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习题与答案(新制度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诺思认为19世纪海运生产率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海盗的减少
B.船只的装载量变大
C.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D.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C
解析:海运生产率显著提高的原因,传统的解释认为最主要的是技术进步,然而事实上这一期间海运技术并没有明显的进步,诺思认为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新经济史学的产生阶段是以()为基本内容的
A.历史计量学分析
B.反事实计量分析
C.均衡分析
D.间接纪律分析
正确答案:A
解析:新经济史学的第一阶段是以计量分析为基本内容的,其方法主要是“反事实计量法”和“间接计量法”:第二阶段是以制度分析为基本内容的,主要方法是制度经济理论特别是产权理论;第三个阶段是历史生理学,主要方法是经济发展的热动力学与生理学。

3、制度变迁的动力是()
A.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
B.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C.经济快速增长
D.旧制度不再适用
正确答案:A
解析:“潜在利润”是一种在已有的制度安排结构中主体无法获取的利润。

它的存在,说明可以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行帕累托改进。

即“正是获利能力无
法在现存的安排结构内实现,才导致了新的制度安排的形成”。

4、莱博维茨和马格利斯根据不同程度的可获取信息把路径依赖分为了( )个层次
A.三
B.二
C.五
D.四
正确答案:A
解析:莱博维兹和马格利斯根据不同程度的可获取信息区分了三个层面上的路径依赖。

第一层面的路径依赖是指,行为主体拥有足够的信息,他也知道什么方案是自己的最
优选择,然而考虑到完全放弃原先选择的路径将引发若干费用,他实际上进行的是次优;第二层面的路径依赖则源于决策进行时的信息不完全。

随着时间的推进,行为主
体逐渐发现最初的决策并非最优,但先期投入的资源已成为沉没成本,经济行为只能
按次优路径继续展开;第三层面的路径依赖是,行为主体可能意识到存在更优的选择,但还是拒绝其他方案,而坚持具有路径依赖性的选择。

5、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如何进行的()
A.认知层面—经济层面—制度层面
B.经济层面—制度层面—认知层面
C.经济层面—认知层面—制度层面
D.认知层面—制度层面—经济层面
正确答案:D
解析:诺思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先从认知层面开始,经过制度层面,最后达到
经济层面。

6、下述表述错误的是()
A.制度变迁的结果是非均衡的
B.制度的无效率是历态的过程
C.制度变迁的道路是曲折的
D.制度的无效率是历史的常态
正确答案:B
解析:制度的无效率是非历态的过程,制度的无效率是历史的常态(而非例外)。

7、“新经济史学革命”的第三阶段是将()研究与社会经济史研究结合起来
A.制度变迁史
B.自然经济史
C.新古典经济学
D.人来生存状况演变史
正确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是“新经济史革命”的第三阶段,即将人类生存状况演变史研究与社会经济史研究结合起来,将历史计量分析、制度分析加以综合和扩展并与现代生物与医学分析技术等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的阶段。

8、20世界50年代末的“新经济史革命”的主线是()
A.探索分析新经济史学的范式
B.探索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C.探索人类历史上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D.探索制定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 2O世纪5O年代末,美国一批对美国经济史研究状况不满和对已有结论怀疑的经济史学者,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把计量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经济史研究中,创立并逐步完善了一门与传统经济史学在方法论上完全不同的新经济史,学术史称“新经济史革命”。

这场革命的主线是探索人类历史上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9、在制度变迁时期,()常常被()所推翻
A.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
B.正事规则;非正式规则
C.非正式规则;实施机制
D.正式规则;习俗和准则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制度的稳定时期,习俗和准则经常在变化以补足固定存在的正式规则,但在变迁时期,非正式规则却常常被正式规则所推翻。

10、诺思认为()是经济史演变动力的源泉
A.制度变迁
B.意思形态变化
C.产权的转变
D.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A
解析:制度变迁理论、新经济增长观、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是诺思学术观点的主要体现。

