有效地运用到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是非常不错的方法,既能够使大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同时又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快速升级与转型,运用的优势较为突出。
而本次在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给予了积极心理学有效运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思政教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 有效运用
引言
在传统心理学中,积极心理学可以说是其升级版本,顺应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需求,做到了以生为本,给予积极引导,促进学生积极乐观面对人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使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深层次的挖掘,将侧重点放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推动了大学生全面发展。
也正是由于积极心理学所具备的优势较为突出,所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为此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应该给予积极心理学运用高度重视,将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本次通过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够为辅导员专业水平、素质以及积极心理学运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有效运用的必要性
1.推进学校思政教育工作
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对于学生有效管理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第一,可以使思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其中,不仅弥补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不足,而且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加快了教育体系改革的步伐。
第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有利于学校对学生思想动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学习为什么被动,如何才能使他们主动学习。
第三,积极主动地同辅导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使辅导员管理办法更加完善的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交流沟通更加顺畅和谐,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将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局限性打破。
[1]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需要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元化文化的融合,使得大学生价值取向偏离,心理问题也日益严重,不管是由于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开始消极面对学习、生活中一切事情。
而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将积极心理学恰当的引入,在无形之中给予了学生正面引导,使他们的思考模式,思维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选择乐观面对挫折,快乐应对压力,将侧重点放在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将问题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关注学生心理问题,使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成长中的所有问题,乐观生活,积极学习,从内心深处得到鼓舞,勇敢向前。
3.确定工作重点和创新工作方法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而且每个学生个体间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可以有更多机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思想上动态变化,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其中,为学生健康成长,突显个性,潜力发挥具有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学打破了师生间传统教学模式,相互更加依赖,交流也逐渐向着更深层的思想、情感方向转化,以双向交流为主。
而辅导员在对学生心理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扬长避短,将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不断创新。
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现状
1.思政教育实效性欠佳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为其以后的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当前很多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方面难以收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有些学生不喜欢上思政课,甚至产生了反感抵触的情绪,这完全与思政教育最初的目标相背离。
教学方法运用方面,高校辅导员往往采用的都是理论教导,或者是思想纠错,使得教师与学生间交流是单向的,学生自主管理、学习、教育的心理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而这种被动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自然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排斥心理的学生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大。
教学内容层面上,很多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本身思政教育内容都是一些观点与理念,这些抽象的内容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05
106
如果仅仅只是通过讲道理的形式传输给学生,学生无法深
层次地理解,导致学生在思政教育内容转化方面无法内化
于心,外化于行,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力度不够
当前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会有
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教育内容不够新颖,难以
与学生需求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差等,不但使思
政教育实效性大幅度地降低了,而且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
质的形成也极其不利。
所以将现有教学模式不断进行优化
与调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既要充分利用原来教育模式的
优势,同时还要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寻求创新性的工
作开展模式。
[2]最近几年,虽然一直以来高校都在紧跟
教育改革步伐,将思政教育创新,对于多元化发展也给予
了高度重视。
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而言,思政教育工作在
创新方面的力度依然不足:首先思政教育创新中理论研究
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实践成果却少得可怜,而且实践应用
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其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创新方向
保持统一,以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最终的
目标,但是却很少涉及到学生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思政教育工作朝着多样化方向
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有效运
用建议
1.转变思政教学观念,挖掘大学生积极品质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中提到了立德树人,并且
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要求高校将重点放在高素质综
合人才培养方面。
而积极心理学则关注的是学生积极心态
的形成,正能量的激发,对大学生身上保留的积极心理品
质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敢
于承认自身不足,并且实现自我管理与发展。
所以高校辅
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是对立德树人思想
的认真落实,但因为大学生个性不同,传统思政教育工作
难以满足当代教育需求,为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将传统教学
理念及时转变,以生为本,给予他们个性差异尊重,积极
引导、科学指导。
例如对于所谓的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学生,
不仅仅依赖于说教、批评,将人性化关怀融入,采用开放
式教学法,给予学生关心、关怀与关爱,真正意义上走进
他们内心深处,鼓励他们主动将问题说出,引导他们将消
极自我认知消除,对积极品质挖掘。
2.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积极品质
当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都呈现出多样化,面对如此
复杂的环境,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应该以培养
学生积极乐观心态为出发点,将教学模式积极调整与创
新。
[3]对思想深度进行深层次挖掘,采用积极心理学,激
发大学生积极品质,使他们在教学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促进思政教育快速升级与转型。
为此通过积极心理学相关
理论运用将思政教育方法创新,例如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
中心理暗示法、鼓励法、优点放大法等,帮助学生掌握一
些最基础的情绪自我调节法,使积极情绪的体验更加丰富
多彩。
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还可
以融入启发式教育法、探讨与研究式教学法等,重视学生
思维发展,使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品质得到培养,充分
展示当代大学生身上所散发的正能量。
3.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大学生乐观心态形成
在积极心理学中对于积极乐观氛围的形成给予了高度
重视,这样对于大学生乐观心态形成具有很大帮助,使他
们悲观、消极情绪消除。
所以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
要重视大学生积极愉快学习、生活氛围的构建,以此来影
响学习,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心理健康
素养也会得到不断地提高。
[4]第一课堂教学氛围要积极向
上,辅导员要将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育工作密切相连,给
予大学生更多自我挑战、自我表现的机会,营造一种积极
向上的学习气氛。
同时还要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氛围,师
生间、生生间和谐相处,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课堂
环境处于融洽状态。
第二,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可
以适当将积极心理学向课外活动延伸,例如开展“乐观面
对生活与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知多少”等活动,对于活
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要进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鼓励,一方
面使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积极思想得到
有效传播。
四、结语
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有效运
用,对于大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此举措不仅使高校思政教育维度更加丰富,而且有利于思
政教育价值的突出。
所以新的时代新的思想,对于高校辅
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同样也是新的挑战,为此应该积极运用
心理学优势,以学生需求为依据,创新教学理念、方法以
及内容,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徐濯潇.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30):89-90.
[2]李捷.积极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222.
[3]裴文翠.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J].科技风,2016(09):49.
[4]魏佳赟.探讨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11)
:34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