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渐卦》(巽上艮下)的注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渐卦》(巽上艮下)的注解
8.6 《渐卦》(巽上艮下)的注解
(帛书:《渐》)
卦符:
-----
-----
-- --
-----
-- --
-- --
前接《遯卦》。

本卦为艮藏八卦中的第五阶段。

作者借本卦阐述一种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曲曲折折的隐藏方法。

本卦比《遯卦》隐藏得更好。

小隐隐于林。

渐女归吉利贞。

(帛书:渐女归吉利贞)
渐——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曲曲折折地隐藏。

女——女性,女人。

归——女子出嫁。

女归——古代女子出嫁曰“归”。

“女归”称“女子出嫁”。

吉——利,善,福。

吉利;吉祥。

利贞——坚守正道才有利益。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曲曲折折地隐藏。

如同女子出嫁那样,按照一切婚嫁的礼节循序渐进,这样是吉祥的。

坚守正道才有利。

隐藏得太快或太直接,反而会引起他人的怀疑。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帛书:初六■渐于渊小子疠有言无咎)
渐——曲曲折折地飞。

于——到。

干——古指涯边、水边。

小子——与“君子”相对。

这里指“普通人”。

厉——危险。

有——具有。

言——言语,说出话。

小子厉有言——厉,小子有言。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鸿雁飞到水涯旁隐藏,会有危险。

因为小子(指普通人)有责言。

但没有祸害。

因为已经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帛书:六二■渐于坂,酒食衍衍吉)
鸿——鸿雁。

渐——曲曲折折地飞。

于——到。

磐(pán)石——厚而大的石头,亦即巨石。

饮——喝。

食——吃。

衎(kàn)衎——和乐貌。

吉——利,善,福。

吉利;吉祥。

鸿雁飞到安稳的磐石之上隐藏,饮食和乐,是吉祥的。

即隐藏在安全的地方,并且要有生存的物资保障。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帛书:九三:■渐于陆夫正不复妇绳不育凶利所寇)
鸿——鸿雁。

渐——曲曲折折地飞。

陆——高平的地方。

夫——女子的正式配偶。

征——远行。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复——返回,回来。

妇——已婚的女子。

孕——怀孕,怀子。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育——生孩子。

凶——害,恶,祸。

凶恶;凶险。

利——有利;利益。

御——防御。

抵御。

寇——入侵;侵犯。

仇,贼也。

鸿雁飞到较平的山顶上隐藏,好比丈夫远行而不复还,则妻子想怀孕但不能生育,存在着无后代的凶险。

但却有利于抵御强寇。

即隐藏在山顶上,脱离了队伍,或无法扩大自己的队伍。

但自己处于有利位置,有利于防止敌寇侵袭。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帛书:六四:■渐于木或直其寇■无咎)
鸿——鸿雁。

渐——曲曲折折地飞字。

于——到。

木——树木的“木”。

或——倘若,假使。

得——得到;获得。

其——助语辞。

桷(jué)——古本指方正的椽子,这里引伸为“平直的树杈”。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鸿雁飞到高树上隐藏,倘若找到较平的枝杈得以栖息,就没有祸害。

即要隐藏在安全的地方。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帛书:九五■渐于陵妇三岁不绳终莫之胜吉)
鸿——鸿雁。

渐——曲曲折折地飞。

于——到。

陵——崇山;高山。

妇——已婚的女子。

三——表示数量多。

岁——年。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孕——怀孕。

终——最终;最后。

莫——没有,无。

之——语助词。

胜——生,不熟。

莫之胜——不再不熟,引申为“成功”。

吉——利,善,福。

吉利;吉祥。

鸿雁飞到崇山上隐藏,好比丈夫远出在外,妻子三年没有怀孕;但最终会成功的。

这种做法是吉祥的。

即暂时隐忍躲藏,是为了最后的胜利。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帛书:尚九■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宜吉)
鸿——鸿雁。

渐——曲曲折折地飞。

于——到。

陆——陆地。

其——语辞。

羽——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雁。

这里指“鸿雁的飞行方式”。

可——许可;同意;准许。

用——使用,采用。

为——作为,成为。

仪——仪表,法度,准则。

吉——利,善,福。

吉利;吉祥。

鸿雁从陆地上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曲曲折折地隐藏。

即开始从水边一直隐藏到崇山里,其飞行隐藏的方式,可用作人生隐藏的准则。

这样的隐藏方法是吉祥的。

下接《蹇卦》。

汉字简解:
卦辞中:
渐——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女——详见2.4《观卦》的汉字简解。

