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院转科规章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范本

转院、转科制度范本一、转院制度1. 申请条件医院的在职员工,在完成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可以申请转院。
具体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已经在原科室工作满两年以上;达到评定的职称要求;没有违纪违法记录;能够提供满意的辞职理由等。
2. 申请程序(1)员工向当前科室负责人提出转院申请,并提供申请表格、个人简历和工作推荐信等材料。
(2)科室负责人评估员工的申请,并根据情况组织面试或面谈,了解员工转院的真实意愿和动机。
(3)科室负责人综合评估结果,并将申请表格和材料提交给人事部门进行审批。
(4)人事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情况和科室负责人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员工转院,并向员工发出相关的通知。
3. 转院安排(1)科室负责人在批准员工转院后,与目标科室合作,安排相关的工作交接。
(2)人事部门为员工办理转岗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变更、档案转递、薪资调整等。
(3)原科室和目标科室的负责人共同参与员工的转院培训和适应工作环境。
4. 转院后的监督与评估(1)转院后,科室负责人和目标科室负责人定期对员工的转岗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2)定期对转院员工进行离职调查,了解员工转院后的工作满意度和对转院制度的评价意见。
(3)根据员工的转院情况和员工调查结果,及时调整转院制度的政策和操作细则。
二、转科制度1. 申请条件医院的在职员工,在完成一定的工作年限后可以申请转科。
具体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已经在原科室工作满一年以上;达到评定的专业技术要求;没有违纪违法记录;能够提供满意的调岗理由等。
2. 申请程序(1)员工向当前科室负责人提出转科申请,并提供申请表格、个人简历和工作推荐信等材料。
(2)科室负责人评估员工的申请,并根据情况组织面试或面谈,了解员工转科的真实意愿和动机。
(3)科室负责人综合评估结果,并将申请表格和材料提交给人事部门进行审批。
(4)人事部门根据员工的申请情况和科室负责人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员工转科,并向员工发出相关的通知。
3. 转科安排(1)科室负责人在批准员工转科后,与目标科室合作,安排相关的岗位培训和工作交接。
转科转院管理制度(5篇)

转科转院管理制度(一)、转科制度:1、凡诊断明确不属本科范围的病人,经会诊后,如同意转科,应在转入病区安排好床位后,方可转科。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先通知病人和家属。
3、转出科室经管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帐目并与住院处、营养室以及转人病房联系妥当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全份病历及有关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
必要时应由住院医师或护士护送,并当面将病人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4、转人科室住院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室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或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
必要时应进行随访。
6、传染病科病员需转他科时,应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
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隔离诊治时,应经传染病科医师会诊确诊后转传染病科,未明确前可由双方医师协商,病人先采取床边隔离,及相应消毒措施。
(二)、转院制度:1、凡本院缺乏某种专业设置或医疗器械设备不能继续治疗的病人,必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先与病人和家属或单位讲明转院原因3、转出科室住院医师要在病史中写好“转院记录”,及“转院小结”,以便小结随同病人带往转入医院。
4、转院病人应先办妥出院手续,然后才能转出。
5、危重病人转院前应先进行急救处理和做好药物及抢救器材准备,派专人护送。
途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者,不应转院。
6、转院应严格掌握指征。
参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转院由医务科盖章备案,其它由各病区和一部式盖章备案。
7、转院证明由专科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开具有效。
任何职称医师不得将非本科病人转出院。
8、严禁将普通病人介绍到本市其它医院就诊住院。
严禁将普通病员转外地治疗、住院。
转科转院管理制度(二)(一)、转科制度:1、凡诊断明确不属本科范围的病人,经会诊后,如同意转科,应在转入病区安排好床位后,方可转科。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管理规定及流程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管理规定及流程(一)转科制度1凡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生合并症或非本科病种,经会诊认为需要转科治疗者,征得转入科同意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如属边缘性疾病,亦可进行共管治疗。
2.确定转科后,由经管医生开具转科医嘱,值班护士通知住院部及转入科的值班人员,然后按约定的时间,由转出科派人陪送病人到转入科,填写转科病人交接记录单。
转科前经管医生应事先向向患者告知理由,取得患者理解同意。
3.转科时,转出科应负责书写转出记录,连同病历送交转入科,危重病员必须做好口头交班。
转入科接受病人后,应及时详细检查病人,书写转入记录,拟订诊疗措施,及时治疗。
4.转出科原有医嘱,在转出时一律停止。
转入科重新确定治疗方案,另开医嘱,做好一切转入的处理。
