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套圈”出手后,从a 点到c 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套圈”由a 到b 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 .“套圈”在b 点的机械能大于a 点的机械能
C
.“套圈”由b 到c 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 .“套圈”由a 到b 再到c 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2.下列关于我们考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课桌质量约为 50kg
B .课桌高度约为 0.8m
C .桌面面积约为 4m 2
D .课桌抽屉容积约为 1m 3
3.【2016·西宁卷】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水未溢出),如图4甲所示。
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4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2
B .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是1︰1
C .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2︰5
D .甲、乙两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是5︰3
4.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5.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
钢
=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吨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
()
A.一片鸡毛的质量
B.一只鸡蛋的质量
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
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
6.为了粉刷教室,需要将一桶涂料运到五楼。
工人师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用人直接搬运上去;②用定滑轮提上去;③用动滑轮提上去。
在这几种方法中
A.最省力的是②
B.最省力的是③
C.做有用功最多的是①
D.机械效率最高的是③7.下列关于发光二极管,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视机上的指示灯,街道上的红绿灯都用到发光二极管
B.发光二极管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某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
C.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电子元件
D.当将发光二极管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负极→发光二极管→正极
8.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
9.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10.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读取物体长度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填写相应字母),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温度是 ℃。
12.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_______的作用.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_________.
13.定滑轮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杠杆,使用它可以________,但是不能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物体t 2时的内能 t 3时的内能(>/</=),理由是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你会一些新发现?请你根据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
15.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钻孔时钻头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 使钻头的内能增加了,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注水,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 ,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
16.物体距凸透镜30cm 时,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70cm 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17.2012年6月,蛟龙号潜水器下潜至7000m 以下深度,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蛟龙号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的有关信息;潜水器5:29开始下潜,8:29到达7020m 深度。
下潜前,潜水器停放在母船上,潜水器舱内如同闷罐一样湿热,室温达39.7℃,当潜水器下潜到500m 深度时,冷凝水已布满了整个舱壁。
海面海水密度为1.021×103kg/m 3
,
7000m
深海处
海水密度为1.059×103kg/m 3.蛟龙号潜水器是新一代无缆绳潜水器,配有压载铁,当他潜到海洋深处时,潜水员会适时抛掉一定数量的压载铁,事先潜水器的悬停或上浮。
(1)潜水器下潜7020m 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
(2)潜水器下潜到500m深度时,潜水器内产生了大量的冷凝水,这些冷凝水的形成是_____。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3)如果潜水器在7000m深度时,受到的浮力比他放潜没在海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7980N,则潜水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设潜水器的体积不变,g取10N/kg。
(4)科考时,如果潜水器在某一区域内以某一速度匀速下降,在到达一定深度后,潜水器抛弃了重为2460N的压载铁,经过一段时间,潜水器以同样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潜水器在匀速上升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是
________(设潜水器在该区域受到的浮力不变,所受阻力仅与速度的大小有关)
A.4920N
B.2460N
C.1230N
D.615N
18.如图所示,夜晚,把桌子放在手电筒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
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______,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______(全部选填“大”或“小”)。
19.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指南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是地理的极附近.
20.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导体,如图所示连入电路中,通过甲、乙导体
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
,则它们的关系是I
1
________I
2
.(填”>””<”或”="”)"
三、作图题
21.墙上挂着一只皮球,请画出图中皮球受墙壁支持力F=2N的示意图。
22.请画甲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3.如图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电路图及有关元件示意图,用笔
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24.图所示是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情景,请画出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A 、B 是镜前一个点光源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 和像点S′的位置。
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6.(5分)在用电阻箱、电压表测定一个未知定值电阻R X 的阻值时,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 /是电阻箱,R 0是定值电阻
(1)图甲中,为测出R X 的阻值,闭合开关S 后,小明应该先把开关S 1接到触点 (选填“1”或“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 ;然后把开关S 1接到另一触点,并调节电阻箱R /,直到电压表示数也为U ,读出此时电阻箱R /的示数(各旋钮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X 的阻值为_________Ω;
(2)小兰认为将图甲中的电阻R 0去掉,也能测出R X 的阻值,你认为可行吗? 答:________
(3)小亮设计了图丙的电路测R X 的阻值,与图甲的方法比较,你觉得图丙最显著的优点是: ;若图甲也想具备这个优点,只需更换图甲的一个元件就可以了,如何替换?答:_ 。
27.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甲、乙两只相同烧杯的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28.下面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部分数据。
(1)通过计算,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结论:在__________相同时,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______。
2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作“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填序号).
(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
(5)若烧杯中水的质量是100g,从90℃升高到95℃,水的内能增加
了J;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消耗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2J/kg.].
