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神州古韵》教学内容
推荐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楚商教案花城版(1)
[推荐]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楚商教案花城版一、教学内容: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二、教学目标: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
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
通过对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古韵”。
三、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
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 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
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1.问:通过听赏,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乐曲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主要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播放录音。
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几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教师简介编钟、骨笛和埙的相关知识。
5.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梅花三弄》教案 花城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梅花三弄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2、能力目标:听辨音乐的结构,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曲《梅花三弄》的兴致。
2学情分析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听辨音乐的结构,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鉴赏古曲《梅花三弄》的兴致。
3重点难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及艺术魅力等。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将学生分成四组抢答竞赛,答对获得一朵梅花鼓励,最后梅花数量最多的组获胜。
)1、你知道中国的古典民族乐器有哪些吗?(重点引出二胡、箫和古琴)2、这些古典民族乐器,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境去体会,去感受这些乐器下的音符呢?(去除快速现代社会的浮躁,用幽静的心境起聆听和感受)3、听一听,你能辨认出这些音乐是用什么乐器弹奏的吗?(二胡、箫、古琴)。
4、介绍有古琴和箫乐器音色知识。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柔弱、秀雅。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琴箫合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绝配,即琴声与箫声共同响起,配合得很完美,令人陶醉其中。
5、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用琴箫合奏的《梅花三弄》。
活动2【讲授】二、欣赏琴箫曲《梅花三弄》二、欣赏琴箫曲《梅花三弄》1、作品简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曲》、《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
[推荐学习]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流水教案花城版
流水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文人音乐和古琴的相关知识,感受体验古琴音色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所表现的事物以及隐喻的思想内涵。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
《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3重点难点欣赏古琴曲《流水》感受体验乐曲的风格特征,了解古琴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从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弹古琴图片和教师讲述中导入活动2【活动】学习古琴文化、演奏技法1.介绍古琴的历史文化、构造。
《神州古韵(一)》的音乐教案
《神州古韵(一)》的音乐教案《神州古韵(一)》的音乐教案《神州古韵(一)》的音乐教案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神州古韵的欲望。
重点难点:熟悉了解古笛、编钟等古代乐器的音色、来历、形状等。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音乐故事-----古老的骨笛1、感受骨笛音色,并请学生描述其音色特点。
2、骨笛的来历: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以狩猎为生,原始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很难捕捉,怎么办呢?他们用鹤的腿骨做成哨,吹出与禽鸟相似的音调,诱惑禽鸟投入他们预设的圈套,得以捕捉。
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16支完整的骨笛。
该笛子是用鹤类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为20多厘米直径1厘左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个别笛子在主音旁有调节音孔,有的尚留有制作时的设计刻痕。
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长22厘米,7孔,磨制精细,保存完好,在第六孔与第七之间靠近第七孔处穿一个调音,为竖笛,经测音,骨笛可以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
贾湖骨笛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有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音阶。
此外,还存在着多宫演奏的可能性。
贾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它的问世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着再度认识的估价和必要,毫无疑问,贾湖骨笛史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中最为久远的乐器。
3、再次感受骨笛优美的音色。
二、音乐故事----神奇的编钟1、首先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编钟的音色特点,鼓励学生讨论编钟的声音象什么?2、结合历史故事,与学生一起讨论了解编钟的来历、形状,并结合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78年,在湖北省隋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乐器,计有编钟、编磬、十弦琴、五弦琴、瑟、鼓、篪、排萧、笙等,分属大型“钟鼓之乐”与小型“琴瑟之乐”的不同器乐形式的组合。
2400多年前铸造的.这套编钟,共65枚,音域达5个八度,12个半音俱全,每枚钟可分别发出相隔三度的两个音,整套编钟可以自由转调演奏乐曲。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
汨罗江幻想曲1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音乐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懂得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神州古韵的欲望。
2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了解不多,兴趣不高,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