5.转科患者的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二)转院制度1遇有疑难或危重病人,由于本院设备及技术水平所限,诊疗困难,需要转其他医院诊疗者,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报请院长批准,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并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填写病情知情同意书,做好解释取得同意。
2.危重病员转院须慎重,一般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方可转出,或采取必要的措施,随车护送抢救,保证途中安全,严防发生意外。
或联系县120来院接受病人。
3.病人转院时,应书写病历摘要,介绍病史、病情及有关检查资料,以供转入医院诊治参考。
4.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转院的患者,应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写“要求自动出院”等字样并签名及按手印。
转院手续由其本人、家属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
5.医保患者的转院或转外地诊治问题按医保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6.转院患者的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三)转诊制度1、根据卫生部实行双向转诊服务(即我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并签订协议),让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形成优势互补。
门急诊会诊、转科、住院及转院制度

门急诊会诊、转科、住院及转院制度(一)门诊会诊、转科1、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挂错号的患者由首诊医师问诊,根据掌握的病情向患者说明应该看的科室。
2、若病情需要转科会诊者,医师在病历上写明会诊的目的,嘱患者到挂号室重新挂号就诊。
(―)急诊会诊、转科1、急诊患者需要其他科室会诊,应由医师在会诊申请单上写明请会诊科室、患者的病情、诊断及会诊目的,由医师联系会诊医师。
会诊医师接到通知后应在最短时间到达。
会诊医生须仔细问病史、查体、阅读有关检查结果后,在会诊申请单上写出会诊结果及处理意见。
接诊医师将会诊结果及处理意见写在病历中。
2、急诊疑难、危重患者需先报告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看患者,并指导救治。
根据病情请其他科室会诊,并告知为急会诊。
会诊医师应在接到通知后即刻到达。
主管医师负责将会诊结果记录在病历上。
3、首诊医师检查后疑为他科室疾病,可请相应科室会诊并提出转科意见,经相应科室同意方可转到其他科室,并记录在病历上。
(三)门急诊住院1、门诊符合住院标准的患者,医师开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
2、符合急诊住院标准的患者,急诊医师与病房医师联系,经病房医师同意后填写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手续,危重患者须由医护人员陪同前往,要有交接手续。
(四)门急诊转院1、由于我院医疗技术和设备条件所限,对不能诊治的患者,经科主任或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可转到同级或上级医院,医保病人医师需开具转诊单,病历摘要交给患者或家属到医疗保险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
在病历上写明转往医院及转诊目的。
2、需转院治疗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主管医师可通过门诊办公室(院行政总值班)与传染病医院联系,经对方医院同意方可转入。
危重患者向家属告之途中的危险,请家属签字。
必要时派医护人员护送。
医院患者转院转科制度及流程

医院患者转院转科制度及流程患者转院转科制度及流程是医院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和流程。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医院患者转院转科制度及流程。
一、转院转科制度说明1.目的患者转院转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2.范围该制度适用于需要转院或转科的患者。
3.内容转院转科制度包括以下内容:-转院转科条件:患者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转院转科,如病情需要、医生建议等。
-转院转科申请:患者或家属需要填写转院转科申请表,详细说明转院转科原因和目的。
-转院转科审批:医院将根据患者的申请和病情进行审批,确定是否批准患者转院转科。
-转院转科跟进:医院将跟进患者的转院转科情况,了解患者在目标医院或科室的治疗进展。
-转院转科记录:医院将对每一次转院转科进行记录,包括转院转科申请、审批意见、安排情况、治疗进展等。
二、转院转科流程1.患者填写转院转科申请表患者或家属需要到医院相关部门领取转院转科申请表,并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转院转科原因和目的等内容。
2.医生评估和建议患者提交转院转科申请表后,医院相关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提出转院转科的建议。
如果医生认为患者需要转院转科,会给予相关证明文件。
3.提交转院转科申请患者或家属在收集到医生的相关证明文件后,将转院转科申请表和证明文件提交给医院的转院转科管理部门。
4.转院转科审批转院转科管理部门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审批。
如果符合转院转科条件,将批准患者转院转科,并给予相关证明文件。
如果不符合条件,将向患者解释原因,并提出其他治疗方案。
5.患者选择目标医院或科室在获得转院转科批准后,患者或家属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目标医院或科室。
7.转院转科准备医院将协助患者办理各项转院转科所需的手续,如办理转院转科通知书、住院费用结算等。
8.转院转科执行到达转院转科时间,医院将协助患者安排好转院转科的行程,包括交通、住宿等事宜。
患者转院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一、接到患者转院、转科医嘱后,及时与科室沟通。
二、患者转院转科前,由责任护士协助管床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目前的病情,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等.
