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鱼水情深的赞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曲鱼水情深的赞歌
李世蓉是李一氓的女儿,由于战争的艰苦环境,她的童年是被寄养在龙泉度过的。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里,是龙泉革命老区妇女的乳汁养育了她,是游击队战士保护了这个革命后代。

她传奇的童年经历,谱写了一曲老区人民哺育、保护革命后代鱼水情深的赞歌。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连续掀起反共高潮,时任新四军秘书长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秘书长的李一氓,委托他人将妻子王仪从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送至浙江省委驻地丽水做产,于4月20日生下女儿世蓉。

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王仪决定将世蓉送到地处抗战后方的龙泉老区抚养(此前已有新四军领导黄祖炎夫人赵玉英送儿子黄新华来龙泉水塔抚养)。

龙泉的住龙乡水塔村是革命老区,是处属特委的驻地,处属特委书记张麒麟接受组织的重托后,几经查访,物色到住龙乡水塔村的保姆范翠珠。

住龙乡水塔村是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域,1935年刘英、粟裕曾带领红军在这一带开展过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旗帜下,这一带又成为中共处属特委活动的主要区域,处属特委基层干部训练班曾在范翠珠居住的水塔地伏自然村举办过,因而范翠珠对党对革命有一定的
认识,对张麒麟等领导也很熟悉,是户可信赖的人家。

当时张麒麟找到范翠珠的时候,翠珠还沉浸在不久前婴儿夭折的悲痛之中,张麒麟向她说明了来意,说让她带个孩子时,她半信半疑,以为又是宽慰她,直等到张麒麟从随从人员怀里亮出婴儿时,才破涕为笑,抱起婴儿,凭着母爱的天性,喂起奶来。

张麒麟看到这动人的情景欣慰地笑了,就这样世蓉成了老区人民的女儿。

1940年秋后,国民党当局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

龙泉革命形势逆转,特委、县委活动转入地下,在大山里搭草棚居住,为了革命后代的安全,特委也把小世蓉、小新华俩革命后代连同保姆接到大山棚中抚养。

当时形势错综复杂,不但要防备特务,还需警惕内部的叛徒,基层党组织连续遭到破坏,县委干部和游击队员的活动处于险恶的环境之中。

即使如此,每当战士们回到草棚,总要抱起孩子亲一亲,逗一逗,有什么好吃的总要留给这两个刚会走路的孩子享用。

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转移时,战士们总先驮上孩子走在前面,保证孩子安全。

两个孩子成了这个战斗集体的一员,他们的一颦一笑,冲淡了战争的残酷氛围,激发起战士们对胜利的憧憬与幸福的向往,让他们感到莫大的慰藉和鼓舞。

在这草棚营地里,他俩成了战士们的宠儿。

1941年12月30日,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在叛徒的带领下袭击了大东贯草棚。

敌人
来势迅猛,为掩护转移,八都区委书记钟毓秀徐承宾中弹牺牲,一个战士被俘,小世蓉、小新华和保姆也不幸落入敌人魔掌。

敌人怀着“放长线钓大鱼”的险恶用心,把孩子和保姆关进了监狱。

1942年5月6日,特委书记张麒麟在遂昌山井壮烈牺牲,敌人认为扣押孩子、保姆已失去意义,便准许保姆保释出狱,但却将世蓉、新华送交育婴堂任人收养,范翠珠和相依为命的世蓉、新华被活活拆散。

事后,小新华被某银行职员收养,下落不明(有说夭折于鼠疫),而小世蓉则被一城区贫苦农民收养。

漫漫长夜终见光明。

解放后的1950年春天,李一珉派许秉光来龙泉查询失散的女儿。

在原处属特委委员、时任龙泉县委书记曹景垣及城区区委同志的关心协助下,经过多方查访和范翠珠辨认,终于在东街一洪姓人家找到了耳后有一痕迹的女孩李世蓉,其时世蓉已有11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龙泉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多方查访、寻找下,失去联系的世蓉与范翠珠终于有了音信。

1985年9月13日,党史研究室收到王仪寄自北京的来信,信中对精心抚养的奶妈及老区人民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和感激之情,并附送李世蓉的照片一张,以慰奶妈思念之情。

这封寄自北京的来信,为这曲赞歌添加了圆满的尾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