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3184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B.
C.D.
2.(0分)[ID:131839]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H2O B.H2C.O D.2H
N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3.(0分)[ID:131832]与铵根离子(+
4
H O D.LiF
A.+
Na B.-
OH C.2
4.(0分)[ID:131817]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B.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
C.因为所含元素种类不同,所以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D.因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氦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5.(0分)[ID:131813]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洁净的空气
6.(0分)[ID:131808]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
B.金刚石
C.氨
D.硫酸铜
7.(0分)[ID:131780]下列实验探究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A B C D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结论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
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蜡烛熄灭时产生
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
8.(0分)[ID:131778]宏观与微观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水分子停止运动
B.浓氨水和浓盐酸可以“空中生烟”―分子在不断运动,同时氨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改变了
D.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9.(0分)[ID:13177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10.(0分)[ID:131770]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11.(0分)[ID:131761]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显电性
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C.“零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
D.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
12.(0分)[ID:131757]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C.硒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是45 D.硒元素的化学性质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二、填空题
13.(0分)[ID:131929]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如图1)的实验后,查阅资料得知,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越小,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同学们用Y形管或Y形导管设计并完成了图2和图3所示实验。

(1)图2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可以证明_____具有挥发性。

图2实验与图1实验对比,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2)图3中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可观察到_____(填“a”或“b”)管中的滤纸条先变色,其原因是_____。

14.(0分)[ID:131916]X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X m+与Y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___,若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X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_____。

15.(0分)[ID:13191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小琼买了一瓶矿泉水,标签上注明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的Ca、K、Zn、F是指_____。

(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消毒液进行防护。

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

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l化合价为_____价。

(3)生活中,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16.(0分)[ID:131914]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b kg , 则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用字母a、b表示)。

17.(0分)[ID:131896]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图甲列出的是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11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_____(填元素名称)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2)图乙是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推测16号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据图甲,请写出你能获得的关于15号元素的两条信息_____、_____。

18.(0分)[ID:131884]根据如图 A、B、C、D、E 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填粒子符号)。

(2)图中五种微粒共有_____种元素。

(3)图中所示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的是_____(写字母编号)。

(4)B 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 C 元素组成的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19.(0分)[ID:131873]观察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属于金属阳离子的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若A粒子的符号为O2-,则X的值为________;
(4)由C和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0.(0分)[ID:131865]请用化学用语答题。

(1)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是_____;
(2)相对应的元素处于第一周期的粒子是_____;
(3)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外,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有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13204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铁和铁的合金,图甲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并回答:
(1)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是铁,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病,口中符号________;这里的“铁”是指__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2)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图乙中X的值为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2.(0分)[ID:132030]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

月球上含有H、He、N、Na、Mg、Si 等元素,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

(1)氮是高效核能原料,氮气的化学式为_____。

(2)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3)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氢气燃烧发出_____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4)氨气(NH3)由_____组成,由_____构成。

(5)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H、Na处在同一_____(填“周期”或“族”,下同),Na、Si处在同一_____。

23.(0分)[ID:132024]用微粒的视角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观察如图所示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分子中都含有哪一种相同的原子_____;
(2)你能试着写出乙分子的化学符号吗?_____;
(3)一个丙分子是由2个___原子,___个氢原子,___个___原子构成的。

24.(0分)[ID:13197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 _________
(2)表中其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_________
25.(0分)[ID:13197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请回答:
(1)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 ;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_____ 周期,元素符号为 _____ ,它属于 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原子半径:钠 _____ 镁(填“>”或“==”或“<”,下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硫 _____ 氯。

