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代前期的诗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露见日灭,红颜随霜凋。 别君若俯仰,春芳辞秋条。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散为飞雨川上来,遥帷却卷清浮埃。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公衡》
真与美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的因果 性,而是具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清晰、畅达、省净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 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 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 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 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 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 宋濂《王冕传》
杨荣(1371—1440),原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 人。 永乐八年(1410),随朱棣北征鞑靼。永乐十二年(1414),带 皇太孙朱瞻基北征蒙古。 永乐十六年(1418)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任首辅大臣。朱棣 迁都北京,杨荣是重要的支持者。永乐十九年(1421),明王朝正式 迁都北京。 荣历事四朝(建文、永乐、洪熙、宣德),谋而能断。 论事激发,不能容人过。然遇人触帝怒致不测,往往以微言导帝 意,辄得解。夏原吉、李时勉之不死,都御史刘观之免戍边,皆赖其 力。尝语人曰: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以悻直取祸,吾不为也。 ——《明史》
第一章 明代前期的诗文、 戏剧和文言小说
一、明代前期的诗文 1、高启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
洲(今江苏苏州)人。
其诗快若迅鹘乘飙,良骥蹑景,丽若太 阳朝霞,秋水芙蓉。
——王世贞《明诗评》
青丘诗,众长咸备,学无常师。才气豪 健而不剑拔弩张,辞采秀逸而不字雕句绘。 俊亮之节,醇雅之音,施于山林、江湖、 台阁、边塞,无所不宜。有明一代学古而 化,不泥其迹者,惟此一人。
从社会形态上 从创作主体的身份上 从受众的接受上
“太平宰相风度”
——钱谦益
B、茶陵派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湖 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 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 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 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 《燕对录》。
洪武初年,应召入朝。 参与修撰《元史》,并命教授 诸位王子。洪武三年(1370), 擢户部右侍郎。
B、建功立业之壮志
我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 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 亦将二三策,为君致时康。 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 《赠薛相士》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
2、宋濂和刘基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 浦江(今属浙江)人。 “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开国文臣之首。”
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
《白云稿序》
▉人的思想并不是抽离于生活之外的, 不是无据而发的。当宋濂提出“文非道不立” 的时候,他针对的是“当下”的文风。
——《明史》
C、失恃的惊悸
隔葉棲身穩,移柯忽意驚。 ——《新蟬》 流藻舞波寒,驚虯翔壑冷。 ——《月林清影》
竹動鳥驚夢,草涼蟲語悲。 《次韻內弟周思敬秋夜同飲白蓮寺池上》
客夢方暫適,竹間風雨驚。 ——《雨中客僧舍》
玉鉤正蕩月,羅袖忽驚風。 ——《宴顧使君東亭隔簾觀竹下舞妓》
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 嗛之未发也。及归,居青丘, 授书自给。知府魏观为移怒,腰 斩于市,年三十有九。
——《明史》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 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 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 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 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四库全书大全集提要》
侍郎诗上自汉魏 盛唐,下至宋元诸家, 靡不出入其间,一时 推大作手。特才调有 余,蹊径未化,故一 变元风,未能直追大 雅。
——《青丘子歌》
掉舌下七十城:见《史记· 郦生贾侯列传》。
回也空:回,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猗氏盈:猗氏,猗顿。见《史记· 货殖列传》。 乌兔:乌,指太阳。后羿射中太阳后,太阳化为
金黄色的三足乌鸦落下。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 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
B、建功立业之壮志
天开形势庄都城,凤翥龙蟠拱帝京。 万古山河钟王气,九霄日月焕文明。 祥光掩映浮金殿,瑞霭萦回绕翠旌。 圣主经营基业运,千秋万岁颂升平。 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少师(杨士奇)韵语妥协,声度和平, 如潦倒书生,虽复酬作驯雅,无复生气。
——王世贞
从审美的角度上看,他们的诗作并不是一流的,为什么这种诗风还 延续了近百年之久?
什么是“美”,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 标准。
二、明代前期的戏剧 朱有燉 神仙道化剧、歌舞升平剧
《八仙庆寿》、《小桃
红》 《诚斋乐府》
朱权《太和正音谱》
戏曲史论和曲谱集于一体,收 录、品评了元代和明初的杂剧、散曲 作用203人。
三、明代前期的文言小说 瞿 佑《剪灯新话》 李昌祺《剪灯余话》
近有俗儒,假托怪异之事, 饰以无根之言,如《剪灯新 话》之类,不惟市井轻浮之 徒,争相诵习,至于经生儒 士,多舍正学不讲,日夜记 诵,以资谈论,若不严禁, 恐邪说异端,日新月盛,惑 乱人心。
——汪端《明三十家诗选》
A、隐居中的自适 幽居无洒扫,风景自翛然。 红湿花间雨,青分柳外烟。 山窗扪虱坐,石榻枕书眠。 自得闲中趣,栽花叠锦川。
蹑蹻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 启实为有力。
——《四库全书大全集提要》
▉什么是“道”。
道路
指向、方向,确定的方向。 要去哪里,要表达什么。
道与文 本与末 因果性、相关性 互为因果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 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 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 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 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 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 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 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 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恋郎思郎非一遭, 好似并州花剪刀。 一股在南一股北, 几时裁得合欢袍。 有郎金凤饰花容, 无郎秋鬓如飞蓬。
宋濂《越歌
》
3、台阁体和茶陵派
“永乐以还,尚台阁体,诸大老倡之, 众人靡然和之,相习成风,而真诗渐亡 矣。”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
》
A、台阁体
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 东里,谥文贞,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 人。 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 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 辅政,并称“三杨”。 “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 《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四岁能作径尺书,景帝召试之,甚喜, 抱置膝上,赐果钞。
——《明史》
力图矫台阁体之失。 ◎宗法杜甫。 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 虽多无益。唐诗类有委曲可喜之处,惟杜子美顿挫起伏,变化 不测,可骇可愕,盖其音调与格律正相称,回视诸作,皆在下 风。然学者不先得唐调,未可遽学杜也。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题材:应制、题赠、酬应之作。
内容:抒写“爱亲忠君之念,咎己自悼之怀” (杨荣《省愆集序》); “颂圣德、歌太平” (杨溥《东里诗集序》) 审美风貌:平正典丽。
东风御苑物华新,吉日游观命近臣。 金瓮特颁千日酝,玉盘兼赐八珍淳。 翠含杨柳桥边雾,香泛芙蓉水上云。 鱼跃鸢飞皆化育,须看海宇颂皇仁。 杨士奇《赐游西苑同诸学士作》
◎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 ◎强调诗与时、诗与史的关系。 试看所未见诗,即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
谷口斜通驿,山根半入江。 磴云朝拂翠,岩雨夜闻淙。 水静帆来稳,天空鸟去双。 向来羁泊地,幽思绕离缸。
李东阳《望龙潭驿》
春尽田家郎未归,小池凉雨试絺衣。 园桑绿罢蚕初熟,野麦青时雉始飞。 李东阳《茶陵竹枝歌》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诗人、诗作与政治的关系 文学、文学作品与政治的关系
体与用
多重的、多质态的、多向度 的:既有相互抗衡、相互质疑、 相互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认同、 相互推助的一面。
▉作品感情向度与作家情感的真实性
正面的、肯定的、颂扬的 批评的、质疑的、审视的、反思的
??真与美的关系。
擢户部右侍郎,……。启自 陈年少不敢当重任,……乃见许。 已,并赐白金放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