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同步检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同步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争取使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为此我国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河西走廊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读图完成1~2题。
1.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
从该地卫星图信息可推知,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缘故是()
A.位于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
B.处于洪涝地区多大风天气
C.地势狭长,形成峡谷效应
D.沙漠广布,风力受阻力小
2.玉门是我国最老的石油产区,已成为资源枯竭型都市,新能源产业差不多成为玉门市转型的支柱产业。
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要紧问题是()
A.利用技术不成熟B.产业转型起步晚
C.生态环境限制大D.远离市场输电难
解析:第1题,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
从该地卫星图信息可推知,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缘故是地势狭长,形成峡管效应,因此 C 正确。
第2题,玉门是我国最老的石油产区,已成为资源枯竭型都市,新能源产业差不多成为玉门市转型的支柱产业,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要紧问题是远离市场输电难,因此D 正确。
答案:1.C 2.D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钦州、防城港和北海等沿海都市将承载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工业的进展,而钦州、防城港和北海又是广西红树林分布的要紧区域。
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使北部湾成为中国大陆近海岸最洁净的海域,海洋环境质量长久保持着优良状态。
下图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广西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有()
①抵御风浪,爱护海岸②净化淡水水质③调剂气候
④爱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北部湾经济区()
A.矿产资源丰富,适合进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
B.淡水充足,适合进展淡水养殖业,可不能对海洋造成污染
C.位于海湾内部,可不能受到台风的阻碍,利于港口建设
D.临海地区的工业化与都市化进展,对生态环境阻碍小
5.为保证生态可连续进展,北部湾经济区应该()
A.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重化工业进展,进展经济
C.大力进展传统经济和生态产业
D.加强红树林自然爱护区建设
解析:第3题,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带是风、沙、水、潮等自然灾难的多发区,专门是台风危害比较严峻,红树林是抵御风浪对海岸侵袭和对沿海滩涂腐蚀的一道天然屏障,①正确;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进展,北部湾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和海上溢油等污染物,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对污水具有一定抗性或耐受力,而且红树林植物发达的根系能使重金属和有机氮农药等污染物沉积下来,起到净化海洋水质、爱护海洋环境的作用,②错误;红树林湿地具有调剂气候和促进水循环的生态功能,能为海洋生物及鸟类等生物提供繁育、栖息的场所,生物资源专门丰富,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③④正确,故C项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北部湾经济区有丰富的锰、石油、铝土矿等资源,适合进展能源、冶金、炼油等重化工业,故A项正确;北部湾经济区水热充足,临近海洋,将重点进展种植业和海洋渔业,淡水养殖业会对海洋造成污染,故B项错误;北部湾沿海地带是遭受台风危害比较严峻的地区,
故C项错误;临海地区工业化与都市化进展会排放污染物,污染沿海生态环境,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构成威逼,故D项错误。
第5题,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重化工业进展,进展经济,均属于经济可连续进展的措施,故A、B两项错误;大力进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加强红树林湿地的复原和建设,有利于生态可连续进展,故C 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3.C 4.A 5.D
第三方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研究院日前公布2021中国“氧吧都市”排行榜,“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都市”的重要指标,“绿色肺活量”表达了绿色植被制造氧气和吸附尘埃的能力。
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北方都市的“绿色肺活量”季节变化较南方都市大的缘故是北方都市植被要紧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D.常绿硬叶林
7.阻碍入榜“氧吧都市”因素有()
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②市域森林覆盖率③建成区绿化覆盖率④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⑤市域经济总量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解析:第6题,“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都市”的重要指标,我国北方都市的“绿色肺活量”季节变化较南方都市大的缘故是北方都市指标要紧是落叶阔叶林,因此B正确。
第7题,“绿色肺活量”是评选“氧吧都市”的重要指标,“绿色肺活量”表达了绿色植被制造氧气和吸附尘埃的能,阻碍入榜“氧吧都市”因素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市域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因此C正确。
答案:6.B7.C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图。
读图完成8~9题。
8.上右图中设置草方格沙障的要紧目的是()
A.防治沙尘暴
B.美化环境、保持水土
C.能够削减风力、截留水分,爱护公路
D.能够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9.上左图中的甲处能够进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强B.年温差大
C.降水量大D.地势平坦
解析:第8题,从经纬度和图中的河流山脉信息能够判定图为河西走廊邻近,风沙较多,再从右图看是在公路旁边设置草方格沙障,能够推断要紧目的是削减风力、截留水分,爱护公路。
第9题,结合上题可知甲处为洪涝地区,阻碍农业最要紧的因素是水源,甲处处于山坡,受地势的阻碍降水较多,选择C。
答案:8.C9.C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10~11题。
