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0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8)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10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8〕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一小题3分,共24分〕1.200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下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C.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展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D.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2.最新科技报导,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粒子,这种氢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有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
对于这种粒子,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是氢的一种新元素
B. 是氢的一种新的同分异构体
C. 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 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3.进展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如下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答案是
〔〕
A.溴水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表现了漂白性
B.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样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阴极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复原性比Cu2+强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响
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4.英国研究人员 2007 年 8 月 30 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 1.4 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 24 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
如下对砷 ( As 〕的有关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砷原子序数为 33 ,它与铝为同主族 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
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 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
5.如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至少有两处错误的答案是〔〕
6.如下情况下,离子组间一定能在溶液中同时大量共存的是
A.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的溶液中:Na+、HCO3-、Cl-、SO42-
B.PH试纸呈现红色的溶液:Fe2+、K+、NO3-、Na+
C.CO32-可以大量存在的溶液:Ag+、K+、NO3-、Al3+
D.PH=2的溶液中:SO42-、K+、NO3-、Al3+
7.反响: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
如下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响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响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响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8.高二〔必+选〕教材中有多处“讨论〞,如下判断不正确的答案是
A.升高温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都可以使合成氨化学反响速率增大
B.铜屑与 FeCl3溶液起反响离子方程式为:Cu+Fe3+=Fe2++Cu2+
C.强碱弱酸所生成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所生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
D.湿法冶金可用于提取锌、铀与稀有金属等
二、选择题(此题包括6小题,每一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一小题4分,共24分)
9.如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答案是
A. 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响,使SO42-恰好沉淀完全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AlO2- + 2H2O
B.向碳酸氢氨溶液中参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NH4+ + HCO3- + 2OH- = NH3•H2O + CO32- + H2O
C.Fe3O4溶于过量的氢碘酸 Fe2O3 + 8H+ = Fe2+ + 2Fe3+ + 4H2O
D.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 2H218O + 2O22- = 4OH- + 18O2↑
10.常温下,甲、乙两杯醋酸稀溶液,甲的pH=a,乙的pH=a+1,对如下表示的判断正确的A.甲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中水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10倍B.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杯醋酸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
C.物质的量浓度c〔甲〕>10c〔乙〕
D.甲中的c〔OH—〕为乙中的c〔OH—〕的10倍
11.分析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答案是
A .〔1〕〔2〕中Mg 作负极,〔3〕〔4〕中Fe 作负极
B .〔2〕中Mg 作正极,电极反响式为:6H 2O +6e -
→6OH -
+3H 2↑ C .〔3〕中Fe 作负极,电极反响式为:Fe→Fe 2+
+2e -
D .〔4〕中Cu 作正极,电极反响式为:2H +
+2e -→H 2↑
12.2008 年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 ( The Bird Nest 〕。
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
巢式硼烷除 B 10H 14不与水反响外,其余均易与水反响生成氢气和硼酸,硼烷易被氧化。
如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有关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这类巢式硼烷的通式是
B n H n + 4
B .2B 5H 9 + 12O 2 点燃
5B 2O 3 十9H 2O ,l molB 5H 9完全燃烧转移25mol 电子 C .8 个硼原子的巢式棚烷化学式应为 B 8H 10 D .硼烷与水反响是非氧化复原反响
1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用于 估算化学反响的反响热〔H ∆〕,化学反响的H ∆等于反响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 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H —H Cl —Cl H —Cl 生成1 mol 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
436 kJ·mol
-1
243 kJ·mol -1
431 kJ·mol -1
如此如下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答案是
A .12211
H (g)Cl (g)HCl(g);91.5kJ
mol 22H -+=∆=-
B .12211
H (g)Cl (g)HCl(g);91.5kJ
mol 22
H -+=∆=+
C .122H (g)Cl (g)2HCl(g);183kJ mol H -+=∆=-
D .1222HCl(g)H (g)Cl (g);183kJ
mol H -=+∆=+
14.右图纵坐标为反响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t℃〕, 如下符合此图情况的反响是 A. C(s) + CO 2(g) 2CO(g);△H > 0
B. H 2(g) + Br 2(g) 2HBr(g);△H < 0
C. N 2(g) + 3H 2(g) 2NH 3(g);△H < 0 D .2SO 3(g) 2SO 2(g) + O 2(g);△H > 0
第二局部 非选择题 〔共72分〕
三、本小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5.〔1〕〔4分〕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如下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选填序号〕。
A .氢气复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 .蒸馏石油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未加碎瓷片,立刻拨开橡皮塞并投入碎瓷片
C .实验室做钠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 .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E .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硝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F .制乙烯时,用量程为300℃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200℃的温度计,测反响液的温度 〔2〕〔8分〕如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响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良后 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①;②。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 2和水的反响,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先关闭弹簧夹,再打开弹簧夹,
才能使NO 2气体充满试管②。
