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如何进行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师如何进行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在财务审计中,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是审计师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减值测试的目的是评估企业非流动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从而保证
企业的财务报表准确反映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从减值测试的基
本概念、方法和程序等方面,探讨审计师如何进行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
一、减值测试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是指以资产组为单位,通过比较资产的账面价
值与其预期回报现值之间的差异,评估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减值
迹象可能包括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资产过于老化等。
减值测试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对其非流动资产的价值进行正确评估,避免虚增资产价值,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公允性。
同时,减值测
试也有助于提醒企业管理层及审计师,切实关注和管理资产减值风险。
二、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的方法
审计师进行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
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
1. 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按照资产的成本减去累计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再与资
产预期回报现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如果资产
的账面价值大于预期回报现值,则可能存在减值问题。
成本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明了,适用于大部分非金融企业。
但是,它
未能考虑到资产非营业性潜在价值,可能对资产减值的评估结果存在
一定偏差。
2. 公允价值法
公允价值法是指将资产估值为其在市场交易中的公允价值,并与其
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成本,就可能存在减值迹象。
公允价值法要求审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市场信息获取能力,
因为它需要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较为精确的预测。
同时,公允
价值法适用于那些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
三、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的程序
审计师在进行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时,通常采取以下程序:
1. 获取相关资料:审计师首先需要获得与被测试资产相关的信息,
包括资产账面价值、折旧或摊销情况、市场价值、行业发展前景等数据。
2. 制定测试计划:审计师需要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范围和目标,确定采用的减值测试方法。
3. 进行测试程序:根据测试计划,审计师进行相应的测试程序。
这
可能包括对资产现金流的估计、市场比较、行业趋势分析、企业发展
前景评估等。
4. 评估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程序的结果,审计师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行评估。
如果减值迹象存在,审计师应当对资产减值进行计提,并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
5. 报告和备案:审计师需将减值测试的结果书面报告,并将报告备案。
同时,他还需要就减值测试的结果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提供相关建议。
总结:
非流动资产减值测试是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准确性进行核实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审计师可以采用成本法或公允价值法,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能够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评估资产价值,管理减值风险,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