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3)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属性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推理”的科学方法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加强对该定律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难点是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具:课件、斜面、小车、玻璃板、毛巾、木板、刻度尺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反过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相联系的某些现象。

(例如:举高的物体放手后,加速下落;车辆在发动机推动下启动;力能使足球改变方向飞出去等)二、新课教学:1、总结学生所说的现象,得到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课件:小车在平面上行驶)学生讨论,然后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

(多媒体演示)亚里士多德:要维持物体物体作匀速运动,就必须给物体施加一恒定的力。

2、大量的事实同样也证明了:当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撤去后,物体还能运动一段距离。

问题关键是: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怎样才能增加这段距离呢?学生讨论,然后评价总结。

3、伽利略理想实验:用同一辆小车,在同一个高度上,从相同斜面上运动下来,这些因素完全相同时,那么影响外部的因素只有一种:即小车车轮与接触面之间的那种摩擦力。

①如何来证明你的猜想呢?②从实验材料中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案,来探究是否当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就能走得更远?③在这本方案中,你又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呢?④你能否从小车受力的角度去分析这个事实呢?⑤假如我们还能找到一个比木板更光滑的平面的表面呢?⑥我们还有其它的假设吗?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和推理,慢慢引导他们学会从现象中导出结论.4、牛顿第一定律300多年前,伽利略就是这样通过实验推理得出他的观点。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引起的,后者是由 引起的。
5、作出物体在平面镜的虚像。
4.2 平面镜成像
塔在水中的倒影
活动: 观察平面镜中的像: 请同学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 列问题: (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 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平面镜中的像是眨左眼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他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 。
3.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在墙上,当你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
的时候,那么你在镜中的像将( )
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4、我们在河边看到树木和建筑物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前者是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二.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像叫虚象. 虚象可以用眼睛观察到,但不
能被光屏接收到,在作图时虚象用 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S’
S O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S1
毛巾
S2 S3
棉布 玻璃
接 小车受到的 触 摩擦力的大小 面 (大/较大/小)
毛 巾

棉 布
较大



小车运动的距 离
S/m
小车运动的方向 (改变/不改变)
不改变
不改变 不改变
你的观点是: 在运动方向 不改变 条件下,平面越光
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 ,小车前进的 距离越 远 。
假如平面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

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 平面,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要沿水平面 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理想实验 :
实验推论:
一切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速度 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结论:
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力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改变物体的速度
假设桌面是绝对光滑的,而车轮也毫无摩擦 那么,就没什么阻止小车持续运动下去.....
伽利略理想实验 : 1.如图所示, 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 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 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 上仍然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路程.
问: 哪辆先 停下来?
V=10m/s 货车
F
F
返回
增加或减小物体惯性大小的方法和作用
1.歼击机在战斗前抛掉副油箱 2.一般电动机,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 3.橄榄球运动员一般都选强壮,体重大的
返回
鸭蛋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保持 V=0 不变 塑料片的速度从V=0 增加到有一定大小 是加速运动
存在加速度a
返回
[比较1]
质量分别是M的货车 和m的小下
V=6m/s
V=6m/s
F
小汽车
货车
F
V=6m/s 货车
质量同样是M的货车速度为10m/s ; [比较2] 在相等大小的阻力F作用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反映: 1.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时的运动状 态 :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力和运动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3.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8.1牛顿第一定律 公开课获奖课件

