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 (1099).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综合练习
学校:
一、选择题
1.(2分)一个空心球壳总体积为V ,空心部分的容积为V 4.当它漂浮在水面时,有3
4V 的体
积浸没在水中.若将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再将这球放入水中,那么 ( ) A .球将沉到水底 B .球将在水中悬浮
C .球仍漂浮在水中,但露出水面的部分小于总体积的1
4 D .球仍漂浮在水中,且有1
4的体积露在水面外
二、填空题
2.(3分)如图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 的示意图。

杠杆CD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 :OD =1:2,物体A 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 。

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 3,物体B 的质量为320g ,它的体积为40cm 3。

当物体B 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1。

当用力拉物体A ,将物体B 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A 的力为F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2。

若p 1与p 2之差为40Pa ,则拉力F 的大小为________N 。

(g 取l0N/kg ,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 和物体B 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3.(3分)如图一块冰用线系着,浸没在盐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液面将________。

(填“上升”“下降”“不变)
评卷人得分
三、实验探究
4.(6分)冬冬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按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实验过程中,冬冬把电阻R由5Ω分别换成了10Ω、20Ω,每次闭合开关后,首先应调节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然后再记录流表的示数。

(3)下表是冬冬测得的三组数据,据此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②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③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5.(6分)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小明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他跟小红说出自己观点,小红却说“浮力与深度大小无关”,两人在已有器材中选择了完全相同的器材,分别做实验,都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已有器材:泡沫(密度小于水)、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天平、烧杯(足够大、没有刻度)各一,水(足量).
(1)他们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小明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3)写出小红的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作结论分析;
(4)为什么他们的结论都是对的,写出原因.
6.(6分)农村地区常有用地窖储藏农作物的习惯.由于植物的呼吸,地窖内会不断地积蓄C02气体,浓度过高时将威胁到人的安全.为试探CO2的“浓度”,人们常将点燃的蜡烛带到地窖里.如果蜡烛熄灭说明C02浓度过高,如果蜡烛没有熄灭说明浓度不高.其实,你也可以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给你一只轻小的气球,里面充有空气后扎住口.请你用浮力和密度方面的知识大致判断地窖里C02气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身安全.把你的实验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以及其中的物理道理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四、论述计算题
7.(6分)一物体放在水中露出13的体积,放入某液体中露出1
5的体积,求物体的密度与液体
的密度.
8.(6分)容积为1000m 3的氢气球,吊篮和球壳的质量为150kg ,在空气密度1.29kg/m 3的条件下,这气球能载多少吨的物体停留在空中?现在需要载900kg 的物体而保持平衡,应放掉多少m 3的氢气?(氢气密度为0.09kg/m 3)
9.(6分)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它可以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甲所示。

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0lm 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 。

(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多少? (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上一个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 为0.1m ,则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放上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取g =10N /kg)
10.(6分)在一个漂浮于水中的木块上、放着一个1cm 3的铁块,二者仍然一起漂浮,当铁块滑入水中后,问前后两次所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了多少?(g 取10N/kg )
11.(6分)有一高为b ,横截面积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a ,a :b =1:8)的薄壳容器B ,容积为1000cm 3,质量为100g ,现装入体积为1
2V 的某种液体A ,并将容器B 封闭放入
水中,该容器恰好能悬浮在水中不动,如图所示。

如果容器B 内空气质量不计,求:
(1)液体A 的密度;
(2)当装入液体A 的体积为1
3V 时,容器B 仍保持竖直状态,求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p 。

12.(6分)一个重10N 、密度为0.8×103kg/m 3的木块A ,放入水中,如图所示.
(1)如果在木块A 上面再放一铁块B,恰好使木块浸入水面,求铁块B 的体积. (2)如果在木块A 上面放一铜块C,恰好二者处在悬浮状态,铜块C 有多重? (ρ铁=7.9×103kg/m 3,ρ铜=8.9×103kg/m 3)
13.(6分)一个空心铜球恰可悬浮于水中,如果球内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5.8cm 3,铜的密度是8.9×103kg/m 3,试求: (1)空心铜球中铜的体积. (2)空心铜球的重力
14.(6分)质量为0.25kg ,体积为0.1dm 3的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g 取10N/kg 。

