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节 教 学 要 求 学会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追踪法
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追踪法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本节教学重点:
本 节 教 学 重 点 图表追踪法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方法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一、图表追踪法
当有些零件位于同一方向的尺寸较多,加工工序 也较多,且加工中又需多次转换定位基准时,各个工 序尺寸间的关系就会相当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将出现 图 表 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追 (1)为保证尺寸精度而建立的尺寸链的环数增多 踪 ,组成环的查找比较麻烦。 法 (2)工序加工余量不宜再靠查表来简单确定 ,而 是同有关的若干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有关,这些公差 的累积会引起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使得加工中出现 加工余量不足或过大的现象。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由尺寸链(a):
T01=T5+TZ7, T01=0.2mm, TZ7=0.04mm T5=0.2-0.04=0.16mm (±0.08)
由尺寸链(b):
T02=T4+T5
T02=0.62mm
T4=T02-T5=0.62-0.16=0.46mm (±0.23)
±0.83 ±0.18
±0.55 ±0.02
1 0.3
0.3 0.08
1.83
0.48 0.85 0.1
0 25.59 25.820.46
6.1 27.07
Ⅲ
精车C面
6.180 0.16
0.14 270
L6
Z7 L01
Ⅳ
靠火花 磨 B面
结果尺寸
L02
6 31.69
三、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1.计算方法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加工余量计算:
Z iM
1 Z i max Z i min 2
Zi max Zi min TZi
Z iM 1 1 Z i min TZi Z i min Z i min TZi 2 2
平均 尺寸
注成单 项偏差
A B
C
D ±Ti/2
±0.5
±0.3
±TZi/2
Zimin
ZiM
LiM
34
0 34.51
0.6 26.7 26.4 0
Ⅰ
L1
L2 L3 L4 Z5 L5 Z4 Z6
图 表 追 踪 法
±0.1
6.58
6.680 0.2
Ⅱ
粗车D面
精车A面
±0.23
±0.08 ±0.07 ±0.02 ±0.1 ±0.31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Z7M
1 1 Z 7 min TZ 7 0.08 0.04 0.1mm 2 2
Z6M
1 1 Z 6 min TZ 6 0.3 1.1 0.85mm 2 2
Z 5 M Z 5 min
Z 4M
1 1 TZ 5 0.3 0.36 0.48mm 2 2
Zimin最小加工余量应保证将前次加工表面的缺 陷层被切除,确定Zimin ,可参照有关经验和实验 资料选。
2.计算步骤
工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步骤 序 尺 1 )计算各工序的公差 T ; Zi 寸 及 2)确定各工序的平均加工余量ZiM; 公 差 3)计算各工序的平均尺寸LiM; 的 4)将平均尺寸及双向对称标注的公差换算成极 计 算 限尺寸及单向公差。 方 法 和 步 骤
2)余量公差TZi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在“加工余量”一节已知工序加工余量因相邻工 序尺寸存在误差,实际上是个变动量,且变动量等于 个邻工序尺寸公差之和,而这一结论是在相邻两工序 尺寸是采用同一工序基准得出来的,当两者的工序基 准不重合时,则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还将受到两工序 基准之间有关尺寸误差的影响,为了查明这些影响, 即需建立以工序加工余量为封闭环的工艺尺寸链,尺 寸链(c)、(d)、(e)。
L1M L3M L4 M Z 4 M 6.58 25.59 1.83 34m m
(4)标注工序尺寸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按入体原则标注工序尺寸
L1 34 0.5 34.5
0 1
0.6 L2 26.7 0.3 26.4 0
图 表 追 踪 法
程中,各加工尺寸
的真实变化情况以 及各工序尺寸之间 的联系,称为工艺 过程尺寸联系图。 右边部分列出有 关计算项目,使工 序尺寸公差的计算
表算出。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顺 序 号
加 工 内 容
粗车A面 粗车C面 粗精车B面
工序公差
计算项目 余量公差 最小 平均 余量 余量
2)余量公差TZi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TZ7=0.04mm(±0.02)