8.1牛顿第一定律 公开课获奖课件

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 种性质叫惯性。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 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 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牛奶向右洒出。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 当杯子突然向左运动,牛奶因为有惯性,要保持静 止状态,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 为什么会向前倒?
概念解读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我们常常利用惯性。
投篮
掷铅球
跳远
紧固 锤头
也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巩固练习
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用好课堂40分钟最重要。我的经验是,哪怕 是再简单的内容,仔细听和不上心,效果肯 定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的同学觉得很简单,听讲就不会很认真, 但老师讲解往往是由浅入深的,开始不认真, 后来就很难听懂了;即使能听懂,中间也可 能出现一些知识盲区。高考试题考的大多是 基础知识,正就是很多同学眼里很简单的内 容。”常方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对竞赛试 题类偏难的题目并不擅长,高考出色的原因 正在于试题多为基础题,对上了自己的“口 味”。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例5】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
定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B,劈形
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 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
是: B
A.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 竖直向下的直线
B
C. 无规则的曲线
A
D. 抛物线
谢谢
质相量扑大运,动运员动为状什 么态都不很容“易壮改”变?
体质操量运小动,员运为动什状么态 都很“容纤易细改苗变条”?
思考
一个在日本的旅游者,想来中国。他设想将 自己悬挂在空中的大气球中,由于地球的自转, 只要在空中停留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中国,您 认为这有可能实现吗正确的是: B
理想实验
初步结论 若接触面绝对光滑,右斜面的坡度越小, 小球运动的路程___越__大__.
推理
如果右斜面变成水平面,而且水平面足 够长,小球将怎样运动? 沿__直__线__一__直__运__动__下__去__。
补充
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 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 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 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2. 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 需要力来维 持,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伽利略观点是 通过理想实验总结出的(1564-1642)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爱因斯坦: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 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 上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且标志着 物理的真正开端。
理想实验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你不推了它还 不停吗?要想让 物体运动,一定 要用力推着它才 行!”
讨论
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是运动不起来, 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 原 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 动。 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 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 物 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B、C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 物体上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5、图中正在做曲线运动的过山车,如果突然一切外力全 部消失,它会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表:
序号 水平部分材料 毛巾 绒布 小车所受阻力的情况 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路程 短 长
①பைடு நூலகம்② ③
想象
木板
很小
很长
光滑表面
阻力为零
无限长
实验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说明小车受到的阻 力越_____ 小 ,速度减少得越_____ 慢 。
甘城子中心学校
大展身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 物体在 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时, 总 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运 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力与运动关系的本质: 力 不是 维持物体的运动的原因,力 是 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物体, 都要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但是 这个结论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事实并进一步概括 理想实验法。 推理得出的,这种实验方法叫: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处于静止状态
C.做与车厢同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D.做与车厢反方向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6.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要在胸前 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 况出现时,可能对人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们m1.m2的 两个物体甲与乙放在表面光滑且足够长 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 同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1>m2:,甲将与乙产生碰撞 B.若m1<m2,甲将与乙产生碰撞 C.只有当m1=m2,甲与乙才不会碰撞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 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 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4.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这竖直上 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 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本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部不对
5.如图所示,小球J静止放在光滑的车厢底扳上, (设车厢底板足够长)当车厢受到水平向右的力量作用时, 车厢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做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则在此运动过程中,小球A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4.收集事实和证据
材料种 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 小车在水平面上
的大小(填
运动的距离
“大、 较小、 (“短、较长、
最小”)
最长”)
毛巾


纸板
较小
较长
玻璃
最小
最长
5.得出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 ___小___,通过的距离越___大____,运动时间越 ___长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慢____。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下《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下《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三、惯 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
注意: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 惯性的大小只由质量决定 . 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
惯性不是力,其大小只由质量决定 .
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 "由于惯性〞 、
"具有惯性〞;不能说 "受到惯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克服惯性〞、
"失去惯性〞 .
原来的运动状态 ,然后得出结论 .
5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阻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牛顿第|一一定切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运动状态的改变才需要力 .
2.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 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运动状态就越不容易改变 .
3. 惯性大小反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
4 .惯性现象的解释 ,一般说来 ,主要有以 〔下1三〕明步确: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局部在突发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 ,改变了运动状态; 〔3〕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局部在突发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 ,由于惯性而保持
.
No Image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 分度值程::30..55NN、、5 N10..42
N N
测量值:

这个力是多
No 一
少N ?