求: (1)将物块没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多少?
(2)若盛水的容器是一个底面积为0.2dm 2的圆柱形铁桶,则物块没入水中后,水对铁桶底部增加的压强为多少?
15.(6分)“郑和七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

据史料记载:郑和宝船上有九道桅、十二面帆、吃水深度4.4m,排水量达7×103t(排水量为满载时船排开水的质量),这在当时极为罕见。

请计算:
⑴在海面下3m深处,海水对该该船体产生的压强。

⑵满载时,郑和宝船所受的浮力。

(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16.(6分)体积是10cm3的钢球,把它投入水银里,它静止不动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ρ钢=7.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g取10N/kg)
17.(6分)如图所示,重0.9N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25cm3。

若对该物体施加0.3N的竖直向下的力时,该物体刚好全部浸入液体中。

(g取10N/kg)
求:①液体的密度;②物体的密度
18.(6分)一边长为0.5m的正方体密封容器内装满水,水中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木块用线系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线的拉力为4.9N,求:①木块的密度;②细线断后木块受到容器的压强多大?③再将容器上部的盖子取走,容器中的水不流出容器,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多大?
19.(6分)有一金属块A ,其密度为3×103kg/m 3,将它放在漂浮的木块上,木块的
1
10
露出水面,如图(1)所示。

另有一金属块B ,其体积为金属块A 的一半,将B 放在木块上,B 的一半没入水中,如图(2)所示。

若将B 吊在木块下,木块的1
40露出水面,如图(3)所
示。

求金属块B 的密度。

20.(6分)质量相等的甲、乙物体,密度之比5∶3。

将甲放入水中,乙放入密度为0.9×103kg/m 3的液体中静止时,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是4∶5。

求:(1)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

(2)甲物体的密度。

21.(6分)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秤下体积为V 的金属球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示数为F ;撤去弹簧秤,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 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

(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22.(6分)小晨同学注意到新闻经常说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多少美元一桶,又说我国进口每吨原油提高多少元。

他不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

他设法获得原油样品若干,将密度为0.6×103kg /m 3、体积为100cm 3的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有1
3的体积露出油面。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

(2)若每桶油
的体积为1
6
m 3,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23.(6分)一个空心球重60N ,它的空心部分占整个球体积的五分之一。

将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整个体积的四分之一。

如果在它的中空部分装满某种液体,则此球悬浮在水中. (g 取10N/kg )求:
⑴此球在水中漂浮和悬浮时,所受的浮力各是多少?
24.(6分)一个体积为5×10-2m 3的木块浮在水面上,要使它全部浸入水中且保持静止,需要给它加一大小为它重力1
4
的竖直向下的力,求这个木块的质量和密度。

25.(6分)某桥梁施工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在水底的工件。

已知工件的体积是0.16m 3,密度是3.5×103kg/m 3,滑轮组向上匀速拉动浸没在水中的工件时,人在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的拉力F =1700N 。

(不考虑摩擦及水的阻力,g 取10N/kg )求:
(1)工件的质量是多少?工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滑轮组向上匀速拉动浸没在水中的工件时,机械效率是多大? (3)工件从水里升到水面上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B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2.4.
3.下降
评卷人得分
三、实验探究
4.(1)如图所示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两端的电压(或电压表的示数)
(3)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 ③
评分标准:
本题共9分。

其中(1)占3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各占1
分(2)占2分,每空1分(3)、(4)各占2分。

5.(1)石块、细绳、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

(1分)
(2)用弹簧测力计系着绑好石块的细绳,让石块慢慢浸入水中,直到刚好浸没;(1分)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1分)
根据F浮= G – F拉,可知物体在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因此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