3重点难点梅花三弄的三个主题形象。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屈原与楚辞?(一)屈原与《楚词》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将流行于南方的民歌加以整理,并在次基础上,怀着炽烈的情感创作出《离骚》、《九歌》等新诗体,开创了《楚辞》的流派。
据载,屈原的乐舞《九歌》的演出规模宏大,其中有舒缓的安歌、有欢快的舞蹈,还有由钟、鼓、笙、篪、排箫、瑟等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的演奏。
1、仔细聆听《汨罗江幻想曲》片段。
乐曲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是一首由李焕之创作,取材于古琴曲《离骚》的古筝协奏曲,乐曲古朴、抒情而又不失悲愤激越,深刻地刻画了屈原的崇高品质。
2、让学生尝试根据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来想象有关屈原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说出你所想象的有关《屈原》的音乐故事。
3、结合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鼓励学生畅谈有关屈原身世及他所创作的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一生都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
他曾以宗亲的身份当过楚怀王的“左徒”,此外,他还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
屈原辅佐楚怀王时,正值战国七雄激烈争斗之际。
楚怀王起初很信任重用屈原,让他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颁布及推行变法等事项。
但屈原的变法主张因触犯了一些贵族重臣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心怀嫉妒,欲与屈原争宠的上官大夫又在怀王面前诽谤屈原。
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
屈原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也最终被怀王丢弃。
轻率赴秦的怀王被秦国扣留,客死于秦。
而屈原则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顷襄王继位后,信用其弟子兰为令尹,子兰又唆使上官大夫诽谤中伤屈原,顷襄王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花城版
汨罗江幻想曲1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音乐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懂得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神州古韵的欲望。
2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了解不多,兴趣不高,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
3重点难点梅花三弄的三个主题形象。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屈原与楚辞?(一)屈原与《楚词》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将流行于南方的民歌加以整理,并在次基础上,怀着炽烈的情感创作出《离骚》、《九歌》等新诗体,开创了《楚辞》的流派。
据载,屈原的乐舞《九歌》的演出规模宏大,其中有舒缓的安歌、有欢快的舞蹈,还有由钟、鼓、笙、篪、排箫、瑟等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的演奏。
1、仔细聆听《汨罗江幻想曲》片段。
乐曲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是一首由李焕之创作,取材于古琴曲《离骚》的古筝协奏曲,乐曲古朴、抒情而又不失悲愤激越,深刻地刻画了屈原的崇高品质。
2、让学生尝试根据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来想象有关屈原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说出你所想象的有关《屈原》的音乐故事。
3、结合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鼓励学生畅谈有关屈原身世及他所创作的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一生都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
他曾以宗亲的身份当过楚怀王的“左徒”,此外,他还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
屈原辅佐楚怀王时,正值战国七雄激烈争斗之际。
楚怀王起初很信任重用屈原,让他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颁布及推行变法等事项。
但屈原的变法主张因触犯了一些贵族重臣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心怀嫉妒,欲与屈原争宠的上官大夫又在怀王面前诽谤屈原。
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
屈原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也最终被怀王丢弃。
轻率赴秦的怀王被秦国扣留,客死于秦。
而屈原则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顷襄王继位后,信用其弟子兰为令尹,子兰又唆使上官大夫诽谤中伤屈原,顷襄王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神州古韵》
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神州古韵》教学过程:导入:在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其中之一是中国。
今天我们将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走进神州古韵这个单元。
展开:首先,让我们聆听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声音。
请同学们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骨笛的雏形是骨哨,最初用于狩猎。
声音尖锐是为了模拟禽类的声音,具有穿透力,可以传得远,以达到诱捕的目的。
骨笛是用鹤类的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20厘米,直径1厘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___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他的问世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再度认识的必要性。
接着,介绍编钟。
请同学们听由编钟演奏的《楚商》和《迎宾》。
体会编钟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风格特点。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由铜制成,形状像钟,故称编钟。
编钟的音色清脆悦耳,演奏的乐曲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旋律特点。
《楚商》和《迎宾》是编钟演奏的经典曲目,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高峰。
最后,介绍古琴。
请同学们听由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和《流水》。
体会古琴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风格特点。
古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古琴的音色柔和清幽,演奏的乐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梅花三弄》和《流水》是古琴演奏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中国音乐的瑰宝。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一些乐器,知道它们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