由尺寸链(c) TZ4=T4+T3+T1 =0.46+0.2+1=1.66mm(±0.83)
由尺寸链(d) TZ5=T5+T3 =0.16+0.2=0.36mm (±0.18)
由尺寸链(e) TZ6=T6+T5+T3+T2 =0.14+0.16+0.2+0.6=1.1mm(±0.55)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1.计算方法
为了计算方便,工序尺寸标注成平均尺寸及公
差呈对称分布的标注形式。因此工序尺寸的计算即
成为工序平均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 同一加工表面相邻工序的平均尺寸与工序余量 的平均值(平均加工余量)有关。当后继工序的平 均尺寸和平均加工余量均为已知时,相邻前工序的
判断各工序尺寸同设计的保证直接关系,须先 进行工艺尺寸链分析。分析过程: 1)找出封闭环 设计尺寸L01、L02,余量Z4 、Z5 、Z6 。 2)查找组成环 先从封闭环的两端出发,沿竖线同步向上追踪, 追踪中遇到箭头就应拐弯逆加工箭头横向追踪,至测 量基准面后,再沿竖线继续向上追踪,当两条路线按 上述方法汇交到一点时(即形成封闭图形),追踪中 所遇到的带箭头的加工尺寸就是要查找的组成环。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顺 序 号
加 工 内 容
粗车A面 粗车C面 粗精车B面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工序尺寸
结果尺寸 余量
A B
C
D
加工表面
Ⅰ
L1
L2 L3 L4 Z5 L5 Z4 Z6
图 表 追 踪 法
Ⅰ. 轴向以D面定位,粗车A面及C面,得 工序尺寸L1、L2 。
Ⅱ.轴向以A面定位,粗、精车B面,得工 序尺寸L3 ,粗车D面得工序尺寸L4。 Ⅲ.轴向以B面定位,精车A、C面直接得 工序尺寸L5 及 设计尺寸L6,间接得设 计尺寸L02 。 Ⅳ.磨小直径外圆时靠磨端面B,直接切除 余量Z7,间接保证设计尺寸L01 。
(2)各工序平均加工余量ZiM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Z iM
1 Z i min TZi 2
1)确定各工序的最小余量Zimin Zimin参照有关经验和实验资料定。 本例取为: Z7min=0.08mm (靠磨端面) Z6min=Z5min=0.3mm (精车端面) Z4min=1mm (粗车端面)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而工序尺寸L1、L2、L3同设计尺寸无直接关系, 序 尺 可参照工厂经验,按经济精度选,其公差分别为 寸 及 T3=0.2mm(±0.1) 公 差 T2=0.6mm (±0.3) 的 T1=1mm (±0.5) 计 算 (由尺寸大小按等公差级选取,尺寸大,公差大) 方 法 和 步 骤
图 表 追 踪 法
某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工 艺 过 程 尺 寸 联 系 图 的 绘 制 1.具体绘制步骤 1)按适当的比例画出工件简图,(图中仅标轴向尺寸 ,尺寸取平均值,公差取双向对称分布; 2)标出与计算有关的轴向尺寸(设计尺寸用平均尺 寸表示 ); 3)从各个有关断面向下引竖线,分别代表加工过程 中不同阶段有余量差别的各个表面; 4)在表的左边按加工过程写出加工工序,在表的右 边列出需要计算的项目。
LOGO
机械制造技术
第十三章
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
机制教研室
LOGO
第十三章
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 的图表追踪法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一 本 节 教 学 内 容
一
图表追踪法 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计算方法和步骤
二
三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本节教学要求:
一、图表追踪法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在仔细分析工艺过程的基础上,通过逐人建立 工艺尺寸链予以解算,但比较麻烦且容易弄错,为 图 此,我们可建立工序尺寸图表追踪法来解算。 表 图表追踪法的优点: 追 踪 (1)直观、简便地建立工艺尺寸链,为计算 法 提供方便; (2)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工艺设计。
一、图表追踪法
2)余量公差TZi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工艺过程中定位基准
的多次转换,使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相当大,因此
工序加工余量有能简单地靠查表确定,而应通过必 要的计算来确定。 加工余量的公差确定后,可以 TZi 的形式填入 表中。
2
3)计算平均加工余量ZiM
图 表 追 踪 法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从以上尺寸链中可看出T6,T01,T02已知。 序 L6=27.07±0.07,T6=0.14mm (±0.07) 尺 寸 L02=31.69±0.31,T02=0.62mm (±0.31) 及 公 L01=6±0.1,T01=0.2mm (±0.1) 差 的 TZ7也可根据现场加工的具体情况(磨削)而定。 计 算 TZ7=0.04mm(±0.02) 方 法 T5、T4对设计尺寸L02、L01有直接影响,可由尺寸链 和 步 (a)、(b)中解出, 骤