三、转科时病历应由医护人员携带随同转科交接:转院时由医生准备相关病程摘要及其它必要资料备妥随同转院,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四、评估患者病情,确定转科/转院具体时间,检查携带危重患者转运急教箱,转院、转科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准备措施。
五、转科时填写好交接内容,交接时经现场核对后签字确认。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文(7篇)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文1.转科制度1.1当主管医生发现病人患有其他专业的疾病并需专科治疗时,经科主任同意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会诊,双方共同评估病情,确需转科治疗,才可以转科。
在会诊或转诊前,要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验检查。
1.2转科前,由主管医生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按照预定时间转科。
普通病人由责任护士/值班护士陪送到转入科室,危重病人按《危重病人转运规程》处理。
1.3转科后,双方科室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交接,具体操作按照《病人转运规程》和《危重病人转运规程》执行。
接诊后医生、护士应立即察看病人,评估病情,修订医疗护理计划,接诊医生在病人转入后半小时内,根据《医嘱制度》开出转科医嘱。
并按照《病历书写规程》要求写好转入记录。
1.4转科时药物处理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室及转入科室负责病人交接的护士,应将病人在转出科室当日尚未使用完的所有医嘱药品的名称及数量在《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交/接患者所带物品栏”中详细记录并做好药品交接。
病人转入后,转入科室医生应详细了解病人在转出科室的用药情况及转入时所带人的药品情况,根据病情下达转入医嘱时,临时医嘱注意使用病人转科时所带人的药品,对于不可继续使用的药品,由转入科室护土负责在当日交予药学部各调剂室统一处理。
对存在质量隐患不可作退费处理的药品,由药学部各调剂室回收统一销毁并做好记录。
1.5病案要求如果病情危重,应在本科按疾病诊疗规范及时抢救治疗,不要转诊,并请有关科室会诊,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
同时在门诊病历上详细记录抢救治疗情况。
除特别紧急情况外,转科前必须完成“转科记录”,“转入记录”应在病人转入科室后____小时内完成。
按转入科(现科)的“转入记录”、“病程记录”,转出科(前科)的“转出记录”、“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次序排列,其余项目按《病历书写规程》执行。
“转入记录”、现科的“病程记录”次序排列,其余项目按《病历书写规程》执行。
病案质控由转入科统一负责。
就诊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

就诊者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就诊者在医疗机构中的入院、出院、转科和转院过程,确保顺利进行,并保障就诊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就诊者,包括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
三、定义1. 入院:指就诊者从门诊或其他医疗机构转入医疗机构住院。
2. 出院:指就诊者治疗完毕、康复出院或者转院离开医疗机构。
3. 转科:指就诊者在同一医疗机构内由一个科室转至另一个科室继续治疗。
4. 转院:指就诊者从一家医疗机构转至另一家医疗机构继续治疗。
四、入院管理程序1. 就诊者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医疗证明材料前往医疗机构的登记处办理住院手续。
2. 登记处工作人员核对就诊者的个人信息和医疗证明材料,并填写入院登记表。
3. 就诊者缴纳相应的住院押金或办理医保相关手续。
4. 就诊者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体检和检查,由相关医生做出入院决定。
5. 医疗机构向就诊者提供入院通知书,告知入院时间和住院科室,并安排床位。
五、出院管理程序1. 医疗机构根据医生的评估和治疗进展,决定患者的出院时间。
2. 医疗机构将出院通知书交给就诊者或其监护人,告知出院时间和相关注意事项。
3. 就诊者办理出院手续,包括结算住院费用、取回押金等。
4. 如果就诊者需要继续治疗,医疗机构可以协助安排转科或转院。
六、转科管理程序1. 就诊者经医生评估需要转至其他科室继续治疗时,医疗机构会安排相应的转科手续。
2. 医疗机构将转科通知书交给就诊者或其监护人,告知转科时间、转入科室和相关注意事项。
3. 就诊者办理转科手续,包括住院费用结算、床位调整等。
七、转院管理程序1. 就诊者经医生评估需要转至其他医疗机构继续治疗时,医疗机构会协助办理转院手续。
2. 医疗机构将转院申请和相关资料交给就诊者或其监护人,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3. 就诊者或其监护人根据医疗机构提供的指引和要求办理转院手续。
八、责任和义务1. 医疗机构有责任提供准确的入院、出院、转科和转院信息,并保障就诊者的权益和安全。
转院、转科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
1、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报请院长或主管业务副院长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2、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截瘫病人,不得转外省市治疗。
3、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
较重病人转院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
病员转院时,应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
4、病员转科须经转入科会诊同意。
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
