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脱贫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产业脱贫案例
合作社,致富大天地
—兴业县祀镇发展食用菌产业助脱贫案例
一、基本情况
广西兴业县玉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筹集资金自发社员290万元、财政投入专项援疆资金160万元,共有资金450万元的条件下,建成产业三农食用菌种植基地。

基地占地30亩,拥有5间智能化
空调种植菇房。

每个棚种植面积500平方米,一年生产食用菌3—4批,共7500—10000平方米,可连续生产10年。

产业基地覆盖白沙村和陈
塘村贫困户116户507人。

项目建成后,基地每年化肥食用菌可达11
万一15万公斤,总产值180万元,户均年获分红1800—2400元。

10
年下来,参与项目贫困户总共可获股权激励分红300万元。

同时贫困
户可到种植基地内会工作,基地为贫困户直接提供50个流动岗位。


作社在抓生产的同时,定期给贫困户培训食用菌种植技术,进一步拉
动周边村镇的产业发展战略,走入走出了一条适合贫困村稳定脱贫,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商品化扶贫发展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合作社+基地+贫闲户”的扶贫模式。

项目采取“保姆式的委托种植行政管理”发展模式。

项目参与贫困户可以直接
参与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合作社日常事务统一安排大棚建设、种植、技术管理及产品营销手段,食用菌种植和生产管理统一委托合作社负责,合作社驻点给贫困户分红。

(二)土地流转收益。

通过土地流转,使无劳动力的贫困户
出租自家土地给合作社,从而获取800—1000元/亩的租金收入,或以
土地入股互助社官地获取分红收入。

(三)工资收益。

合作社通过基地,为贫困户常年提供贷款
50个就业岗位,以60元/天的五天工资标准优先聘用当地贫困户进入
基地工作,按每月30天计,每月可获得工资资金占用收入1800元。

此外对白沙村和陈塘村的老、弱、病、残群体,合作社加以扶持扶持,让他们在家接受合作社安排的订货,自力更生,干一些不影响身体健康、技术难度不大的活。

(四〉产业带动。

集中进行工厂机械化生产管理操作,不仅
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保障了农民的收益。

这种生产模式带
动了周边村镇的种植,同时也提升了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

三、主要亮点
(一)因地制宜,选准产业。

兴业县城隍该县、政府根据精
准扶贫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因地制宜,制订方案,把食用菌种
植作为白沙村和陈塘村发展经济的优势产业来抓,鼓励农民大力发展
果蔬种植业。

同时成立了广西兴业县玉光食用菌种植专业,由镇农业
服务中心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培训,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稳定有保障
的产销团队进行产业上中下游经营。

近年来食用菌市场价格稳定,把
食用菌工厂机械化生产作为脱贫致富产业项目来抓,稳定风险保障了
农民的收益,开创了脱贫新路子。

(二)龙头带动,实现三赢。

城隍镇2021年开始大力推广种
植食用菌,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的核心动力,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土
地流转、就业、资金入股利润分红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达到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三赢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