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浙江选考专用)
12/10/2021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考点清单
考点一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1.自转的特征 (1)方向 自西向东 北 极 上 空 俯 视 :呈 逆 时 针 方 向 旋 转 (如 图 B ) (如图A) 南 极 上 空 俯 视 :呈 顺 时 针 方 向 旋 转 (如 图 C )
(大于、等于、小于)12小时。说出该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特点。
12/10/2021
答案 大于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 该游客从北京出发,乘飞机沿最短线路飞往巴西,飞行方向为向 西,而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故该游客所经历的白昼时间大于12小 时。此时期,太阳直射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且该期间太 阳直射点南移,北京昼变短夜变长。
12/10/2021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3)日界线与日期变更 ①简介
12/10/2021
②日期的范围 地球上新一天开始于0时经线,随0时经线西移,“今天”的范围逐渐扩 大,“昨天”的范围逐渐缩小,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180°经线)把全球 分为两个日期区,如图所示:
12/10/2021
内容
方法
提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α=90°-β (β为当地纬度和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差值,β采 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则,永远 取正值)
确定地方时 判断纬度位置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 此时物体在一天纬度
判断该地区的地理特征,获取解题信息
12/10/2021
突破方法
方法一 昼夜长短的判断
方法诠释 1.昼夜长短分布——定“半球位置” 此处的“半球位置”是指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它的位置决定昼 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 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就越长。如下图所示:
12/10/2021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 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 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计算公式如下: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12/10/2021
[注意] 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2)时区的划分
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 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 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3.晨昏线的特点与判断 (1)晨昏线的特点 ①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 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③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 点地方时为18:00。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β)相等,如“晨昏线 示意图”所示(α=β)。其变化范围为0°—23.5°,春分日、秋分日时晨昏 线与经线圈重合,夏至日、冬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23.5°。
12/10/2021
12/10/2021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a.夏至日随纬度变化;b.二分日随纬度变化;c.冬至日随纬度变化。
[归纳总结]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 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 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12/10/2021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12/10/2021
(2)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约为15°/ h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60 °纬线上的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12/10/2021
2.地方时、区时和日期变更 (1)地方时的计算 ①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公式:已知地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所求地地方时 [注意] a.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b.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 ②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公式: 已知地经度±1°/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所求 地经度 [注意] a.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已知地点位
12/10/2021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①黄赤交角
②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12/10/2021
③黄赤交角大小变化的影响
12/10/2021
2.昼夜长短及变化 (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12/10/2021
北半球昼夜长短年变化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 夜差值越小。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 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5°N的昼长等于 23.5°S的夜长。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 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 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12/10/2021
得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前一天,因此,钟点要加上24小时,日期要减一 天。
⑥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 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起飞时A地时间 降落时A地时间
±时差
±时差
起飞时B地时间 降落时B地时间
12/10/2021
变式训练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于201 6年8月5日到2016年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54'30″S,43°11'4 7″W)举行。 该届奥运会举办期间,中国某游客于北京时间6:00从北京机场出发,飞机 沿最短线路飞行36小时后抵达巴西,该游客所经历的白昼时间
12/10/2021
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b.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 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c.地方时差的计算:用两地地方时的大数减去小数。 ③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 公式: (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取商的整 数部分) [注意] 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④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 公式:某地时区序数×15°=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
6时 晨线 18时 昏线
12/10/2021
③方位法:
夜 半 球 东 侧 为 晨 线 ,西 侧 为 昏 线 昼 半 球 东 侧 为 昏 线 ,西 侧 为 晨 线
由此可知下面左图中弧BAC为晨线;右图中弧AB为晨线,弧BC为昏
线。
12/10/2021
考点二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1.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 (1)公转特征 ①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 针。 ②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
12/10/2021
[注意] a.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 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180°经线)。 b.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与差即为该时区 的范围。 ⑤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 公式: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数=所求地的区时 [注意] a.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要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 的西边,则要用“-”。 b.两地的区时差数,即为两地的时区差数。 c.求得的时间是0至24时,为当日时间。24时也可写作次日0时。求得的 时间大于24时,则是第二天,因此,钟点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一天;求
12/10/2021
⑤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 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3.正午太阳高度及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①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 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②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 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 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2/10/2021
典例分析 [2017浙江十校联盟3月联考,28(3)]下图为非洲某区域图。 回答下题。
据天文年历显示,2017年某日18:59(北京时间)地球过近日点,此时太阳
直射点的经度位置为
。此后三个月内,纳马夸兰地区的昼夜长
短变化有何特点?
12/10/2021
试题解析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为地方时12时所在经线,当北京时间为18:59时, 计算可得15°15'E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该日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 近,故此时为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3个月以后, 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此后三个月内,纳马夸兰地区的 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 15°15'E 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12/10/2021
内容 确定房屋的朝向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方法
提示
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南侧是阳台;在南 回归线以南地区,房屋北侧是阳台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 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计算楼间距 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 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的 然后计算影长 地区,楼间距较大
12/10/2021
大。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计算——抓“特点”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12/10/2021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 (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 0°S的夜长。
12/10/2021
⑤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若切点位于极昼区,则地方时为0:00(24:00),若切点位于极夜区,则地方
时为12:00。
⑥晨昏线的移动
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都是15°/时,方向相反,为自东向
西。
(2)晨昏线的判断
①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夜入昼晨线 由昼入夜昏线
②时间法: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12/10/2021
[温馨提示]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 a.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 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b.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偏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 至日偏东。 ③周期:约为365天6时9分。 ④速度: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 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 率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 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 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