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第四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人身起火的扑救 (1)就地打滚用身体将着火部分压灭。切不可跑动,否 则风助火势,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衣服着火,可采取 脱衣,局部裹压的方法灭火。明火扑灭后,应进一步采 取措施清理棉毛织品的阴火,防止死灰复燃。 (2)纤织品着火有较大的危险性,易粘在皮肤上,扑救 时不能轻易撕扯受害人的烧残衣物,否则容易造成大面 积创伤,使裸露的创伤表面加重感染。 (3)易燃可燃液体大面积泄漏引起人身着火,可将受害 人拖离现场,用湿衣服、毛毡等物品压盖灭火; (4)火灾扑灭后应特别注意烧伤患者的保护,对烧伤部 位应用绷带或干净的床单进行简单的包扎后,尽快送医 院治疗。
二、问答题 1.什么是闪点、燃点和自燃点? 2.燃烧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进行控制? 3.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控制主要有哪几方面? 4.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5.如何扑救电气火灾和化学危险物品火灾?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爆炸反应的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ABC ) A.气相 B.液相 C.固相 D.多相 E.双相 2.爆炸的破坏的作用形式主要有( ABCD )及其他破坏作用 A.冲击波 B.震动 C.碎片冲击 D.造成火灾 E.环境污染 3.影响气体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有(ABD ) A.初始温度 B.初始压力 C.容器体积 D.激发能源 E.氧含量 4.影响粉尘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的因素有( BCD ) A.空间体积大小 B.空间粉尘含量 C.惰性物质含量 D.粉尘分散度 E.粉尘的 粒度 5.在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场所,防范明火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措施, 产生明火的主要原因有(ACD ) A.加热操作 B.高温化学反应 C.动火作业 D.飞火和移动火花 E.摩擦 6.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控制措施主要有( ACD ) A.取代和降低用量 B.高压操作 C.惰性气体保护 D.通风操作 E.隔离操作 7.基本的灭火方法有(ABCD ) A.隔离法 B.冷却法 C.窒息法 D.抑制法 E.人工灭火法
4.生产装置初期火灾的扑救 制药企业生产用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 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经过许多工艺过程,在连续高温度和压力 下变化及多次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物料的跑、冒、滴 、漏,极易起火或形成爆炸混合物。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1)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燃烧物质及物料的来源,在灭火的同 时,及时关闭阀门,切断物料。 (2)采取多种方法,消除爆炸危险。 (3)准确使用灭火剂。 (4)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当班负责人除立即组织岗位人员积 极扑救外,同时指派专人打火警电话报警,以便消防人员及时赶 到火场扑救。 (5)消灭外围火焰:控制火火灾时, 一般都能用水、砂土、石棉毯、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等灭火器材扑救。但粉状固体如铝粉 、镁粉、闪光粉等,不能直接用水、二氧化碳 扑救,以免粉尘被冲散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而可能发生爆炸。 磷的化合物、硝基化 合物和硫磺等易燃固体着火,有有毒气体和刺 激性气体,扑救时人要站在上风向,以防中毒 。
2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火灾。原 理是在液体表面生成凝聚的泡沫漂浮层,起窒 息和冷却作用。但是由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所以不能用来扑救带电设备及遇水燃烧物质 引起的火灾。
3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灭火剂 原理主要是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或可燃气体的含 量,另外,因喷射出来的干冰温度可达-78.5℃ ,除了窒息作用外,还有一定的冷却作用。适 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火灾、一般电气火灾。但不 能扑救金属钠、钾、镁、铝等火灾。
基本的灭火方法有隔离法、冷却法、窒 息法、化学抑制灭火法。 隔离法就是将着火的区域与周围可燃物 质隔开,中断可燃物的供给,使火灾不能蔓 延。 冷却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 体上,使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至燃 点以下, 燃烧过程停滞或减缓,或者将邻近着火场的 可燃物温度降低,避免扩大形成新的燃烧条 件。
2.化学危险物品火灾扑救 ①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扑救:比水轻,不溶于水的有 机化合物,如乙醚、苯、汽油等的火灾,可用泡沫或 干粉扑救。禁用水扑救;能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的液 体,如甲醇、乙醇等醇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类、 丙酮、丁酮等酮类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或抗溶性 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扑救;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 液体,如二硫化碳等发生火灾时,可用水扑救,但覆 盖在液体表面的水层必须有一定厚度,方能压住火焰 ;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砂土扑救 。因砂土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 底部,造成液面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灾蔓延扩展。
3.电气火灾扑救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为防止触电事故,一般都在切断 电源后才能扑救。(1)断电灭火: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或 引燃附近可燃物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切断电源时除要 防止触电和电弧灼伤外,还应注意:切断电源的位置要 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扑救工作进行。电源切 断后,扑救方法与一般火灾扑救相同。(2)带电灭火: 有时在危险的情况下,如等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扑救,就 会有火势蔓延扩大危险,或者断电后会严重影响生产。 这时为了取得扑救的主动权,扑救就需要在带电的情况 下进行。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带电灭火在一定程度上要有 专业扑火人员进行。
比水轻且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等某些芳香族烃类以及溶解或稍溶于水的液体如醇类甲醇乙醇等醚类乙醚等酮类丙酮等酯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以及丙烯腈等大容量贮罐如用水扑救因水会沉在液体下面能形成喷溅漂流而扩大火灾
消防知识?