5、医保病人的转院、转科按相关规定执行。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本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在不同科室间的内部调整和患者间的转院转科调整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患者的顺利就诊,制定和完善转科及转院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转科及转院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个范本供参考。
二、转科制度1. 患者转科的条件(1)患者所就诊的科室无法提供相应的治疗或手术;(2)患者的病情需要进一步诊断或治疗;(3)患者本人申请转科。
2. 转科的程序(1)患者向原科室医生提出转科申请,并提供必要的医疗证明和病例资料;(2)原科室医生根据患者的申请和病情,向相关科室医生提出转科申请;(3)相关科室医生接收转科申请后,综合考虑医疗资源的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接受患者的转科申请;(4)如转科申请被接受,原科室和相关科室医生将共同制定转科方案,并将其通知患者和其家属。
3. 转科的责任分工(1)原科室医生负责提供患者的病情资料和转科申请;(2)相关科室医生负责接收转科申请,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接受;(3)相关科室医生负责制定转科方案,并在转科后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管理。
4. 转科的时间限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资源的情况,转科的时间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三、转院制度1. 患者转院的条件(1)患者所就诊的医院无法提供相应的治疗或手术;(2)患者的病情需要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3)患者本人或其家属提出转院申请。
2. 转院的程序(1)患者向原医院医生提出转院申请,并提供必要的医疗证明和病例资料;(2)原医院医生根据患者的申请和病情,向相关医疗机构提出转院申请;(3)相关医疗机构接收转院申请后,综合考虑医疗资源的情况和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接受患者的转院申请;(4)如转院申请被接受,原医院和相关医疗机构将共同制定转院方案,并将其通知患者和其家属。
3. 转院的责任分工(1)原医院负责提供患者的病情资料和转院申请;(2)相关医疗机构负责接收转院申请,并决定是否接受;(3)相关医疗机构负责制定转院方案,并在转院后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管理。
医院转诊、转科、转院制度

医院转诊、转科、转院制度第一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一)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实行双向转诊制度。
(二)经社区门诊内会诊仍未能确诊的患者,经常规治疗病情控制不满意的患者以及社区条件下无法继续治疗的患者,均应转到医院有关专科进行诊治。
(三)转诊患者应由经治医师开具转诊单,并进行“转诊登记”。
(四)医院各专业门诊应指定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诊治转诊患者。
(五)转诊患者门诊或住院治疗终结,可以返回社区继续治疗时,会诊医师应填写“转诊回执”,提出下一步治疗意见,转回社区。
(六)社区医师接到“转诊回执”后,根据专科医师的意见继续开展诊疗工作,“转诊回执”放入患者个人健康档案中保存,并在转诊登记中记录。
第二条医院内转科患者转科须经转入科会诊同意。
转出科写转出记录并带齐有关资料,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当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通知出入院管理处和营养科。
基本医疗保险患者转出前应根据患者付费方式不同如:工伤、单病种、计划生育付费者,转出前将病历送结算处,住院费用分段结算,重新办理住院手续。
第三条转院(一)凡在本院诊治确有困难的患者,应按有关规定转院诊疗。
遇有特殊情况,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提出,经医政处审批,可转其它医院。
参加医疗保险人员住院中途转院,须经医院科主任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转院转诊单,报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二)由于条件限制,不能抢救的严重外伤和危重患者根据需要值班医师可直接转院,但应注意转院途中的安全,必要时派人护送。
(三)除急诊转院外,转院须经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填写转诊单、科主任签署意见(转指定医院)。
除指定的医师外,其他人不得决定转院。
第四条非本科业务范围内的患者不得办理转院。
第五条转诊单有效期限为一个月。
第六条转诊或转科时实施患者评估,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近亲属告知转诊、转科理由以及不适宜的转诊、转科可能导致的后果,获取患者或近亲属的知情同意,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做好相关准备,选择转诊或转科适宜时机。
医院转科、转院制度

医院转科、转院制度
一、转科制度
(一)病员转科须经被转入科室会诊同意。
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填写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按联系的时间转科。
转出科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转入科接收病人后及时写好转入记录,及时开出转入医嘱,并通知住院处。
(二)转入科室和转出科室意见分歧时,科主任之间协调解决,如仍不能解决的,及时报行总或医务科解决。
(三)各科室不得因为经济利益推诿病人。
二、转院制度
(一)转上级医院,应由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医务科批准,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转院风险,按要求填写转院知情告知书,方能联系转院。
(二)联系上级医院可由转出科室联系或医务科联系。
(三)转院护送按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转科、转院、转诊制度

医院转科、转院、转诊制度1.转科制度(1)患者转科须经转入科会诊同意。
转科前,经治医师写好转科记录、开转科医嘱,并与转入科室联系,按联系的时间转科,转出科室需护士陪送到转入科室。
如为危重患者需医生陪同护送。