L3M L5 M Z 5 M 6.1 0.48 6.58m m
(3)平均尺寸LiM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L2 M L6 M L3M L5 M Z 6 M 27.07 6.58 6.1 0.85 26.7m m
1 1 Z 4 min TZ 4 1 1.66 1.83mm 2 2
(3)平均尺寸LiM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L5 M L01M Z 7 M 6 0.1 6.1m m
L4 M L02 M L5 M 31.69 6.1 25.59mm
L3 6.58 0.1 6.680 0.2
L4 25.59 0 6.18
0 0.16
0.14 L6 27.07 0.07 270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思考与练习题 思 1.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绘制是应注意哪些问题? 考 2.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追踪法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 题 的步骤有哪些? 与 习 题
平均尺寸即可求出。
1.计算方法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图表中,当图中所示工序加工余量均为平均加 工余量时,各工序的平均尺寸即可从设计尺寸的平 均值开始,由下而上逐个地推算出来。 平均尺寸的计算必须先知道各工序的平均加工 余量。工序平均尺寸的求解,实际上成为各有关工 序平均加工余量如何确定的问题了。至于平均加工 余量的确定,它又和工序尺寸的公差有关。 平均尺寸计算: 本工序平均尺寸LiM =上工序平均尺寸Li-1M +平均余量ZiM
2.计算步骤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按照对设计尺寸有无直接影响采取不同的方
法求尺寸公差。
1)有直接影响的要通过计算确定;
2)无直接影响的一般按经济加工精度确定。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Ⅱ
粗车D面
精车A面
Ⅲ
精车C面
L6
Z7 L01
Ⅳ
靠火花 磨 B面
结果尺寸
L02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工 艺 过 程 尺 寸 联 系 图 的 绘 制 2.绘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加工先后顺序依次标注加工尺寸
2)加工尺寸不得多余或遗漏;
3)箭头一定要指向加工表面。
左边部分以图的
形式直观而形象地 反映了整个加工过
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追踪法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本节教学重点:
本 节 教 学 重 点 图表追踪法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方法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一、图表追踪法
当有些零件位于同一方向的尺寸较多,加工工序 也较多,且加工中又需多次转换定位基准时,各个工 序尺寸间的关系就会相当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将出现 图 表 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追 (1)为保证尺寸精度而建立的尺寸链的环数增多 踪 ,组成环的查找比较麻烦。 法 (2)工序加工余量不宜再靠查表来简单确定 ,而 是同有关的若干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有关,这些公差 的累积会引起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使得加工中出现 加工余量不足或过大的现象。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由尺寸链(a):
T01=T5+TZ7, T01=0.2mm, TZ7=0.04mm T5=0.2-0.04=0.16mm (±0.08)
由尺寸链(b):
T02=T4+T5
T02=0.62mm
T4=T02-T5=0.62-0.16=0.46mm (±0.23)
±0.83 ±0.18
±0.55 ±0.02
1 0.3
0.3 0.08
1.83
0.48 0.85 0.1
0 25.59 25.820.46
6.1 27.07
Ⅲ
精车C面
6.180 0.16
0.14 270
L6
Z7 L01
Ⅳ
靠火花 磨 B面
结果尺寸
L02
6 31.69
三、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1.计算方法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加工余量计算:
Z iM
1 Z i max Z i min 2
Zi max Zi min TZi
Z iM 1 1 Z i min TZi Z i min Z i min TZi 2 2
平均 尺寸
注成单 项偏差
A B
C
