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建设必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项目建设必要性
泉州电网是福建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区内仅有南埔电厂(2×300MW)一座大型电源,另有中小电源装机约1100MW,要紧依靠省网供电。

网内现有500kV变电站二座:泉州变(2×900MV A)、晋江变(2×10 00MV A),均位于泉州南部。

至2006年底,泉州220kV电网形成南北分片供电格局,共有220kV变电所17座,主变34台,变电总容量5760MV A。

220kV电网差不多形成南、北分片供电格局,其中南部电网形成以500kV 晋江变和泉州变为供电电源的环形或链式电网结构,北部电网中东北部电网形成双回环网结构,西北部还未形成完善的网架结构,各220kV变电站由南浦电厂、泉州500kV变以及莆田500kV变辐射式或链式供电。

2006年最高负荷3370MW、全社会用电量218.1亿kWh,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分不比上年增长11.1%和14.7%,人均综合用电2835kWh,人均生活用电量4 65kWh,分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6.4%、17.2%。

晋江市是泉州电网的重要负荷区,约占泉州电力市场40%的比重,要紧通过500kV泉州变及晋江变供电。

晋江北部地区负荷进展快,110kV变电所密集,2006年北部地区最高负荷约800MW,由罗塘变、清濛变和湖池变供电,其中罗塘变和清濛变连续几年满载运行,且其110kV出线间隔差不多饱和。

2006年通过湖池变新建2回出线“T”接罗沟线和罗龟线的临时措施,将110kV沟头变和龟山变的负荷调整由湖池变供电,调整后2006年夏季高峰时,清濛变、罗塘变、湖池变的最高负荷为320MW、306MW、3 18MW。

晋江市北部电网2008年规划建成梅岭220kV变后,容载比为1.91。

2010年北部电网最高供电负荷达1351MW,为满足晋江市东北部负荷、专门是东北部陈埭镇重负荷区供电的需要,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加大晋江主干电网结构,按照《泉州电网2008~2012年滚动规划》及其审查意见,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2009年规划建设泉州220kV洋埭输变电工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第十三条、第二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判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托付湖北君邦环境技术
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泉州220kV洋埭输变电工程的环境阻碍评判工作,并编制环境阻碍报告书。

2、工程概况
2.1项目组成
泉州220kV洋埭输变电工程为新建项目,要紧包括:
(1)变电站工程:220kV洋埭变电站;
(2)线路工程:井山~清濛220kV线路开断进洋埭变线路工程。

2.2变电站概况
洋埭220kV变电站工程要紧工程规模见表2-1。

表2-1 洋埭220kV变电站工程规模
变电站工程要紧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2。

表2-2 变电站工程要紧技术经济指标
2.3配套线路概况
2.3.1路径方案形成
本工程井清线开断点位于清濛变220kV侧终端塔邻近,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洋埭变位于晋江市陈埭镇东侧;按照两端变电站之间的地理位置情形,并考虑到晋江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十分宝贵,因此,在确定本工程路径方案时,结合当地的规划和电力走廊情形,专门是清濛变出线段、池店镇潘湖村、池店村和陈塘村邻近,厂房与民房较密集,选择新的路径走廊必将跨过大片企业厂房和民房,为减少对当地设施及规划的阻碍,合理规划电力线路走廊,经与泉州电业局充分和谐,确定了在324国道南侧至陈塘村东侧段路径分不利用清濛~陈埭110kVⅠ、Ⅱ回线路和池店~陈埭110kV线路走廊进行改造,采纳四回路同塔架设;按照泉州电业局要求,池店镇陈塘村东侧至陈埭镇庵上村段路径,采纳与梅岭~横坂110kV 线路和清高110kV线路开断进陈埭变线路四回路同塔架设;其余部分路径采纳双回路同塔(杆)架设。