(2)患者住院期间全部医疗文件,检查报告,随之转入接收科室,必要时转出科室医生,要向接收科室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转入科书写转入记录。
2.转院制度(1)遇有疑难或危重患者,由于本院设备及技术水平所限,诊疗困难,需要转其他医院诊疗者,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及医疗院长批准,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并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填写转诊知情同意书,做好解释取得同意。
(2)危重病员转院须慎重,一般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方可转出,或采取必要措施,随车护送抢救,严防途中发生意外。
或省卫计委指定的具有转送资质的医院来院转送患者。
(3)患者转院时应书写病历摘要,介绍病史、病情及有关检查资料,供转入医院参考。
(4)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转院的患者,应由患者本人或家属签写“要求自动出院”等字样并签名及按手印。
转院手续由其本人、家属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
(5)医保患者的转院或转外地诊治问题按医保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6)转院患者的终末消毒同出院患者。
3.外院转入我院(1)外院患者要求转入我院,须与我院医务科联系,由医务科指定相应的专科医生/或急诊科医生,经双方电话联系,共同评估后认为患者适合转运。
或经我院医生会诊同意,由会诊医师开具《住院通知单》,并与转入科室联系好床位后方可办理转入手续。
(2)转入手续与住院相同。
无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1.做到提前告知,避免产生医患矛盾。
门诊医生收住患者时,所收的科室无空床,所收科室可以启动加床方案。
对于加床患者,要详细告知加床条件,采取自愿原则,取得患者的谅解,严禁强制入院或不告知就收入院的情况发生。
2.合理加床。
根据本科室的医务人员配备、医疗备品储备、抢救设施配备、科室自身加床潜力,酌情处理,医务科监督管理。
患者转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

患者转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一、患者转院转科转院的定义及分类患者转院转科转院是指患者由一家医疗机构转诊至另一家医疗机构,或者在同一家医疗机构内由一个科室转入另一个科室,以便获得更为适当的诊疗服务。
根据不同转移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患者转院转科转院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横向转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一家医疗机构转至另一家医疗机构。
2.纵向转院:患者在接受门诊治疗期间由一家医疗机构转入住院治疗,或者由住院治疗转入门诊治疗。
3.科室转移:患者在同一医疗机构内,由一个科室转入另一个科室。
二、患者转院转科转院的管理原则1. 尊重患者意愿: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尊重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信任和倚赖,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并在法律、伦理框架内为其提供支持和协助。
2. 安全和协调:患者的转移应当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并与原医疗机构和新医疗机构充分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和责任清晰。
3. 确保医疗质量:患者转院转科转院过程中,除应当尊重患者选择权外,还应当确保患者获得继续治疗所需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4. 责任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责任进行认真评估和分析,明确责任主体,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
三、患者转院转科转院的管理流程1.患者申请转院转科转院: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转院转科转院的申请,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评估患者的诊疗需求,确保患者是否需要转院或转科,并将患者需要的医疗服务纳入医疗机构管理。
2.医疗机构评估和安排: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综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转院转科转院,然后根据医疗机构内部的转院转科转院管理制度和合作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情况,为患者安排转院转科转院。
3.协调医疗机构和沟通信息:原医疗机构应当向新医疗机构提供患者相关的病历和治疗信息,新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进行再评估,并根据患者的诊疗需求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4.安全转移和持续治疗: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当确保患者的安全转移,并在新医疗机构继续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和护理服务。
转科转院管理制度

转科转院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内部的转科转院管理,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的医务人员进行转科、转院等行为。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转科转院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转科转院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转科转院行为合法有序。
第二章转科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内部医务人员进行转科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执行转科工作。