D ±Ti/2
±0.5
±0.3
±TZi/2
Zimin
ZiM
LiM
34
0 34.51
0.6 26.7 26.4 0
Ⅰ
L1
L2 L3 L4 Z5 L5 Z4 Z6
图 表 追 踪 法
±0.1
6.58
6.680 0.2
Ⅱ
粗车D面
精车A面
±0.23
±0.08 ±0.07 ±0.02 ±0.1 ±0.31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Z7M
1 1 Z 7 min TZ 7 0.08 0.04 0.1mm 2 2
Z6M
1 1 Z 6 min TZ 6 0.3 1.1 0.85mm 2 2
Z 5 M Z 5 min
Z 4M
1 1 TZ 5 0.3 0.36 0.48mm 2 2
Zimin最小加工余量应保证将前次加工表面的缺 陷层被切除,确定Zimin ,可参照有关经验和实验 资料选。
2.计算步骤
工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步骤 序 尺 1 )计算各工序的公差 T ; Zi 寸 及 2)确定各工序的平均加工余量ZiM; 公 差 3)计算各工序的平均尺寸LiM; 的 4)将平均尺寸及双向对称标注的公差换算成极 计 算 限尺寸及单向公差。 方 法 和 步 骤
2)余量公差TZi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在“加工余量”一节已知工序加工余量因相邻工 序尺寸存在误差,实际上是个变动量,且变动量等于 个邻工序尺寸公差之和,而这一结论是在相邻两工序 尺寸是采用同一工序基准得出来的,当两者的工序基 准不重合时,则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还将受到两工序 基准之间有关尺寸误差的影响,为了查明这些影响, 即需建立以工序加工余量为封闭环的工艺尺寸链,尺 寸链(c)、(d)、(e)。
L1M L3M L4 M Z 4 M 6.58 25.59 1.83 34m m
(4)标注工序尺寸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按入体原则标注工序尺寸
L1 34 0.5 34.5
0 1
0.6 L2 26.7 0.3 26.4 0
图 表 追 踪 法
程中,各加工尺寸
的真实变化情况以 及各工序尺寸之间 的联系,称为工艺 过程尺寸联系图。 右边部分列出有 关计算项目,使工 序尺寸公差的计算
表算出。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顺 序 号
加 工 内 容
粗车A面 粗车C面 粗精车B面
工序公差
计算项目 余量公差 最小 平均 余量 余量
2)余量公差TZi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TZ7=0.04mm(±0.02)
由尺寸链(c) TZ4=T4+T3+T1 =0.46+0.2+1=1.66mm(±0.83)
由尺寸链(d) TZ5=T5+T3 =0.16+0.2=0.36mm (±0.18)
由尺寸链(e) TZ6=T6+T5+T3+T2 =0.14+0.16+0.2+0.6=1.1mm(±0.55)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1.计算方法
为了计算方便,工序尺寸标注成平均尺寸及公
差呈对称分布的标注形式。因此工序尺寸的计算即
成为工序平均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 同一加工表面相邻工序的平均尺寸与工序余量 的平均值(平均加工余量)有关。当后继工序的平 均尺寸和平均加工余量均为已知时,相邻前工序的
判断各工序尺寸同设计的保证直接关系,须先 进行工艺尺寸链分析。分析过程: 1)找出封闭环 设计尺寸L01、L02,余量Z4 、Z5 、Z6 。 2)查找组成环 先从封闭环的两端出发,沿竖线同步向上追踪, 追踪中遇到箭头就应拐弯逆加工箭头横向追踪,至测 量基准面后,再沿竖线继续向上追踪,当两条路线按 上述方法汇交到一点时(即形成封闭图形),追踪中 所遇到的带箭头的加工尺寸就是要查找的组成环。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顺 序 号
加 工 内 容
粗车A面 粗车C面 粗精车B面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工序尺寸
结果尺寸 余量
A B
C
D
加工表面
Ⅰ
L1
L2 L3 L4 Z5 L5 Z4 Z6
图 表 追 踪 法
Ⅰ. 轴向以D面定位,粗车A面及C面,得 工序尺寸L1、L2 。
Ⅱ.轴向以A面定位,粗、精车B面,得工 序尺寸L3 ,粗车D面得工序尺寸L4。 Ⅲ.轴向以B面定位,精车A、C面直接得 工序尺寸L5 及 设计尺寸L6,间接得设 计尺寸L02 。 Ⅳ.磨小直径外圆时靠磨端面B,直接切除 余量Z7,间接保证设计尺寸L01 。
(2)各工序平均加工余量ZiM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Z iM
1 Z i min TZi 2
1)确定各工序的最小余量Zimin Zimin参照有关经验和实验资料定。 本例取为: Z7min=0.08mm (靠磨端面) Z6min=Z5min=0.3mm (精车端面) Z4min=1mm (粗车端面)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而工序尺寸L1、L2、L3同设计尺寸无直接关系, 序 尺 可参照工厂经验,按经济精度选,其公差分别为 寸 及 T3=0.2mm(±0.1) 公 差 T2=0.6mm (±0.3) 的 T1=1mm (±0.5) 计 算 (由尺寸大小按等公差级选取,尺寸大,公差大) 方 法 和 步 骤
