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子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海子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引言海子山隧道工程是位于某地的重要交通项目,是连接两个城市的重要通道。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保证施工质量,本文将对海子山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二、工程概况海子山隧道工程总长度约XX公里,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全长约XX米。
由于该地区交通密集,施工期间将对交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三、施工组织方案3.1 施工人员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计划组建专业施工团队,包括工程经理、项目经理、安全主管、技术员等。
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劳动力资源,合理安排人员,确保施工人员的配备与工程需求相匹配。
3.2 施工设备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设备,确保能够满足工程的施工需求。
同时,需要购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和监测仪器,以及完备的施工设备备品备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正常运行。
3.3 施工工艺针对隧道工程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包括顶管法、掘进法等。
同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土壤特性,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防止土方滑坡和地下水渗漏等问题。
3.4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的总工期和施工进度,合理制定施工计划。
同时,需要根据施工工艺和具体情况,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期间的工期完成。
四、安全保障4.1 安全措施施工期间需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应准备充足的消防设备和急救设备,以及应急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4.2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施工作业规范,并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程的质量检验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3 环境保护施工期间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包括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控制噪音和粉尘污染等,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没有长期和严重的不良影响。
五、施工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针对海子山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包括地质风险、水文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隧道设计衬砌计算范例(结构力学方法)

1.1工程概况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天全县与甘孜泸定县交界的二郎山地段, 东距成都约260km , 西至康定约97 km , 这里山势险峻雄伟, 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原有公路坡陡弯急, 交通事故不断, 使其成为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个咽喉险道, 严重影响了川藏线的运输能力, 制约了川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郎山隧道工程自天全县龙胆溪川藏公路K2734+ 560 (K256+ 560)处回头, 沿龙胆溪两侧缓坡展线进洞, 穿越二郎山北支山脉——干海子山, 于泸定县别托村和平沟左岸出洞, 跨和平沟经别托村展线至K2768+ 600 (K265+ 216) 与原川藏公路相接, 总长8166km , 其中二郎山隧道长4176 m , 别托隧道长104 m ,改建后可缩短运营里程2514 km , 使该路段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 满足了川藏线二郎山段的全天候行车。
1.2工程地质条件1.2.1 地形地貌二郎山段山高坡陡,地形险要,在地貌上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地边缘山区分水岭地带,隶属于龙门山深切割高中地区。
隧道中部地势较高。
隧址区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由于区内地层为软硬相间的层状地层,构造为西倾的单斜构造,故地形呈现东陡西缓的单面山特征。
隧道轴线穿越部位,山体浑厚,东西两侧发育的沟谷多受构造裂隙展布方向的控制。
主沟龙胆溪、和平沟与支沟构成羽状或树枝状,横断面呈对称状和非对称状的“v ”型沟谷,纵坡顺直比降大,局部受岩性构造影响,形成陡崖跌水。
1.2.2 水文气象二郎山位于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与青藏高原大陆性干冷气候区的交接地带。
由于山系屏障,二郎山东西两侧气候有显著差异。
东坡潮湿多雨,西坡干燥多风,故有“康风雅雨”之称。
全年分早季和雨季。
夏、秋两季受东进的太平洋季风和南来的印度洋季风的控制,降雨量特别集中;冬春季节,则受青藏高原寒冷气候影响,多风少雨,气候严寒。
周公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周公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技术等级1.1工程概况1.1.1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km/h限制坡度:1.2%隧道建筑限界:见表1洞内路面荷载:公路—I级隧道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抗渗等级不小于S8。
1.1.2 地质概况周公山隧道进口位于雅安市兩城区大兴镇,隧址区内地形最高点高程约为1660m,最低点的青衣江高程约为580m,相对高差约为1080m,为构造侵蚀低山地貌。
隧址区穿越沙坪背斜的向N倾末端,沙坪背斜呈SN向展布,背斜轴部向N倾伏。
