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电缆悬吊保护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1)
(一)编制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工程概况 (1)
四、横跨基坑天然气、电缆现状 (2)
五、管线悬吊保护施工方案 (2)
(一)天然气管道 (2)
(二)电力电缆管线 (5)
六、管线应急预案 (7)
(一)组织机构 (7)
(二)职责分工 (7)
(三)应急处理程序 (8)
李家村站横跨四号线车站天然气及电力电缆
悬吊保护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纸所示管线情况;
2、前期管线改迁及围挡后现场人工开挖探沟探测结果;
3、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施工图。
4、施工前期管线雷达探测报告;
5、业主招标文件,有关要求、规定及管理办法;
6、产权单位关于管线保护的要求
7、我公司在西安地铁一、二、三号线施工中对管线保护的经验。
二、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一)编制目的
本工程施工围挡内有一条DN325天然气管及三簇10KV电力电缆东西走向横跨四号线车站。
因前期改迁施工难度较大,未对其进行迁改,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保护。
为保证施工期间管线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悬吊保护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西安市地铁四号线试验段工程土建施工项目试验段-3标李家村站横跨四号线车站天然气管及电力电缆悬吊保护施工。
三、工程概况
西安地铁四号线李家村站位于雁塔路与友谊路的交叉口处,是4、5号线的“T”型换乘站,4、5号线车站同期施工。
其中4号线车站长247m,标准段宽22.7m,基坑开挖深度15.47~16.59m。
施工部位为4号线车站,此处采用明挖法施工。
施工围挡内有一条DN325天然气管及三簇10KV电力电缆东西走向横跨四号线车站。
因前期改迁施工难度较大,未对其进行迁改,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
工过程中需对其进行保护。
四、横跨基坑天然气、电缆现状
根据业主及我方管线探测资料,并通过围挡后对施工场地进行人工开挖探沟,确定围挡范围内缆横跨四号线车站基坑有一条DN325天然气管及三簇电力电,管线分布位置及相应参数详见下表:
表1:李家村站横跨四号线车站天然气管及电力电缆现状表
管线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4.1 李家村站横跨四号线车站天然气、电力电缆平面布置图
五、管线悬吊保护施工方案
(一)天然气管道
1、技术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简单易行、保证安全、就地取材、方便施工”的原则,对天然气管道采用六四式军便梁加底托的悬吊结构进行保护。
主梁:采用跨度为22.7m的六四式军便梁作为悬吊结构的主梁。
使用U型卡扣将10#槽钢固定在军便梁的顶部作为吊杆的着力点,槽钢的间距为1m。
经计算,壁厚为6mm的中压DN325天然气管含气自重为47.49kg/m,所以天然气管含气总重为1078kg。
吊杆:采用L30×30角钢做为吊杆,加工前应到现场进行实际丈量,然后按丈量尺寸进行加工。
为保证悬吊结构的稳定性,在两侧吊杆中间各加焊一条L30×30角钢将吊杆连接为一个整体。
底托:采用10#槽钢作为悬吊结构的底托,对天然气管道进行支撑,为保证天然气管道受力均匀,在天然气管道与底托中间加垫1cm厚橡胶垫对天然气管道进行保护。
在进行天然气管道悬吊施工前通知秦华天然气公司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保证天然气管道的安全。
悬吊结构具体加工方法及尺寸详见图5.1、图5.2所示:
军便梁
图5.1 天然气管道悬吊保护侧面示意图
图5.2 天然气管道悬吊结构剖面图
2、施工措施
(1)基坑开挖时,先采用人工将天然气管道开挖裸露出来,明确管位后再采用机械开挖,管线周边50cm采用人工进行开挖,严禁采用机械进行开挖。
(2)天然气管道两侧先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出1.0m宽沟槽,人工清理粘附在管道外侧的少量土方。
(3)天然气管道全部暴露后,人工在管道底部掏槽进行加工底托,避免天然气管道大跨度悬空。
(4)底托与角钢吊杆连接好后与军便梁上固定的槽钢进行焊接,焊接前,在天然气管道与底托中间加垫1cm厚橡胶垫对天然气管道进行保护。
(5)依次分段掏槽,分节悬吊,使每处悬吊点都充分承受管线的重量,逐渐把管线的重量转移至军便梁上,避免突然加载。