2.3.2路径方案
线路自井清线#49~#50档中开断后转东,至吉泰路西侧的绿化带上转南,分不跨过324国道、清濛~池店110kVⅠ、Ⅱ回线路和清濛~高坑11 0kVⅠ、Ⅱ回线路后至清濛~陈埭110kVⅠ、Ⅱ回线路(简称清陈线)#2
塔邻近的线路走廊上,利用清陈线走廊进行拆除改造为四回路同塔架设,沿清陈线走廊分不跨过九十九溪、沈海高速公路后至池店村南侧的清陈线#
12塔;紧接着再利用池店~陈埭110kV线路(简称池陈线)的走廊(#9塔邻近)进行拆除改造为四回路同塔架设,沿池陈线走廊分不跨过泉州~晋江公路、石狮供水股份有限公司引水分公司厂房后至陈塘村东侧的池陈线# 12杆;线路转西北与梅岭~横坂110kV线路和清高110kV线路开断进陈埭变线路四回路同塔架设,沿着中沟河西侧并与之平行走向,经钞票头村、村头村东侧至下堡村南侧右转,跨过中沟河沿着六原支流西北侧,再跨过陈泉公路至海尾村和庵上村之间的318县道桥头转东南至六原支流南侧;而后,线路采纳双回路同塔架设,沿着六原支流南侧连续平行走向,经大东村北侧至六原排涝站西侧转南,沿着规划路东侧接入洋埭变。

线路全长约13km,其中双回路长约3.6km,四回路长约9.4km。

2.3.3要紧技术特性
线路要紧技术特性见表2-3。

表2-3 线路要紧技术特性
2.3.4导、地线
工程导线采纳2×LGJX-630/55型钢芯稀土铝绞线。

两根地线中有一根地线因系统通讯需要,采纳复合光缆地线(OPGW),另一根地线拟采纳LGJX-95/55型钢芯稀土铝绞线以兼顾OPGW地线的热稳固要求。

2.3.5杆塔
井山~清濛220kV线路开断进洋埭变线路工程采纳1种双回路直线杆(SZG621)、4种双回路转角杆(SJG621、SJG622、SJG623、SJG624)、2种双回路直线塔(SZ621、SZK621)、2种双回路转角塔(SJ623、SJ624)、4种四回路直线塔(21SSZ611、21SSZ612、21SSZ621、21SSZ622)和7种四回路转角塔(21SSJ611、21SSJ612、21SSJ613、21SSJ614、21SSJ621、2 1SSJ622、21SSJ624),以上杆塔钢材采纳Q345和Q235钢。

共用铁塔50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2基、双回路转角塔3基、四回路转角塔15基、四回路直线塔13基、双回路转角钢管杆6基、双回路直线钢管杆11基。

3、环境爱护目标及环境质量现状
3.1环境爱护目标
按照实地踏勘,本工程变电站站址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洋埭村东侧。

站址属于滨海滩涂地貌单元,四周比较空旷,站址西侧距离洋埭新村约1km,其评判范畴内要紧环境爱护目标有站址东南侧的李家、站址东北侧的六原排涝站。

配套线路(井山~清濛220kV线路开断进洋埭变线路)要紧利用原有线路走廊在平地走线。

其评判范畴内要紧环境爱护目标有潘湖村、石狮供水股份有限公司引水分公司和宝成周密模具有限公司。

项目环境爱护目标详见表3-1。

表3-1 评判范畴内环境爱护目标
注:D——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0.1mT;
W——0.5MHz情形下,无线电干扰水平限值53dB(μV/m);
Z1——声环境质量需符合《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

3.2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周边区域声环境符合《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4类标准,工频电磁场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阻碍评判技术规范》(HJ/T24-1998)举荐的限值,无线电干扰值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的限值。

4、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阻碍
4.1施工期
(1)废气
变电站及线路的施工开挖,土地裸露产生的二次扬尘;水泥等材料和运输装卸作业容易产生粉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设备运行会产生少量尾气。

(2)废水
1)生产废水
变电站施工生产废水包括基础开挖、机械设备冲洗和混凝土搅拌系统冲洗等产生的废水。

线路塔基施工所需混凝土量较少,一样在施工现场采纳人工拌和,差不多上没有生产废水产生。

2)生活污水
施工期变电站产生的生活污水包括粪便污水、洗涤污水等,要紧含有S S、CODcr、BOD5等污染物。

输电线路施工属移动式施工方式,施工人员较少,一样租用当地民居,停留时刻较短,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专门少,可纳入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3)噪声
变电站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噪声、输电线路塔基施工以及张力防线时各种机械噪声,要紧包括牵引机组、张力机组、振捣器、卷扬机和运输车辆等。

