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冈二中2018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量:14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秧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酌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威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

“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

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

“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封建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人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4-6题。

梨花白刘建超
梨花自在老街唱红时,年方十六。

梨花白六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拜在梅派名师门下。

在老街首次登台时,正值梨花满天,一院春色,师傅便给她起了个艺名——梨花白。

梨花白登台唱的是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

梨花白扮相俊秀,嗓音甜润,念白、唱腔、舞蹈、水袖,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深谙梅派风韵,把老街人听得如醉如痴。

梨花白走出戏楼已是午夜,一钩弯月苍白地挂在丽京门的檐角,青石板路泛着幽幽的冷光。

一辆车轻轻地来到她的面前,拉车的是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

老街人歇息得早,天黑收店,吃饭睡觉。

半夜里是不会有啥生意的,尤其是个拉车的。

“这么晚了,还没有收工?”
小伙子憨憨地笑笑:“我是在等你,天黑,路上怕不安全。


梨花白好生感动。

说了句:“去怡心胡同。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轻快地颠簸起来。

老街的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

从丽京门到戏园子,一色的青石板路。

青石板路在戏班子唱戏时才热闹一下,沿街两边各种摊贩忙碌着,多半是卖些小吃、水果。

在这里可以吃到纯正的不翻汤、浆面条、绿豆丸子汤。

戏散人静,青石板路便又恢复了冷清。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微微颠簸,却很舒适。

许是太累了,梨花白在轻微的颠簸中闭上眼睛睡了。

拉车的小伙子放幔了脚步,双手攥紧车把,让车子走得更平稳些。

怡心胡同到了,小伙子不忍心叫醒梨花白,车子拐过头又跑了回去。

梨花白醒来,看见小伙子气喘吁吁,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梨花白连忙表示歉意,小伙子乐呵呵地说:“没事,我爱听你唱戏。

只要你有戏,多晚我都等你。

我姓程,你叫我程子就中。


程子真的每次都等着拉梨花白,并且说啥都不收钱。

梨花白说急了,程子就呵呵笑,说:“那中,啥时候你给我唱出戏就中了,我爱听《贵妃醉酒》。


一个雨夜,程子送梨花白回家,发现胡同口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程子也就没走,躲在一个屋檐下。

梨花白住的二层木楼上果然传出了动静。

程子飞一般蹿过去,跑上二楼,推开了门。

几个汉子满嘴酒气,梨花白单薄的身子缩在床角发抖。

几个痞子对程子来搅和他们的好事极其恼怒,三五下就把程子打翻在地。

程子满脸是血,依然倔强地站起来。

痞子头儿说:“看来你真是想逞能了。

那我成全你,今天我要不了女的就要你。

你是干啥的?”
“拉车的。


“靠腿脚吃饭啊。

那好吧,今天我废了你的腿,就放过这个小妞。


“咋都中,你们别欺负女娃。

不然,就是打死我,我也拽个垫背的。


痞子掏出了刮刀,程子的脚筋被他们生生挑断。

虽然那几个痞子后来被法办了,但是,程子只能坐轮椅了。

程子学了剪裁手艺,在丽京门下开了“贵妃醉裁缝店”。

每天接送梨花白的是她师兄洛半城。

老街人都说梨花白和她师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就是等不到他们结合的消息。

动乱的年月、剧团由造反派接管,梨花白被当成资产阶级的黑苗子遭受批斗,发配到街道去扫大街。

程子转着轮椅,找到“靠边站”的洛半城,说:“我听着剧团里演李铁梅的那主嗓子不中,不洪亮。

英雄李铁梅声音不洪亮咋能鼓舞咱老街人们,。

你和剧团头头说说,可以让梨花白伴唱,这也是接受改造,接受教育嘛。


剧团头头觉得革命群众说得有理,就把梨花白抽回团里,在幕后为演李铁梅的演员伴唱。

老街人知道后,都去听梨花白唱戏,听戏的人多了,剧团头头挺高兴。

中秋时节,梨花白发烧,嗓子不佳,她和剧团头头请假。

头头瞪着三角眼不允许——中秋节快到了,要过革命化的中秋节,死了都要唱。

结果梨花白在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时,倒了嗓子。

剧团头头说梨花白故意破坏,还是想着那些才子佳人。

在戏园子的土台子上,不但批斗打骂梨花白,还要她把“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唱一百遍。

梨花白直唱得气若游丝,昏死过去。

从医院出来,梨花白彻底失音,别说唱戏,说话都如蚊子嗡嗡。

洛半城气愦难平,把剧团头头狠狠揍了一通,从此不再唱戏。

一个艺人,不能唱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梨花白来到了洛河边。

圆月朗朗,秋水依依。

梨花白的脚刚刚踏进河水,却听到洛河桥上传来《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竟然是程子。