其核心结论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史演变动力的源泉。

二、多选题
1、经济学角度切入经济史研究的“历史经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历史生理学,主要方法是经济发展的热动力学和生理学
B.以计量分析为基本内容,主要方法是“反事实计量法”和“间接计量法”
C.以制度分析为基本内容,主要方法是制度经济理论
D.以心理分析为基本内容,主要方法是利益最大化
正确答案:A、B、C
解析:从经济学角度切入经济史研究的“历史经济学”(Historical Economics),可将其产生及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计量分析为基本内容的,其方法主要是“反事实计量法”和“间接计量法”:第二阶段是以制度分析为基本内容的,主要方法是制度经济理论特别是产权理论;第三个阶段是历史生理学,主要方法是经济发展的热动力学与生理学。

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2、新经济史学的意义有哪些()
A.重新修订许多历史结论,可以更为科学得解释历史
B.计量史学和数理模型的制作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的理解
C.拓宽了可资利用的经济史资料来源和研究范围
D.注重群体研究,有助于探索历史规律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新经济史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研究对象上来看,新经济史学注重群体研究,有助于探求历史规律;第二,新经济史学通过计量方法和数理模型及计
算机的使用,拓宽了可资利用的经济史资料来源和研究范围;第三,新经济史学使许
多传统历史结论得到重新修订,能够更为科学地解释历史;第四,计量史学和数理模
型的制作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历史发展的真实过程的理解,用验证和说明代替了传统经
济史学的例证和说服提高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丰富了人们利用史料的技巧。

3、下列属于技术变迁的结果的特征是()
A.技术变迁发展的模式固定化,选择某项技术容易,但放弃却很难
B.发展结果不一定是最佳的
C.技术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
D.结果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多种均衡的选择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自我强化机制使得技术变迁的结果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①技术变迁的结果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多种均衡的选择,可能有多种解决办法。

②技术变迁的发展结果
不一定是最佳的,一项技术在开始时可能很有效,但发展下去可能会失去效率。

③技
术变迁发展的模式固定化,选择某项技术容易,但放弃它却很难。

④技术变迁具有路
径依赖性。

一次偶然的机会可能会导致一种解决方法,而一旦这种方法流行起来就会
产生一种沿着原来路径走下去的趋势,要想改变这种方法或是选择其他路径十分困难。

4、诺思把制度变迁的方式区分为两种,是()
A.间断式变迁
B.连续渐进性变迁
C.非连续性变迁
D.政治革命
正确答案:B、C
解析:诺思对制度变迁方式的划分,他区分了制度变迁的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非连续性变迁,是指正式规则的一种根本变迁,发生这种变迁的条件是出现革命和武力征服;另一种是连续渐进性变迁,它是指交易双方(至少是交易双方中的一方)为从交易中获取潜在的收益而再签约。

5、诺思认为,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三方面的组合所作的边际调整
A.实施机制
B.运行机制
C.正式规则
D.非正式规则
正确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察诺思制度变迁的定义,它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三方面的组合所作的边际调整。

三、判断题
16、在经济史学和经济发展理论中制度因素与技术因素是交互影响的。

正确答案:对
解析:经济史学和经济发展理论中制度因素与技术因素是交互影响的
17、制度是通过经济行为主体和这些行为主体置身于其中的一系列交换关系来影响资源配置,进而影响经济绩效的。

正确答案:对
解析:制度是通过经济行为主体和这些行为主体置身于其中的一系列交换关系来影响资源配置,进而影响经济绩效的。

而历史上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则为人们考察特定的制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源泉和基础。

18、相关分析法是新经济史学最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正确答案:错
解析:回归分析法是新经济史学最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
19、反事实计量法可以估计经济史上可能出现而没有出现的情况。

正确答案:对
解析:“反事实计量法”是指在经济史研究中,根据推理的需要,提出一种并没有发生或与既定事实相反的假定来建立相应的模型,以此为依据,估计经济史上可能出现而没有出现的情况,来与历史事实作比较。

20、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制度只有有效,才会持续下去并且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

正确答案:错
解析: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