归——详见5.3《归妹卦》的汉字简解。

吉——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利贞——详见1.1《乾卦》的汉字简解。

初六爻中:
鸿——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于——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干——详见3.5《噬嗑卦》的汉字简解。

小子——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厉——详见8.5《遯卦》的汉字简解。

有——详见1.6《大有卦》的汉字简解。

言——详见7.3《讼卦》的汉字简解。

无咎——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六二爻中:
鸿——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于——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磐石——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饮——详见7.6《未济卦》的汉字简解。

食——详见1.3《需卦》的汉字简解。

衎——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吉——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九三爻中:
鸿——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于——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陆——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夫——详见6.8《恒卦》的汉字简解。

征——详见8.4《谦卦》的汉字简解。

不——详见8.3《小过卦》的汉字简解。

复——详见3.2《复卦》的汉字简解。

妇——详见4.7《家人卦》的汉字简解。

孕——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不——详见8.3《小过卦》的汉字简解。

育——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凶——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利——详见1.1《乾卦》的汉字简解。

御——详见7.5《蒙卦》的汉字简解。

寇——详见1.3《需卦》的汉字简解。

六四爻中:
鸿——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于——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木——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或——详见6.8《恒卦》的汉字简解。

得——详见8.2《旅卦》的汉字简解。

其——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桷——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无咎——详见5.7《节卦》的汉字简解。

九五爻中:
鸿——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于——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陵——详见3.1《震卦》的汉字简解。

妇——详见4.7《家人卦》的汉字简解。

三——详见1.3《需卦》的汉字简解。

岁——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不——详见8.3《小过卦》的汉字简解。

孕——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终——详见8.4《谦卦》的汉字简解。

莫——详见8.5《遁卦》的汉字简解。

之——详见8.7《蹇卦》的汉字简解。

胜——详见1.7《夬卦》的汉字简解。

吉——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上九爻中:
鸿——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于——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陆——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其——详见1.2《小畜卦》的汉字简解。

羽——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可——详见6.6《蛊卦》的汉字简解。

用——详见8.4《谦卦》的汉字简解。

为——详见7.5《蒙卦》的汉字简解。

仪——详见本卦的汉字简解。

吉——详见8.8《咸卦》的汉字简解。

卦辞中:渐(jiàn):
字源字形:
含义:
字形为,左水,中车,右斤。

斤(斧头)将车劈裂了,车不能用了,表示不顺利了,曲折了。

渐为水在曲折、千回百转的江里流。

故新安江至钱塘江的古名为“渐水”。

渐水最后注入东海,隐藏在茫茫的大海里。

本义:水曲曲折折地流入大海。

这里引申为:曲曲折折地隐藏。

从爻辞可看出,鸿雁先飞落到涯边,再飞落到巨石上,到陆地上,到树木上,到丘陵的大土山上,最后飞落到高山上隐藏、躲避起来。

如此曲曲折折。

渐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8.6《渐卦》:渐(曲曲折折地隐藏)女归吉利贞。

鸿渐(曲曲折折飞)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鸿渐(曲曲折折飞)于磐饮食衎衎吉。

鸿渐(曲曲折折飞)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鸿渐(曲曲折折飞)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鸿渐(曲曲折折飞)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鸿渐(曲曲折折飞)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初六爻中:鸿(hóng):
字源字形:
二、鸿的含义:
*[汉典]:本义:大雁。

形声。

从鸟,江声。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说文]鸿,鹄(hú)也。

[易.渐]鸿渐于干。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

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汉典]:鹄。

即天鹅。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

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汉典]:喻指书信。

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汉典]:洪水。

通“洪”。

[汉石经.尚书.洪范]鲧(gǔn)陻(yīn)鸿水,汨(mì)陈其五行。

[荀子.成相]禹有功,抑下鸿。

[楚辞.屈原.天问]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史记.夏本纪]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

[史记.河渠书]禹抑洪水。

又如:鸿水(大水。

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汉典]: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

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jìn)(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汉典]:即豆雁。

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嘴有一豆形斑。

*[汉典]:大。

[楚辞.刘向.九欢.逢纷]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文选.扬雄.羽猎赋]撞鸿钟,建九旒(liú)。