梨花白哭倒在程子怀中。

动乱过后。

梨花白又回到剧团,担任艺术指导。

她退休后常常推着程子去广场听大家聚会唱戏,两人真的是发如梨花。

又是一个中秋夜。

老街戏园子那座土台子上,梨花白和洛半城着戏装,冰冷的月光下,演着《贵妃醉酒》。

台下没有观众,静静的场予里,只有一部空空的轮椅。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怨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程子专程等候梨花白并送她同家,一是因为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天又黑,他怕路上
不安全,二是他想让梨花白给他唱一曲《贵妃醉酒》
B、城里的人都认为梨花白和她的师兄极为般配,但就是没有他们结合的消息,这是因为
当时梨花白内心对程子十分愧疚。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不多,但多次写到清幽的青石板路和冷冷的月光,既渲染了气氛,
同时也给小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D、小说在刻画人物上主要是正面描写,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凝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4、C A曲解文意,程子给梨花白拉专车,主要是凶为他情迷梨花白,而他让梨花白唱《贵妃
醉酒》,是在梨花白—再强调要给钱的情况下才提出的。

B无中生有,梨花白没有与师兄结合的原因,文章并没有具体给出,此项判断过于武断。

D.小说中并没有采用心理椭写。

5、请简要分析程子的性格特点。

(5分)
答:
5、①痴情专一,表现在他对戏曲、对梨花白都很痴迷,②细心体贴,比如在送梨花白回家的
路上,小心翼翼,不想打扰梨花白休息③吃苦耐劳,每天都送梨花白同家,不避风雨。

④善良勇敢,在梨花白处于危险之时,舍命救人。

⑤乐观坚忍,在腿脚残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

(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小说中《贵妃醉酒》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6分)
答:
6、①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程、梨二人首先因戏结识,接着二
人又因戏增进了情义,后来程子唱的《贵妃醉酒》又挽救了梨花白的性命,最后梨花白的演绎,又再一次将二人的情感升华。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

比如文章储《贵妃醉酒》既突出了梨花白演艺技巧的高超.也突显了程子对梨花白的爱。

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这出戏见证了他们故事的发展,也承载着他们深厚的情义。

同时,这份情义电不因时代的变迁及摧残而改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三)实用类文体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7-9题。

超级演讲家霍金
霍金的演讲之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对理论物理学的卓越贡献上。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声望一步步提高的同时,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若是一些科学成果只在业内引起重视,却无法在大众中普及,那这些研究成果还有什么伟大可言呢?于是,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家”的历程。

1987年10月,英国的伯明翰召开运动神经细胞病协会会议,霍金受邀进行了一场演讲,题目是“我的病历”。

霍金从自己的童年开始讲起,从那些“笨手笨脚”的先兆,一直讲到2l岁被确诊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也讲到了“最多还能活两年”的预言。

他表示,有随时都会到来的死亡威胁,那种感觉很不好受,但是他依然在进行科学研究,依然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我并不比别人差什么”。

1988年,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

4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一场题为“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

霍金指出,大多数人认为进入黑洞之后,就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区域,于是就有了时空旅行的巨大可能。

他提醒人们,不要渴望进入黑洞,如果人类跳入黑洞,瞬间就会被撕得粉碎,连构成他身体的粒子也不能避免。

随后,这位“被撕得粉碎的人”就会通过婴儿宇宙,经过另一个黑洞被发射出来,重现于另一个区域。

这次演讲吸引了众多对宇宙好奇的听众,霍金总能把一些枯燥的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霍金试图通过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分享,除了常在英国及美国发表演说,1989年10月,他还来到西班牙的奥维多,此次的演讲题目是“公众的科学观”。

霍金认为,社会
大众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大都漠不关心,对于科研成果为公众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众也是冷眼相待。

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科学在大众中普及,让大众能够对温室效应、酸雨、遗传工程甚至核武器的发展等问题得出较为科学的看法。

中学的科学教育制度需要改善,要拓宽科学传播的途径,如播放此类电视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注重教育意义,让观众明白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霍金还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了对他来说非常遥远的国度——中国。

2006年6月17日,霍金以病残之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北京。

这是继1985年、2002年两次访华后,他第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6月18日,他面对中国的6 300乡名听众演讲他的《宇宙的起源》,他围绕“我们为何在此?又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展开。