第六条转科医务人员应当了解被转科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
第七条转科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疗纪律,严格执行转科操作流程,确保患者安全。
第八条转科医务人员须在转科前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才能进行转科操作。
第九条转科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转科操作进行记录,包括转科原因、转科时间、转科手续等内容。
第十条转科医务人员发现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向上级医务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三章转院管理第十一条患者或其家属提出转院申请时,应当向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转院原因和目的。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申请患者的病情和要求,协助患者进行转院手续,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协助。
第十三条转院患者的病历和相关资料必须齐全完整并经过医务人员审核,确保转院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十四条转院患者在转院前应当向接收医疗机构提供转院证明,并定期进行转院复诊,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第十五条转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应当由接收医疗机构和原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并签订相应的转院协议,明确转院患者的费用支付责任和原则。
第十六条接收医疗机构应当对转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并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和措施,确保转院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转科转院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转科转院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文(2篇)

转科及转院制度范文一、转床(一)入院后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转床,但在下列情况下患者可转床:1、住院患者多,男女病床不均衡。
2、有特殊需要,如感染控制问题。
(二)治疗小组医师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转床,并开医嘱。
(三)责任护士:1、通知患者或其家属转床,并协助整理个人物品。
2、更改患者电脑信息,并经双人核对,确保信息正确。
二、转科(一)入院后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转科,但在下列情况下患者可转科:1、同专业科室,原则上不允许转科,遇特殊情况需转科的要报医教科审核,业务院长同意,方可转科。
2、重症医学科与普通病房之间。
3、入院后诊断改变,如以内科病入院,需外科治疗;其它科室转感染科治疗等等。
(二)转科程序:1、治疗小组医师请转入科室会诊;2、转入科室医师评估患者后,认为患者有转入治疗指征且转入科室有床位时,治疗小组医师开出转科医嘱;(三)责任护士:1、联系转入科室,确定转入时间,告知需要做的准备工作;2、结清患者在本病区的所有费用;3、完成各种护理记录;4、协助患者整理随身物品;5、转运前评估患者,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携带患者所有医疗护理记录,与工人一起护送患者至转入科室。
如病情需要,医师与护士一起护送患者,确保转运途中患者的安全。
6、转入科室责任护士立即通知医生,与护送患者的护士进行病情、物品交接后立即评估患者,并记录评估结果。
7、患者病情及物品交接:内容包括:(1)患者身份核对、诊断、病情、治疗、护理措施、注意事项;(2)目前用药、输液及滴速、穿刺周围有无渗漏、红肿;(3)查看全身皮肤,有无发红、皮疹、破损、褥疮、烫伤等;(4)检查各种导管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5)检查敷料包扎、渗出情况;(6)专科需特殊观察的内容及费用情况。
(四)转出科室在患者转出前完成所有的医疗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并签名,如没有及时完成,转入科室有权拒绝病人转入。
如由于转出科室没有及时完成记录或没有及时审核修改而导致的各种后果,由转出科室承担。
转院转科制度、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一、转院转科制度
1、接到患者转院、转科医嘱后,及时与相关单位/科室沟通。
2、患者转院转科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或亲属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目前的病情,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等。
3、转科时病历应随同转科交接;转院时应将医师的病历摘要及其它必要资料备妥随同转院,保障医疗信息资料连续性。
4、转院、转科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准备措施。
5、转科时填写好交接清单,交接时经现场核对后签字确认。
二、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1、遵照医嘱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拟施项目的准备事宜完成情况,对重症患者要请主管医师实行可行评估后,方可离开病区外出检查。
2、送病人外出检查时,耐心向病人讲解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3、对待病人及其家属,特别是动作缓慢及年老体弱的病人,要礼貌、热情,有爱心。
4、准确、及时地将病人护送到检查科室,检查完毕后及时将病人送回病房。
5、运送病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保证病人检查途中的安全。
6、送病人检查途中,负责保管好病历等文件资料,不能擅自将病历交给病人或其家属,确保病历等文件资料的保密性。
7、离院外出检查应遵循医院相关制度。