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设计意图:本段旨在通过欣赏编钟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编钟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老师:从音乐网站中我们了解到,早在古代,就有大型的“钟鼓之乐”和小型的“琴瑟之乐”等不同形式的乐器组合。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楚商》片段。
(播放视频)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我们也了解到了编钟的演奏方法。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同名14889)
《神州古韵》教案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一些和音乐相关联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代表性乐器——编钟、骨笛、古琴、编磬等。
并且介绍了较为典型的乐曲,如:由编钟演奏的《楚商》《迎宾》,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流水》,合唱曲《阳关三叠》等等。
第一课时主要从介绍骨笛、编钟以及所演奏的乐曲来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
教具:录音机、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乐器,并且知道它们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热情。
2. 欣赏由编钟和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体会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1. 导入:语言导入,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们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尤其是我们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之后,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绵延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图片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文化有何独到之处。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个单元——神州古韵。
1.展开:〔第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聆听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声音吧!请同学们听完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播放:骨笛的音响片段〕【设计意图:先从音乐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生:尖锐、刺耳。
生:像鸟的叫声…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色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第三页——音乐故事〔之一〕:古老的骨笛。
生:骨笛的雏形是骨哨,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而制作的。
生:声音之所以尖锐,是因为模拟禽类的声音,这样更具有穿透力,可以传的远,以到达诱捕它们的目的。
师:从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相关的信息,那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的资料上还有更详细的吗?生:骨笛是用鹤类的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20厘米,直径1厘米,形制固定,制作标准、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神州古韵教案
神州古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历史,赏析古曲《流水》《梅花三弄》等相关音乐作品。
2、提高学生音乐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历史,追溯音乐文化根源。
教学难点:赏析古典作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历史回顾,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他们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
2、音乐长河中的故事。
古老的古笛、神奇的编钟、孔子与诗经、屈原与楚辞。
拓展:①古老的古笛:原始社会时期;②神奇的编钟:春秋战国时期;③孔子与诗经:春秋战国时期;④屈原与楚辞:战国时期。
3、讲述音乐故事五,《高山流水会知音》。
4、赏析作品古曲《流水》。
5、赏析作品《梅花三弄》,教师讲解作品,解析“弄”的含义以及其结构特点。
探讨研究:我国的音乐调式结构有什么特点。
《中华古韵》诗朗诵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这个丰富多彩的文明古国,魏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到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去感受——中华古韵一、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篇章——《中华成语》。
1、导言——中华成语——是我国古代汉语中的一块瑰宝,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请欣赏第一组《数字成语》——数字成语一心一意二话不说三长两短一模一样二龙戏珠三言两语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神无主四面楚歌五颜六色六六大顺七零八落八面玲珑九死一生七上八下八面威风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依百顺千山万水十拿九稳百发百中千军万马2、请欣赏第二组《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功告成成千上万万水千山山穷水尽尽力而为为所欲为为人师表表里如一一清二白白头偕老老生常谈谈笑风生生死存亡亡命之徒徒有虚名名副其实实心实意意气风发二、接着,让我们走进第二篇章——《唐诗宋词》 1、导言——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请欣赏第一组《唐诗》——春日江南春朱熹杜牧胜日寻芳泗水滨,千里莺啼绿映红,无边光景四时新。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教案 花城版.doc
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1教学目标一、能够在演唱和欣赏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古代器乐曲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二、了解骨笛、编钟,聆听其音乐片段,感受乐曲的大气之美;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比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
这几个班的学生相对来说上课比较认真,学习主动性较高,学习的兴趣也较浓。
初二的学生在经过初一时候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3重点难点1、了解骨笛音色及其功能作用;2、听辨编钟的不同钟的音色;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1、历史回顾,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的中国在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啦贡献。
2、今天,我们就沿着中国这条音乐的历史长河去聆听和了解一下古代的乐器及其乐曲。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1、音乐故事之一——古老的骨笛(1)聆听骨笛吹奏,学生思考:是什么乐器。
并联想是一种怎样的场景?(骨笛远古的先民们通过笛声模仿出禽鸟的鸣叫声以诱捕禽鸟。
