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小肠破裂67例临床诊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小肠破裂67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措施,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结果:本组67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根据小肠损伤程度实施单纯性小肠修补术46例和小肠切除吻合术21例,治愈64例,死亡3例。
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一经确诊,及时行手术探查和治疗是预防及避免发生休克的关键,并根据小肠损伤程度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标签:外伤;小肠破裂;诊治
中图分类号R57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1-0112-01
小肠在腹腔内占据的位置最大,小肠壁厚、血运丰富、分布面广、相对表浅、缺少骨骼的保护损伤机会多[1],各种外力所致的小肠破裂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出血性休克,严重者肠壁坏死、腹腔污染引起腹膜炎症,危及患者生命。
2008-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67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其中男49例,女18例,年龄14~71岁,平均29.5岁,伤后入院时间0.5 h~7 d。
创伤类型:开放性损伤51例,其中交通创伤33例,刀刺伤18例;闭合性损伤16例,其中交通创伤11例,踢伤4例,坠落伤1例。
损伤程度:破裂1处56例,破裂2处7例,破裂2处以上4例;空肠破裂40例,回肠破裂15例,空肠、回肠均破裂12例。
合并脏器损伤27例:脾破裂9例,肝破裂6例,颅脑损伤4例,十二指肠破裂4例,胃破裂3例,脊柱并骨盆骨折1例。
1.2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31例,轻度或局限性腹膜刺激症19例,休克17例。
辅助检查后,膈下游离气体29例,入院2 h内腹腔穿刺阳性24例,B超检查阳性14例。
1.3 诊断依据
小肠破裂者开放性腹部损伤时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经验性诊断小肠损伤多较容易。
闭合性腹部损伤主要靠查体和辅助检查,(1)病史和查体诊断:有明确的开放性和闭合性腹部外伤史,腹痛位置先固定,后范围逐渐扩大,出现腹膜刺激症,伴腹胀、恶心、呕吐,考虑出血性休克或感染中毒性休克者。
(2)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征,B超有局部液性暗区或游离腹腔内有气体声影,CT检查早期发现腹腔游离气体或局限性小肠气液,腹腔穿刺有腹水或混浊脓性液体和肠内容物。
1.4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后,手术以单纯性小肠修补术和小肠切除吻合术是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安全可行的措施[2],严格掌握小肠切除吻合术的手术适应证:(1)裂口较大或裂口边缘部炎性水肿、坏死,修补后不易愈合或不能修补者;(2)小段肠管挫伤严重,有多处破裂者,有肠管坏死可能;(3)肠管破口较大或完全断裂,修补后有肠管狭窄可能者;(4)肠系膜损伤或断裂影响肠管血液循环者。
手术完毕,
彻底清除污染物和液体,先以大量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直至吸出冲洗液体清亮,再以甲硝唑冲洗腹腔及切口,腹腔内放置胶管或双腔管引流,可减小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3]。
本组6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小肠修补术46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21例,对合并脏器损伤进行治疗处理,脾破裂切除3例,脾修补3例,肝破裂修补6例,胃修补3例,脑损伤请神经外科会诊治疗,对术后出现的感染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
2 结果
临床治愈64例(95.5%),死亡3例(4.5%)。
死亡原因:创伤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脑外伤严重并发症1例。
3 讨论
小肠破裂的诊断一旦确定,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凡有手术指征者,非手术不能解除休克,力争在生命体征好转后及时手术。
小肠破裂的程度、受伤的时间及是否伴有其余脏器与造成出血及休克关系密切,应强调认真判断伤情,做出明确诊断。
文献[4]报告,肠破裂伤后12 h内手术,死亡率为7.3%,伤后12 h后手术,死亡率高达27.3%。
单纯性小肠损伤死亡率在5%以下,随着合并脏器伤的增加,死亡率急骤上升。
对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小肠破裂,因病情庞杂和严重休克、腹内大出血等并发症容易掩盖小肠破裂的病情,此类患者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综合考虑对其他部位损伤的处置,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诊断性腹腔穿刺可得消化液或血性穿刺液,诊断多无困难。
部分患者小肠裂口小,早期(伤后6 h内)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腹部X线检查价值有限,仅少数病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困难。
应详细询问病史,反复进行体格检查,在行腹腔穿刺时经导管注入250~500 ml生理盐水,恰当变换体位后将灌入腹腔的液体局部吸出,通过观察其色彩、清浊度及急送实验室分析,可提高早期小肠小裂口的诊断。
综上所述,无论小肠破裂患者症状是否典型,均应充分准备手术治疗,不仅可以预防休克发生,减少病死率,对提高抢救成功率也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严梅娣,张海生.外伤性小肠损伤86例诊治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188.
[2]刘旭东.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治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7(1):12-13.
[3]沈睿熙.78例腹腔脏器损伤诊治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4):133-134.
[4]汪鸿波.6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策略[J].吉林医学,2011,12(10):1891-1892.
(編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