转院、转科制度与流程

转院、转科制度与流程Ⅰ 目的规范转院标准,统一转院流程,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服务。
Ⅱ范围适用于临床医师、护士。
Ⅰ 制度一、转院制度(一)限于本院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患者,院内会诊及院外专家会诊后由科主任提出,主管医师填写转院申请表,经医务科或医疗总值班审批,报请院长或业务副院长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二)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管床医师应先与患者和家属讲明转院原因。
(三)患者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充分告知病情危重、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意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再行转院。
较重患者转院时应派护人员护送。
患者转院时,到达接收医院后,双方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病情交接,并签名确认。
二、转科制度(一)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其他专业科室范围,应当邀请有关科室会诊,被邀科室前来会诊同意转科后,主管医师应当向科主任汇报,同意转科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二)主管医师应向转入科室联系床位及确定转出时间。
(三)主管医师要仔细检查,完善患者在本科住院阶段中的所有诊疗工作,规范书写转科记录,开具转科医嘱。
(四)主管医师应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将本科的诊断以及治理情况概要地说明,并着重说明转科的原因、目的和必要。
解除患者忧虑,使其安心的转入新的科室,接受治疗。
(五)转出病区时,由本病区工作人员陪送到转入科室病区,并向转入科室病区值班医护人员交接,保证治疗的延续性。
(六)转入科室病区医护人员应及时诊查患者、下达医嘱并书写转入记录。
Ⅳ参考依据1.《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2.《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第42部分:住院病程记录转科记录》(WS/T 500.42-2016)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Ⅴ附件1.转科流程2.转院流程附件1转科流程主管医师提出会诊申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认真书写会诊记录,并明确注明同意转科主管医师书写转科记录,并办理转科手续转出科室护士与转入科室联系转入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危重患者必须有转出科室医师、护士护送转入相关科室附件2转院流程主管医师提出申请或患者家属提出主管医师向科主任汇总科主任主持科内会诊,必要时多学科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填写转院申请表,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必要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充分告知病情危重、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意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科室办理出院手续病情较重患者需医护人员陪同护送转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1+478~K1+568段左侧片石混凝土挡土墙
(一)、转科制度:
1、凡诊断明确不属本科范围的病人,经会诊后,如同意转科,应在转入病区安排好床位后,方可转科。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应先通知病人和家属。
3、转出科室经管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帐目并与住院处、营养室以及转人病房联系妥当后,由工作人员携带全份病历及有关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
必要时应由住院医师或护士护送,并当面将病人特殊情况进行交班。
4、转人科室住院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室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或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
必要时应进行随访。
6、传染病科病员需转他科时,应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
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隔离诊治时,应经传染病科医师会诊确诊后转传染病科,未明确前可由双方医师协商,病人先采取床边隔离,及相应消毒措施。
(二)、转院制度:
1、凡本院缺乏某种专业设置或医疗器械设备不能继续治疗的病人,必须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室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应先与病人和家属或单位讲明转院原因
3、转出科室住院医师要在病史中写好“转院记录”,及“转院小结”,以便小结随同病人带往转入医院。
4、转院病人应先办妥出院手续,然后才能转出。
5、危重病人转院前应先进行急救处理和做好药物及抢救器材准备,派专人护送。
途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者,不应转院。
6、转院应严格掌握指征。
参加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转院由医务科盖章备案,其它由各病区和一部式盖章备案。
7、转院证明由专科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开具有效。
任何职称医师不得将非本科病人转出院。
8、严禁将普通病人介绍到本市其它医院就诊住院。
严禁将普通病员转外地治疗、住院。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1页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