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培训资料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优课)教学设计

节奏舒展、自由
介绍山歌特点。
新授课
4.视唱歌曲解决重难点。
5.发声练习。
6.师范唱,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
学生视唱歌曲并找出主题音调的旋律“1、2、6”三个音;
指导:气息饱满,用力均匀。
学生找出方言词[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石(sa)、禾(wo)、鞋(hai) ]
师介绍三音创作手法并解决视唱过程中的难点
a倚音;
b延音线;
c弱位起唱;
d波音;
e自由延长记号
注意唱高音时下巴尽量放松,咬字时适当加大上门牙的力量,同时注意深吸慢吐。
学生认识方言词并进行熟读。
7.填词完整演唱歌曲。
8.加入情绪完整演唱歌曲并分小组合作。
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是那一句?
仿佛联想到了什么?
八年级下学期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打支山歌过横排》
课时
1
课型
唱歌课
备注
学习
目标
一、能用自然而明亮的声音,以方言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二、初步感受兴国山歌,了解其音调及衬词特点。
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有感情,高亢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唱好歌曲开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发现与解决
山歌特点:
指在山间野外从事劳动的人们,抒发感情即兴编唱的民歌,我国山歌丰富多彩,分布很广,节奏大多舒展自由,旋律高亢、奔放、悠长,常加入衬词衬句。
导入
1.聆听师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导入新课。
学生小声哼唱
聆听
2.初听并感受歌曲;
音乐课《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打支山歌过横排》
课时数
1
课型
唱歌
主备人
代亚菲
审核人
姜萍
执教周次
( 5 )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目Hale Waihona Puke 标1.通过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了解“兴国山歌”的创作手法及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
2.能够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体会客家方言语言特点
情感目标
3.通过聆听模仿学唱能够用高亢嘹亮的声音唱出山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
五:兴国山歌特点
聆听两段兴国山歌做对比,找出有什么共同点? 播放《红区干部好作风》《请茶歌》 开头都是以“哎呀嘞哎”或者呼应语“同志哥”开头 出示幻灯片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介绍和音乐的聆听,了解兴国山歌旋律和歌词唱腔的创作手法。
3、探究提升阶段:
歌曲运用了客家方言演唱歌曲,这么唱有什么好处呢? 更能表现出民歌高亢悠扬,亲切感人,表现出客家人明快、朴实、豪放的山野气息。 观看视频歌手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客家山歌用客家话来演唱,基本上都是四句七言体,第一,二,四句押韵演唱的时候随口而出 深情意切,唱腔也丰富多彩,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
民歌谚语说“山歌不过梁,各是各的腔”客家山歌也是这样的同中有异,因为口音的不同,还有环境的差异,而导致了客家民歌唱腔的不同,形成了客家山歌“九腔十八调” 唱会了这首歌。
4、小结:
兴国山歌就是因为有乡土情,泥巴味,唱的都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信手拈来,出口成歌,下面让我们重温这首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客家山歌的演唱方式有独唱 对唱 重唱 领唱加合唱以及客家说唱等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对唱这首《打支山歌过横排》分两大组,起立演唱,带手势,注意表情。 试着找同学独唱歌曲,教师给予鼓励评价。
人音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打支山歌过横排

打支山歌过横排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兴国山歌及相关文化,感受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以及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模仿,交流,合作表演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风格的体验。
2、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头“哎呀嘞——哎”的演唱,掌握歌中装饰音的演唱以及歌曲风格特点的表现。
三.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活动2【导入】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喜欢听一些什么样的音乐或歌曲?生:师:哦,都是一些流行音乐(或打不风都是流行的通俗音乐)。
但是,在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除了这些时尚、流行的通俗音乐以外,还有一种音乐世世代代被人们传唱不息,向人们散发着古老而璀璨的一束光芒。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几段这样的音乐,大家听一听,这些音乐属于什么类型?活动3【讲授】三、新课传授1欣赏民歌(出示民歌欣赏的影音——做好的微课)师:这几首歌曲都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生:民歌师:对了,都是民歌,而且都是中国民歌。
在这几首歌曲中你最喜欢那首歌曲?生:《大地飞歌》师:哦!这首歌是一首典型的民歌中按体裁分类的山歌,而且是一首苗族的山歌。
那么,什么样的歌曲才是山歌,山歌又有哪些特点呢?2、山歌简介(出示课件)师:我们的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歌也是丰富多彩,山歌更是异彩纷呈。
他们出来具备刚才老师说的山歌共有的特点外,各民族各地区还有他们各自的山歌的风格特点。
