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和幻想交响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辽兹和幻想交响曲
柏辽兹和《幻想交响曲》
1827年秋天。
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班学生柏辽兹第一次读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
他说,莎士比亚对他“有如一阵雷击”。
恰巧此时,巴黎奥德翁剧院贴出了英国柯文特剧院上演《哈姆雷特》的海报。
“巴黎为莎士比亚作品的力量和魅力,为剧中女主人公奥菲丽雅的形象所震动。
这个角色是由身材匀称、美丽可爱的英国女演员格着特?斯密森扮演的。
她在柏辽兹的心里燃起了爱的火焰。
可是,他只是一个没有名气、没有经验的青年音乐家,斯密森小姐对他十分冷漠。
”他爽直地告诉他:没有比这更不可能的了。
柏辽兹痛苦地在巴黎市街和郊野徘徊。
有时就睡倒在荒郊野外。
在消沉与绝望中,缪斯女神使他清醒了:他决定以自己的音乐唤起斯密森的注意。
他筹办了一场个人作品的音乐会,并在1828年5月演出。
但是,这位英国名演员不为音乐会所动。
失败的作曲家并不甘心。
他决意将自己狂热的恋情倾注于音乐之中,他要用一部大型交响曲来奏出自己热情的心曲。
1830年1月至4月,柏辽兹以“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为题,创作了《幻想交响曲》。
德国伟大诗人海涅在《巴黎书简》中,记述了1832年10月9日的一场难忘的音乐会。
那是《幻想交响曲》在巴黎音乐学院的演出。
诗人写道:“坐在我隔壁包厢中的一个好多嘴的年轻人,把作曲家指给了我。
原来就是那个在管弦乐队尽头打定音鼓的人。
在靠近前台的包厢里坐着那位英国柯文特剧院的名演员。
柏辽兹不停地注目着她,每当他们视线相遇的时候,柏辽兹就
狠狠地打击他的定音鼓”。
邻座又告诉海涅;柏辽兹热恋这位女士已经有三年之久了,多亏有这样的热情,我们今天才听得到这样狂放的交响曲呢。
”
就在这天晚上,定音鼓声终于敲开了斯密森的心扉。
音乐会后,柏辽兹送斯密森回旅馆。
交谈中,他欣喜地知道了他们俩曾先后居住过这个旅馆的十一号房间。
作曲家意味深长地说:“您只认为这是巧合吗,您不想理解我,格蕾特,”
第二天清晨,她向母亲和姐姐宣布,她要和相辽兹先生约会。
她说:“他爱我,爱我一个人,已经好几年了。
这一点总是可取的。
”
1833年10月3日,柏辽兹和斯密森在英国驻巴黎大使馆里结婚。
婚宴后,作曲家和他的“奥菲丽雅”一直坐在花园里。
拂晓,他们欣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
格蕾特说:“我们将是贫困的,我们已经欠债了。
”
相辽兹指着灿灿的彩霞,大声说道;,“我们的生活将是这样的。
我的爱妻~”后来,海涅“在音乐院又一次听他的交响曲时,他仍坐在乐队深处的定音鼓旁,那位胖胖的英国女人仍靠前台坐着,他们的视线仍然相遇…但他不再那样狠狠地敲鼓了。
”“一部《幻想交响曲》结成了两位艺术家曲折而美妙的姻缘。
他们的爱情,催发了这部著名作品的诞生。
柏辽兹说过,他的作品就是他的情感和他的回忆的直接反映。