王褒[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

[淮南子.鸿烈序]鸿,大也。

又如:鸿猷(yóu)(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汉典]:形容学识渊博。

[论衡.超奇]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汉典]:旺盛,兴盛。

[吕氏春秋.执一]神农以鸿。

注:“盛也。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康熙字典]:[说文]鸿,鹄(hú)也。

[玉篇]鸿,雁也。

诗传云:大曰鸿,小曰雁。

[陆玑疏]鸿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鹰。

又有小鸿如凫(fú),色白,今人直谓之鸿。

[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康熙字典]:旗名。

[礼.曲礼]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郑注]鸿取飞有行列也。

*[康熙字典]:通作洪,大也。

[史记.河渠书]禹抑鸿水。

[楚辞.天问]不任汨(mì)鸿,何以尚之。

[注]鸿,大水也。

*[康熙字典]:佣也。

[周礼.冬官考工记]梓(zǐ)人为笋簴(jù),小首而长,摶(tuán)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麟属,以为筍。

[注]鸿,佣也。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桡之,以视其鸿杀之称也。

[疏]释云:鸿即上文强是也。

杀,即上文弱是也。

*[康熙字典]:地名。

[左传.昭二十一年]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

[注]梁国睢(suī)阳县东有鸿口亭。

*[康熙字典]:鸿沟。

[史记.苏秦传]大王之地,南有鸿沟。

[注]在荥(xíng)阳。

*[康熙字典]:虫名。

蜚鸿。

[史记.周本纪]蜚鸿满野。

[注]蠛(miè)蠓(měng)也。

*[康熙字典]:姓。

卫大夫鸿骝(liú)魋(tuí),见[左传]。

鸿安
丘,见[后汉书]。

*[康熙字典]:人名。

大鸿,尧臣名。

梁鸿,汉人。

*[康熙字典]:音汞。

与鸿同。

[扬雄.羽猎赋]鸿絧(tōng)緁(jī)猎。

[师古注]鸿絧,直驰貌。

*[康熙字典]:鸿蒙,元气也。

[淮南子.俶(chù)真训.以鸿濛谓景柱。

[注.东方之野日所出。

*[康熙字典]:鸿洞,深远。

一曰相连次貌。

*[康熙字典]:音贡。

[淮南子.精神训]鸿蒙鸿洞。

[注]鸿,读如子贛之贛。

*[康熙字典]:音黄。

[吕氏春秋]彭祖以寿,三代以昌。

五帝以昭,神农以鸿。

三、鸿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8.6《渐卦》:鸿(鸿雁)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六二爻中:磐(pán):
一、磐的字源字形[汉典]、[汉字叔叔]:
二、磐的含义:
*[汉典]:本义:纡回层叠的山石,巨石。

形声。

从石,般声。

木华[海赋]竭磐石。

字亦作“盤”。

[广韵]磐,大石。

[史记.孝文纪]此所
谓盘石之宗也。

[荀子.富国]国安于盤石。

又如:磐陀石(不平的石头);磐固(如磐石般稳固);磐磨(大石,磨)。

*[汉典]:通“盘”。

回旋;盘曲。

如:磐索(盘旋;回绕);磐辟(盘旋回转的样子)。

*[汉典]:大。

如:磐礴(雄壮;宏伟);磐磐(大,巨大;层叠盘结);磐维(旧指身负重任、拱卫国家的皇族)。

*[汉典]:牢固。

如:磐峙(安然耸立);磐结(牢固勾结)。

*[康熙字典]:大石也。

[易.渐卦]鸿渐于磐。

[注]磐山,石之安者。

[疏]山中石磐紆(yū),故称磐也。

*[康熙字典]:磐礴(bó)。

[郭璞(pú).江赋]荆门阙(què)竦(sǒng)而磐礴。

[注]磐礴。

广大之貌。

*[康熙字典]:磐牙。

[后汉.滕抚传]盗贼群起,磐牙连岁。

[注]磐牙,谓相连接。

*[康熙字典]:通作盤。

[前汉.孝文纪]磐石之宗。

[荀(xún)子.富国篇]国安于磐石。

三、磐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8.6《渐卦》:鸿渐于磐(厚而大的石头,亦即巨石)饮食衎衎吉。

六二爻中:衎(kàn):
一、衎的字源字形[汉典]、[汉字叔叔]:
二、衎的含义:
*[汉典]:和乐,愉快。

[诗.小雅.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诗.小雅.宾之初筵]烈祖。

又如:衎衎(和乐的样子);衎宾(使客人娱乐)。

*[汉典]:安定。

如:衎然(安定貌);衎乐(安乐)。

*[汉典]:刚直。

[隶释.国三老袁良碑]其节衎然,忠臣之义。

又如:衎直(刚毅正直);衎衎(刚直从容貌);衎謇(jiǎn)(刚直)。

*[康熙字典]:[说文]行喜儿。

[尔雅.释诂]衎,乐也。

[诗.小雅]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曹植.娱宾赋]遂衎宾而高会兮,丹帏晔以四张。