江西省的兴国县被誉为“山歌之乡”,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一把芝麻撒上天、兴国山歌万万千“可见兴国山歌之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3、《打支山歌过横排》及兴国山歌简介(微课出示)国歌过横排》4、初赏《打支山歌过横排》感受歌曲的特点体会歌曲的音乐结构(曲式结构)5、教师简介歌曲6、教师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思考歌曲的音乐结构7、随教师视唱乐谱,感受歌曲中哪一句最有特点?给你个感觉如何?(哎呀嘞——哎/ 很多方言听不懂、豪放嘹亮……)8、教师简介客家方言同时出示课件(1)哎呀嘞——哎(2)横排(3)和草鞋(4)歌中一些字的方言发音9、(视唱乐谱)歌曲中运用了那些装饰音?这些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波音、(2)倚音(3)自由延长音(4)连音线的使用9、(视唱乐谱)歌曲中运用了那些装饰音?这些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0、填唱歌词:找出歌中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那一句,有什么特点?(哎呀嘞——哎/ 曲调高昂先声夺人)11、拓展表演:演唱歌头(分组表演并作回应一唱一和)12、随音乐演唱歌曲思考:听着这样的歌声你会联想到什么?13、这首山歌的特点如何?14、看乐谱唱歌,感受歌曲除了第一句,的旋律落差大吗?运用了几个音?(不大、三个音,6、1、2兴国山歌三音创作手法)15、再听音乐,体会兴国山歌的特点。
打支山歌过横排-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打支山歌过横排-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打支山歌的起源、背景及发展;2.掌握打支山歌的基本歌词;3.掌握打支山歌的节奏和重点唱法;4.加深对国乐的理解和热爱。
教学内容1.打支山歌的基本介绍;2.民族器乐演奏“打支山歌”;3.人声演唱“打支山歌”。
教学过程1. 打支山歌的基本介绍打支山歌,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壮族创作的民歌,对于该地区的农民来说,这是种最普遍的歌曲,大多取材于生活,唱出了人们的悲欢离合,是表达民族感情的一种方式。
2. 民族器乐演奏“打支山歌”2.1 打支山歌乐器打支山歌演奏的乐器主要有丝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2.2 打支山歌演奏技巧打支山歌演奏的技巧很多,如:滑音、颤音、击打、拍打、顿音等。
2.3 手把手教学演奏打支山歌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打支山歌演奏的基本要素,然后逐步教授一些比较简单的打支山歌演奏技巧,最后大家一起合奏了一曲打支山歌。
3. 人声演唱“打支山歌”3.1 打支山歌的唱法介绍打支山歌的唱法分为“领唱式”、“和唱式”两种。
领唱式以少数民族壮族人擅长的高亢歌声为主,和唱式以掌声、脚拍等声响为伴奏。
细致的唱腔、回旋、翻跟头等多种技巧都让这首山歌显得更生动,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风格特点。
3.2 打支山歌的基本歌词歌词:打支山哥打支山,我们壮族人打支山山上采蘑菇,山下搭草棚草棚里有个美眉,黑亮耀人见人爱山上有一座山,顶上有一块碑碑上写着几个字,支共领导万岁这首歌情感真挚、真实、感人肺腑,词入歌中,情韵脉动,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壮族人民的集体勤劳、团结、礼貌、热情、自信、坚毅的生活状况,抒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族风情浓厚。
3.3 手把手教学演唱打支山歌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了打支山歌的歌词含义,并逐句教授了歌词的发音和唱腔要领,最后全班齐唱了一曲打支山歌。
总结在这堂音乐课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打支山歌的基本介绍、民族器乐演奏和人声演唱,还加深了对国乐的认识和热爱。
对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融合”,以及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国民歌中的三种重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是学生有必要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内容,在七年级的《劳动的歌》《小调集萃》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中国民歌中的号子和小调两种体裁,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山歌主要分布在高原,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与我们的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本单元选用了江西民歌《打支山歌过横排》,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不同地域风格色彩的作品,让学生领略山歌独特的艺术魅力,积累山歌的学习经验!《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结构短小但气韵悠长的兴国山歌,歌词质朴,七言四句,歌头是兴国山歌招牌式的喊腔式衬词“ 哎呀嘞唉” 高亢有力,在高音3 上延续后引出四个旋律相似乐句,歌中每句的起始音都是同一个音,句尾均是叹气般的下行音调,旋律多为一字一音,乐句紧凑少有拖拍,犹如勤劳的客家人挑着担子穿行于起伏陡峭的山路间,歌曲为羽调式,中速,用自然音色演唱!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很强,模仿能力极强,在知识基础方面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描述不同音乐的地域特点或民族风格!在生活经验方面,学习过民歌,但对于方言和民歌中音乐旋律的关系并未深入探究过!三、教学目标1.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新课标要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中国民歌中的山歌产生兴趣,喜爱民族音乐。
了解兴国山歌的特点,通过聆听演唱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学生能够喜欢演唱山歌、用歌声表现兴国山歌的优美、高亢、嘹亮的音乐韵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新课标要求: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演奏音乐等手段,参与表现音乐。
