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纲一案中宋江为什么要帮助晁盖——水浒拾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纲⼀案中宋江为什么要帮助晁盖——⽔浒拾遗
⽣⾠纲⼀案中宋江为什么要帮助晁盖
宋江为什么要帮助晁盖
⽣⾠纲⼀案中
——⽔浒拾遗
在智取⽣⾠纲⼀案中,晁盖、吴⽤、公孙胜等⼈都认为“不义之财取之何碍”,他们对于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纲,在这⼀点上达成了共识。

刘唐认为:劫取⽣⾠纲“天理知之,也不为罪”。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看晁盖等六⼈的誓词:“梁中书在北京害民,诈得钱物,却把去东京与蔡太师庆⽣⾠,此⼀等正是不义之财。

我等六⼈中,但有私意者,天诛地灭,神明鉴察。


智取⽣⾠纲的七个⼈中,晁盖是东溪村⾥正,相当于今天的村委会主任;吴⽤是落魄书⽣,村私塾教书先⽣;公孙胜是道⼈;刘唐是游⾛江湖的义⼠;三阮是贫苦渔民。

这些⼈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不同阶层。

这正是:
缘何盗贼遍地⽣,只为世间多不平。

官逼民反天下乱,百年⼤宋⼀时倾。

那么智取⽣⾠纲到底是义举呢,还是犯罪呢?
晁盖等⼈智取⽣⾠纲,名为“智取”,实为抢劫,按国家法律的规定,是⼀种犯罪⾏为。

但是如果从造反者的⾓度看问题,那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天理知之,也不为罪”。

那么宋江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说⾥⾯没有详细描写。

实际上,当宋江知道是晁盖等⼈劫取了⽣⾠纲时,他⾯临⼀个两难之间的选择—— “忠”、“义”不能两全。

作为国家官吏,对于抢劫犯罪⾏为放纵,是对于国家和职守的不忠。

宋江与晁盖是朋友,朋友有难,如果见⽽不救,是为不义。

这时宋江是怎么想的呢?⼩说第⼗⼋回描写:宋江听罢,吃了⼀惊,肚⾥寻思道:“晁盖是我⼼腹弟兄。

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两难之间,宋江选择了“义”。

这种⾏为被《⽔浒传》作者称
为“义释”。

⼩说后⾯描写的朱仝放纵宋江、放纵晁盖、放纵雷横,同样也有⼀个“忠”与“义”的选择问题。

朱仝因放纵雷横,受到追究。

雷横打死⽩秀英的⾏为按照今天的法律规定来衡量,应该是伤害致死。

过失伤⼈致死,本来不够死罪,但是因为被打死的是知县的婊⼦,知县“把这⽂案却做死了”。

这个知县虽然爱⾃⼰的部下,然⽽更爱婊⼦。

朱仝知道雷横被解往济州后很可能被定死罪,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在押解的途中放⾛了雷横。

这⼜是⼀个“忠”与“义”的选择问题。

朱仝的⾏为属于私放在押犯,按⽩⽟乔说是“故意脱放”,按朱仝⾃⼰后来说是“欺公罔上”如果据实追究,应该是⽐较重的。

由于朱仝“着⼈去上州⾥使钱透了”,最后从轻发落,断了⼆⼗脊杖刺配沧州。

在“忠”与“义”的选择问题上,宋江与朱仝、雷横具有共同点,他们都以义⽓为重,但是⼜不肯放弃⾃⼰“忠”的底线——虽然可以出于义⽓帮助犯罪的朋友,但是⼜要保持⾃⼰的“良民”⾝份,轻易不肯落草为寇。

同时透过宋江与朱仝、雷横的⾏为,我们也可以看到北宋朝廷已经丧失了⼈⼼,它的公务员在关键时刻不是去维护朝廷的利益,⽽是去维护造反者的利益。

这样的情况,预⽰着这个王朝距离灭亡已经为期不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