30.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刚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1)小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并且指针
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2)排除上述故障后,小刚试触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其
他正常,小刚就将电池两极对调,小刚的做法(选填“不正确”“正确”)
(3)再次排除故障后,小刚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 ,读出并记下电流值;再将10Ω的电阻改接成2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 2V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使 ,并记下此时的电流值;再改接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4)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五、计算题
31.(9分)在一次课外探究中,王华观察了他家的某品牌双色电烤箱。
看说明书后得知电烤箱采用双控电路,电路如图所示,S 为总开关,S 1和S 2为两个温控开关,R 1和R 2为上、下两层的加热电阻,上、下同时加热时额定功率为1600W ,其中R 1=3R 2
⑴上、下两层同时正常工作时,R 1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⑵只有R 1正常工作时,通过R 1的电流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⑶王华妈妈总感觉做晚饭时烤熟同一种食物比所用时间比在其他时段要长。
王华决定用家中的电能表和手表测量做晚饭时电烤箱的实际功率。
他观察家里电能表和手表测量做晚饭时电烤箱的实际功率。
他观察家里
电能表标有“220V 20(40)A 50Hz 3200r/Kw”的字样。
于是,他关闭了家中所有其他用电器,仅让电烤箱单独工作(上、下层同时加热)30秒,电能表转盘转过了32转 ①电烤箱的实际功率是多大?
②做晚饭时电烤箱实际功率变小的原因是: 。
32.下表是某型号载重汽车的部分参数(g=10N /kg)。
(1)按照我国道路交通标准,载重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 ,则该汽车最多可以装运重物多少t?(设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
(2)若汽车以54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所受阻力为5000N ,求汽车在1min 内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3)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治理超载?(写出一条即可)
六、综合题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电路,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 间的温度差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
(1)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2)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
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3)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 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4)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能转化而来。
(5)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
34.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参考答案
1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根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
能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
A、“套圈”由a到b过程中,“套圈”所处的高度增加,但它的速度减小,
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套圈”由b到c过程中,“套圈”所处的高度降低,但它的速度变大,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故
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套圈”在任何一点的机械
能守恒,故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B
【解析】
试题分析:课桌质量约为5kg,与50kg相差较大,故A错误;中学生的
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0.8m左右,故B符合实际;学生课桌的边长在60cm=0.6m左右,面积在(0.6m)2 =0.036m2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书箱的长、宽、高
分别在0.5m、0.4m、0.2m左右,其容积在0.5m×0.4m×0.2m=0.04m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考点:长度的估测
3 .C
【解析】A.甲图中,木块浸没在水中,V
排=V,则浮力:F
浮甲
=ρ
水
gV,乙
图中,则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故A错误;
B.由题意知,甲图水的深度大于乙图水的深度,由p=ρ
水
gh可得,甲图
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不是1:1,故B错误;
C.由乙图知,木块的重力,甲图中,木块受重力、浮力和
细绳的拉力作用,则拉力:,故F:F
浮甲
=2:5,故C正确;
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甲、乙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容器、水和木块的总
重力,因此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
压力,容器的底面积一定,根据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即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是1:1,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压强
4 .A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的能量;用声呐探海深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利用B超做体检是利用声音能传
递信息;利用回声定位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故应选A。
考点:声能的应用
5 .C
【解析】根据钢材的质量和钢材的密度计算出钢材的体积,再根据公式
m=ρV计算出用“气凝胶”做成的飞机的质量。
选C。
6 .B
【解析】工人直接搬运上去和用定滑轮提上去都不省力,用动滑轮提上
去可以省一半的力,故A错误,B正确,都把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所
以有用功相同,故C错误,所做额外功最少的是用人直接搬运上去,所
做额外功最多的是用动滑轮提上去,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
最高的是①,故D错误.故选B.
7 .D
【解析】
试题分析: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电子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电路
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发光二极管回到电源的负极。
电视
机上的指示灯,街道上的红绿灯都用到发光二极管。
对照各选项,A、B、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选填D。
考点:发光二极管特点及应用
8 .A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的动能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两个因素决定,
并且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A、汽车上坡前,加大油门,可以提高汽车的速度,增大车的动能;上坡时,汽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越大、转化的重力势能越大,这样更有利于爬坡,故A正确、B错;C、质量是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而汽车的质量不变,所以其惯性不变,故C错;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汽车所受阻力不变,故D错.
故选A.
【点评】掌握有关物体动能的决定因素的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抓住车速增大、找出与速度大小有关的物理量.