(1).能够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哎呀嘞”,体验兴国人民在山间野外劳作时抒发情感,引起对方的注意且最具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一句。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山野放歌》教学案教材分析:1.《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兴国山歌,属于非方整性的“四句头”结构。
整首歌曲给人以畅快、明亮、豪迈之感,其风格淳厚,山野气息十足。
歌曲以引腔“哎呀嘞哎”开头,这是一种感叹语,用来提示对方歌唱即将开始的方式,强化了山歌的抒咏性,更是兴国山歌特有的一种标志。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新民歌,作品表达了陕北人民热爱红军的真挚情感,再现了陕北人民欢迎红军到来时的热烈场面。
歌曲的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回转起伏、优美舒展、高亢嘹亮。
歌曲D商调式,混合节拍,曲式结构可视为单一主题的三部曲式。
教学目标:1.欣赏、体验经典山歌作品,能够喜爱并积极的演唱山歌。
感受民歌随时代变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2.能够用坚定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并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表现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拓展聆听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感受新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的演唱方法,设计思路:1.本节课从音乐切入,通过欣赏、演唱等艺术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时期的经典山歌的魅力,从而喜爱并愿意主动的传唱山歌。
2.层层递进,由简入繁的解决歌曲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比聆听,分组合作的学习活动感受山歌的音乐特点,完成由理性到感性的教学生成。
3.拓展欣赏陕北信天游,选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新民歌作品,学生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山歌风格的发展变化。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简单复习回顾小调、号子,引出民歌又一大类别——山歌。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一起唱一首熟悉的民歌小调,熟悉的内容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放松学习状态。
(二)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1.初听《打支山歌过横排》,听听歌曲哪一句印象最深刻?“哎呀嘞”的吆喝声,这是山歌中常用的引腔。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3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教学设计意图: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而江西的民歌正是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兴国山歌,兴国山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千百年来深受群众喜爱。
我是一个客家人基于对家乡的热爱我根据教材设计本次音乐欣赏活动。
让学生倾听音乐,感受山歌特点,在欣赏中体会劳动人民坚强乐观的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江西兴国山歌悠扬、自由、帮衬腔的特点。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山歌的优美,并能结合感受用肢体表现音乐的情境,再过程中进展审美教育。
3、在欣赏中体验劳动人民不怕艰险,不怕困难、艰辛耐劳的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江西兴国山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准备:1、?打支山歌过横排?课件。
2、情境创设:“大山〞、“山路〞、“石阶〞彩色纱;书包、竹篓、拐杖假设干。
3、教师身穿兴国客家服饰一套。
教学过程:一、教师身穿客家人服饰,导入主题。
师:“你们看教师今天的打扮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兴国的服饰了,在兴国县,男女老少都会唱山歌,现在我就给大家唱山歌,歌名叫?打支山歌过横排?。
‘打’就是唱,‘支’就是一支,‘过横排’是因为江西很多山路特别难走,有时过山路还要侧着身体排着队走呢。
〞二、教师用客家话清唱山歌。
1、教师清唱歌曲第一段,边唱边同步出示图片:“哎呀嘞〞就是“哎……你好〞的意思,“横排路上石崖崖〞就是山路上到处都是大石头小石头,很危险。
“走了几多石子路,着烂几多的烂草鞋〞一天天走呀走,都不知道走烂了多少烂草鞋。
2、教师清唱山歌第二段:“哎呀嘞……〞边唱边指歌词图片。
“山歌打过石崖崖〞,就是歌声穿过山路,“山歌打过红花开〞,一边唱着山歌,一边走着山路,虽然很辛苦但大家的心情都是快乐的。
“走了几多石子路,红日升上来〞。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放机。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打只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2/4 拍,速度:中速稍慢,调式:1=D,体裁为兴国山歌的遥唱体,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兴国山歌特点。
特别歌头一声“哎呀嘞——哎”,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
接下来运用“1,2,6”三音的创作手法,音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后停留在主音上结束,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
