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全科医师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及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全科医师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及建设
张晓玲;阎渭清
【摘要】Physician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period is medical scientiif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general practioner. It is the sublim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he highest moral realm. The formation of physician's professionalism was restricted and influenced by a series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doctors, patients, media and so on. General practice development must be accompani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t is a long-term and huge system engineering. The new situation requires us to strengthen the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ideal faith education, strengthen medical personnel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 promote the well-being of staff, establish the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Every general practioner should self-relfection, taking patients as the center, with consummate medical skill and lofty medical ethics at the same time, establishing the image of the medical staff in the new period, to carry forward the professional spirit of medical staff in the new period.%新时期全科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结合和统一,也是职业道德的升华,是我们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全科医师职业精神的形成受医疗卫生体制因素、高等教育制度因素、医院管理制度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媒体因素等一系列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全科医学的发展必须要伴随着全科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系统的工程,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要加强全科医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全科医师人文素质培训、
提升全科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每位全科医师都应自我反省,要以患者为中心,同时具备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树立新时期全科医师形象,弘扬新时期全科医师的职业精神。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5(000)003
【总页数】2页(P1-2)
【关键词】全科医师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影响因素;职业精神建设
【作者】张晓玲;阎渭清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科教科,天津300140;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科教科,天津3001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2.3
全科医师职业精神是全科医师在医疗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特质。
全科医师作为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以及居民健康的最佳守门人,正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职责,成为基本的、长期的、家庭的朋友和守护者。
在当前医学环境不停变化的时期,对“全科医师职业精神”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医师职业精神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医师职业精神是医生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医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医疗专业最重要的道德标准是忠于病人的利益”;新时期全科医师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升华,是最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其实质是患者健康至上,坚决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ACGME)于1999年提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六
项核心能力,其中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精神素养能力就占到了三分之一。
2002年,美国内科理事会基金会、医学会和欧洲内科医生联盟共同研究并发布了“新千年医学专业精神:医师宣言”,标志着医疗行业与社会盟约的形成。
医师宣言提出了“21世纪医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医师宣言》倡导三项基本原则和
十条职业责任[1],这些基本原则和职业责任完全符合中国全科医师职业道德要求[2]。
2.1 医疗卫生体制因素
市场竞争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大,医疗服务目标转向追求经济利益为主。
医疗服务体系制度难以满足人民需求,医疗卫生机构在经营中过度注重经济指标的考核,甚至存在着给科室定经济指标等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医院为追逐经济利益不断提高医疗费用,医师为实现经济目标,不得不开大处方、大检查,加重了看病贵的社会问题,也使医院的公益性下降,最终影响了全科医师职业精神的构建[3]。
2.2 高等教育制度因素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都在加快教学改革,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改革之前在我国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
然而在改革进程中也有不足,对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以研究和解决。
许多学校仍然将重点放在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以及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培养上。
课程设置上系统和整体协调性稍差,科学性、合理性缺乏,学生在学习中缺乏重视沟通技巧的培养,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其积极性及主动性仍难以调动起来。
2.3 医院管理制度因素
由于各个地区各个级别的医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术精湛的医生和精密的大型医疗设备往往集中在大医院,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患者扎堆去大医院就诊的现象。
大医院人满为患,门诊拥挤,病床供不应求,医师会因超负荷工作精疲力竭,病人也会因等候时间过长心情烦躁,从而加大了医患矛盾发生的概率。
另外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问题。
各个单位临床上存在着大量的合同制聘用制医师,他们往往受到同工不同酬的待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理不平衡,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精神退化[4]。
2.4 全科医务人员因素
全科医务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计划,大脑经常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工作效率。
医疗行业要求高、风险高、压力大,在社会舆论错误导向的情况下,极个别医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他们把医疗过程看成一种简单的商品交换过程,利用患者的信任谋取不正当利益。