《幻想交响曲》就是作曲家个人生活的自我写照。
当时,英国作家德昆西(1785—1859)的《一个吸鸦片者的自白》法译本正在巴黎出版。
柏辽兹受到启迪,为交响曲作了奇妙怪诞的构思。
他亲自写下了交响曲的文字标题:
“一个神经衰弱并有着敏感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由于失恋面在绝望的痛苦中吞服了麻醉剂自杀。
虽因麻醉剂服用不足前没有死亡,但却使他进入到奇异幻想的昏睡状态之中。
’当时,他的感情和记忆力在病态的脑子里变成了乐思,甚至他所
爱的人也变成一个旋律在他的脑海中盘旋起来,这就如同是‘固定乐思’一样,他到处碰到它。
到处听到它。
””根据这个奇异的构思,一拍辽兹把占据着他的心灵的奋人,以及自己狂烈的恋情,凝铸成“固定乐思”,用二支富有特征的旋律,贯穿在交响曲的五个乐章中。
—,。
一
这个“固定乐思”开始平稳端庄,略带骄矜意趣,伯辽兹说它还“带有亲切而差涩的性质”;继而扑朔迷离的模进音调,造成热烈追求的迫切感,并在跌宕的起落中进戏出感伤的泪花。
第一乐章,“梦幻、热情”。
I
柏辽兹用文字写下了这个乐章的内容:
“开始是未遇到爱人之前的那种心灵上的创伤,忧郁和完缘无故的喜悦。
后来她激起了他那爆发式的爱情,充满着忧虑与嫉妒,以及带着温存和宗教安慰的爱情。
”
木管用朦胧的音响笼罩着年轻艺术家的忧郁的心目。
如弱音器的小提琴低吟出序奏音调,它断续地叹息着,悲哀的声调中可以听出“固定乐思”的音型。
一阵微风,一群年轻人的笑声,打断了序奏的叹息。
但是,艺术家脑海里仍然回荡着忧郁的阴影。
序奏中的哀伤,以及突如其来的活跃情绪,正如作曲家提示的,是未遇到爱人之前的那种既惆怅又轻松的心境的写照。
序奏在哀声远逝中告终。
轻巧的拨弦,引来了心房的剧烈搏动。
那是艺术家看到自己恋人,心中“有如一阵雷击”。
这几声定音或,不由使人想起柏辽兹与斯密森的瞩目而视。
接着,小提琴和长笛奏出“固定乐思”旋律。
在弦乐背景中,隐约可闻心房跳动的节奏,长笛的明亮音色,为旋律嵌上一条光泽闪烁的花边。
作为主部主题,它在交响曲的西次呈现中,焕发出动人的神采。
副部主题在动荡的音响波澜中到来。
它温婉柔和,与标题说明一样,是在“梦幻、热情”的氛围中,由木管乐与弦乐交替奏出。
它的身上,到处闪出“固定乐思”的影象;“固定乐思”旋律与回声般的副部主题,在年轻艺术家心灵的荒野上,掀起受潮的三次冲击。
很快,低音弦乐轻奏的“固定乐思”的变形音调,汇成一股热流,并在木管组回荡着副部主题的巨大反响。
展开部开始了~
弦乐组升腾起旋风,掀起艺术家爱情海洋中的第一次浪潮。
迭起的波峰,在一个有力的和弦中,凝固在进溅的半空中。
奇妙的沉寂。
三个小节的休止使艺术家心团更加寂寥。
在圆号旷漠的长音中,小提琴怯懦地叹息着。
这时,木管乐温存地倾诉出爱情的旋律。
第二个浪潮,用充满柔情的波花,抚慰了艺术家受创伤的心灵。
第三次浪潮带着强大的冲击力,迎面而来。
时而微弱的低潮更反衬出巨潮的威力。
爱情的痛苦和忧郁,使“固定乐思”的旋律,有时朦胧,有时尖烈。
大提琴和中提琴轮番棋进地奏着这个旋律,推出第一乐章的高潮。
这时,管弦乐队响亮奏出“固定乐思”旋律,爆发出强烈的激情。
很快,炽热的火花渐渐熄灭。
在柔和的长音交融里,又浮现出梦幻般的宁静和安溢。
远去的艺术家消逝在寻觅恋人的迷雾之中……
第二乐章,“舞会”。