穿越段背斜地层均为白垩系中厚层的粉砂岩、细砂岩夹泥岩,岩体较完整,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拱顶稳定性较低,右侧侧壁稳定性较好,左侧基本稳定,地下水呈点滴~线流状。
该隧道左洞内Ⅴ级围岩105m,Ⅳ级围岩1255m,Ⅲ级围岩500m。
该隧道右洞内Ⅴ级围岩120m,Ⅳ级围岩1230m,Ⅲ级围岩500m。
1.2主要工程数量第二章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2.1编制依据2.1.1《交通运输部关于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交公路(2014)216号2.1.2《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周公山隧道工程于质详勘报告》(2014.05)2.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1.4《公路隧道技术规范》(JTG 070-2004)2.1.5《公路隧道细则》(JTG /T D70-2010)2.1.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1.7《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30-2003)2.1.8《公路泥清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40-2004)2.1.9《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2.1.10现行公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2.1.11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C3标工程承包合同;2.1.12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招标文件《周公山隧道设计图》;2.1.13我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等;雅安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1概况1。
1工程概况隧道左线进口桩号LK182+422,施工长度为1304.305m,右线进口桩号RK182+414,施工长度为1298m.洞门采用削竹式洞门。
明洞左右洞均长16米。
洞口浅埋段超前支护采用30米长管棚加小导管施工。
道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行车道宽度为0.5+2×3。
75+1.0米,净高5.0m。
分别设1处车行横洞及3处人行横洞,车行横洞净宽4。
5m,净高5m;人行横洞净宽2m,净高2。
5m。
隧道共计开挖石方约248791m3;使用混凝土约55510m3,钢筋约1153467㎏.1。
2地质概况本项目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境内,涉及青龙、抚宁两个县,项目区北与承德市宽城县为邻,西与卢龙县、迁安县接壤,东与辽宁省交界。
项目背山面海,地处燕山山脉东段,燕山山脉蜿蜒盘曲,其分支沿东西向延伸,向东蜿蜒入海.项目区地貌类型齐全,有高耸的山地,起伏的丘陵,开阔的平原,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还有带状的河谷,各种地形交错分布。
㈠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地层,按其工程性能分为两大类,即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类和前第四系基岩,按成因类型分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和前第四系沉积岩、侵入岩与变质岩.按时代可分为新生界第四系和燕山期侵入岩、元古界浅海相沉积岩、变质岩与太界的混合岩变质岩系.其特点是缺失全部古生界,中生界以及新生界第四系的地层。
㈡水文地质评价路线经过区域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利性质及水利特征,可分为四类水文地质区,分别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区、岩浆岩类裂隙水区、碎屑岩类裂隙水区、变质岩类裂隙水区.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均为碳酸根、硫酸根、钙离子型水。
总矿化度)(mg/L),为0。
5--0.1克/升,为淡水,PH值为7。
11--8.45 ,总硬度93-—250(Caco3游离CO20--4。
8(mg/L)侵蚀CO20—-0。
隧道设计衬砌计算范例(结构力学方法)24页

1.1工程概况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雅安天全县与甘孜泸定县交界的二郎山地段, 东距成都约260km , 西至康定约97 km , 这里山势险峻雄伟, 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频繁, 原有公路坡陡弯急, 交通事故不断, 使其成为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个咽喉险道, 严重影响了川藏线的运输能力, 制约了川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郎山隧道工程自天全县龙胆溪川藏公路K2734+ 560 (K256+ 560)处回头, 沿龙胆溪两侧缓坡展线进洞, 穿越二郎山北支山脉——干海子山, 于泸定县别托村和平沟左岸出洞, 跨和平沟经别托村展线至K2768+ 600 (K265+ 216) 与原川藏公路相接, 总长8166km , 其中二郎山隧道长4176 m , 别托隧道长104 m ,改建后可缩短运营里程2514 km , 使该路段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 满足了川藏线二郎山段的全天候行车。
1.2工程地质条件1.2.1 地形地貌二郎山段山高坡陡,地形险要,在地貌上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地边缘山区分水岭地带,隶属于龙门山深切割高中地区。
隧道中部地势较高。
隧址区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密切相关。
由于区内地层为软硬相间的层状地层,构造为西倾的单斜构造,故地形呈现东陡西缓的单面山特征。
隧道轴线穿越部位,山体浑厚,东西两侧发育的沟谷多受构造裂隙展布方向的控制。
主沟龙胆溪、和平沟与支沟构成羽状或树枝状,横断面呈对称状和非对称状的“v ”型沟谷,纵坡顺直比降大,局部受岩性构造影响,形成陡崖跌水。
1.2.2 水文气象二郎山位于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与青藏高原大陆性干冷气候区的交接地带。
由于山系屏障,二郎山东西两侧气候有显著差异。
东坡潮湿多雨,西坡干燥多风,故有“康风雅雨”之称。
全年分早季和雨季。
夏、秋两季受东进的太平洋季风和南来的印度洋季风的控制,降雨量特别集中;冬春季节,则受青藏高原寒冷气候影响,多风少雨,气候严寒。
海门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海门隧道工程位于南通市海门区,全长约860米,其中桩号K0520~K0740段以及K1080~K1380段为一般路基段,长度为520米;K0740~K1080段采用U型槽结构下穿通常高速,长度为340米。