歌曲中运用了倚音、波音、滑音装饰音和客家方言,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的艺术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我们作为江西人,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
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
(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
2.老师总结并补充(幻灯显示内容,学生每人发一分,并请学生课后将同学们说到的而老师没有查到的内容加入在后面)“兴国山歌”简介“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简介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山歌的独特魅力,感受打支山歌过横排的欢快情绪。
2. 学生能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了解山歌的特点。
2.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音频、视频资料。
2.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
3. 班级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打支山歌过横排》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2. 初步感受: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跟着音频哼唱歌曲,感受山歌的韵律。
3. 学唱歌曲:教师分段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4. 练习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唱腔。
5.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展示演唱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拓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山歌,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使学生了解了山歌的特点,掌握了基本的声乐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和创作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
2.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山歌传承人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山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山歌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
打只山歌过横排教案教案资料

1:知识与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放机。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说明:在上课之前,老师布置学生去查找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资料。
)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
(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2.老师总结并补充“兴国山歌”简介“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简介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
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兴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有自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
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
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在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音乐学科八年级下《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音乐学科八年级下《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歌的概念、分类及主要风格特征,对山歌体裁产生兴趣。
2.能够完整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3.通过参与欣赏、分析、体验等实践活动,感受兴国山歌中方言、引腔对表达歌曲风格特征的重要性;
4.掌握客家山歌的三音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2.掌握兴国山歌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了解山歌概念
2.学习山歌分类
(二).新课
1.介绍“山歌之乡”——江西兴国,引出兴国山歌。
2.聆听《打支山歌过横排》,感受音乐情绪。
3.介绍兴国山歌属于山歌中的客家山歌
4.再次聆听歌曲,学习歌中的方言。
5.学唱兴国山歌特有的“引腔”——哎呀嘞
6.第三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使用的“客家山歌三音列”
7.学唱歌曲四个乐句——完整演唱歌曲。
三.总结
1.回顾课堂,完成练习。
2.小结,下课。
八年级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了解中国民歌中山歌的体裁特点﹐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方法,掌握倚音、上波音和自由延长记号的演唱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体验和表现“兴国山歌”的特殊意境、豪迈情绪和三音列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通过学习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和欣赏“兴国山歌”了解其相关文化及其内涵﹐加深学生对兴国山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师生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呦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起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川江船工号子》《无锡景》片段,复习号子和小调。
