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寒假质量检测试题(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长春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寒假质量检测试题(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当地球绕太阳公转从B 到C 的过程中( ) A.海南岛白昼越来越长 B.南亚东南季风越大越强大
C.长江中下游正在收割油菜
D.东北平原春小麦、水稻、玉米全部收割完毕 2.当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到A 处,则( )
A.加拿大白昼开始渐长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正在收割小麦
C.洛杉矶温和多雨
D.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伏旱季节 3.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A.沙漠地区太阳辐射量少
B.沙漠地区水汽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起作用差
C.沙漠地区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多
D.沙漠地区人类破坏活动少 读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4~6题。

4.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无法判断
5.图中A 、B 、C 、D 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西风密切相关的是 A.A B.B C.C D.D
6.若此海域为北印度洋,那么下列现象有可能出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我国江南一带多伏旱天气
C.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
D.我国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7.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热岛效应现象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8~9题。

8. A.光照 B.土壤 C.热量 D.河湖 9.青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是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
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
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D.太阳辐射能丰富,环境承载力大
① ② ③ ④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10~11题。

10.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11.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运输成本提高B.失去了技术优势
C.原材料成本提高D.失去了政策优势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13.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4
—18题。

14.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
16.东北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
A.商品粮基地B.林业生产基地
C .畜牧业生产基地
D .商品棉基地
17.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 .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 .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B .垦荒难度大,成本高 C D .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
“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据此完成19~22题。

19.山西省煤炭资源的特点是( )
A.煤种齐全,以褐煤为主
B.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C.大同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D.分布范围广,全省一半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0.山西省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有( )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④大量运进石油、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 A.西气东输 B.开采成本上升 C.能源结构调整 D.西电东送 22.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3—24题。

23.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 .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24.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 .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 .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25题。

2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溶蚀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1分)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地理简图,图中等值线表示2008年11月2日15时(北京时间)东亚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黑色粗曲线表示锋面。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的五个城市中可能是阴雨天气的为和,北京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是。

(4分)
(2)下面四幅气候特征图中分别表示北京和松江的是和,试比较两个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

(7分)
27.(11分)读我国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西三角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相比的优势条件。

(4分)(2)分析说明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4分)
(3)分析说明黄河A段的特殊水文现象及发生时段。

(3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5—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继日本三大汽车企业本田、丰田、日产分别落户广州黄浦、番禺、花都区后,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汽配产业迅速发展,该地区成为全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省内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材料一显示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6分)
(2)分析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来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的原因。

(4分)(3)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4分)
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

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

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

(1)试分析黄河下游易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8分)
(2)目前黄河已连续多年不断流,它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8.(14分)
(1)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2分)。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改革开放的政策;侨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邻港澳、近东南亚。

(答出其中任意四点,给4分。


(2)占领中国市场;避开关税壁垒;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低;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

(答出其中任意四点,给4分)
(3)劳动力价格上涨;房租、地价上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4分)
29.(14分)
(1)自然原因: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

(每答1点2分,满分4分)
人为原因:上、中游沿岸城乡取水多,致使流入下游水量极少直至无;上、中游流域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旱季时汇入河流的地下水减少。

(每答1点2分,满分4分)
(2)河流资源开发与利用,应该全流域一盘棋,统一管理与调配,统筹兼顾各方(区域)利益;要通过立法或有关条例规范流域内资源利用方式;可以通过一定工程措施和管理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答出1点3分,满分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