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红字的评价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对红字的评价及研究
《红字》素来享有“心灵罗曼史”的美誉,它既是霍桑最优秀的作品,也是那个时代美国人的骄傲。

《红字》一书的人物刻画颇有特色,采用了典型的类型化,即书中的人物不是作为特殊的个体来展现,而是作为具有独特心理状态的一类人而打动读者。

海丝特·白兰属于那类胸前佩戴红字、勇敢、能干而又充满活力的妇女的代表;丁梅斯代尔则是手按胸膛、良心有罪的那类人的生动体现;齐灵渥斯集魔鬼、中世纪炼丹术士和心怀恶意的科学家于一体。

其中每个人物又与书名所示的“红字”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海丝特是“现形的红字”;丁梅斯代尔是“隐形的红字”,为赎罪、内省等宗教意识所纠缠;齐灵渥斯是真正的“红字制造者”,身体的畸形与心理的仇恨导致他成为堕落深渊的最恶者;珠儿则是鲜活的、洋溢着活力的“生命的红字”,她像海丝特胸前刺绣的鲜红的红字一样构成整幅晦暗画面的亮色。

被喻为“心灵的罗曼史”的《红字》当然有大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

事实上,书中的主要人物不仅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困境中,更生活在心理的困境中。

作者用巧妙而饱蘸同情的笔触将他们心灵的扭动挣扎呈露纸上。

同时,心理描写与字母“A”含义的逐渐转变互相映衬,字母“A”由清教徒眼中的“通奸罪”转变为“能干”(able)、“天使”(angel)、“崇拜”(admirable)等意,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齐梅斯代尔牧师心理痛楚的同情和对海丝特勇敢大度的赞赏。

小说的重要场景,即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珠儿的两次全体聚首都是通过一系列静景展示的,画面恒久、语言精炼、情感强烈,具有雕塑的力度与美感。

霍桑在《红字》和其他著作中那种渲染气氛,深挖心理,对人类道德、宗教等基本问题的深刻追问为众多后世作者所推崇,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托妮·莫里森等都汲取了他的某些写作方式。

《红字》无愧于世界上不朽巨著的称号。

它自1850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有多种译本问世,深受读者欢迎。

它还被改编成戏剧、歌剧、电影广泛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