教师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学生谈感受,导入新课。
(回顾复习民歌中的小调和号子·明确山歌的概念。
)2.聆听教师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思考:歌曲有什么特点?你印象最深刻是哪一句?(有的同学说歌曲节奏自由、有的同学说曲调高昂、有的同学说旋律有装饰音,有的同学说歌词中有很多衬词,你们真厉害!大家都说印象最深的是前面的“吆喝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中国民歌第三种体裁——山歌。
它的曲名叫《打支山歌过横排》)二、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1.发声练习。
(引腔句:哎呀嘞哎……)﹐大家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演唱这句呢?(请大家自然坐直、肩颈放松、气沉丹田,口腔自然打开,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跟琴演唱。
)(师生对唱、分组对唱的形式反复发声练习﹐把握演唱特点。
)2.弱起小节练习。
3.视唱旋律。
(感受“四句头”结构,注意换气记号,找出三音列。
)4.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
感受装饰音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倚音和波音体现山歌风格,生动地表现兴国客家山歌奔放、爽朗、豪放的风格特征。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山野放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2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使学生感受江西兴国山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2、指导学生演唱出《打支山歌过横排》兴国山歌的特点。
3、通关过本课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江西民歌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江西兴国山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勒一一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喜欢听什么音乐?(流行音乐)一一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大陆、港台流行音乐还有欧美流行音乐,在世界各地出了有个字的流行音乐外还有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几首歌曲,仔细听!播放歌曲《船工号子》、《山歌好比春江水》、《斑鸠调》片段,说出曲名。
2、师:非常好,这几首歌都是民歌,你喜欢哪一首?3、师:《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我国的一首山歌,不同地域的山歌也都各具特色,在江西兴国就拥有“山歌之乡” 的美誉,有这么一句话“一把芝麻撒上天,兴国歌王万万千”,由此可见兴国山歌之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二、体验山歌、感受山歌。
1、师:说收缩歌词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引出“哎呀嘲哎”)。
2、师: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即兴创作的,那么歌曲中的“哎呀嘲哎”在这起什么作用呢?(二听)。
人们在山上劳动,伐木放排、挑担以及田间劳动时有的为寻觅同伴,有的为消除疲劳,他们就进行对歌打趣。
3、师:下面我们来一块体验一下兴国山歌的呼喊的魅力。
比方背景音乐,师独白:布谷鸟的叫声抖落叶梢的晨露,太阳慵懒地看了一眼,山谷的梦海嫩绿着,炊烟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叫醒了夜归的猫儿,没有晨鸡的拂晓,农人肩上的锄头也在打着哈欠,这个时候我看见对面山上的伙伴也在劳作,我高兴的向他们打招呼“哎……!”你们说他们会怎样回应我?(引导学生用同样的形式回应)。
注意强调“哎呀助哎”中最后一个“哎”演唱的感觉。
人音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打支山歌过横排

☆打支山歌过横排一.教学目标1.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能用普通话或者是方言有韵味的演唱歌曲。
2.体验兴国山歌的风格特点,了解山歌的滑音、衬词的演唱,并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演唱。
二.教学重点:歌曲第一句“哎呀嘞哎”中的前倚音重点教唱教学难点:能用方言有韵味的演唱歌曲三.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准备学生进教室之前多媒体一直播放《军民大生产》学生进入教室后组织学生齐唱《军民大生产》,师指挥。
活动2【导入】新课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音乐课堂。
老师听说你们都特别棒,想考考你们,看看大家的音乐知识怎么样:1.回想一下,刚才唱的歌曲属于什么体裁?(劳动号子)2.它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热烈的劳动中的场面)师小结:刚才我们唱的《军民大生产》是劳动号子,它是产生、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属于民歌的一种。
请大家再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劳动号子,民歌还有那些体裁呢?(生;山歌、小调。
若答不出来,教师可酌情点拨)3.谁能唱两句小调呢?(沂蒙山小调)活动3【讲授】音乐欣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歌的另外一种体裁——山歌。
现在请大家欣赏音乐,并观看图片,带着你们想象的翅膀,在听看的同时,回答问题:1.通过欣赏视频,歌中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大山里、道路崎岖等)师:如果让你站在大山里,你想唱怎样的歌?(小声,婉转;大声,畅快:山野味十足)2.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畅快、明亮、豪迈之感、风格淳朴、山野气息十足)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就站在大山里,我们应该怎样歌唱,才能贴切唱出山野气息十足、淳厚质朴的感觉?活动4【活动】发声练习1.2.3.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气息饱满、用力均匀。