*[康熙字典]:[扬子.方言]衎,定也。

[郭注]衎然,安定貌。

*[康熙字典]:[广韵]音侃。

信言也。

三、衎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8.6《渐卦》:鸿渐于磐饮食衎衎(衎衎:和乐貌)吉。

九三爻中:陆(lù)、(liù):
一、陆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陆的含义:
*[汉典]: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会意。

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lù),土块很大。

“坴”亦兼表字音。

[说文]陆,高平地。

[易.渐卦]鸿渐于陆。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jìn)。

[穆天子传]三陵衍平陆。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

[资治通鉴]水陆俱下。

又。

[]水陆并进。

又如:大陆(广大的陆地);水陆(水面和陆地上);陆毛(陆地之所产。

指兽类);陆田(旱田。

对水田而言);陆径(即陆路);陆船(即旱船。

船形的花车)。

*[汉典]:路;道。

张衡[西京赋]复陆重阁,转石成雷。

*[汉典]:陆路。

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运盐之法,凡行百里,陆运斤四钱,船运近一钱。

又如:水陆兼程;水陆交通。

*[汉典]:随从的样子:陆陆续续。

*[汉典]:象声词。

如:陆陆(状声词。

形容辘(lù)轳(lu)沿着绳索下降的声音)。

*[汉典]:通“碌”。

平凡。

如:陆陆(很平凡的样子。

同“碌碌”)。

*[汉典]:通“踛(lù)”。

跳跃。

[庄子.马蹄]龁(hé)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汉典]:卸;摘。

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一边就摘了帽子,陆了网子,脱了布衫子。

*[汉典]:通“虏”。

掳掠。

[后汉书.袁绍传]会公孙瓒(zàn)师旅南驰,陆掠北境。

*[汉典]:“苋(xian现)陆”为“草名,即马齿苋”。

*[汉典]:西汉侯国名,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

*[汉典]:姓。

如:陆费(复姓)。

*[汉典]:读(liù)。

数目字“六”的大写。

*[康熙字典]:[玉篇]厚也。

[广韵]高也。

[尔雅.释地]高平曰陸。

[释名]陸,漉(lù)也。

水流漉而出也。

[易.渐卦]鸿渐于陸。

[诗.豳(bīn)风]鸿飞导陸。

*[康熙字典]:地名。

[孟子]孟子之平陸。

[注]齐下邑。

*[康熙字典]:薮(sǒu)名。

[尔雅.释地]晋有大陸。

[左传.定二年]魏献子田于大陸。

*[康熙字典]:县名。

[隋书.地理志]赵郡大陸县。

*[康熙字典]:州名。

唐置。

*[康熙字典]:汉侯国,在寿光。

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康熙字典]:陸,外国名。

[前汉.西域传] 陸国王,治天山东乾当国。

*[康熙字典]:[玉篇]星也。

[尔雅.释天]北陸,虚也。

西陸,昴(mǎo)也。

[疏]陸,中也。

北方之宿,虚为中也。

西方之宿,昴为中也。

[左传.昭二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dí)而出之。

[注]陸,道也。

在北陸,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

在西陸,谓夏三月,日在昴毕。

*[康熙字典]:[玉篇]道也,无水路也。

[周礼.冬官考工记]作车以行陸。

[庄子.则阳篇]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陸沈者也。

[注]人中隐者,譬之无水而沈也。

*[康熙字典]:[玉篇]陸离,犹参差也,杂乱也。

[屈原.离骚]斑陸离其上下。

*[康熙字典]:魁陸,水族。

[尔雅.释鱼]魁陸,即今之蚶(hān)也。

[疏]即魁蛤也。

一名魁陸。

*[康熙字典]:[扬雄.甘泉赋]飞蒙茸而走陸梁。

[注]走者陸梁而跳也。

*[康熙字典]:姓。

[广韵]古天子陸终之后。

[正字通]齐后有大陸氏,后因姓陸。

又春秋陸浑之戎,后亦为陸氏。

*[康熙字典]:[后汉.马援传]今更共陸陸。

[注]犹碌碌也。

*[康熙字典]:[唐韵正]音溜。

[阴符经]龙蛇起陸。

*[康熙字典]:[郭璞(pú).騊(táo)駼(tú)赞]騊駼野骏,产自北域。

交颈相摩,分背翘(qiáo)陸。

三、陆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1.7《夬卦》:苋陆(苋陆:草名,即“马齿苋”)夬夬中行无咎。