(6)悬吊完成后,应全面检查验收,并请产权单位相关人员查看,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管线下部土方开挖。
(7)加工完成后,悬吊结构外侧粘贴反光条,防止夜间施工时对悬吊结构及天然气管道进行磕碰。
3、监控措施
(1)施工期间设专人对管线做好监护,对监护人员严格做好交底。
要求监护人员对管线和悬吊结构作24h巡查,发现异常情况紧急上报。
(2)下部土方开挖前,在军便梁主梁的上表面设置3个观测点,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出悬吊前的初始空间位置状态。
在悬吊过程中定期对管线进行动态监测,保证悬吊过程中的变形变化在允许范围之内。
(3)加强同管线产权单位的沟通,一旦管线存在不安全因素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抢修或改进悬吊保护措施。
(二)电力电缆管线
因电力顶管埋深5.8m ,侵入车站主体结构,经业主与产权单位协商,已定于2013年9月将其迁改至现有水泥套管内。
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亦采用军便梁对水泥套管内的电力电缆进行悬吊保护,具体悬吊施工方案参照天然气管道悬吊保护方案进行。
如图5.3、图5.4所示:
军便梁
10#槽钢图5.3 电力电缆悬吊保护示意图
图5.4 电力电缆悬吊结构剖面图
四号线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主体保护层上方先回填50cm厚素土,再在上方进行砌筑沟道。
将影响沟道砌筑的部分冠梁及挡土板进行破除,以保证沟道的净尺寸。
新修沟道要与老沟道进行联通,若不在同一高程,则在新修沟道两侧各加一个维护井进行联通,以便后期进行新加电缆施工。
沟道与车站主体位置如图5.5、5.6所示:
50cm厚硬化路面
图5.6 新修电力沟道剖面图
六、管线应急预案
由于李家村车站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周边商业繁华,在此处施工时可能对地下管线造成损伤,为有效减小事故发生后造成的不利影响,项目部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体系。
(一)组织机构
组长:李霄辉
副组长:刘丹苑丰侯城李勇曹安君
组员:潘富强张文平赵超于宜兵陈斌柴东升韩刚王昊龙峥(二)职责分工
组长: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抢险工作,并且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在现场进行组织有序的进行抢险工作。
副组长(总工程师):在赶往现场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制定详细可行的抢险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测量人员对抢险部位进行监控量测。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根据指定的抢险措施,组织相应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工作,并且积极与产权单位取得联系,通知产权单位尽快赶往现场进行处理。
副组长(项目副书记):在赶往施工现场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地面交通进行疏倒,积极应对新闻媒体,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助。
物资设备组:根据现场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将应急物资第一时间运至现场,同时与周边材料设备商取得联系,使现场救援物资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医疗救护小组:经理部医疗救护小组由项目经理部与指定医院达成协议,指定有医疗救护经验的医生3~5人组成,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项目部立即组织医院救护小组携带医院相关医疗设备奔赴现场。
抢险救灾小组:抢险救灾小组由施工队长领导,由富有丰富施工经验、具有专业技能、身体健康强壮的中青年职工、管理人员组成。
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时,根据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指令,立即投入应急抢险施工。
人员如下:组长:左建奇(领工)
组员:杨易龙(防水领工员)、易永刚(电工)、聂俊元(电工)、习晓峰(电工)、许文佐(焊工)、马铭(文明施工员)、贠中平(文明施工员)、张满仓(文明施工员)。
(三)应急处理程序
图6.1 管线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