〔4〕当气体充满试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人试管②应如何操作? 四、本小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12〕如下图为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局部产物已略去〕。
:A 、C 、D 是常见的气体单质,F 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液态常做制冷剂。
电解
C
D E
F ①
③
F
B
②
④
A
G A
B 溶液
〔1〕写出化学式A ,D ,F ,写出电子式G ;
〔2〕鉴定G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 单质和E 溶液反响,生成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和漂白剂的有效成分,写出D+E 溶
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和③的化学方程式、。
〔4〕工业上电解B溶液制得一系列化工原料,写出其电解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
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7.〔10分〕在元素周期表中,锌〔30Zn〕、镉〔48Cd〕、汞〔80Hg〕同属于锌族,锌和汞在自然界中常共生,镉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汞之间
......Cu..、.Cd..、...............。
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铜镉渣中含有Zn..等多种金属,可用于生产金属镉。
镉的主要用途可以用作镍—镉电池,以与用于颜料生产,镉化合物还在PVC稳定剂、发光材料、半导体材料、杀菌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镉的生产流程如图示意如下:
请回答如下问题:
〔1〕镉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步骤①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②所参加的金属是。
〔4〕步骤④用“溶液2〞作电解液,镉在极析出,该电极材料是
〔5〕“电解废液〞中含有镉,不能直接作为污水排放。
目前含镉的废水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含镉污水中参加硫化钠,沉淀镉离子,另一种是参加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沉淀镉离子。
写出硫化钠沉淀镉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五、本小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8.如下图是一个乙醇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石墨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请回答如下问题:
〔1〕M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名称是,N的电极反响式为,通入乙醇的铂电极的电极反响式为。
〔2〕在此过程中,乙池中某一电极析出金属银4.32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氧气为
L〔标准状况下〕;假设此时乙池溶液的体积为400mL,如此乙池中溶液
的pH为。
〔3〕假设在常温常压下,1g C2H5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29.71kJ热量,表
示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六、本小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9.〔9分〕根据如下转化关系回答:
〔1〕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响④需参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⑥的反响类型是____________。
〔3〕写出如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反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响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小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7分〕A盐是一种带有结晶水的淡蓝绿色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
用A盐进展以下实验:①准确称量3.920gA溶于适量的稀硫酸中,配成100mL淡绿色溶液。
②取此溶液20.00mL参加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恰好被20mL 0.10mol·L-1 H2SO4完全吸收〔生成正盐〕。
③另取出20.00mL此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mol·L-1KMnO4溶液滴定〔不需用指示剂〕,当到达终点时,用去KMnO4溶液20.00mL。
④将3.920g晶体中的阴离子全部转化成钡盐,得钡盐4.66g。
请回答如下有关问题:
〔1〕在①中,不把A盐直接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
〔2〕通过计算确定A盐的化学式。
八、选做题,共12分
21A.有A、B、C、D、E、F、G七种元素,除E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
A、E、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其余元素位于p区。
A、E的原子外围电子层排布一样,A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
总数一样;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 n np n+1;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列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三高;F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一样。
回答如下问题:
〔1〕写出如下元素的符号:D,G;
〔2〕D的前一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D的原因:;
〔3〕由A、B、C形成的ABC分子中,含有个σ键,个π键;
〔4〕由D、E、F、G形成的盐E2DF4、GDF4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原因是;
B.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 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
2NaHCO3 Na2CO3+CO2↑+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响,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展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如下
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如下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Ⅲ〕实验完毕后,别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别离操作的名称〕。
② 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展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管通入气体,再从管中通入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Ⅱ〕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A、B 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如如下图,得到两组数据。
:CO2+2NaOH=Na2CO3+H2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试回答如下问题:
(1)要得出正确结论,选用的方法应是____________(填A或B)。
(2)用正确方法推测出该有机物是由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气体均全部被吸收)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D D
B B D A B AB
C B A B C
15〔1〕ABCD
〔8分〕〔1〕Cu+4HNO3 = Cu〔 NO3〕2+ 2NO2↑+2H2O。
〔2分〕
〔2〕①可以控制反响;〔1分〕②吸收NO2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1分〕
〔3〕c ,〔1分〕 a、b ,〔1分〕
〔4〕先关闭b,再关闭a,然后打开c,〔1分〕用手捂住〔热水、热毛巾、加热〕试管②。
〔合理答案均给分〕〔1分〕
16〔1〕N 2、Cl 2、NH 3、; 〔共4分〕
〔2〕取少量D 的溶液加人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参加少量NaOH 浓溶液,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试纸变蓝色〔2分〕 〔3〕2OH -
+Cl 2=ClO -
+Cl -
+H 2O 〔2分〕 8NH 3+3Cl 2
△
N 2+6NH 4Cl 〔2分〕
〔4〕
〔2分〕
17〔10分〕〔1〕 五,ⅡB ,
〔3分〕
〔2〕Cd+2H +
=Cd 2+
+H 2↑,Zn+2H +
=Zn 2+
+H 2↑〔2分〕
〔3〕锌〔1分〕 〔4〕阴、镉 〔2分〕 〔5〕Cd 2+
+S 2-
=CdS↓〔2分〕
18.〔8分〕〔1〕铁〔1分〕 阴极〔1分〕 4OH —-4e —
2H 2O+O 2↑〔1分〕
C 2H 5OH -12e+16OH —=2CO 32—
+11H 2O 〔1分〕 〔2〕0.224〔1分〕 1〔1分〕
〔3〕C 2H 5OH 〔l 〕+3O 2〔g 〕2CO 2〔g 〕+3H 2O 〔l 〕 △H=-1366.7kJ/mol 〔2分〕 19〔1〕醛基、羧基、羟基〔2〕碳酸氢钠溶液,加成反响 〔3〕
20 A 的化学式为〔NH 4〕2Fe 〔SO 4〕2·6H 2O
21A ①⑴S Mg ⑵ D 的前一元素是P ,P 的3p 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的3p 3
,是稳定结构;
而S 元素的3p 能级3p 4
,是不稳定的结构。
故P 的第一电离能高于S ⑶ 2、 2 ⑷ MgSO 4 MgSO 4的晶格能大于K 2SO 4的晶格能。
B .〔1〕c 〔1分〕 〔2〕①〔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Ⅱ〕吸收未反响的NH 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 2〞不给分〕〕
;〔Ⅲ〕过滤 ②〔Ⅰ〕a 、NH 3, b 、CO 2;〔Ⅱ〕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 2吸收率; 〔3〕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响。
〔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往饱和Na 2CO 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 等。
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1882182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