*8.6《渐卦》:鸿渐于陆(高平的地方)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九三爻中:孕(yùn):
一、孕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孕的含义:
*[汉典]:本义:怀胎。

会意。

甲骨文字形,外象妇女大腹之形,内象腹中怀子之形。

[说文]孕裹子也。

[礼记.乐记]毛者孕鬻(yù)。

[易.渐]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

又如:孕重(怀胎);孕吐(妊娠初期呕吐);孕乳(怀胎哺育)。

*[汉典]:孕育。

虽未显露、表达或发展,但却包含在某物本质中的。

[文心雕龙]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

又如:孕毓(yù)(孕育);孕化(孕育变化)。

*[汉典]:包含,含。

茅盾[路]薪的饱孕着愁思的俊俏的脸庞也别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又如:孕括(包孕总括)。

*[汉典]:分娩,生小孩。

[搜神记]野合有身,月满当孕。

又如:孕别(生育)。

*[汉典]:花含实。

知玄[五岁咏花]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康熙字典]:[说文]怀子也。

[易.渐卦]妇孕不育。

[史记.周本纪]姜嫄(yuán)见巨人迹,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

*[康熙字典]:[礼.郊特牲]牲孕弗食。

[注]孕,妊子也。

[乐记]羽者妪(yǔ)伏,毛者孕育。

*[康熙字典]:通作嬴(yíng)。

[管子.四时篇]春嬴育,夏长养。

三、孕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8.6《渐卦》: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怀孕,怀子)不育凶利
御寇。

九三爻中:育(yù):
一、育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育的含义:
*[汉典]:“杭育”(hángyō)。

*[汉典]:会意。

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

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广雅]育,生也。

[书.盘庚]无遗育。

[国语.晋语]至如今不育。

[国语.周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又如:节育(节制生育);育孕(怀胎足月以至分娩);生儿育女。

*[汉典]:抚养;教育。

[说文]育,养子使作善也。

[虞书]教育子。

[诗.大雅.生民]载生载育,时维后稷(jì)。

又如:育女(养女);育材(育才。

培养人才);育德(培养德性);德育(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体育。

*[新华字典]: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教书育人。

*[说文解字,‘线装经典’编委会,云南教育出版社]:“育”的甲骨文字含义为“生孩子”。

*[康熙字典]:[说文]养子使作善也。

[广韵]养也。

[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

[注]育德者,养正之功也。

[疏]育养其德。

*[康熙字典]:[尔雅.释诂]育,长也。

[诗.卫风]既生既育。

[笺]育谓
长老也。

[书.盘庚]我乃劓(yì)殄(tiǎn)灭之,无遗育。

[传]育,长也。

[晋语]正名育类。

[注]育,长也。

*[康熙字典]:生也。

[礼.中庸]发育万物。

[注]育,生也。

*[康熙字典]:覆育也。

[诗.小雅]长我育我。

[笺育,覆育也。

*[康熙字典]:幼稚也。

[诗.卫风]昔育恐育鞠。

[笺]昔育,昔幼稚之时也。

*[康熙字典]:地名。

[前汉.地理志]育阳。

[注]属南阳郡。

*[康熙字典]:[集韵]亦姓。

*[康熙字典]:[集韵]音胄(zhòu)。

胤(yìn)也。

*[康熙字典]:[韵会]通作鬻(yù)。

[诗.幽风]鬻子之闵斯。

[礼.乐记]毛者孕鬻。

[注]鬻,生也。

*[康熙字典]:[集韵]或作毓(yù)。

[前汉.五行志]孕毓根荄(gāi)。

*[康熙字典]:[韵会]通作鬻(yù)。

[诗.幽风]鬻子之闵斯。

[礼.乐记]毛者孕鬻。

[注]鬻,生也。

*[康熙字典]:[集韵]或作毓。

[前汉.五行志]孕毓根荄。

*[康熙字典]:[诗.大雅]载生载育。

*[康熙字典]:[黄伯仁龙马颂]稟神祇之化灵,乃大宛而再育。

三、育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8.6《渐卦》: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生孩子)凶利御寇。

六四爻中:木(mù):
一、木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木的含义:
*[汉典]:本义:树木。

象形。

甲骨文字形。

象树木形。

上为枝叶,下为树根。

“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

[说文]木,冒也。

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从屮(chè),下象其根。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

