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改造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厕所改造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捣技术措施
1)混凝土的浇捣主要采取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
2)在振捣上一皮时,应插入下一皮混凝土的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接缝,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3)振动器在使用过程中,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
4)在振捣混凝土时,禁止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
5)框架柱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要及时纠正。
结构柱高度在4米以内的可一次浇捣成型,对于一些结构柱高度超过4米的,应分两次浇捣成型,施工缝留在结构剪力较小处,这样可保证柱的浇捣质量。
6)混凝土开始浇捣时,需配备泥工进行找平工作,在施工中,先用铁撬将混凝土表面赶平、将已振实的混凝土表面拍紧拍实,用滚筒碾压混凝土表面,使表面泛出薄浆,用括尺再括平表面,局部凹陷处用混凝土填平压实。
铁板抹面,最后用木蟹打磨,分二次打磨平整,至无木蟹印为止,最后用铁板进行油光。
对阴角处散落混凝土及浆液及时清理干净,以确保楼层平台结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7)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有不满足规定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混凝土即将初凝时,消除混凝土表面收水裂缝,然后安排专人浇水养护。
(3)养护
1)楼层平台板混凝土初凝后立即用湿麻袋布覆盖,且每隔3~4小时浇水一次,确保混凝土养护。
2)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绝对温度低于0℃时混凝土表面用二层干草包覆盖,防止冻坏混凝土表面。
3)混凝土表面的弹线工作限在24小时以后进行。
(4)拆模
1)柱模板的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即可拆除,但应符和设计要求,应轻拆轻放,拆除后必须整理归堆,确保文明施工。
2)平台模的拆除,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拆除后应按编号逐一归堆,便于下层施工,提高施工进度,悬挑部位上底模拆除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后方可拆除,为防止荷载及外力影响,拆除后底部必须加设4~6根临时顶撑,确保工程质量。
3)芯模及预留洞的内模拆除,必须互混凝土强度保证构件及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水裂缝后,方可拆除。
楼梯段底模拆除前应互下梯段踏步上放置50×100两块木料垫护,保证平台模拆除下坠时不碰坏踏步棱角。
4)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时,应停止拆除,并报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后再行拆除。
5)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当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时应经研究加设临时支撑。
1.5.5 砌体施工
(1)原材料的要求
所有运至施工现场的砌体均保证有生产合格证明,并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强度,不合格者不得使用,且无缺棱掉角,裂纹的现象。
根据上海市有关规定,本工程砌筑、粉刷采用商品(预拌)砂浆。
(2)施工准备
内隔墙砌筑放线时应弹出墙两边线,外墙应放出内边线。
弹放房间内50cm水平线,标高点间距不宜大于4m,允许偏差为±3mm。
1)轴线控制:用垂线按基础轴线逐层引测,并经有关人员复核无误(包括门樘及预留孔洞位置)。
2)标高控制:分层的水平标高用钢皮尺按±0.00的水平线逐层引测。
3)皮数杆的位置:砌筑前,应在砌体的阴阳转角处,按水平立好皮数杆,亦可将皮数杆直接划在柱上,要反应出砌体的皮数和灰缝厚度,并注明门、窗、洞口、过梁、楼板
等主要部位的标高。
4)常温下施工要求:砖应隔夜浇水并在砌筑前浇水湿润,其程度应根据砂浆和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以渗入砖面1cm 为宜。
(3)施工操作的方法及要点
1)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基底清理干净,放出墙身线及边线,浇水湿润。
2)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照准线逐皮砌筑,其中第一皮砌块按墙身边线砌筑。
3)砖砌体操作方法可采取铺浆法或“三一”砌法,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若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4)砖墙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要控制在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
5)砖墙转角处,每皮砖的外角应加砌分头。
砖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相互错
开1/4砖长。
6)砖墙中留置临时施工洞口时,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临时洞口补砌时,洞口周围砖块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再用与厚墙相同的材料补砌。
7)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设置过梁。
8)构造柱应设在墙体转角、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门洞两侧(≥1500),构造柱间距≤5m。
有构造柱的地方,应根据所弹柱线,将柱钢筋以种植筋法种入平台板上的砼中,构造柱断面为200×100、200×200,主筋4Φ12(墙厚200)、4Φ10(墙厚100),箍筋Φ6@200,墙身拉结筋2Φ6@500。
9)构造柱采用现场浇筑,应在砌墙后进行施工,柱钢筋与砼结构的连接采用化学植筋。
10)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帮扎前应必须做调直处理,钢筋未端应作弯钩,并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
11)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需接长时,可采用绑扎接头,其搭接长度一般为35cm,在绑扎接头区段内的箍筋间距不应
大于200mm。
12)墙体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形成100×250mm的凹凸槎口,每一马牙槎高度不超过250mm。
柱墙间2Φ6拉接筋拉结,间距500mm,每边伸入墙体内长度为1000mm。
13)构造柱两侧模板必须紧贴墙体,支撑牢固,禁止板缝漏浆。
柱模底部应预留100×200mm清扫口。
14)构造柱混凝土保护层宜为20mm,且不应小于15mm。
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0~70mm。
15)构造柱的砼浇注采用分段进行,每段不宜大于2米或每个楼层分二次浇捣,以确保砼浇捣密实。
16)无构造柱的门洞部位砌筑宽时,在门洞两侧设200×200×100的C15细石混凝土预埋块(内置木块),每边不少于3块,用专用砂浆与砌块墙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