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U槽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安工程、泵站及室外排水部分、海太通道(公路部分)上跨北京路西延桥梁桩基工程等。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隧道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的整体协调、指挥和监督。
(2)组建隧道工程施工项目部,负责具体施工管理工作。
(3)设立现场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2. 施工顺序(1)先进行U型槽结构施工,再进行路基段施工。
(2)U型槽结构施工分为两个阶段:先进行基础施工,再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3)路基段施工分为两个阶段:先进行路基土方工程,再进行路面工程。
3. 施工方法(1)U型槽结构施工基础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径1.2米,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分为底板、侧墙、顶板和翼墙。
(2)路基段施工路基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确保路基平整、稳定。
路面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分为基层、面层和透层。
4. 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采用先进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4)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5. 施工进度安排(1)基础施工:预计工期为2个月。
(2)主体结构施工:预计工期为3个月。
(3)路基土方工程:预计工期为2个月。
(4)路面工程:预计工期为2个月。
6. 施工保障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总结海门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将严格按照工程要求,科学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安全完成。
某隧道总体及洞口工程施工方案

某隧道总体及洞口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某隧道全长917米,进口(海子山端)桩号为K313+105,出口(竹巴笼端)桩号为K314+022。
公路设计等级为三级,隧道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
某隧道主要穿越的围岩类别为Ⅱ、Ⅲ类两种围岩,其中Ⅱ类围岩202米,占22%,Ⅲ类围岩715米,占78%。
隧道进出口均位于R=250米的平曲线上,其中进口端进洞142.89米,出口端进洞134.69米。
隧道其余段为直线段。
二、隧道地质概况1、进口端进口端位于巴曲河右岸,松散堆积层自然边坡稳定,未见规模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但仍有小的、浅层滑塌。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约0~25米,结构松散,开挖后边坡稳定性较差,需进行边坡防护。
进口处基岩强风化带内岩石破碎,强度低,岩体结构松散,开挖后易坍塌,稳定性差。
且洞口与山体斜交处堆积层厚度较大、地形较陡,浅埋偏压严重。
2、洞身某隧道位于巴曲河右岸,洞身穿越一山脊,为一傍山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54m,中部最小埋深约50 m;隧址区断层、节理裂隙、挤压破碎带和褶皱发育;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结晶岩、大理岩及绿片岩,风化作用只作用到进出口部分地段,深部围岩无影响;除K313+610~810段发育有一滑坡和一些地表性滑塌及小规模崩塌外,山体基本稳定。
中部K313+610~810段滑坡面积及厚度均较大,现正处于活动阶段,稳定性差,但滑坡下方基岩厚度在40m以上,即使土体和基岩强风化层全部下滑,隧道上方岩体厚度仍然较大,因此该滑坡对隧道无影响。
隧址区山高坡陡,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但地表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又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因而洞口段雨季将出现淋水或小股量涌水。
洞身段由于埋深较大,且节理发育有随深度增加而发育程度减弱的趋势,加之隧址区降水量不大,因此洞身段多以滴水或浸入水为主,断层带或挤压破碎带可能出现淋水或股状出水。
3、出口端出口松散堆积层自然边坡稳定,未见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但在其上方有拉张裂缝及小的滑塌现象;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约25~45m,结构松散,开挖后松散堆积层人工边坡稳定性差。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一、总体概述厦门海底隧道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连接厦门岛与鼓浪屿的重要交通建设项目。
该隧道全长约8公里,是一座承载道路交通的地下通道。
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施工目标1.安全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各种安全相关措施。
2.高效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进度满足要求,提高施工效率。
3.质量保证: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隧道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组织结构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5.运输组: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和运输,确保施工所需材料及时到位。
6.施工队:根据施工工序安排,负责具体施工任务的完成。
四、关键工序安排1.临时船坞的建设:在海面上建设临时船坞,用于施工期间船舶的停靠和装卸作业。
2.地面隧道开挖: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开挖,先进行地面土方开挖,再进行隧道管片的安装。
3.海底隧道施工:采用沉管法进行施工,先进行水下基坑开挖,再进行沉管的安装和固定。
4.隧道管片的安装:建立合理的施工模板,确保隧道管片的准确安装和质量控制。
5.隧道灯光及通风系统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隧道灯光和通风系统的安装,确保隧道的光线和空气质量。