消防安全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企业员工最基本的技能是要掌握“四懂四会” 。 四懂:懂火灾的危险性;懂火灾的预防措施; 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火灾的逃生知识。 四会:会报火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灭初 起火灾;会组织逃生。
窒息法就是消除助燃物(空气、氧气或其他氧 化剂),使燃烧因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主要是采 取措施阻止助燃物进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介质和 阻燃性物质冲淡稀释助燃物,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 氧化剂而熄灭。如黄沙、干土、石粉、湿麻袋等直 接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上,以隔绝空气,使燃烧停 止。 化学抑制灭火法就是将抑制剂掺入燃烧区域,消 除自由基,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进行,使燃烧中断 而灭火。
关于防中毒防窒息,我想解释一下:许多 化学物品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烟雾。一些有毒物 品燃烧时,如使用的灭火剂不当也会产生有毒 或剧毒气体。另外,使用二氧化碳等窒息灭火 方法,使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可能引起 窒息。因此,在扑救火灾时还要特别注意防中 毒、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 火剂,以避免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在扑救时 人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带面具,以 防发生中毒或窒息。
5其他 用沙、土覆盖物来灭火也广泛,主要起到与空 气隔绝的作用,另外,可吸收热量,起到一定 的冷却作用。
三、几种常用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火灾在初起阶段较易控制 ,也是扑救火灾减少损失的理想时段, 否则将极大地增加灭火难度。 1.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 ①早报警,以减少损失;②边报警,边 扑救;③先控制,后灭火;④先救人, 后救物;⑤防中毒,防窒息;⑥听指挥 ,莫惊慌。
4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 微细固体粉末,由能灭火的基料(90%以 上)和防潮剂、流动促进剂、结块防止 剂等添加剂组成。一般用于二氧化碳或 氮气作动力,将干粉从容器中喷出形成 粉雾,喷射到燃烧区灭火。
优点: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性、无腐 蚀性、不导电、易于长期储;适用温度范围广 ,能在-50℃——60℃的温度条件下储存与使用 ;能防止热辐射,因而在大型火灾中,即使不 穿隔热服也能进行灭火;干粉可用管道进行输 送。 缺点:在密闭房间中,使用干粉时会形成 强烈的粉雾,且灭火后留有残渣,因而不能适 于扑救精密仪器设备、旋转电机等的火灾;干 粉的冷却作用较弱,不能扑救阴燃火灾,不能 迅速降低燃烧物品表面温度,容易发生复燃。
③硫酸、硝酸等如遇加压水流,会立刻沸 腾,使酸液四处飞溅,故不能用密集水流扑救 ,少量时可用雾状水扑救。④有些化学物品遇 水能产生有毒或腐蚀性气体,如磷化锌、磷化 铝、硒化镉等,也不能用水扑救。⑤电气火灾 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⑥高温状态的设 备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的突然冷却会使设备 爆裂,只能用水蒸气灭火或让其自然冷却。⑦ 精密仪器设备、贵重文物档案、图书着火,不 宜用水扑救。
安全生产培训
二、灭火剂 1水及水蒸气 水适用于扑救初起之火,又常用来扑救大 面积的火灾。凡具有下列性质的物品不能用水 扑救:①遇水燃烧物品不能用水及含水的泡沫 灭火,如金属钠、钾、电石等;②比水轻、且 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等,某些芳 香族烃类以及溶解或稍溶于水的液体,如醇类 (甲醇、乙醇等)、醚类(乙醚等)、酮类( 丙酮等)、酯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以 及丙烯腈等大容量贮罐,如用水扑救,因水会 沉在液体下面能形成喷溅、漂流而扩大火灾。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A ) A.三要素 B.助燃剂 C.可燃物 D.点火源 2.燃烧的基本类型是(B ) A.闪燃、着火 B.闪燃、着火和自燃 C.闪燃、着火和爆燃 D.闪燃、自燃和爆燃 3.火灾的初起阶段,( B )是反映火灾特征的主要方面 A.烟气 B.温度 C.烟气浓度 D.特殊产物含量 4.按照爆炸能量来源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A )两类 A.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 B.简单爆炸和复分解爆炸 C.均相爆炸和非均相爆炸 D.简单爆炸和爆轰 5.非接触式探测器可以在离起火点较远的位置进行探测,其探测速度较快,适宜探测( D )的火灾 A.发生阴燃 B.发展较慢 C.发生回燃 D.发展较快 6.感光(火焰)式探测器利用光电效应探测火灾,一般可依据火焰发出的( A )来探测火灾 A.红外光 B.可见光 C.射线 D.γ射线 7.( C )系列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电器和机械设备等的初起火灾,具有结 构简单、容量大、 移动灵活、操作方便的特点 A.干粉灭火器 B.高倍数泡沫灭火器 C.二氧化碳 D.低倍数泡沫灭火器 8.( A )适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如木材、棉麻等)、可燃液体(如石油、油脂等)、可燃气体(如液 化气、天然气等)以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 A.干粉灭火器 B.二氧化碳系列灭火器 C.水 D.泡沫灭火器 9.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一般不适用于( A )初起火灾? A.固体类物质 B.易燃可燃液体 C.可燃气体 D.带电设备
③遇水燃烧物品和自燃物品火灾扑救:如钠、钾 着火时应用干砂土、干粉等扑救,严禁用水、酸 碱等泡沫灭火器扑救。 ④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扑救:一般来讲都 可用水扑救,但毒害品中氰化物、硒化物、磷化 物着火如遇酸能产生剧毒或易燃气体,故不能用 酸碱灭火器扑救,只能用雾状水或二氧化碳等灭 火。腐蚀性物品着火时,可用雾状水、干砂土、 泡沫、干粉等扑救。硫酸、硝酸等酸类腐蚀品不 能用加压密集水流扑救,因水会使酸液发热甚至 沸腾,四处飞溅而伤害扑救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