10.对图中各地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B.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
C.③矿区地势低洼
D.④都市的形成与河流有关
【答案】AD 【解析】由图中河流流一直看,①②两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海拔较高。
北侧林区与种植区分界线为两条河流分水岭,①位于分水岭南侧。
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①为迎风坡,降水丰富,A 对。
②地位于河流上游,海拔高,土层薄,不宜种植,B 错。
③邻近河流向四周分流,可知该处地势高,C 错。
④位于两条河流汇合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因此都市的形成与河流有关,D 对。
故选AD。
11.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缘故是乙河流域()
A.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峻
B.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
C.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
D.湖泊数量少,泥沙沉积弱
【答案】BD【解析】开山采矿,要紧是对水质有阻碍,与三角洲形成无关,A错。
林地少,水土流失严峻,河流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容易形成三角洲,B对。
城镇人口多,需水量大,则会因引水多而降低泥沙搬运能力,减少河口泥沙沉积,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C错。
湖泊数量少,泥沙沉积的少,被带到下游的多,对三角洲的形成有促进作用,D对。
故选B D。
二、综合题
12.读中亚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中亚地势特点。
(4分)
(2)说出阿姆河径流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7分)
素有“白金之国”美誉的乌兹别克斯坦盛产优质长绒棉。
(3)针对该地区棉花市场宽敞的特点,有人建议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你是否赞同?请从可连续进展的角度说明理由。
(3分)
中国与中亚国家间合作建设的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已于2021年竣工,D线工程也打算于2021年建成。
(4)分别指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双方的优势条件。
(3分)
【解析】
(1)描述地势特点的思路一样是,描述地势特点(海拔、地势高低、地面起伏)、描述地势特点(地势类型及其结构、要紧地势的分布、典型的地貌形状)。
结合等高线或河流的流向判读,该地的地势特点为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势逐步过渡到西部平原地势。
(2)分别从时刻上和空间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时刻上讲,要紧从河流的补给、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该区域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河流要紧以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夏气温升高,冰雪融解,夏
季径流量最大。
从空间上讲,内流河的水量一样是上中游多于下游;下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峻,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步减少。
(3)该题目为开放性试题,先说明观点,然后能自圆其说即可。
若赞同,要紧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进展等方面分析。
棉花品质优良,供不应求,市场宽敞,扩大棉花种植能够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进展;加大种植面积,能够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
若不赞同,要紧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角度进行分析。
当地地处洪涝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农田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4)在进展中国家,我国是一个大国,具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治理体会等,有利于改善中亚国家的产业结构、加快都市化的进展;中亚国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天然气资源、石油资源等。
【答案】(1)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倾斜。
由东部的高原、山地地势逐步过渡到西部平原地势。
(2)时刻上:要紧以积雪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要紧集中在春、夏两季,夏季径流量最大。
(4分)空间上:下游农业用水量大,且蒸发、下渗严峻,径流量自上中游向下游逐步减少。
(3分)
(3)赞同:棉花市场宽敞,扩大棉花种植能够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进展;实现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不赞同:当地地处洪涝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缺,且不合理的农田灌溉会造成土地盐渍化,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4)中国: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治理体会等;中亚国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图甲)和湖南省等高线地势图(图乙)。
图甲图乙
材料二洞庭湖的水域面积由原先约6 000平方公里骤减到现在的约2625平方公里,也从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了第二大淡水湖。
(1)指出湖南省降水高值中心的位置(省内空间方位),并分析其形成缘故。
(2)分析洞庭湖水域面积的变化对周围地区气温、降水、生物的阻碍。
(3)简要说明湖南省不同地势区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
【解析】
(1)依照图甲中的降水量等值线判定,降水高值中心要紧分布在湖南省的中部偏北和南部地区。
要紧是受山地地势阻碍,多地势雨。
(2)依照材料二,洞庭湖水域面积减小,从气温角度看,湖泊对周围地区气温调剂能力下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
从降水因素看,湖泊面积减小,湖水蒸发量减少,周围地区湿度下降,降水减少。
湖泊面积减小,直截了当造成湿地萎缩,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如渔业资源下降等。
(3)湖南省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道路较密集。
山区地势起伏大,经济较落后,道路较稀疏。
答案:(1)要紧分布在湖南省的中部偏北和南部地区;受山地地势阻碍,多地势雨。
(2)对周围地区气温调剂能力下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湖水蒸发量减少,周围地区湿度下降,降水减少;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破坏(渔业资源下降)。
(3)平原地势平坦,经济发达,道路较密集,山区地势起伏大,经济较落后,道路较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