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问题性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性思考从语文教学方面看,要提高教学成效,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信息技术的引入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从信息技术方面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需要语文教学为其提供“用武之地”。

但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
理论认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虚无主义
持这种认识的人,轻视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对信息技术不重视、不运用。

作为领导者,不愿意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装备,借口资金不足,或者干脆认为装备信息技术装备没有多大的意义。

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作为语文教师,仍然沿用长期以来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不闻不问,更谈不上运用。

技术虚无主义,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的“虚无”,这对于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极大的阻碍。

2.技术至上主义
与技术虚无主义相反,技术至上主义是过重地依赖技术。

他们一味崇拜现代的教育技术,对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一概予以否定。

在他们看来,一旦不借助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就简直是无法进行。

技术至上主义,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学对信息技术的滥用。

3.思想含混不清
思想含混不清,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主义。

这种人没有弄清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怎样去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工作。

思想上表现为混乱,行动上表现为迷茫。

这样的认识状况,既可能导致对信息技术的不用,也可能导致对信息技术的滥用。

二、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
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不用
信息技术的不用,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配置不使用,另一种是配置而不使用。

不配置不使用的情况在过去较为普遍,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更是这样。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客观上确实也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主观上的原因也不能忽视。

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观,特别是随着国家“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各地在教育信息技术的装备工作上,普遍有了极大的进展。

相对于不配置不使用的情况而言,配置而不使用的情况更为普遍。

许多学校的电教室基本上是个门面装饰,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很低,有的只是在上级检查验收时才会用一用。

2.信息技术的滥用
信息技术的滥用,与信息技术的不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效果是“过犹不及”。

这种情况在一些公开课上或者观摩课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课上,声、光、电等各种技术手段一齐上阵,极力营造出一种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

表面看,课
堂教学“有声有色”,热闹非凡,若是考查教学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好在这种“作秀”的情况并不经常,否则,一定会浪费了资源,贻误了学生。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上述两方面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既要提高认识,更要注重行动。

语文教学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比如,通过播放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从而实现标准化的“范读”。

仅从这一点上看,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就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不少语文教师普通话不过关,很难为学生进行标准化的阅读示范。

再如,通过教师的课前制作,可以用屏幕显示来代替现场板书,从而节约了教学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学展现的是一个“大时空”,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自然景观与宇宙奥秘,社会现象与人生百态,在语文教材中无所不及。

与此同时,也要防止信息技术的滥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我们营造出一个绚丽多彩的“图画世界”。

在“读图时代”,“以图代文”的阅读方式,最容易使人们忽视对语言文字的“语情感悟”,这无疑是学习语文之大忌。

(作者单位河北省阳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