(1分)
(3)用弹簧测力计系着绑好石块的细绳,让石块浸没水中后,再不断加大石块在水中深度;(1分)
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1分)
根据F浮= G – F拉,可知物体在所受浮力不变,因此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无关。

(1分)
(4)石块在浸没液体之前,石块的排水体积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浮力大小与深度有关。

石块在浸没液体之后,石块深度增加,但排水体积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1分)
7.解:浸入水中时:F 浮1=G 即:ρ水g 2
3
V =ρ物gV ∴ρ物=23ρ水=2
3×1.0×103kg/m 3≈0.67×103kg/m 3 浸入另一液体中时:F 浮2=G =F 浮1 即:ρ液g 45V =ρ物gV =ρ水g 23
V ∴ρ液=56ρ水=5
6×1.0×103kg/m 3≈0.83×103kg/m 3 8.解:略
9.(1)F 浮=G 筒=0.6N (2) F 浮=G 筒=ρ水V 排g
∴V 排=F 浮ρ水g =0.6N 1×103kg/m 3
×10N/kg =6×10-5m 3 h 0=V 排S =6×10-
5m 30.001m
2=6×10-2
m (3)V 排′=Sh =0.001m 2×0.1m =1.0×10-
4m 3
F 浮′=ρ水g V 排′=1.0×103kg/m 3×10N/kg ×1.0×10-
4m 3=1N
G 总=G 筒+G 物=F 浮′=1N G 物=F 浮-G 筒=1N -0.6N =0.4N m 物=G 物g =0.4N 10N/kg
=0.04kg 10.解:木块漂浮时:F 浮1=G 1即:ρ水gV 排1=G 1 ........................................... ① 放上铁块后:F 浮2=G 1+G 2即:ρ水gV 排2=G 1+G 2 ................................... ② 铁块滑入水中:F 浮3=G 2-F 即:ρ水gV 排3=G 2-F .................................. ③ ②-(①+③)得:ρ水g (V 排2-V 排1-V 排3)=F 即:ρ水gΔV 排=F
由③得:F =ρ水gV 排3-G 2=ρ水gV 球-ρ铁gV 球
=(7.9×103kg/m 3-1.0×103kg/m 3)×10N/kg ×1×10-
6m 3
=0.069N
∴ΔV 排=F ρ水g =0.069N 1.0×103kg/m 3×10N/kg
=6.9×10-6m 3 11.解:⑴F 浮=G A +G B 即:ρ水gV =ρA g 12
V +m B g ρA =ρ水V -m B 12V =1.0×103kg/m 3×1000×10-6m 3-100×10-
3kg 12
×1000×10-6m 3=1.8×103kg/m 3 ⑵当装入液体A 的体积为13
V 时,总重力减小,将上浮,最后处于漂浮状态 ∴容器底反到的压力:
F =F 浮′=
G A ′+G B
=ρA g 13
V +m B g =1.8×103kg/m 3×10N/kg ×13
×1000×10-6m 3+100×10-3kg ×10N/kg =7N
又a :b =1:8即b =8a
∴V =a 2b =a 2×8a =8a 3
得:a =38V =33-68m 101000 =0.05m ∴容器底反到的压力:p =F S =F a 2=7N (0.05m )2
=2800Pa 12.解:A 的体积:V 木=G ρ木g =10N 0.8×103kg/m 3×10N/kg
=1.25×10-3m 3 ⑴对A 与B :F 浮=G +G B 即:ρ水g V 木=G +ρ铁g V B ∴V B =ρ水g V 木-G ρ铁g =1.0×103kg/m 3×10N/kg ×1.25×10-3m 3-10N 7.9×103kg/m 3×10N/kg
≈3.2×10-4m 3 ⑵对A 与C :F 浮′=G +G B 即:ρ水g (V 木+V C )=G +ρ铜g V C
∴V C =ρ水g V 木-G (ρ铜-ρ水)g =1.0×103kg/m 3×10N/kg ×1.25×10-
3m 3-10N (8.9×103kg/m 3-1.0×103kg/m 3)×10N/kg
