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示史前超文明的海底古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之旅
RAND GARDEN OF SCIENCE
您知道地球的历史吗?目前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推测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约在46亿年前诞生,一直到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也就是约180万年前的冰河期时代,才开始有猿人的出现。
根据一些化石的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一直到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的全新世,也就是最后一次冰河期开始衰退并趋于结束时,才开始有所谓的社会生活及文明存在,但这些文明似乎都停留在新石器时代。
现代人类历史时期的定义是根据五千多年前开始留下的文字符号所保存的使用记录,在此之前的时期则为史前时代。
然而,出乎科学家的意料之外,在大洋底下陆续出现的海底古城文明遗迹挑战了这样的历史观。
这些海底遗迹的建造者,不仅已经有了精巧的建筑、工艺水准,并显示当时已拥有高度的文明,也懂得运用文字及拥有建造金字塔的能力。
如果以现代科技推算这些海底遗迹所在位址的海域,至少都是在上万年前、数万年甚至更久远以前存在于海面上的,
因此,可以明确地判断在新石器
时代之前非常久远的史前时代,
曾经存在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
而这些文明很可能因为遭受某些
变故,导致其文明历史无法延续、
流传下来,仅留下片段残骸沉于
海中,做为曾经存在的证据,诉说
着史前超文明的事实片段。
秘鲁海域比米尼古城
在太平洋的秘鲁近海有一座
传奇的比米尼岛,这是人们在岛
域的水下200米深处发现了雕刻
的成群石柱和巨大的建筑物,吸
引了众多观光与探秘者。
自1968年以来,人们不断在
比米尼岛一带水下发现巨大的石
头建筑群,有街道、码头、倒塌的
城墙、门洞……令人吃惊的是,它
们的模样与秘鲁史前遗迹斯通亨
吉石柱和蒂林巨石墙十分相象。
一些科学家指出,这是一座
建成于一万多年前的古城,这些
海底建筑结构严密,没有相当的
知识水平是无法建造的。
但是,比
米尼古城的文明处于什么时代?
它是什么原因陷于海中?又是何
时沉于海底呢?这一切都是不解
之谜。
直布罗陀海域古城堡
1974年,苏联的一艘“勇士
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
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摄
了八张海底照片。
从这些照片中
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腐烂的海
草外,还有一座古代城堡的墙壁
和石头台阶。
有些科学家认为,这
座古城堡是亚特兰蒂斯大陆的一
个边疆重镇,它沉没的时间也是
在大约一万多年以前。
此后,一支由多国科学家组
成的名为“深地中海特号”的考察
队,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著名的
地理学教授雅克和探险家保罗等
的带领下来到直布罗陀海峡。
他
们使用先进的可以潜入水中的光
缆,深入水下1000多米进行搜
寻,希望能够找到亚特兰蒂斯大
陆文明在这座重镇城堡曾经存在
过的史前文化,如生产工具和防
御武器等,但其探测结果一直没
有公开披露。
印度海域康贝古城
这座海底古城是2004年海
啸后一次非常偶然机会所发现
的,当时印度的国立海洋研究所
海洋学家正在该地区检测海水污
染程度,却从仪器中收到一些奇
怪的讯号。
于是相关人员放下两
具高灵敏度声纳至海里探测,结
果在印度古加拉特省外海康贝湾
底一条河床遗踪旁发现这座长宽
均约达九公里的古城遗址。
这座
古城年代至少追溯至公元前
7500年,较目前所知最早人类古
代城市文化要早上数千年之久。
昭示史前超文明的
海底古城. All Rights Reserved.
