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太学的基本特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朝太学的基本特点
汉朝太学的基本特点:
1、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汉武帝元溯五年开创太学,是中国当时最高学府。
2、太学选聘学优德劭的者任教授,称为博士;招收学生,随教授学习,称为博士弟子。
3、太学的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
4、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材。
5、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到东汉时简称太学生或诸生。
太学生的补选办法,两汉时期并无严格规定,最常见的是两种形式:其一是太常直接选送;其二是郡国县道邑选送,选送不实的,负责长官要受处罚。
汉代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开设《易经》、《诗经》、《尚书》、《礼记》等课程。
西汉早期,
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
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