≈3.2×10-4m 3 故:G C =ρ铜g V C =8.9×103kg/m 3×10N/kg ×3.2×10-4m 3≈28.2N 13.解:⑴F 浮=G
即:ρ水gV =ρ铜g (V -V 空)
解得:V =ρ铜V 空ρ铜-ρ水=8.9×103kg/m 3×15.8×10-
6m 3
8.9×103kg/m 3-1.0×103kg/m 3=17.8×10-6m 3 ∴实心部分铜的体积:
V 实=V -V 空=17.8×10-6m 3-15.8×10-6m 3=0.2×10-6m 3 ⑵G =ρ铜gV 实=8.9×103kg/m 3×10N/kg ×0.2×10-
6m 3=0.0178N 14.解:⑴由F 浮=G -F 得:
F =
G -F 浮
=mg -ρ水gV
=0.25kg ×10N/kg -1.0×103kg/m 3×10N/kg ×0.1×10-
3m 3 =1.5N
⑵Δh =V S =0.1×10-
3m 3
0.2×10-2m 2
=0.05m Δp =ρ水gΔh =1.0×103kg/m 3×10N/kg ×0.05m =500Pa
15.⑴p =ρ海水g h
=1.03×103kg/m 3×10N/kg ×3m =3.09×104Pa
⑵F 浮=G 排=m 排g =7×106kg ×10N/kg =7×107N
16.解:∵ρ钢<ρ水银
∴钢球在水银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故:F 浮=G =ρ钢gV =7.9×103kg/m 3×10N/kg ×10×10-6m 3=0.79N 17.解:物体漂浮时,F 浮=G
即:ρ液gV 排=G ........................................................................................................... ① 物体全部浸没时,F 浮′=G +F
即:ρ液g V =G +F ....................................................................................................... ② ②-①得:ρ液g (V -V 排)=F
∴ρ液=F (V -V 排)g =0.3N 25×10-6m 3×10N/kg
=1.2×103kg/m 3 由②得:ρ液g V =G +F
∴V =G +F ρ液g
=0.9N -0.3N/1.2×103kg/m 3×10N/kg =5×10-5m 3 ∴ρ物=G gV =0.9N 10N/kg ×5×10-5m 3
=1.8×103kg/m 3 18.解:①木块浸没在水中时:F 浮=G +F
即:ρ水gV =ρ木gV +F
ρ木=ρ水gV -F 1 gV =1.0×103kg/m 3×9.8N/kg ×(0.1m )3m 3-4.9N 9.8N/kg ×(0.1m )3m 3=0.5×103kg/m 3 ②p =F S = 4.9N (0.1m )2m 2
=490Pa ③p ′=G 水+G 木/S 器=ρ水gV 器+ρ木gV 木/ S 器
=1.0×103kg/m 3×9.8N/kg ×(0.5m)3m 3+0.5×103kg/m 3×9.8N/kg ×(0.1m)3m 3(0.5m)2m 2
=4919.6Pa
19.解:对图⑴:F 浮1=G +G A
即:ρ水g 910
V 木=ρ木gV 木+ρA gV A ............................................................................... ①
对图⑵:F 浮2=G +G B
即:ρ水g (V 木+12
V B )=ρ木gV 木+ρB gV B ................................................................. ② 对图⑶:F 浮3=G +G B
即:ρ水g (3940
V 木+V B )=ρ木gV 木+ρB gV B ............................................................... ③ 由②和③可得:V 木+12V B =3940
V 木+V B ∴V 木=20V B
又V A =2V B
由①得:ρ水g 910
×20V B =ρ木g ×20V B +ρA g ×2V B 解得:ρ木=18ρ水-2ρA 20=18×1.0×103kg/m 3-2×3×103kg/m 320
=0.6×103kg/m 3 由②得:ρ水g (20V B +12