大家说说第几条最有山野气息,也最畅快?(第二条、第三条)活动5【讲授】歌曲介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是中国客家居民聚居的县份之一,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素有“山歌之乡”之称。
音乐学科八年级下《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音乐学科八年级下《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歌的概念、分类及主要风格特征,对山歌体裁产生兴趣。
2.能够完整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3.通过参与欣赏、分析、体验等实践活动,感受兴国山歌中方言、引腔对表达歌曲风格特征的重要性;
4.掌握客家山歌的三音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唱《打支山歌过横排》
2.掌握兴国山歌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了解山歌概念
2.学习山歌分类
(二).新课
1.介绍“山歌之乡”——江西兴国,引出兴国山歌。
2.聆听《打支山歌过横排》,感受音乐情绪。
3.介绍兴国山歌属于山歌中的客家山歌
4.再次聆听歌曲,学习歌中的方言。
5.学唱兴国山歌特有的“引腔”——哎呀嘞
6.第三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使用的“客家山歌三音列”
7.学唱歌曲四个乐句——完整演唱歌曲。
三.总结
1.回顾课堂,完成练习。
2.小结,下课。
初中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音乐《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感受“兴国山歌”的风格,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兴国山歌”,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难点】掌握“兴国山歌”的固定歌头部分、装饰音的演唱,及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文化。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和艺术,我们之前领略了不少地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去往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它怀抱中装着的音乐到底充满怎样的魅力,它拥有怎样的“杀手锏”,可以从那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江西赣南的兴国县,去听一听“兴国山歌”。
环节二:初步感知1.初听歌曲并提问,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节奏是自由的。
2.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环节三:新歌学唱1.练声训练,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2.跟随教师钢琴伴奏以较慢的速度学习歌曲的旋律部分。
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装饰音的演唱,短促、轻快。
3.找出旋律中的特点。
提问歌曲旋律的落差大么?主要的构成音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教师介绍三音创作。
4.带入歌词进行演唱,并注意个别字词的发音,要带入地方语言的腔调进行演唱。
5.介绍“兴国山歌”独特的固定开头,以游戏的方式单独演唱开头句,请几位同学分别演唱开头句,同学们进行讨论,你认为谁的演唱更能“先声制人”并说明理由。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环节四:巩固提高1.教师介绍“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知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苦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便用山歌来抒发情感。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年级:八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打只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 2/4 拍,速度:中速稍慢,调式:1=bB,文体为兴国山歌的遥唱体,曲调高亢委婉,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兴国山歌特点。
特别歌头一声“哎呀嘞——哎”,音调高扬,声响绵长,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
接下去运用“1,2,6”三音的创作手法,音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初停留在主音上结束,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
歌曲中运用了倚音、波音、滑音装璜音和客家方言,表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的艺术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开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教学思绪:经过小调歌曲导入课程,让先生们感受小谐和山歌的对比。
经过多次聆听音乐,加深对音乐的印象,层层深化的分析作品,了解山歌的特点。
演唱歌曲用客家方言演唱,更能突出客家山歌的神韵。
加入一些辅助的动作,帮助先生更好的唱出,乐曲第一句先声夺人的感觉,然后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细加工音乐中一些小神韵的把握。
介绍兴国山歌的“三音列”创作手法,和开腔的创作手法。
其它演唱方式的演唱视频,对比兴国山歌演唱方法的不同。