(2)了解古老的乐器——骨笛a、出土的位置与时间?(中国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b、有什么功能作用?(诱捕禽鸟,狩猎之用)c、吹奏的方式横吹还是竖吹?(竖吹)d、用什么材料制作,钻孔有几个?(鹤的大腿骨,七孔)e、音色是怎样的?(像禽鸟的叫声)(3)骨笛的发展早期:公元前7000—公元前6600 五孔、六孔中期:公元前6600—公园前6200 七孔晚期:公园前6200—公园前5800 七孔、八孔(4)骨笛的历史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能演奏的乐器实物。
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活动3【讲授】新课教学音乐故事之二——神奇的编钟1、了解编钟出土的时间。
2、思考:(1)为什么命名为“曾侯乙编钟”?(2)编钟的体积大小与音色、音高有关系吗?一共有多少层?3、欣赏编钟音响,思考:上层、中层,下层分别用什么演奏?4、(1)欣赏《楚商》(2)简介编钟曲《楚商》5、了解与编钟同时间出土的其他乐器。
八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八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州古韵》(二课时)第一课时《音乐长河中的故事》教学目标:一、能够在演唱和欣赏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古代器乐曲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2、了解古笛、编钟,3、聆听《楚商》片段及钟鼓乐《凯旋》,4、感受乐曲的大气之美。
教学重点、: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管弦乐《小白菜》进教室二、新课教学1、学习编钟奏的古代乐曲《楚商》片段钟鼓乐《凯旋》导语:老师带领大家去看一些历史的回顾,请欣赏历史回顾的宣传片(学生看着美丽的风景啧啧称赞)2、欣赏为《诗经》谱写的歌曲《关雎》、《楚辞》导语:再请大家欣赏音乐片段,你能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面(学生边听边想象)(1)学生讨论、交流音乐所描绘的情景(2)师总结:刚才欣赏的《凯旋》和《关雎》、《楚辞》都向我们描绘了古时候的乐器。
但我们知道,现在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该怎么做,请听歌曲《流水》。
3、学习歌曲《流水》(1)教师播放乐曲、欣赏(2)听录音范唱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可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情绪怎样?从歌曲中感受到、体验到什么?(4)学生交流讨论、谈感受、体验。
三、布置作业: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试用你熟悉的音乐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介绍给大家。
教学反思:学生对古时候的音乐、乐器都是没什么认知度,经过这节课就有了解的心态,对故事的乐器都有很大的兴趣,希望以后都会是这样。
第二课时《高山流水会知音》教学目标:欣赏《流水》,了解古琴的形制,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以及乐曲的意境与情感。
(二)通过欣赏歌曲《梅花三弄》,了解“三弄”的意蕴,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花城版音乐 八下 1.1 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 教案
《神州古韵﹒之一》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初二学生课时:一课时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古代乐器为主线,通过观看文字、图片、视频和聆听音乐、交流、展示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更好的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初步了解古代乐器以及乐器的发展和它们的特点,感受神州古韵。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一些和音乐相关联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中国古代的代表性乐器——骨笛、编钟、古琴等,并且介绍国较为典型的乐器。
第一课主要从介绍骨笛、编钟以及所演奏的乐曲来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
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古国之一的古代中国,乐器的发展及其独特性;2、学生通过欣赏和聆听、交流和展示,感受各个时期乐器的特点;3、学习了这课,对古代乐器的初步了解学生,并且知道了古代乐器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胡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各种方法感受各个时期乐器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模仿小鸟的声音和用树叶吹响声音,让学生一起来参与和讨论:美妙的声音。
二、新课教学1、古代乐器的发展之一——骨笛(1)笛子的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最初是由谁发明的呢?我们常见的都是由竹子做得,而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新时期时期的笛子却是用骨头制作的。
(2)、聆听骨笛音色,并请学生讲述其音色特点尖锐、刺耳像鸟的鸣叫(3)、介绍骨笛的来历2、古代乐器的发展之二——编磬老师介绍编磬:骨笛独特的制作方式,它是吹奏乐器,编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3、古代乐器的发展之三——编钟(1)听编钟的音色并想一想这个乐器有什么样的特点?是用什么材质制作而成?(2)老师介绍编钟的概述、声音原理、地位。
具体介绍曾侯乙“编钟”(3)老师跟随音乐一起表演,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欣赏古代乐器合奏欣赏编钟、编磬等古代乐器的合奏三、拓展与展示(1)同学之间展示自己的乐器小作品,老师结合视频介绍这种乐器(2)上台展示小乐器,并和古代乐器演奏的音乐一起合奏。
四、师生小结中国音乐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
神州古韵 教案
神州古韵教案教案标题:神州古韵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2. 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诗词、书法、绘画和音乐。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介绍。
a.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b.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和事件。
c.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2.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
a. 诗词:介绍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和流派,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
b. 书法: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习基本的书法笔画和字体。
c. 绘画: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尝试绘制一些传统的山水画或花鸟画。
d. 音乐: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乐器,学习一些传统音乐曲目或乐器演奏。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深入学习和展示。
4. 学习和实践:根据学生选择的艺术形式,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和指导,让学生学习和实践相关技巧。
5. 创作和展示:鼓励学生在所学的传统艺术形式上进行创作,并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他们的作品。
6. 总结和评价: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图片和视频。
2. 书法练习纸和毛笔:提供给学生进行书法练习的纸张和毛笔。
3. 绘画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绘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画笔、颜料和画纸。