V B )=ρ木g 20V B +ρB gV B 解得:ρB =41ρ水-40ρ木2=41×1.0×103kg/m 3-40×0.6×103kg/m 32
=1.7×103kg/m 3 20.解:⑴由题意:m 1=m 2 即:ρ1V 1=ρ2V 2
∴V 1V 2=ρ1ρ2=35
⑵对甲物体,F 浮1=ρ水gV 排1
对乙物体,F 浮2=ρ液gV 排2
由题意:F 浮1F 浮2=ρ水gV 排1ρ液gV 排2=45
∴V 排1V 排2=4ρ液5ρ水=4×0.9×103kg /m 35×1.0×103kg/m 3=1825>V 1V 2
∴甲浸没,乙漂浮
∴V 排1=V 1 F 浮2=G 2
又:G 2=G 1 F 浮1=45
F 浮2 ∴F 浮1=45
G 1 即:ρ水gV 1=45G 1=45
ρ甲gV 1 故:ρ甲=54ρ水=54
×1.0×103kg/m 3=1.25×103kg/m 3 21.解:⑴由题意得:F 浮=G -F
即:ρ1gV =ρ金gV -F
解得:ρ金=ρ1gV +F gV
⑵金属球静止于容器底部时,容器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F ,
此时液面高为h h =V 液+V S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ρ1gh =ρ1g V 液+V S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pS =ρ1g V 液+V S
S =ρ1g (V 液+V ) 由题意:F ′=NF 即:ρ液g (V 液+V )=NF
解得:V 液=NF -ρ1g V ρ1g
故:液体的质量为:m =ρ1V 液=ρ1NF -ρ1g V ρ1g
=NF -ρ1g V g 22.解:(1)木块质量:m =ρV =0.6×103 kg /m 3×100×10-
6 m 3=0.06kg 木块重力:G =mg =0.06 kg ×10N/kg =0.6N
漂浮时:F 浮= G =0.6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油gV 排 V 排=23
V 木 ρ油=F 浮23V 木g =0.623
×100×10-6×10kg/m 3=0.9×103kg/m 3 1吨原油的体积:V =m ρ油=1×103kg 0.9×103kg/m 3=109
m 3 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109m 316
m 3=6.7桶 23.⑵球的空心部分所充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解:⑴漂浮时:F 浮1=G =60N
且此时:F 浮1=ρ水g 3V 4
悬浮时:F 浮2=ρ水g V ∴F 浮2=4F 浮13=43
×60N =75N ⑵由题意知:G 总=F 浮2=75N
∴液体重:G 液=G 总-G =75N -60N =15N
液体的质量为:m 液=G 液g =15N 10N/kg
=1.5kg 由F 浮2=ρ水g V 得:V =F 浮2ρ水g =75N 1.0×103kg/m 3×10N/kg
=7.5×10-3m 3 ∴液体的体积为:V 液=V 5=15
×7.5×10-3m 3=1.5×10-3m 3 ∴液体的密度为:ρ液=m 液V 液= 1.5kg 1.5×10-3m 3=1.0×103kg/m 3
24.解:F 浮=G -F =G -14G =34
G 即:ρ水g 34
V 木=ρ木g V 木 ∴ρ木=34ρ水=34
×1.0×103kg/m 3=0.75×103kg/m 3 m 木=ρ木V 木=0.75×103kg/m 3×5×10-
2m 3=37.5k 25.解:(1)m =ρV =3.5×103kg/m 3×0.16m 3=560kg F 浮=ρ液gV 排=1×103kg/m 3×10N/kg ×0.16m 3=1600N
(2)F =G -F 浮=mg -F 浮=560kg ×10N/kg -1600N =5600N -1600N =4000N η=(W 有用/W 总)×100%=(F ′×h)/(F ×s)×100%=(F ′×h)/(F ×3h)×100%=(4000N/1700N ×3)×100%=78.43%
(3) η将变大
η=W 有用/(W 有用+W 额) ×100%,W 有用增大,而W 额不变,所以η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