宇宙是否会继续膨胀?会不会在某一个时点最终坍塌?这些都是充满神秘感的,在足球世界杯尽情演绎的夏日里,霍金掀起了又一轮科学的热潮。

霍金的演讲充满了科学的正能量,他的演讲实录被印刷成各类读物销往世界,演讲的视频被制作成各类纪录片传遍全球。

霍金就这样在宇宙当中影响着我们,像一颗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摘编自荣楚欧《斯蒂芬·霍金传》)
相关链接
①靠电脑合成发音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通常要准备10天,但这并没有削弱霍金同大众交流的愿望。

在他看来,向大众揭示宇宙的神奇和宇宙学研究所反映出的哲学和科学思想是学者的本分。

(摘编自蔡肖兵《生命还在希望就在》)
②在中国,霍金走近公众所引起的轰动有目共睹。

2002年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那次演讲的会场里座无虚席,这说明一个事实:霍金正在用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吸引大众走近科学。

丘成桐先生如此评价:“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大科学家应当带头做科普。


(摘编自2006年6月22日《光明日报》《霍金:一个巨大的科学磁场》)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霍金在宁宙论和黑洞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他在当代理论物理学界的地
位,也成为他日后演讲成功的坚实基础。

B、霍金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世人所熟知,从
而开始了为大众普及科学的演讲历程。

C、在《黑洞和婴儿宇宙》的演讲中,霍金谈到了人类能否进入黑洞实现时空旅行的问题,
巧妙地为大众解释了枯燥的黑洞理论。

D、霍金试图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到全世界,他的演讲没有局限在美国和欧洲,他曾经前后
三次到中国演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7、B 原因出错,据第2段首句“他开始思考,科学应该是为世人所熟知的”及其他信息可知,
霍金进行全球科学演讲的目的是高尚的、纯洁的。

他是为了对大众进行科普,并非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

故选项把“并不满足于只在科学界拥有声望”等作为演讲原因,歪曲文意,有贬低霍金人格之嫌。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霍金21岁时被预言最多还能活两年,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仍投身科学研究,自强不
息,掌控自己的命运,体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

B、大科学家霍金没有只是埋头于书斋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演讲事业中,
带头做科普,值得其他科研工作者学习借鉴。

C、霍金的演讲既有对遥远宇宙的探讨,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不仅是一个研究星空
的科学家,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者。

D、本文侧重对霍金演讲内容的介绍,对其科研经历叙述不多,但读者仍能从中了解到霍
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和超级演讲家的。

E、虽然霍金本人已不能说话,但他还是愿意向大家普及科学,即便要为此准备几天。


种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8、AE B.据第2段“除了写书和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作为‘超级演讲
家’的历程”等可知,他仍以学术研究为主,故选项中“他将主要精力放在演讲事业中”
错。

C.从全文来看,本文展现了霍金的科学精神——向大众传播宇宙科学,故应将选项中的“人文关怀”改为“科学情怀”。

D.无中生有,本文未叙述霍金的科研历程,敞读者无法从中了解霍金成为伟大科学家的过程,但选项却说读者能够了解到“霍金是如何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的。

9、为什么霍金被誉为“超级演讲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
答:
9、①从演讲者的角度看,霍金以超平常人的毅力战胜了身体上的缺陷,对理论物理学有卓
越贡献;靠电脑合成发音,以演讲的方式传播科学,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从演讲内容及方式看,他研究的内容是深奥难懂的,如宇宙论和黑洞等,但他能把高
深、枯燥的宇宙学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

③从演讲效果看,对自身的经历、公众科学观的思考,对未知世界的探讨,引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传递了多种正能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接受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闻:懂得
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D、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A “受”通“授”传授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A、惑而.不从师
B、吾从而.师之
C、犹且从师而.问焉
D、择师而.教之
A A项与例句中的“而”都表转折,B、C、D均为顺承连词。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提出了择师标准,那就是不分年龄,不分贵贱,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B、第二段主要运动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学习和耻于求师的恶劣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向他人学习为例,进一步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D、第四段作者既肯定了李氏子蟠的好学和博学,也批评了他不受时俗限制的个性。

D 没有“批评他不受时俗限制的个性”。

13、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得分点:①师,学习②庸,岂,哪③年,年龄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译文:得分点:①身,自己②耻,以一为耻③惑,糊涂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得分点:①不必,不一定②术业,学问和技艺③而已,罢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正确这道宋诗,完成14-15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BD B,无中生有,“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在诗中找不到依据:对“不敢自居第一”的理由理解错误,由注释③可知.为避免被扣留,不敢自居第一。

D.苏轼告诫苏辙“切莫以家世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并没有让他展示“谦恭的君子风度”。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
答: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三)古诗文默写。

(共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