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阳教授运用保和丸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6
投稿邮箱:zuixinyixue@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1
·药物与临床·
牛阳教授运用保和丸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
潘雪军1,南一1,2,牛阳2
(1.宁夏医科大学 中医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 回医药现代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 银川 750004)
0 引言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在临床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可见发热、头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部肿痛发炎。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感染、免疫异常、营养不良等。
据文献报道[1]: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率2009年前后分别为93.0%和89.4%;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为90.8%、88.4%和94.0%。
可以看出在我们国家使用抗生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比例非常高[2]。
但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滥用抗生素往往没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还会造成耐药性以及很多的副作用。
临床中简单地对儿童使用感冒药,危害性是非常大,严重的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
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中医“感冒”的范畴,俗称“伤风”。
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类常见疾病,多在气候变化较大的春冬季节多见。
因成人与儿童生理功能的差异,小儿感冒又具有它自己的特点。
由于小儿属于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表薄弱,卫表未固,冷暖不能自调,因而更容易感受外部邪气而发病。
感冒病邪侵犯人体的主要部位是肺卫,肺卫失宣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
小儿感冒还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特点,小儿肺脏娇嫩,感受病邪之后,肺失宣降,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散布而易生痰,从而出现咳嗽、痰鸣的症状;小儿脾胃功能较弱,感邪之后,更容易出现脾胃消化功能的异常,偶有饮食不节,就会出现食物滞中焦,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腹泻等夹滞的症状。
保和丸是由我国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所创,在《丹溪心法》中记载,保和丸是由山楂(焦)六两,神曲(炒)二两,半夏(制),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莱菔子(炒)(各一两)组成。
原书中记载它的功效是治一切食积。
现代认为它具有消食导滞,和胃化积的功效,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 腹胀时痛,嗳腐厌食,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疾病。
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均为消食药,但各有偏重。
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善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可消谷面痰气之积。
陈皮、半夏可化痰和胃,消除食阻气机之证。
饮食内停,易生湿化热,故选茯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发现保和丸对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及肠推进运动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孙桂云[3]等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应用保和丸治疗小儿感冒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牛阳教授认为[4]:儿童感冒多由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引起,且初起多有发热的症状,因此许多医生家长盲目使用抗生素,退烧药,往往会对儿童的胃气和脾胃功能造成很大的损伤,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和患儿的健康。
牛师认为在治疗上应结合儿童特殊生理,重在“扶正气,护胃气”。
小儿感冒多由于正气
不足,不能抵御外邪引起,而小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重视对脾胃的保护,以免对小儿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牛师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治疗小儿感冒若只选疏风解表清热药,往往效果不是很好,因小儿感冒有易夹滞的特点,在治疗上要消积化滞,则热症自解,因而在临床中选用保和丸来治疗小儿感冒,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1 病案举例
病例一:司某某,男,5岁,2018.09.04初诊。
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打喷嚏、发热、恶寒、咽痛、咳嗽、咳吐白色痰、咽喉肿痛。
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头孢类”药物治疗。
服药后发热恶寒、咳嗽症状减轻,其余症状仍未好转。
望诊可见小儿扁桃体2度肿大,咽部红肿,精神欠佳。
观其舌质红,舌苔白,指纹淡紫。
饮食欠佳,二便如常。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
选桑菊饮:蜜桑叶4 g ,菊花3 g ,桔梗5 g ,甘草3 g ,芦根3 g ,薄荷3 g (后下),连翘4 g ,淡竹叶3 g ,杏仁6 g 。
3剂,水煎,早晚温服,1剂/d 。
嘱禁食辛辣刺激之物,清淡饮食,规律作息。
2018.09.08二诊,患儿母亲诉:服药后患儿发热,咳嗽明显好转,仍有咽喉肿痛,饮食不佳,腹部胀满,大便不畅,夜卧不安的症状,观其舌质淡红,舌苔白腻。
予以保和丸治疗:陈皮5 g ,厚朴5 g ,焦三仙5 g ,法半夏5 g ,连翘6 g ,莱菔子6 g ,茯苓10 g ,白术10 g ,甘草3 g 。
5剂,水煎,早晚温服,1剂/d 。
嘱禁食辛辣刺激之物,清淡饮食,规律作息。
患者服药后诸症状好转,感冒自愈。
按语:本例感冒以发热、咳嗽、咽部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牛阳教授在临床中强调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法,感冒初期患儿热相比较明显,牛师选桑菊饮加减,以疏散风热,患儿服药三剂后,热势已去,但余症仍在。
患儿舌苔白腻,腹部胀满,大便不畅。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与大肠传导化物关系密切,因而在治疗肺系疾病时也要常常考虑下焦大肠是否通畅,故牛师选保和丸消食物化积,输通中州,患者服药5剂后,症状自除,感冒自愈。
病例二:陈某某,男,5岁,2018.09.11初诊,患儿半月前因受凉后出现流清涕,咳嗽,咳痰,咽部肿痛,扁桃体肿大的症状,就诊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半月余,症状反复,治疗效果不佳。
现可见患儿精神不佳,扁桃体2度肿大,不思饮食,大便干,指纹青紫,手心发热,舌质淡红,苔白腻。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治法:消积导滞。
方药保和丸:陈皮6 g ,厚朴4 g ,焦三仙5 g ,法半夏3 g ,连翘3 g ,茯苓10 g ,莱菔子5 g ,杏仁5 g ,桔梗3 g ,生草3 g 。
7剂,水煎,早晚温服,1剂/d 。
嘱禁食辛辣刺激之物,清淡饮食,规律作息。
2018.09.18,患者服药
摘要: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小儿疾病,属于中医感冒的范畴,主要表现为发热,打喷嚏,流鼻涕,咳
嗽,咽痛,扁桃体肿大等症状。
小儿感冒感邪之后,更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且更容易损失脾胃,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