E
缤纷文化
GRAND GARDEN OF SCIENC
如果这项结果获得证实,人类古
文明历史势必得要改写。
之后工作人员以一部挖泥机
自遗址中挖起数吨的淤泥,且从
其中找到包括石制工具及饰品等
的人工制品,甚至还从其中发现
人类的颚骨和牙齿。
工作人员并
在遗址内发现一个大小如奥运游
泳池的公共浴池与一个防御要
塞。
最令考古与历史学者兴奋的
是遗址中找到的一块原木化石,
因为经放射性碳元素分析后,初
步证实这块原木化石可溯至公元
前7500年,也就是说这座遗址可
能是距今9500年的一座古城。
如果这个年代获得证实,人类最
早的城市文明时期可能上推达
4000年之久。
截至目前的相关研
究令相关专家相信,最早的人类城
市文明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至
3500年的西亚两河流域,其次是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
域文明一般认为发生在公元前
2500年。
由于目前能证明这座古
城距今已9500年的证据只有那块
原木化石而已,印度历史学家对人
类城市文明是否能一举提早到接
近一万年前仍持保留意见。
日本海域那国古城
半个世纪前,在日本与那国
岛南端,潜水员们在海底潜水时
发现了人造建筑物的遗迹,包含
被珊瑚覆盖的方形结构物、巨大
带棱角的平台,以及如街道、楼梯
及拱门状的建筑等。
这可说是一
座像是祭坛之类的古城遗迹,其
范围东西长约200公尺,南北宽
约140公尺,最高处约达26公
尺。
1986年,当地的潜水员将这
座海底城命名为“海底遗迹潜水
观光区”,经过报导之后引起了世
人的注意。
其后琉球大学成立“海
底考古调查队”开始长达八年的
调查,包含在石桓岛东南至东西
方沿岸的海底,又陆续发现各种
石砌建筑、柱穴、人头雕像、拱门
及几何图形的海龟雕塑等,最令
人震惊的是发现雕刻在石墙上的
“象形文字”,证明了这是一个高
度发展的史前超文明所遗留下来
的古文明遗址。
台湾澎湖海底虎井古城
著有《上帝的指纹》、《天之
镜》的英国考古学家葛拉汉,曾多
次赴台湾探索澎湖虎井古城沉海
遗址,对此探测结果,葛拉汉在英
国电视新闻中曾披露:台湾澎湖
海底虎井古城遗址是人造的,不
是天然的,因为虎井古城的十字
城墙呈东西向和南北向,这是澎
湖古人对东西与南北方向的文化
有兴趣;而且城墙是由一块块石
头砌成,据测至少是1万年前的
建筑物。
葛拉汉提出的论证是,地球
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明,有
很多古文明我们还不能了解。
特
别是玛雅古文明与日本海域与那
国古城等等,都早于人类文明之
前,因此台湾澎湖海底虎井古城
应是同一时期的遗址,很可能为
上古前的文化或外星人文化,而
该文化圈应由中东、东亚、日本横
跨欧洲形成的文明地带。
巴哈马海域史前古城
1958年,美国动物学家在大
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海底观测研
究时,意外发现群岛附近的海底
有一些奇特的建筑。
这些建筑呈
特殊的几何图形,也有的为笔直
线条绵延数海里。
十年后,在巴哈
马群岛附近又发现了巨大的丁字
形结构石墙,长达450公尺,并有
两个分支与主墙形成直角,并且
石墙是由每块超过一立方公尺的
巨大石块所砌成。
据美国探险与
考古协会测定,这是一座史前古
城,建成于一万三千年前。
随后美国专家多次来到巴哈
马群岛,又发现结构更复杂的平
台、道路及类似码头和桥梁的建
筑结构,整个建筑遗址呈现出类
似港口的分布。
宾夕法尼亚大学
的考古学家弗雷德里克·希伯特
指出,巴哈马海底史前古城的建
造水平令人难以信服;但是我们
不难想像,如果史前时代人类曾
经有文明,那么很可能一度、甚至
几度毁灭于天然灾害侵袭,只留
下部份遗迹在地形变动或海水上
升后,没入海底而得以保存。
传说中的姆大陆文明
19世纪末,英国上校
JamesChurchward于驻防印度期
间,在一个极特殊的机缘下,由一
位印度教古寺院的住持手中得到
一块Naccal碑文,
这是一种极为
. All Rights Reserved.
文明之旅RAND GARDEN OF SCIENCE 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推测为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中就发现有青铜鼎;这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青铜鼎礼器的源头。
到商代,开始出现大量的青铜鼎。
毫无疑问,中华文化在源头处便和鼎结下了不解之缘。
鼎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程中的重要物质载体。
“民以食为天”,八千多年前,约四千年前,随着国家在中原的诞生,历史又赋予了鼎新的文化内涵———政权的象征。
集唯一性、代表性、历史性、艺术性于一身的鼎,扮演着和谐有序、徳之表征、韧性包容和革新进取等角色,彰显了时代的多重内涵。
经世代薪火相传的鼎文化,已深深植根于我们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表征。
○安娜/文、摄中国人的文化
鼎黄帝宝鼎国宝:青铜鼎
司母戊鼎.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