(4)固废
变电站施工期所产生的固废要紧有施工废物料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这些固体废物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交有关部门进行有关处理,将可不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阻碍。

输电线路施工属移动式施工方式,施工人员较少,一样租用当地民居,停留时刻较短,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专门少,可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5)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
站址区场地开挖平坦将造成植被缺失。

输电线路施工临时占地、施工人抬道路及简易施工道路占压原地貌,牵张场的设置需占压原地貌或砍伐部分树木,塔基基地、基面开挖破坏原地貌和植被、砍伐少量树木,施工土石方和弃土的堆放覆压原地貌,线路施工放线及线路走廊需砍伐少量树木。

输电线路在施工期由于基面、基坑开挖、施工牵引场地的平坦和施工道路对原地貌、土地及植被的扰动和破坏会产生水土流失。

4.2运行期
(1)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
变电站周边环境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要紧产生于配电装置的母线下及电气设备邻近。

在交流变电站内各种带电电气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高压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以及设备连接导线的周围空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交变电场,继而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对周围电磁环境产生一定的阻碍。

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差不多上无线电干扰源,它们通过进出线顺着导线方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导线方向朝着变电站外传播干扰。

站内各种电气设备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产生无线电干扰。

输电线路在运行时,交变电流产生了交变的电磁场,向空间传播电磁波,在线路导线的周围空间形成工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阻碍。

另外,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间隙放电(火花放电)等会引起无线电干扰。

电晕干扰要紧造成对邻近居民的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的干扰,对电视频段接收产生干扰的要紧是火花放电。

电晕现象会在项目投入运行后逐步减弱并趋向稳固。

变电站产生的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值大小与电压等级、设备性能、平面布置、地势条件等均紧密有关。

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值大小与线路的电压等级、运行电流、导线排列及周围环境有关。

(2)噪声
变电站运行期间的可听噪声要紧来自主变压器、电抗器和室外配电装置等电器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以中低频为主,其特点是连续持续,传播距离远。

输电线路噪声要紧是由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的电晕放电产生。

(3)废水
变电站运行期无生产性废水产生,仅值守人员及检修人员产生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要紧含有CODcr、SS、BOD5和氨氮等。

(4)固废
变电站运行期固体废物要紧为生活垃圾和变压器油。

5、环保计策和措施
5.1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
5.1.1变电站
(1)将变电站站内电器设备接地,站区地下设接地网,以减小电磁场场强。

(2)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爱护环、爱护角、垫片、街头、螺栓、闸刀片等均应做到表面光滑,尽量幸免毛刺的显现。

(3)保证变电站内所有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设备导电组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小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4)合理选择220kV及110kV的配电架构高度、相地和相间距离,操纵220kV及110kV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

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选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设备,设置防雷接地爱护装置,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等,有效地降低电磁阻碍。

(5)运行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知识的培训。

5.1.2线路
(1)严格按照《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 2-1999)进行设计。

(2)为防止或减弱因电晕与电火花现象而产生的对无线电的干扰,除合理增大导线直径、提升光洁度外,还应保证导线连接与接续部分接触良好。

(3)当线路交叉跨过公路、铁路、通信线或其它输电线路时,应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设计足够的防护距离和交叉角。

5.2噪声防治计策
(1)施工期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通过居民区时减缓行驶速度;靠近村庄施工时,应加大治理,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居民的直截了当阻碍;牵张场应远离居民区布置。

(2)在要紧设备订货时,向制造厂家提出噪声限值要求。

(3)在变电站内进行绿化,充分利用闲暇场地种植植物,达到减噪、降噪的目的。

5.3污水防治计策
(1)变电站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废水排入沉淀池,通过土壤自然渗滤净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或用作农肥。

(2)线路塔基施工混凝土采纳人工拌和,线路施工时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当地原有的处理系统。

(3)变电站运行期值守人员和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小且为不定期排放,经化粪池处理后可用于站区绿化灌溉,不对外排放,对周边环境可不能产生不良阻碍。