相辽兹写道;“在华丽的晚宴与喧闹的舞会中,他又找到了他的恋人。
”
弦乐轻妙震颤的不协和音响,坚琴飞动的闪光乐句,仿佛是年轻的艺术家惴惴不安地走进一个舞会大厅。
那里是珠光宝气的辉耀,轻歌曼舞的交响,突然,管弦乐队泻下一道班斓的彩虹,圆舞曲奏响了,令人眩目的舞会开始了。
在坚琴华丽音响供材下,小提琴奏出一支柔媚的舞曲旋律:人们轻盈地旋转,文雅地迈步。
两架坚琴和全部木管乐器有节奏地鼓掌。
年轻的艺术家眼前突然一亮,他看到了~看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
他优美的舞姿在舞会上虽不显赫,但却使艺术家格外随国——这里,“固定乐思”旋律踏出了圆舞的脚步,由长笛和双簧管纤秀地奏出:
他看到,木管与弦乐时而象是相互交换舞伴,轮番奏出舞曲音调;时而又合在一趄,跳起热闹的群舞。
两架竖琴晶亮发光,也在交替与汇合中为舞曲作着华贵的伴奏。
“固定乐思”音调已融化在光彩耀人的圆舞曲主题中,仿佛是艺术家看到恋人在喧闹的舞会人潮中不见影踪。
他用小提琴急促的震音轻轻地呼唤着她。
后来,圆号和长笛陪伴着草资管,用圆舞节奏演奏出“自定乐思”的旋律。
他又看到了他。
他刚要邀她同舞,这位恋人又在乐队强有力的舞曲节奏召唤下,悄悄溜掉了。
舞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年轻艺术家的心中又留下几缕惆怅。
他默默地来到风景如画的田野里。
第三乐章,“在田野里”。
、相辽兹在这个乐章中描绘出一幅美妙的田园音画,也写下了一大段文字介绍。
“夏日的黄昏,他在田野里听到两个收人一唱一答地吹奏牧歌”——英国管和双簧管模仿牧笛,一唱一管地吹奏出“两重奏”的牧歌音调。
“这牧歌和谐的两重奏与田园的美妙情景,又勾起他那希望的闪光。
这些都树电的心神得到稀有的恬静,给他的幻想带来了愉快”——小提琴和民笛奏出清澄纯朴的旋律,刻画出年轻艺术家恬静的心境和美妙的幻想:
“但是,恋人的形象(固定乐思)重又出现了”——紧接着,田园诗般的歌词中,响起两声弦乐拨弦,恋人的“固定乐思”旋律变形,模糊地闪现出来,但又消
逝在他的幻想之中。
这是希望与痛苦、光明与晦暗的更替。
果然,不安的阴暗色IM和尖锐激烈的气氛,又使艺术家心神恍。
忽:“他的心头沉重了。
不吉祥的预兆折磨着他:‘她是否欺骗了他,’……”。
——民奋和双簧管奏出“固定乐思”音调,因激动、矛盾的心情而改变了模样。
这是失恋的艺术家内心悸动的回响。
他心灵中出现了痛苦的暴风雨。
管弦爆发出狂烈的声响。
尖利刺耳的和弦撞击,半合上下飞驰、疯狂呼啸,这位“神经衰弱并有着敏感想象力的青年音乐家”丧失了理智。
声潮渐渐倦怠了,平息了。
剩下的是轻微的哺哺低语。
艺术家吞服了麻醉剂“进入到奇异幻想的昏睡状态之中”。
大自然和艺术家心灵一起陷入宁静之中。
柏辽兹描写了艺术家心灵一起陷入宁静之中。
柏辽兹描写了这个乐章的最后意境,“一个牧人又吹起牧苗,但另一个却停止了回答。
日落了……远处的雷鸣……孤独……沉寂。
”
第四乐章,“赴刑”。
作曲家写道:“在梦幻中,他杀死了自己的恋人而被判死刑,押赴刑场。
赴刑的行列在时而阴森粗扩、时而华丽庄严的进行曲中前进着,低沉有节奏的步伐声与喧嚣交织在一起。
乐曲结尾时,那‘固定乐思’又映入他的脑际,爱情暂时复苏,但很快就被致命一击打断。
”
在这个乐章中,定音鼓有很大的表现力。
大概柏辽兹是在这里对着斯密森怒目相向吧,~