(3)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为 ___________ 。

(4)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 。

26.(0分)[ID:13195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____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
(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__________;
(4)从上表可以看出这8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_ 相同。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C
2.A
3.A
4.D
5.C
6.C
7.A
8.A
9.B
10.C
11.B
12.C
二、填空题
13.酚酞试液变红浓氨水节约药品或更环保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14.a-m-nb-a
15.元素过滤+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增大
16.12b/a【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7.氖10失去H2S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或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它属于非金属元素等等答案合理且符合题意均可)
18.ADE()
19.ArMg2+8MgCl2【分析】本题考查微观示意图的掌握
20.ABCEGAHDF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A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故表示的是氖原子,故A 错误;
B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故表示的是钠原子,故B 错误;
C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故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故该图表示的是硫离子,故C 正确;
D 、由图可以得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故表示的是氯原子,故D 错误。

故选C 。

2.A
解析: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故选A 。

3.A
解析:A
+
4NH 中N 原子的质子数为7,H 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4NH 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
A .+Na 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符合题意;
B .-OH 中O 质子数为8,H 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OH 质子数是9,电子数=9+1=10,不符合题意;
C .2H O 中O 质子数为8,H 的质子数为1,所以2H O 质子数=12+8=10 ,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其电子数也为10,不符合题意;
D .LiF 中Li 质子数为3,F 的质子数为9 ,所以LiF 质子数=3+9=12,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其电子数也为12,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D
解析:D
【分析】
A 、根据分子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
B 、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C 、根据纯净物的分类依据分析;
D 、根据原子的结构与原子性质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分析。

解:A 、结构决定性质,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 因果关系正确;
B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
同,故B因果关系正确;
C、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将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含一种元素)和化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故C因果关系正确;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因果关系错误。

故选:D。

5.C
解析:C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等;故A错误;
B、只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故B错误;
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就是只有一种物质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C
A、铜是金属,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氨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D、硫酸铜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解析:A
A、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右边烧杯中时,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不符合题意;
D、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解析:A
A、水结成冰,水分子仍在不停地运动,故解释错误;
B、浓氨水和浓盐酸可以“空中生烟”,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同时氨气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氯化铵,故解释正确;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解释正确;
D、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解释正确;
故选:A。

9.B
解析:B
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质子不是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正确,符合题意;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都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因为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C
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稀有气体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为8,氦为2个,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故选项推理正确。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11.B
解析:B
【分析】
根据“四中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四中子”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微粒中无质子,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则知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又知中子不带电.据此分析即可.
由题意可知:
A、由于中子不显电性,该微粒中只有中子,所以不显电性。

故A正确;
B、由于该微粒中只有中子,失去中子也不显电性,故不会化合价为+1,故B错误;
C、因为中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个中子的质量=4,故C正确;
D、因为它不是某种元素,而只有中子,故周期表中没有该“元素”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12.C
解析:C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掌握。

A、由图可知,硒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4,即质子数为34;不符合题意;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质子数为34,则中子数=79-34=45;符合题意;
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代入计算时,需要取整。

二、填空题
13.酚酞试液变红浓氨水节约药品或更环保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酚酞试液变红浓氨水节约药品或更环保 a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1)浓氨水中氨气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左侧,溶于水,形成氨水,呈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可以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图2实验与图1实验对比,其优点是节约药品、更环保。

(2)可观察到a管中的滤纸条先变色,上方的滤纸条先变色,其原因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14.a-m-nb-a
解析:a-m-n b-a
X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它失去m个电子后形成阳离子X m+的电子数=a-m,X m+与Y原子得到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故Y n-的电子数=a-m,Y n-是Y原子是得到n个电子得到的,故Y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a-m-n;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若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X 原子的中子数=b-a。

15.元素过滤+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增大
解析:元素过滤+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体积增大
(1)某矿泉水中的“Ca、K、Zn、F”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Ca、K、Zn、F”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过滤相似;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3)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占体积增大。

故填:(1)元素;(2)过滤;+1;(3)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增大。

16.12b/a【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析:12b/a
【分析】
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1-12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12原子质量 ,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kg ,而铁原子的质量为b kg ,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Kg
12b 1
a aKg 12=⨯。

