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常常寓数学知识教学于各种情境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有趣,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使他们逐渐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展现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一年级刚涉及10以内的加减法时,单纯的数字计算,对学生来说,既枯燥无味,又抽象和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认识共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加与减的计算中,我把呆板的数字转化到学生都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先出示一张有2只鸟在吃食的图片,然后运用动画辅助,又飞来了3只鸟,这时,在学生的头脑里就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视觉效应,他们很自然地会说出:原来有2只鸟,后来飞来3只鸟,现在一共有5只鸟,算式是2+3=5。

同样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示图片:原来有5只鸟,飞走了2只,现在还剩下3只鸟,算式是5-2=3。

原本枯燥无味的加与减计算题,放置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他们找到生活中的共鸣,呆板的数字,就会变
得鲜活起来,课堂就会充满生气和情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热情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稳定性差,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数学教学放置在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在游戏情境的活动中不知不觉进入数学王国,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

比如:在复习“加减法计算”时,怎样做到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既能增加课堂趣味性,又能让学生爱学乐学?这时,我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孩子一般都喜欢玩城堡的游戏,我就出示一个城堡的游戏画面,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马上会集中过来,然后我给他们布置任务:今天我们要去一座城堡中探险,在进城堡之前,有一扇城门紧闭着,需要大家找到密码才能打开,你们有信心找到密码吗?这时同学们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会大声告诉我:有信心。

然后我把需要“解密”的几个计算题显示在城门的画面上,同学们会很自然地把自己沉浸到角色中去,拿起笔来很利落地去完成任务了,当第一步任务完成后,我会表扬他们:真棒,你们拿到了打开城门的钥匙,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打开城门,去城堡里面探险吧。

就这样,在一步步的设卡中,让学生去解题,打开一扇扇通往成功的门。

孩子们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情境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化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数学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演示实物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一年级数学中要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形状,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老师单纯地用口述来讲解,那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为了化抽象为直观,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形状,我会事先准备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先观察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在直观视觉效应的冲击下,一部分学生能感知它们的一些特点,但是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我会适时地加以引导,再配合实物的实际演示,学生会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只能摆放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地滚动,而圆柱体和球体能滚动,这里就把它们先分出了两类,然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圆柱体和球体,它们滚起来是一样的吗?这个时候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就会说:一个是一直朝着一个方向滚动的,另一个是乱滚的。

就这样,在实物演示的情境中,给了孩子们一个生动形象的直观反应,他们就能很好地掌握各个物体的形状特征了。

然后再让学生找找在他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物体,学生很快会拿出实物,争先恐后地要发言了,“橡皮是正方体的,铅笔盒是长方体的,铅笔是圆柱体的等等”,这样做,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加数学和自己的亲近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情境教学正是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创设出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