5.4固体废物防治计策
(1)施工期建筑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尽可能回收利用,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2)变电站建有事故油井,当变压器显现事故时,要紧利用事故油井收集变压器油,经收集后回用,不对外排放。

因此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
阻碍。

如无回收利用价值,应与环保部门以及具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联系,合理处理和处置。

站内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

5.5大气污染防治计策
变电站施工时对进场道路进行定期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对临时堆渣采取土工布围护,可减少扬尘产生;运输车辆通过居民区时减缓行驶速度;牵张场远离居民区布置。

6.6植被爱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1)施工期间加大治理,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防止乱堆乱弃,侵占农田。

(2)站区围墙外边坡设置挡土墙、护坡以及排水沟。

施工终止后,应及时拆除临时施工设施和生活设施,施工场地进行完全清理。

在站区裸露地采纳草皮、低矮灌木和观赏性花木相结合进行绿化。

(3)输电线路选择合理塔型,按照各塔基地势地质选用塔腿长短和基础形式,尽量坚持原塔位自然地势,减少基面、基坑开挖,尽可能少阻碍周围原始植被;通过林木密集区时,采取加高铁塔跨过,施工采纳张力放线措施,尽量减少林木砍伐。

(4)牵张场尽可能利用较平坦的地势布置,减少树木砍伐,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形成的通道设置,杆塔、导线等施工材料尽可能布置于植被较稀疏的地点。

(5)对输电线路走廊内树木的砍伐必须严格按照《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DL/T5092-1999)中有关规定进行,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的树木不砍伐,树木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大于4.5m的不砍伐,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3.5m的果树、经济作物不砍伐。

(6)输电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不能回填的弃渣应选择低凹地堆放压实,同时设置弃渣挡土墙及护坡以减少水土流失。

(7)基面开挖时按照地势地质及有关规定要求放坡,并按照需要设置排水沟、护坡、挡土墙、护面等防止水土流失。

(8)施工单位应加大环保意识,明确禁止就地向山坡下倾倒土石方,基坑回填料宜采纳开挖土石方,防止随意从山坡上取土的现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土石方开挖;土石方须按设计要求施工,严禁放大炮,以免炸松塔腿间的原状土;为了防止水泥砂浆等阻碍原有植被生长,堆放水泥处的下面应垫塑料膜,混凝土搅拌和浇制过程中,更应注意对周边植被的阻碍。

(9)施工终止后,于施工牵引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区域进行植被复原;塔基区周围在满足电气安全间隙的前提下,种植适宜植被。

6、环境阻碍评判要紧结论
6.1电磁环境阻碍
按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阻碍评判技术规范》及GB1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等标准进行评判,按照类比监测及理论运算数据进行分析,泉州220kV洋埭输变电工程完工后周边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均低于HJ/T24-1998举荐的4kV/m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均低HJ/T24-1998举荐的0.1mT限值,无线电干扰水平均低于GB15707-1995规定的53dB(μV/m)限值。

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的阻碍能够操纵在国家标准承诺的范畴内。

6.2声环境阻碍
按照推测运算及类比分析,泉州220kV洋埭输变电工程完工后站址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项目周边地区声环境能够满足GB3096-93《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4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的声学环境阻碍能够操纵在国家标准承诺的范畴内。

7、第一次公示
在建设单位向公众公布福建泉州220kV洋埭输变电工程环境阻碍评判的信息后,公众未向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提出关于本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8、环评阻碍综合结论
泉州220kV洋埭输变电工程有利于改善晋江东北部供电状况,满足东北部陈埭镇负荷连续增长的需要,促进该地区经济进展。

在切实落实项目可研报告以及本评判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前提下,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项目对周围环境的阻碍可操纵在国家标准承诺的范畴内。

据此本评判认为该项目从环保的角度是可行的。

环评简本查阅收集意见期限:
2008年5月23日至2008年6月6日。

征求公众意见的要紧事项:
(1)对本工程建设环境阻碍方面,对建设方有何要求?
(2)本工程还存在其它的环境咨询题;
(3)本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阻碍是否可同意?
(4)对本工程建设环保工程措施方面有何具体建议?
(5)其他建议。

公众提出意见的要紧方式:
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评判机构联系,回函或提交书面意见等。

地址如下:
建设单位: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