牛阳教授在临床中充分考虑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在治疗感冒时提倡扶正气,护胃气,选保和丸治疗小儿感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感冒;保和丸;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511.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1.094
本文引用格式:潘雪军,南一,牛阳.牛阳教授运用保和丸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46-14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47
投稿邮箱:zuixinyixue@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51期
(上接第37页)
3 结论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顽固性心衰,其又称为末期心衰,主要是指各类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终末期,病情具有临床疗效差、易反复、住院时间长与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该疾病发生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其属于临床内科疾病治疗难题,若患者心衰发展至肺水肿,机体往往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导致肺内毛细血管压力增加,使得肺泡内浆液渗出,直接损伤患者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显著提高呼吸速率,增加耗氧量,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该疾病属于慢性心衰发展不良晚期表现,部分患者可能是由心内外因素诱导而成,发病时患者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不高等情况造成机体心排血量降低,阻碍血液循坏,使得器官供血出现障碍造成疾病恶化,患者往往表现为呼吸困难或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若不能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极易导致机体脏器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该疾病患者是以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为主,实际治疗过程中医师需以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为基点对药物使用剂量加以适当调整,但上述药物极易造成机体出现副作用,导致最终临床疗效欠佳[5]。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对顽固性心衰患者实施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硝普钠能强化机体血管张力,降低血管周围阻力,使得心脏前后负荷得以降低;多巴胺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其能强化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改善患者心肌收缩能力,有效避免使用药物使
用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情况,最终起到改善心功能目的;呋塞米属于强效利尿剂,其能对机体血容量加以调节,降低心室前负荷,强化患者心肌收缩力,促进冠状动脉收缩的同时,改善阶段性室壁运动,增加心输血量,从而确保机体血压能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因此对该疾病患者联合采用上述3种药物开展治疗具有相互协同或优势互补作用,有效缓解顽固性心衰病症,改善预后,使得最终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该疾病患者联合实施上述3种药物能促进患者小动脉扩张,减少外周阻力,有效降低其机体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搏量,同时小静脉扩张使得患者回心血量能显著减少,缓解心室前负荷且减少室壁张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孙红丽等研究中明确指出[6],对顽固性心衰患者实施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预后成果与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
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显著,有效率高(P <0.05)。
由此可见:对顽固性心衰患者实施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能改善其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德印.硝普钠、多巴胺和呋塞米三者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的效
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1):8-9+59.
[2] 赵志华.顽固性心衰患者经硝普钠联合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的临
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5):33-34.
[3] 王淑肖.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5):137-138.
[4] 马先举.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
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53.
[5] 宋艳茹.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7):116-117.
[6] 孙红丽.硝普钠与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
[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3):76-77.
一周后,偶有喷嚏,流鼻涕,左侧扁桃体肿大基本消失,右侧扁桃体肿大较前减小,纳食较之前好转,睡眠不安,打鼾,大便3天未解,小便可,手心仍有发热。
舌质红,苔白腻,指纹青紫。
嘱继续服用上方加:连翘5 g ,枳实5 g ,白术5 g ,酒军3 g ,紫苏子5 g ,白芥子5 g 。
7剂,水煎,早晚温服,1剂/d 。
嘱禁食辛辣刺激之物,清淡饮食,规律作息。
按语:本例感冒患者病程较长,治疗半月疗效不佳。
患儿不思饮食,舌苔腻,大便不解。
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较弱,更容易受到外邪的影响,感邪之后,脾胃失司,稍有饮食不节,就会出现饮食停滞,阻滞中焦,则腹部胀满,不思饮食,或者呕吐腹泻便秘。
牛师认为患儿病程日久,内有积滞脾,且胃功能受损,中州不运,食积化热,火性炎上,则出现舌苔腻,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大便不解等一系类症状。
故选保和丸,治以消积化滞,同时加酒军,紫苏子,白芥子来加强通腑散结的功效。
患儿服药后腑气通畅,则不解表而热自退,感冒痊愈。
2 讨论
感冒是临床中儿科最常见的疾病。
多发生于气候骤变,冷暖失调之时,因儿童与成人生理特点的差异,儿童感冒与成人感冒有很大的区别,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更容易
感受外界邪气。
小儿感冒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变症,且疾病传遍较快,通常对脾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的正常的生长发育全赖于脾胃功能的完善。
脾为肺之母,若土不生金,肺气虚损,则肺的卫外功能下降,不能抵御外邪,则易感冒。
保和丸中的药物配伍,具有化痰行气、消食导滞的功效,因此在临床中用来治疗小儿感冒夹痰夹滞者效果良好。
牛阳教授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强调临床更应依据病人具体情况,在感冒的不同阶段要辨清表里寒热虚实,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疾病时要一定要扶正气,护胃气,把握药量,保护患儿的脾胃消化功能,灵活运用保和丸,可药到病除。
参考文献
[1] 钱丹,李穗华,徐凤霞.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作病因分析与防
治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02):94-98.
[2] 李文敏,卢雅玲,李文惠.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率的
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04):625-628.
[3] 刘欣,郅敏,雷莉,等.复方中药健脾丸和保和丸对小鼠胃肠运动
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01):54-56.
[4] 孙桂云,张振尊,张士卿.保和丸加味治疗小儿感冒100例[J],中
医儿科杂志,2006(03):33-3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