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既损害了白衣天使的形象,也增加了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危机,对医疗行业的社会公益性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5 患者因素
人们对医疗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增加,已经从单纯治疗疾病为主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
患者对医疗行业的期望值增大,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提高,再加上受到就医观念商品化的影响,患者认为自己支付了医疗费,就应该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服务量,不了解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极易产生矛盾与误解,使本来属于医患双方的统一战线瓦解,从而进一步引发医疗矛盾[5]。
2.6 媒体因素
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增加,对医患矛盾的激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们片面追求消息的时效性、轰动性,为上头条,进行极其不客观、不务实的报道。
他们处于患者是弱势群体的思维定势,立场有意偏向患方,不经过调查,只靠主观臆断,大肆渲染。
这样报道就算数量不是很多,但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也是极其大的。
极大的
增加了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不信任,也增加了全科医师对职业前景的迷茫,总是如履薄冰,从而影响了其职业信念[6]。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临床医师职业精神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医师职业精神的塑造与培养对于当前医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未来合格医师的关键”。
医改要取得成功,既需要改善硬件、创新体制,也需要有道德的坚守和自觉的文化。
我们需要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3.1 全科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全科医师职业精神的建设
全科医师职业精神建设能够为全科医学实践提供导向,向社会提供职业形象和职业承诺,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社会作用[7]。
全科医师职业精神建设在全科医学实践中
能够进一步巩固医学专业的地位,进一步加深社会对全科医学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观念。
传统观点认为医师职业精神多指在职业道德这一层面,提倡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提倡传统的道德及价值观念,忽视了医学的发展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性转换[8],这使我国全科医师的职业精神,在当前大的时代背景下,面临严峻
挑战。
3.2 加强全科医务人员职业理想信念教育
从医学生时期开始我们就需要进行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而且应该贯穿于医生的职业生涯。
要不断教育引导全科医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健康向上的职业精神可以振奋全体全科医师的精神状态,增强凝聚力,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9]。
3.3 加强全科医师人文素质培训
全科医师职业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10]。
全科医师需要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服务态度,善于与患者沟通的本
领,团队合作和管理的能力[11]。
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水平,会影响到全科医师的精神面貌和修养,会影响到与患者的沟通,进一步会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医学事业的前进。
医院要把对全科医师的人文素质培训和业务培训结合起来,增加对人文、法律、心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使全科医师文化底蕴扎实,沟通技巧丰富,自觉养成人文关怀的习惯。
3.4 提升全科医务人员的幸福感
全科医师的幸福感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其精神面貌、工作状态。
在医务工作中,义中有利、利中有义、义利兼顾,辩证统一[12]。
全科医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救死扶伤中体验职业自豪感;同时医院要为医务人员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提供深造锻炼的机会、给予广阔的发展平台,提高医护工作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形象和竞争力[13],反过来又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幸福感。
3.5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有和谐的医患关系。
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师忠诚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
在诊疗过程中,全科医师要在治疗前、中、后都与患者和家属充分交流、有效沟通,要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掌握患者对医疗过程的期望,消除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疑虑。
全科医师职业精神建设是一个长期、巨大的系统工程[14],受到多种社会、个人因素的影响制约。
每位全科医师都应自我反省[15],要提升自己综合实力的同时以患者为中心,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维护好全科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弘扬新时期全科医师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设,更好地为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相关文献】
[1] 朱小刚,邓弋雁,丁沁. 培育医护人员职业精神刍议[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5):51-52.
[2] 陆红霞,诸玲,李霞,等. 新时期医学职业精神影响因素及重建路径探索[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255-258.
[3] 马晓丹,刘志飞,闻德亮. 影响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因素[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193-194.
[4] 郑尚维,孙荣国,邓绍林. 医学职业精神与医疗服务质量[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4):2684-2685.
[5] 汤姆·麦肯齐,菲利普·约翰. 商业贿赂败坏大陆医疗行业声誉[N]. 参考消息,2006-07-19(15).
[6] 丁伟芳,李成修,尹爱田,等. 医疗纠纷的社会因素分析[J]. 中国医院,2006,10(2):43-45.
[7] 伍天章. 医学职业精神的辨析与构建[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5-6.
[8] 胡林英,丛亚丽. 医学专业精神的初步研究[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11.
[9] 张谊. 新时期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初探[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632-633.
[10] 万学红,吕小岩,郑尚维. 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
10(4):376-378.
[11] 殷大奎. 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6.
[12] 杜治政. 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5.
[13] 焦阳. 浅谈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J].2012,23(6):170-171.
[14] 胡林英,丛亚丽. 医学专业精神的初步研究[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13.
[15] Paul Haidet,MD,MPH.Journal of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J].2008,23(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