4. 传统音乐曲目和乐器:播放一些传统音乐曲目,并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供学生尝试演奏。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的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创作和展示中的作品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学生的口头表达: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古代音乐故事一 第一单元 神州古韵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的重新整合,精选教学资源,巧设学生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本课抛出描写古代乐器的2首诗歌。
从而引出这2首诗歌相对应的乐器和乐曲。
通过对四、教学设计思路成就。
.能分辨骨笛、编钟的音色,知道编钟的伟大和《诗经》的基本知识,以及屈原的音乐2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从诗歌到乐器到音乐让学生了解古代音乐之美及意蕴,领略古人的情怀。
从而培养学1三、教学目标初步的赏析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的同学,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经过1年半的音乐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3习较感兴趣。
.八年级的学生个性突出,求知欲强。
对于视频、图片、故事以及联系现实等方式的学2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也助于学习新课的内容。
.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通过语文课、历史课、报纸、电视里的内容对于本课所1二、学情分析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慧,了解古人情怀,激发民族自信。
通过展现的一幅幅具有家国情怀的音乐历史画面,留下模糊印象,所以把这些内容串起来,穿越古今,帮助学生认识乐器,了解古人智.本课教学内容属于音乐史的范畴,需要背、记内容较多,学过了之后,大多学生只能2感受乐曲的大气之美。
上,体验中国古代器乐曲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了解骨笛、编钟,聆听编钟音乐,.本课包含音乐故事1~3,内容为骨笛、编钟、《诗经》和孔子。
在聆听和欣赏的基础1一、教学内容分析第一单元《神州古韵》第1课时:古代音乐故事系列1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主题——赏析《关雎》【教师活动】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于广州市天河区长兴中学的张芳老师。
今天这节课我要给大家讲3个音乐故事,了解2件古老乐器及其伟大之处。
能记住1位古代对音乐有重要贡献的人物。
希望你们能边听边记哦,下课前我们有个小测试,看看你们能记住多少。
(二)推进主题步骤一:猜——诗歌大会【教师活动】带学生看诗,布置学习任务。
任务2:诗歌大会首先让我们走进诗歌大会,边读诗,边猜乐器。
1)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州古韵》教案教材:花城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一些和音乐相关联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代表性乐器——编钟、骨笛、古琴、编磬等。
并且介绍了较为典型的乐曲,如:由编钟演奏的《楚商》《迎宾》,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流水》,合唱曲《阳关三叠》等等。
第一课时主要从介绍骨笛、编钟以及所演奏的乐曲来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
教具:录音机、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乐器,并且知道它们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热情。
2.欣赏由编钟和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体会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语言导入,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们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尤其是我们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之后,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绵延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图片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文化有何独到之处。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个单元——神州古韵。
1.展开:〔第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聆听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声音吧!请同学们听完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播放:骨笛的音响片段)【设计意图:先从音乐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生:尖锐、刺耳。
生:像鸟的叫声…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色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第三页——音乐故事(之一):古老的骨笛。
生:骨笛的雏形是骨哨,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而制作的。
生:声音之所以尖锐,是因为模拟禽类的声音,这样更具有穿透力,可以传的远,以达到诱捕它们的目的。
师:从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相关的信息,那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的资料上还有更详细的吗?生:骨笛是用鹤类的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20厘米,直径1厘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生:贾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他的问世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再度认识的必要性。
师:对,骨笛起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称为骨哨,具有实用性,久而久之这种乐器发展成了骨笛,就不仅仅是实用了,更多的是有了娱乐性,让人惊奇的是——年代这么久远的乐器经测试,可以用来吹奏河北民歌《小白菜》。
可见骨笛这种乐器的先进程度,看来我们的先民真是太聪明了。
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它的音色吧!(播放收集的乐曲《原始人狩猎图》的另一片段)〔第二部分(祥)〕(过渡语)在接触了中国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乐器——骨笛,以及欣赏了它的音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1978年在我国湖北省随县出土的迄今约2400年前的一批乐器。
(多媒体展示清晰的部分乐器图片)从这些乐器的图片,我们知道乐器的数量和种类都是叹为观止的。
在这批出土的乐器当中,有一种乐器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和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相提并论,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它的音色,并说说它特点。
(播放音乐:编钟低、中、高的音响)【设计意图:先点出编钟的地位,让学生有期待感。
】生1:高音的时候清脆,像风铃的声音,有穿透力。
生2:低音浑厚,余音很长,有点像庙里撞钟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回答得很好,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乐器吗?生:编磬…生:编钟师:到底是什么乐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故事(之二)——神奇的编钟,请同学们翻到书的第4页并阅读上面的文字及图片。