Image
〔2〕使用时: ①②被测测量力前的,大用小手不轻能轻超地出来量回程拉动.几次 ,避 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 ③③测量量时的准,要确使性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 ④ 簧的轴线方向 . ⑤④读数时 ,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 ⑥ 直线运动状态 ,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

而不会落到原地的西边。
2. 解答:当车由高速行驶而紧急刹车 时,车很快停下,但其中的人因惯性还仍 然向前运动,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发生危
险;系上安全带后,人虽然因惯性继续向
前运动,但由于安全带的制动和缓冲效果,
就不会发生危险。
3. 解答: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继
续向上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而要保持
其初始速度(速度不断减小是重力的作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 只有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才有惯性 C. 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它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2002年春上海)根据牛顿运动定律, 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 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 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 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 的后方。
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
会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力越小,越接 近原来的高度。
假想:摩擦力大小为零,观察小球在另
一个斜面的运动情况。
推理:小球将会达到同一高度。对接斜
面角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对接斜面倾角为零, 小球永远运动。
伽利略认为 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 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知识要点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 有性质。 任何物体不论是运动的,还 Nhomakorabea静止的;
不论运动的快还是慢;也不论受力与否,都
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由于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所以
也叫惯性定律。它描述的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但是它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改变了几千年来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课件

问题: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的原因
二、合作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猜想与讨论:
1、物体从斜面上滑下后,最终会在水平面上停 下?为什么? 2、如果水平面铺上毛巾、棉布条、以及木板表 面光滑时,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快 慢一样吗? 3、试想在水平面铺不同的材料时,物体通 过距离的长短是否相同?
2. 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
惯性” 、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 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克服惯 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请用惯性知识解释: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 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 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前倾。
观察实验记录表格:
表面种类
毛巾
阻力大小 最大 较小
最小
运动距离
最短
棉布
桌面
较长 最长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 长 越————,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 慢 小 越———— ,速度减少得越——— 。
推理: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
永不停息的运动下去 小车将________
汽车加速 当汽车加速时,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 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 运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会后仰。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 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对惯性的理解
1.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 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 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 下都具有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
牛顿 (Newton,1642-1727)
2.牛顿第一定律
(1)理解
①一切物体总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 体的运动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 受到的力 运动学 力学
思考: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 间有什么关系呢?
1.力与运动的关系
讨论与思考: 现实生活中小球会做怎样 的运动?其原因是什么?
由于摩擦力的作 用,小球不可能回到 原来的高度,沿水平 面也不可能永远运动 下去
问题一: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 有惯性? 错,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问题二: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就大呢?
错,决定惯性的唯一量度就是质量 问题三:“惯性”是不是就是“惯性定 律”? 不是,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它跟物体受不受外力无关。惯性定律是物体 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不受外力)下具有惯性 的表现
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思考: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思考: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只与质量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3)惯性及对惯性的理解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 否受到外力、物体是否运动均没有关系,质 量才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4)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 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D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 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 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 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B、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竖直线
C、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水平线 D、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3.牛顿第一定律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 惯性 )
2.牛顿第一定律
③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 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是 一种理想化状态,这种状态虽不能实现, 但在现实中却可以用合力为0的状态来代替 它,或者说合力为0与不受外力是等效的, 这样就使得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 了实际意义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 (2)惯性: 态不变的性质 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这个设想不符合物理原理,不可行.
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都具有保 持原有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不变的特性。
2、惯性的利用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 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 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 行吗?
分析: 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 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在自转.气球升空后,由于 惯性,它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所以升空的气球 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使它 相对地球绕行一周的.
1.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吗?
伽利略的观点:在
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
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
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1.力与运动的关系
理想斜面实验 B A E v C D
θ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力与运动的关系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指出了:力不是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只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理想实验研究方法:以可靠的事实为基 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 要因素,从而更深刻的揭示自然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问题四: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吗?
不是,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而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请你用惯性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当你奔跑时碰到 石块,必然是向前跌倒;而如果你脚踏西瓜皮,必然是向后 倒?
(2)高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每隔相同的时间投下一 颗炸弹,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这些炸弹的运动轨迹是( A、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一条抛物线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