图 表 追 踪 法
某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工 艺 过 程 尺 寸 联 系 图 的 绘 制 1.具体绘制步骤 1)按适当的比例画出工件简图,(图中仅标轴向尺寸 ,尺寸取平均值,公差取双向对称分布; 2)标出与计算有关的轴向尺寸(设计尺寸用平均尺 寸表示 ); 3)从各个有关断面向下引竖线,分别代表加工过程 中不同阶段有余量差别的各个表面; 4)在表的左边按加工过程写出加工工序,在表的右 边列出需要计算的项目。
LOGO
机械制造技术
第十三章
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
机制教研室
LOGO
第十三章
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 的图表追踪法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一 本 节 教 学 内 容
一
图表追踪法 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计算方法和步骤
二
三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本节教学要求:
一、图表追踪法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在仔细分析工艺过程的基础上,通过逐人建立 工艺尺寸链予以解算,但比较麻烦且容易弄错,为 图 此,我们可建立工序尺寸图表追踪法来解算。 表 图表追踪法的优点: 追 踪 (1)直观、简便地建立工艺尺寸链,为计算 法 提供方便; (2)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工艺设计。
一、图表追踪法
2)余量公差TZi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工艺过程中定位基准
的多次转换,使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相当大,因此
工序加工余量有能简单地靠查表确定,而应通过必 要的计算来确定。 加工余量的公差确定后,可以 TZi 的形式填入 表中。
2
3)计算平均加工余量ZiM
图 表 追 踪 法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从以上尺寸链中可看出T6,T01,T02已知。 序 L6=27.07±0.07,T6=0.14mm (±0.07) 尺 寸 L02=31.69±0.31,T02=0.62mm (±0.31) 及 公 L01=6±0.1,T01=0.2mm (±0.1) 差 的 TZ7也可根据现场加工的具体情况(磨削)而定。 计 算 TZ7=0.04mm(±0.02) 方 法 T5、T4对设计尺寸L02、L01有直接影响,可由尺寸链 和 步 (a)、(b)中解出, 骤
L3M L5 M Z 5 M 6.1 0.48 6.58m m
(3)平均尺寸LiM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L2 M L6 M L3M L5 M Z 6 M 27.07 6.58 6.1 0.85 26.7m m
1 1 Z 4 min TZ 4 1 1.66 1.83mm 2 2
(3)平均尺寸LiM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L5 M L01M Z 7 M 6 0.1 6.1m m
L4 M L02 M L5 M 31.69 6.1 25.59mm
L3 6.58 0.1 6.680 0.2
L4 25.59 0 6.18
0 0.16
0.14 L6 27.07 0.07 270
第二节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的图表追踪法
思考与练习题 思 1.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绘制是应注意哪些问题? 考 2.工艺尺寸链的图表追踪法工序尺寸及其公差计算 题 的步骤有哪些? 与 习 题
平均尺寸即可求出。
1.计算方法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图表中,当图中所示工序加工余量均为平均加 工余量时,各工序的平均尺寸即可从设计尺寸的平 均值开始,由下而上逐个地推算出来。 平均尺寸的计算必须先知道各工序的平均加工 余量。工序平均尺寸的求解,实际上成为各有关工 序平均加工余量如何确定的问题了。至于平均加工 余量的确定,它又和工序尺寸的公差有关。 平均尺寸计算: 本工序平均尺寸LiM =上工序平均尺寸Li-1M +平均余量ZiM
2.计算步骤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按照对设计尺寸有无直接影响采取不同的方
法求尺寸公差。
1)有直接影响的要通过计算确定;
2)无直接影响的一般按经济加工精度确定。
(1)各工序尺寸公差的确定
工 序 尺 寸 及 公 差 的 计 算 方 法 和 步 骤
Ⅱ
粗车D面
精车A面
Ⅲ
精车C面
L6
Z7 L01
Ⅳ
靠火花 磨 B面
结果尺寸
L02
二、工艺过程尺寸联系图的绘制
工 艺 过 程 尺 寸 联 系 图 的 绘 制 2.绘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加工先后顺序依次标注加工尺寸
2)加工尺寸不得多余或遗漏;
3)箭头一定要指向加工表面。
左边部分以图的
形式直观而形象地 反映了整个加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