隆隆作响的定音鼓为处刑行列开工。
沉重的节奏愈益强烈。
赴刑队列走过来了~愈来愈近了~人们听到,弦乐从低音区奏出阴森恐怖的进行曲: 滚动的定音鼓敲得人心颤悸。
但是,艺术家在赴刑队列中,依然神志自若。
他在衰弱的精神世界中,又幻想出自己在爱情的大道上凯旋挺进——铜管乐奏出辉煌
华丽的进行曲,与冷酷的赴刑进行曲形成鲜明对比。
两个进行曲交替显现,刻画出赴刑的年轻艺术家,在现实与幻想两个境界中的不同感受。
但,现实毕竟是残酷的。
幻想中的凯在式,在音乐发展中只剩下附点节多型,并在阴惨的风雨呼啸里,变得怪诞恐怖。
这时,刑场上的血腥气氛愈益浓烈,盖过了赴刑进行曲的脚步声,年轻艺术家生命的最后时刻来临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对爱情的追忆。
“固定乐思”旋律由单簧管温柔地吟出。
但一句不曾唱完,就被管弦全奏的有力和弦击断。
杀死恋人的凶手——艺术家被处决了。
滚动的定音鼓和震荡人心的管乐呼唤,象是年轻艺术家从天界或是从地狱发出的最后的痛苦呐喊~
第三乐章,“妖魔夜宴的梦”。
小提琴和中提琴分成八个声部,从高音区奏出毛骨惊然的凄厉震音。
低音弦乐从昏黑的角落刮趄阴风,把八个声部的震音吹得上下旋动,木管乐则飘出荒漠空旷的回音。
柏辽兹写道:年轻的艺术家“他梦幻参加了妖魔的夜宴舞会。
自己被可怕的巫魔妖怪,幽灵鬼影包围,它们准备一起把他埋葬。
奇异的喧嚣、呻吟、狂笑,远处的呼喊和哭声,也仿佛在呼应着”。
接着,在定音鼓背景下,单簧管、长笛和短笛奏出快速滑动的装饰音和鬼怪叫嚣般的颤音,“固定乐思”音调,尖啸而至,跳出丑陋狠亵的舞步,显得粗鄙怪诞而恐怖:
柏辽兹在标题内容中写道:“恋人的旋律又出现了。
他也来参加了夜宴。
但已失去了高贵和矜持的性格,‘固定乐思’变成了丑陋、怪诞的舞曲。
她的来临引起了狂喜的呼喊…”。
突然,狂乱的舞蹈被天界响起的钟声打断。
但是,地狱中的妖魔依然纠集一趄,拒扰着响彻大空的钟声。
它们疯狂地跳起轮舞,拥抱着,推操着,占据了管弦乐队的广阔声域。
天界再次威严地奏出中世纪“愤怒的日子”(Diesirae)的音调: 柏辽兹写道:“死亡的钟声响了…对‘愤怒的日子’的诙谐的讽刺,妖魔的环舞、狂乱的夜宴与‘愤怒的日子’的旋律混合在一起。
”
作曲家发挥了配器上惊人的技巧,定音鼓发出震天的巨响,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弓背击弦,敲出白骨撞击的刺耳响声。
妖魔的夜宴在疯狂的骚乱中愈演愈烈。
《幻想交响曲》在年轻艺术家恐怖的梦境中结束。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作曲家个人爱情生涯的写照。
同时,又揭示出当时一代青年不满现实、内心苦闷的复杂。
情感,这些都鲜明地反映在作曲家丰富的想象之中。
正如舒曼所说:“音乐家的想象力愈是丰富,对事物的感受力愈是灵敏,他的作品也就愈是能鼓舞人,吸引人。
”柏辽兹这部把丰富想象和灵敏感受融为具有情节性的标题交响曲,并冠以《幻想》的总题和附有详尽的文字说明,这在欧洲音乐传统中是一个首创。
法国作曲家圣桑说:“他蔑视传统是不能原谅的,除非他施写出一部杰作,而他的确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