教学目标:1.经过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了解“兴国山歌”的创作手法及艺术特点2.能够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领会客家方言言语特点3.经过聆听模仿学唱能够用高亢嘹亮的声响唱出山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响去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教学预备:PPT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我们一同来回忆一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首歌曲?生:《沂蒙山小调》师:它是甚么文体呢?生:“小调”师:没错,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是民歌的三大文体,之前的课堂中我们学习过小谐和劳动号子今天我们一同来学唱一首山歌(出示幻灯片介绍)介绍山歌:指在山野外从事劳动的人们抒发感情即兴编唱的民歌。
我国山歌丰富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国山歌”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音调既高且长,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引人注意。语言生动,旋律优美。兴国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因而,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兴国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形式;有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有遥唱体山歌,跳觋、民俗歌、叙事山歌等表演类型。
开头喊腔的哎出现频率最多
注意唱高音时下巴尽量放松,咬字时适当加大上门牙的力量,同时注意深吸慢吐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同唱了兴国山歌,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兴国山歌”,感受了客家人明快、豪放的山野气息,体会了客家人简朴、快乐的幸福生活。相信,一声高亢的“哎呀嘞——”已打动了你的心;一首悠扬的兴国歌已唤起了你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高歌《打只山歌过横排》,让这份快乐和爱,伴随你到天涯海角,让兴国山歌传遍海角天涯!
1.学唱歌谱(钢琴带奏旋律,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滑音、连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
2.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石(sa)、禾(wo)、鞋(hai) ]
3.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
4、欣赏《打只山歌过横排》。(播放名家范唱或老师范唱)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所以,“兴国山歌”闻名遐迩,素有“山歌之乡”的称誉。
筵宾中学八年级下学期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主备人:王彩虹使用人:王彩虹使用时间:2016 /4/18总编号:08
课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打只山歌过横排》
课时
1
课型
唱歌课
集体备课及个人复备修改
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兴国山歌”简介
“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简介
2.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
装饰音在歌曲中取到了什么作用?(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和特征。)
3.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那一句?
有什么特点?(哎呀鳓——哎)仿佛联想到了什么?)
该如何来演唱这句?(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4.歌曲的风格特点(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联想歌曲的意境。
创编展示
“兴国山歌”创编评价小舞台
温情提示:幻灯显示
(一)、创编歌曲
提示:可用改变《打只山歌过横排》歌词或曲调来完成,还可以根据兴国山歌的特点来创编词曲。
(根据需要在创编过程的同时,老师唱或播放几首兴国山歌做引导,提供一些内容做参考)
(二)、表演与评价
提示: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轮唱、小合唱等
(师生共同合作,共同评价)
学生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
学生用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石(sa)、禾(wo)、鞋(hai) ]
猜猜歌名中“打”“横排”是什么意思
(起伏的陡峭的山间小路)
分析歌曲
曲式分析及歌曲处理
(一)分析设问(幻灯显示)
1.歌曲的曲式结构?(一段体)
5.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不太大)用了几个音?
学生回答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1、一段体
2、歌曲中用了(倚音、波音、滑音)
3、(哎呀鳓——哎)
4、仿佛人们面对着美丽的大自然深情呼唤,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山谷,余音绕耳不绝,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5、(“1、2、6”三个音)
歌曲的最高音出现在哪儿?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把学生分成四小组合作交流创作)
板书设计
《打支山歌过横排》号子
《浏阳河》山歌
《穿江船夫号子》小调
作业布置
背唱歌曲
教学后记
今天我们感受体验了兴国山歌,从音调上看,歌曲具有明亮自由的特点;从歌词上看,特别是衬词啊呀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能喜爱民歌。
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突破措施
聆听、演唱体验、小组合作交流 展示
主备人课堂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发现与解决
导入
新歌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你们去查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