17.氖10失去H2S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或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它属于非金属元素等等答案合理且符合题意均可)
解析:氖 10 失去 H 2S 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或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它属于非金属元素等等,答案合理且符合题意均可)
(1)11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4,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因此11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22=2+8+x+2,x=10,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3)16号元素为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显-2价,氢元素显+1价,16号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 2S 。

(4)由元素周期表中可知,最下面数字表示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没有“钅”字旁,表示非金属元素等等,故获得的关于15号元素的两条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或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它属于非金属元素等等,答案合理且符合题意均可)。

18.ADE ()
解析:2O -ADE +−−−→+点燃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2Mg+CO MgO+C 点燃)
(1)由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E 中,质子数=8<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离子符号为:2O -;
(2)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图中BD 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一共含有4种元素;
(3)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为2)的结构为稳定结构,A 为氦,属于稳定结构,D 、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4)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B 中质子数是12,属于镁元素,C 中质子数是6,属于碳元素,B 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C 元素组成的单质,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点燃镁二氧化碳氧化镁碳,符号表达式:2Mg+CO MgO+C 点燃。

19.ArMg2+8MgCl2【分析】本题考查微观示意图的掌握
解析:Ar Mg 2+ 8 MgCl 2
【分析】
本题考查微观示意图的掌握。

(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是否稳定,“8电子稳定结构”,E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质子数为18,为氩元素;故填:Ar ;
(2)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B 符合,为金属镁离子;故填:Mg 2+;
(3)A 粒子的符号为O 2-,说明得到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故填:8;
(4)C 为镁原子,D 为氯原子;故填:MgCl 2。

【点睛】
需要注意审题,不是填序号。

20.ABCEGAHDF
解析:ABCEG AH DF
(1)粒子具有多电子层时,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粒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该层有两个电子的结构也是相对稳定结构,根据题中各粒子结构示意图,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是:ABCEG 。

(2)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元素的周期数,根据题中各粒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是:AH ,故相对应的元素处于第一周期的粒子是:AH 。

(3)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外,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必须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根据题中各粒子结构示意图,符合题意的粒子中只有D 、F 两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化学性质相似。

故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外,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有:DF 。

三、解答题
21.
Fe 元素 26 2 防止灼热的生成物落入集气瓶底,受热不均,炸裂集气瓶(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 2343Fe 2O Fe O +点燃
(1)由图甲可知,铁元素的化学符号为Fe ,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病,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填:Fe ;元素。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26=2+8+14+x ,x=2。

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落入集气瓶底,受热不均,炸裂集气瓶,因此“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343Fe 2O Fe O +点燃;故填:26;2;防止灼热的生成物落入集气瓶底,受热不均,炸裂集气瓶(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
2343Fe 2O Fe O 点燃。

22. N 2; 质子数; 淡蓝; 2H 2+O 2
2H 2O ; 氮元素和氢元素; 氨分子; 不相
似; 族; 周期。

(1)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 2。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H 元素和He 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3)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H 2O 。

(4)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是由氨分子构成的。

(5)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

H 、Na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处在同一族;Na 、Si 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处在同一周期。

23.
氢原子(或氧原子) H 2O 碳 6 1 氧
由图示可知甲、乙、丙三种微粒的符号分别是:C 2H 4、H 2O 、C 2H 5OH ;
(1)依据甲、乙、丙三种分子的符号,可知三分子中都含氢原子或氧原子一种原子;
(2)由分析知乙分子的符号为H 2O ;
(3)丙分子的符号为C 2H 5OH ,则一个丙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4.
氩 3 MgCl 2
(1)根据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磷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也为15;故答案为15;
(2)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元素;故答案为氩; (3)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容易失去3个电子;故答案为3;
(4)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镁元素容易失去2个电子显+2价,氯元素得到1个电子显-1价,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 2;故答案为MgCl 2。

25.
085 2 O 非金属 > < 锂 每一横行,质子数逐渐增大
(1)在元素周期表中可查得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可查得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2周期,元素符号为 O ,属于非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