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中文名称智能制造能力等级要求
英文名称Smart Manufactu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
制定/修订制定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采用国际标准
无ISO IEC
ITU ISO/IEC ISO
确认的标准
采用程度
等同修改
非等效
采标号采标名称
标准类别
安全卫生环保基础方法管理产品其他ICS ..; ..
上报单位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
技术归口单位
(或技术委员会)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宁夏共享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周期
12个月24个月
是否采用快速程序是否
快速程序代码
B1 B2 B3
B4 C3
经费预算说明
10万
目的、意义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纷纷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国家级战略和规划,如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等。

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创新能力、质量效
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四大类指标,其中,智能制造作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实现这些指标的重要举措。

如何实现智能制造,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指引。

为了提升我国工业制造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为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方法和路径,需要归纳总结业界关于智能制造普遍认可的最佳实践和通用做法,以标准的方式建立智能制造模型,提出智能制造的能力等级及实现其的核心要素,来有效、规范地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为企业打造智能车间或工厂提供指南,为相关方了解和评价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提供依据。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建立的智能制造能力等级模型可用于诊断评估、统计分析以及改进提升,可供产业主管部门、制造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三方机构等四类主体使用,适用于:
a)为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指明方向;
b)为产业主管部门提供产业报告,作为项目或优秀标杆遴选验收工具,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c)为信息技术企业、生产型服务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装备、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依据;
d)为第三方实施智能制造能力等级评价提供方法。

智能制造能力等级模型是在对国内外相关能力等级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智能制造的特点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套方法论,它给出了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要达到的阶梯目标和演进路径,提出了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特征和要求,为内外部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理解当前智能制造状态、建立智能制造战略目标和实施规划的框架。

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可分为整体能力等级模型和单项能力模型,模型从“制造”和“智能”2个维度考虑,分为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资源要素、互联互通、系统集成、信息融合、新兴业态10大类核心能力以及细化的25个域,并对相关域进行从低到高5个等级(已规划级、规范级、集成级、优化级、引领级)的分级与要求。

基于模型的定义,本标准还规定了影响能力等级的关键域的要求及其关键指标,为进一步实施智能制造能力等级评价提供依据。

国内外情况简要说明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制造的概念和内涵还未有统一的认识,还未有成熟的智能制造能力等级评价的理论或标准。

本标准主要借鉴其他领域的能力等级理论,如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技术成熟度模型、工业4.0就绪度等,将能力等级的理念应用到智能制造中。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的一种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进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

在CMMI分级描述模型中,具体分为5个等级,从第1级到第5级分别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定量管理级和持续优化级。

制造成熟度是美国国防部制订的针对制造能力和制造风险的评价办法,它涵盖了从提出制造概念到形成批量生产和精益化生产能力的全过程,体现了从研制到生产的一般发展过程,具体分为10个
等级。

工业 4.0就绪度是由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erband
Deutscher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VDMA)于2015年10月提出,
主要为了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当前德国的机械制造工业处于工业4.0
的哪一阶段,二是要想在企业中成功实施工业4.0必须具备的条件以
及企业当前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VDMA根据调查问卷分
析并提炼出具有6个级别、6个维度以及18个域的就绪度模型。

6
个级别分别是未规划级、初始级、中间级、熟练级、专家级、顶级
示范级。

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
性标准的关系

标准涉及的产品清单
是否有国家级科研项
目支撑是否
科研项目编号及名称
是否涉及专利是否
专利号及名称
是否由行标或地标转
化是否
行地标标准号及名称
备注
填写说明:
1.非必填项说明
1)采用国际标准为“无”时,“采用程度”、“采标号”、“采标名称”无需填写;
2)不采用快速程序,“快速程序代码”无需填写;
3)无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撑时,“科研项目编号及名称”无需填写;
4)不涉及专利时,“专利号及名称”无需填写;
5)不由行地标转化时,“行地标标准号及名称”无需填写。

2.其它项均为必填。

其中经费预算应包括经费总额、国拨经费、自筹经费的情况,并需说明当国家补助经费达不到预算要求时,能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ICS代号可从委网站公布的“ICS分类号”文件中获得,下载地址为:
/bsdt/xz/201011/P020130408501048214251.pdf。

4.备注中必须注明项目投票情况,格式为“技术委员会委员总数/参与投票人数/赞成票数”。

省级质监局申报的项目还应注明与归口技术委员会或归口单位的协调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