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世界乐坛和科学界,知道为什么吗?请你们阅读书上的“音乐网站”对编钟的详细介绍吧。
生:阅读并回答问题师:(有针对性的对音乐术语进行通俗的解释)之所以震惊了世界乐坛是:首先,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俱全,每枚钟可分别发出相隔三度的音,整套编钟可以自由转调演奏乐曲——就是说它可以演奏我们现代的大部分乐曲,相当与现在的钢琴。
其次,钟上铸有2800多字的镂金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律名、音名、变化音名,并且说明十二音律的律名体系在诸侯国使用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乐理中的那些大、小、增、减各种音程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概念早在2400多年前我们已有了自己民族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可见,当时音乐理论水平发展程度有多高。
正因为这样,它的出土不仅让我们的中国音乐史要为之改写,世界音乐史也要为之改写。
那么之所以也震惊了科学界是因为——整套编钟使用的是铜和锡两种金属混合烧制而成的,这种金属在当时的社会就像现在的钻石一样的珍贵和稀有,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设计意图:这段的讲解是同学们能在自己的理解水平内更加了解编钟的历史地位,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语言过渡)从音乐网站中我们了解到,那时侯就有了大型的“钟鼓之乐”和小型的“琴瑟之乐”的不同乐器形式的组合,下面就来欣赏一首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楚商》片段。
(播放视频)生:欣赏音乐并了解编钟的演奏方法。
师:从这段视频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妙的音乐,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演奏。
编钟演奏的乐曲在我们现在的一些古装电视剧和电影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展示,能举例吗?一般出现在怎样的场合呢?生:《三国演义》《西游记》生:《汉武大帝》《大汉天子》《封神榜》生:宴请的时候,祭祀的时候,皇宫大臣娱乐的时候…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有关注,那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钟鼓乐《迎宾》,感受一下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是怎样表现那种热烈、喜庆、隆重的气氛的。
(播放音乐《迎宾》)师:欣赏了几首中国古代的乐曲,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它的风格特点吗?生:华丽辉煌…生:让人置身与皇宫之中…生:古朴典雅…师:以编钟为主演奏的这些乐曲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同学们绝对不会把它和周杰伦或she的音乐混淆(学生笑),古朴典雅,华丽辉煌,看来同学们真的喜欢上了我们的编钟,喜欢上了我们的古代音乐。
〔第三部分(略)〕(过渡语)在体会了中国古代的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民歌又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的第6页,音乐故事(之三)——孔子与《诗经》。
生:(展示课外查找的关于《诗经》的资料)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诗经》,并背诵其代表作《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球。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师:《诗经》本来是可以吟唱的,后来因为旋律失传,才仅留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词部分。
我们今天欣赏到的是后人填曲后的一首歌曲。
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首民歌的味道吧!(播放视频《关雎》)生:简略谈谈听后感(略)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久远的骨笛以及它的音色,知道了与万里长城和埃及狮身人面像相媲美的编钟,欣赏了它演奏的音乐。
最后,我们还欣赏了中国古代的民歌《关雎》,下节课我们将要欣赏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流水》,它也是由我国古代非常重要而且著名的乐器——古琴来演奏的。
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Unit3 At the zooLet’s talkⅠ.Teaching conceptInterest is the good beginning of learning English.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learning, I’ll prepare so me objects and set up a proper situation for the Ss. Then, input enoug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 to make Ss output in some related situation. Meanwhile, to some extent,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train Ss’ abilities of writing. Otherwise, I rearrange part of this unit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Ⅱ.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and the studentsThe topic of the unit is about animals at the zoo. This is the first lesson of a new unit. The language situation is to talk about animals and learn to use the sentences: It is ___.It has___.To describe some aspects of animals. The Ss are from Grade three , they have already learned some animals before, they can use such adjectives as big、small、tall …to describe things. By the end of this class, Ss should describe animals in whole sentence.Ⅲ.Teaching objectivesa. Basic Aims:1. With the help of PPT, S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background the whole dialogs.2. S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key sentences and identify animals in proper situation.3. Ss are able to master and use the key sentences to describe some aspects of animals.b. Ability Aims:1. Ss can describe some aspects of animals, communicate with others.2. Ss can read the dialogs, guided by teacher or PPT.3. Ss can role play the dialogs.c. Emotional Aims:1. Enable students to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group work.2. Enable students to set up the sense of loving animals.Ⅳ.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1. How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use new words and new sent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