9 .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音调不变,故频率也不变;故B错误;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过程中,响度变小,振幅也变小;故C正确;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速度不变,音调不变,频率也就不变;响度变小,振幅
也就变小,故D错误。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的光学相关的现象,有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
A、廊桥在水面出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所以A错误
B、玻璃砖后的笔杆“错位”是光透过玻璃砖发生折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B错误;
C、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选C
D、通过凸透镜观察路况是光的折射,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D错
误
考点: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际应用。
点评:光学知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该学会辨别,
这也是中考常考内容。
11 .(1)B 92;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
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注
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
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
使用温度计测量
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
所对刻线相垂直.乙所示温度计显示温度是92℃。
考点:长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读数
12 .大气压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析】试题分析:(1)用吸管吸饮料时,吸气时,管内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到嘴里.
(2)当没有吹气时,纸的内外受到的大气压相等,纸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向两张纸中间用力吹气,中间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中间.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评:(1)掌握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小.
(2)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
13 .等臂,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解析】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14 .<;晶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冰和水吸热升温的本领不一样.(其他合理的答案皆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并且将吸收的热量转化为物体内能.
(2)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
解:(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晶体的熔点为0℃,熔化过程中物体继
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因此物体在t
3时的吸收的热量大于t
2
时吸收的
热量,因此物体t
2时的内能小于t
3
时的内能.
(2)从图象上看,冰和水吸热升温的本领不一样;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晶体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混合态;
故答案为:<;晶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冰和水吸热升温的本领不一样.(其他合理的答案皆可)
【点评】理解物质的熔化图象,从中准确找出有用的信息,是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尤其是物体的熔点,以及物体熔化的条件.
15 .做功大
【解析】
试题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能量的转化),二是热传递(能量的转移);(2)水的比热容大,是指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钻头打完孔后会发烫,因为钻头和墙相互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改变了钻头的内能;和其他物质比较,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故答案为:做功;大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16 .15;照相机
【解析】试题分析: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
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当f<u<2f时,凸
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当u=f时,不成像;当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解: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
的实像,则u=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u=×30cm=15cm;
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70cm的地方,因为2f=2×30cm=60cm,则u=70cm
>2f,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15;照相机.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本题是凸透镜成像比较基
础的习题.
17 .(1)2.34(1分);(2)B(2分);(3)V=
=21m3(1分);(4)C(2分)。
【解析】(1)由下潜的路程是7020m,下潜的时间为8:29-5:29=3h,故下潜的平均速度为=2.34km/h;
(2)冷凝水是液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而形成的,故选B;(3)由于潜水器的浮力之差是7980N,故F
浮1
-F
浮2
=ρ
1
gV-ρ
2
gV,可由
此式计算得出潜水器的体积;(4)当匀速下降时,阻力的方向向上,则
G
1
=f
阻
+F
浮
;当匀速上升时,阻力的方向向下,则G
2
+f
阻
=F
浮
;且G
1
-
G
2
=2460N,故将以上三式联立可解出f
阻
=1230N,C是正确的。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物态变化,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及力平衡的知
识等。
18 .大小
【解析】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电灯照向凹透镜的光线更发散,所
以纸上的光斑越大,光线越分散,光斑的亮度就越小。
19 .磁场;北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
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是地理的北极附近,
是地磁场的南极。
【考点定位】磁场;磁极
20 .=
【解析】
试题分析: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导体,导体越粗电阻越小,由图可知
两导体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所以通过甲、乙导体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
,则它们的关系是I
1
=I
2
.
考点:串联电路电流特点21 .【解析】
试题分析: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物体,作用点可以在接触面上,也可以在物体重心;过球心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合F表示,大小为2N,见上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点评: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2 .如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由于物体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23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可采用“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
极出发,按照电流的流向,依次串联;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要“一上一下”的原则.
解:采用“电流流向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将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串联起来,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电表的正确使用,这些知识都是电学知识的基本的技能,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24 .如下图所示
【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对斜面压力的作用点在小球与斜的接触点,方向垂直于斜面并指向斜面,如上图所示。
考点:力的示意图
25 .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由平镜反射的光线好像都是由像发出来的,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点处就是像的位置,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找出发光点的位置,连接发光点与各入射点,标上箭头,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26 .(1) 1 18 2)不可行(3)可以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把R0 换成滑动变阻器
【解析】
试题分析:本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单刀双掷开关可控制待测电阻R
X 与定值电阻R
串联,或电阻箱R'与定值电阻R
串联,电压表测R
X
或R'
与定值电阻R
串联时的电压,当电压表示数相同时,电阻R
X
与电阻R'阻
值相同,应该先把开关S
1
接到触点1;电阻箱各挡示数乘以倍率的和是
电阻箱的阻值.去掉电阻R
,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U,不能保证电阻
R
X
与电阻R'电压相同,测不出电阻R'的阻值.小亮设计电路中有滑动变阻器,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把图甲中的电阻
R
换成滑动变阻器,图甲也具有图丙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