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

农之本也。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清.纪昀(yún)[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miǎo)。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汉典]:木料,木材。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庄子.马蹄]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

明.魏学洢(yī)[核舟记]径寸之木。

[]倚一横木。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木格贮之。

[]木为之者。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guǎ)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汉典]:五行之一。

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汉典]:树叶。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汉典]:棺材。

[礼记.檀弓]原壤登木。

注:“棺材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又如:行将就木。

*[汉典]:某些木制的器物。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木讯者。

*[汉典]:呆笨。

如:木楂(木桩。

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汉典]:麻木;失去知觉。

[红楼梦]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chū)樗(形容呆呆的样
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汉典]:朴拙。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jiàng)(质直刚强)。

*[康熙字典]:[说文]木,冒也。

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从屮(chè),下象其根。

[徐铠曰]屮者,木始申坼(chè)也,万物皆始于微,故木从屮。

[白虎通]木之为言触也。

[玉篇]燧(suì)人氏钻出火也。

*[康熙字典]:[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易.说卦传] 为木。

[疏]木可以揉曲直,即顺之谓也。

[礼.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疏]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于木位。

*[康熙字典]:八音之一。

[周礼.春官.太师]金石土革丝木匏(páo)竹。

[注]木,柷(zhù)敔(yǔ)也。

*[康熙字典]:质朴。

[论语]刚毅木讷近仁。

*[康熙字典]:木强,不和柔貌。

[前汉.周勃传]勃为人木强敦厚。

*[康熙字典]:析木,星次。

[尔雅.释天]析木谓之津。

*[康熙字典]:姓。

[统谱]汉木仁,晋木华。

*[康熙字典]:百济八姓,一曰木氏。

*[康熙字典]:复姓,端木。

*[康熙字典]:音莫。

[马融.广成颂]阴慝(tè)害作,百卉毕落。

林衡戒田,焚林柞(zhà)木。

三、木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臀困于株木(树木的“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8.6《渐卦》:鸿渐于木(树木的“木”)或得其桷无咎。

六四爻中:桷(jué):
一、桷的字源字形[汉典]、[汉字叔叔]:
二、桷的含义:
*[汉典]:方形的椽子。

韩愈[进学解]细木为桷。

又如:桷杙(yì)(木椽、木桩之类的木料)。

*[汉典]:指横平可作桷的树枝。

[易.渐]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康熙字典]:[说文]榱(cuī)也。

椽(chuán)方曰桷。

[扬子.方言]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

[释名]桷,确坚而直也。

[诗.鲁颂]松桷有舄(xì)。

[春秋.庄二十四年]刻桓(huán)宫桷。

[谷梁传]天子之桷,斲(zhuó)之砻(lóng)之,加密石焉。

诸侯之桷,斲之砻之,大夫斲之。

*[康熙字典]:平柯也。

[易.渐卦]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康熙字典]:[博雅]槌(chuí)也。

*[康熙字典]:木名。

[南州记]都桷子生广南山谷,二月开花,实大如鸡卵。

*[康熙字典]:通岳。

[左传.昭四年]四岳三涂。

[疏]引[风俗通]云:岳桷也,桷考功德也。

*[康熙字典]:音禄。

[夏侯湛.元鸟赋]衔泥结巢,营居传桷。

绩一喙而不已,终絫(lěi)泥而成屋。

三、桷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8.6《渐卦》:鸿渐于木或得其桷(古本指方正的椽子,这里引伸为“平直的树杈”)无咎。

九五爻中:岁(suì):
一、岁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二、岁的含义:
*[汉典]:本义:岁星。

即木星。

形声。

小篆(zhuàn)字形。

从步,戌(xū)声。

“步”有经历的意思。

古音“岁、戌”迭韵。

[说文]岁,木星也。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又如:岁君(太岁。

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汉典]:年的别称。

[诗.豳(bīn)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汉书.李广苏建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诗.魏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知也。

”又如:岁祲(jìn)(一年到头妖气弥漫);岁腊(年终祭祀祖先);岁考(年度考试);岁事(诸侯每年秋季朝见天子之事);岁晏(岁暮,年尾);岁华(年华,岁月)。

*[汉典]:年龄。

[史记.秦始皇本纪]年十二岁,庄襄王死,政代为秦王。

林觉民[与妻书]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又如:三岁小孩;八十岁的老奶奶;两岁的牛儿正当年。

*[汉典]:岁月;时光。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唐.孟浩然[除夜]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又如:岁光(岁月,光阴);岁华(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