6.隧道路面施工:进行道路路基的处理和路面材料的铺设,确保道路的平整和稳定。
五、安全管理措施1.制定安全施工计划: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2.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加强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定期安全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5.安全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安全网、警示标志、通风设备等,提高施工安全性。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6)第1节编制依据 (6)第2节编制原则 (6)第3节编制范围 (7)第二章工程概况 (7)第1节地理位置 (7)第2节工程规模 (8)第3节主要技术标准 (9)第4节工程环境状况 (10)第5节气候条件 (12)第6节工程地质条件 (12)第7节水文地质条件 (20)第8节主要工程数量 (28)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关键辅助措施 (30)施工技术交底、表格第1节工程特点 (30)第2节工程难点 (32)第3节工程重点 (34)第4节主要应对措施 (37)第5节主要辅助施工措施 (39)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 (43)第1节施工指导思想 (43)第2节总体施工目标 (44)第3节队伍安排 (46)第4节总体施工流程 (47)第5节施工平面场地布置及说明 (48)第6节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 (53)第五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59)第1节设备动员周期和运到现场的方法 (59)第2节人员动员周期和运到现场的方法 (60)施工技术交底、表格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61)第1节隧道工程 (61)第2节行人、行车横洞 (132)第3节通风竖井 (133)第4节路基工程 (148)第5节路面施工 (158)第6节洞口建筑物 (168)第7节防水闸门 (169)第8节隧道防水施工方法、工艺 (209)第七章监控量测及测量控制 (224)第1节施工测量 (224)第2节隧道监控量测 (231)第八章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254)第1节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254)第2节超前地质预报组织 (255)施工技术交底、表格第3节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256)第4节地质信息收集与处理 (263)第九章施工风险分析及具体预案措施 (263)第1节施工风险分析 (264)第2节施工风险的预防与对策 (265)第3节施工风险处理预案 (276)第十章施工进度计划 (281)第1节工期安排总说明 (281)第2节劳动力及材料需求计划 (292)第3节土石方开挖及混凝土浇筑计划 (295)第十一章保障措施 (298)第1节质量保证措施 (298)第2节安全保证措施 (334)第3节环境保护措施 (349)第4节水土保持措施 (357)施工技术交底、表格第5节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362)第6节雨季和夜间的施工措施和安排 (365)第7节消防、健康保证体系 (366)第8节台(大)风季节施工措施 (370)第9节施工配合与协调措施 (371)第十二章施工组织建议方案 (375)第1节利用服务隧道作施工通道 (375)施工技术交底、表格第一章编制说明第1节编制依据(1)厦门东通道(XX 隧道)项目隧道主体工程**标施工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及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子山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隧道规模
本项目设有2530m/座隧道。
设计为单洞双向,设计速度V=6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m,净高5m,其中SM4标段隧道长1405m,进口设计高程4360.56米;SM5标段隧道长度1125米,出口高程4371.36米
2气象
工程区地处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区,气候变化受海拔高度影响明显,具有平均气温低,冬季长,无霜期短,降水少,旱雨季分明,暴风雪多,风力强,地域、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
一般来说,随着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则下降0.6℃;在高山峡谷地带,山脚和山顶的气温可相差20 ℃~30℃;区内各县城年均气温在-1.5℃~15.4℃之间。
3水文、水系
工程区属长江支流雅砻江水系,以雅砻江为主干,呈树枝状、羽状或放射状分布,构成区内纵横交错的地表水系。
雅砻江径流是由降雨,地下水和融雪水三部分组成。
沿线围绕雅砻江中游及其支流,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800毫米,据小得石水文站18年水文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流量为1550立方米/秒,最大年均流量2330立方米/秒,最小平均流量1220立方米/秒。
年内径流的变化,11~5月为枯水期,水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24%右左,6~10月为丰水期,占全年径流的76%左右。
4地质情况
隧道进口段(石渠端)位于海子山山体斜坡坡脚,进入斜坡自然坡度24°,地表有5~8m厚的第四系冰水堆积物,下伏基岩位三叠系上统曲嘎寺组下端变质砂岩。
二编制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建标(2002)99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
3、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8、《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1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范》(JTG H30-2004);
11、《补充技术规范》。
等国家有关公路工程施工规范、条例、办法及施工图设计文件。
如有变化的,以现行最新技术规范为准。
三主要内容
一册20页二册65 85
2
1.2.1
1 海子山隧道围岩级别及衬砌结构类型图
海子山隧道围岩级别及衬砌结构类型
1.2.2
石渠端洞口工程数量汇总表
2
三主要内容
1海子山隧道围岩级别及衬砌结构类型图
海子山隧道围岩级别及衬砌结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