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合集下载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附件2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stablishment of Intensity-Duration-Frequency Curve and Design Rainstorm Profile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2014年4月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

基于历史降雨记录资料,采用数理分析方法,科学表达城市暴雨特征,是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

为规范该项工作的开展,特制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原始资料和统计样本、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暴雨雨型确定和适应性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各地可参照本导则开展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修订以及设计暴雨雨型确定工作。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工作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组织编制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主编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广东省气候中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气候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编制组组长:宋丽莉编制组副组长:张善发何伶俊编制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马京津、牛璋彬、王家卓、刘海波、吕永平、何健、李兰娟、李帅、杨振斌、芮孝芳、陈天放、陈玮、陈清锦、房小怡、洪光雨、郝庆庆、徐连军、徐慧纬、贾仁勇、高原、黄克江、植石群、蒋成煜、蒋承霖、蒋明、蒋品平、谢映霞1总则 (1)1.1适应范围 (1)1.2 编制依据 (1)1.3 基本要求 (1)1.4 内容和方法 (2)2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3 量纲单位 (3)3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 (3)3.1站点选择 (3)3.2原始资料 (4)3.3统计样本选取 (4)4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 (5)4.1 频率和重现期计算 (5)4.2 频率分布曲线拟合 (5)5暴雨强度公式 (6)5.1 暴雨强度公式拟合 (6)5.2 暴雨强度公式拟合精度检验 (7)6短历时暴雨雨型确定 (7)7图表绘制 (8)8适用性分析 (10)8.1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10)8.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0)8.3社会影响分析 (10)9编制成果 (11)9.1 编制成果 (11)9.2 问题与建议 (11)附录 (12)附录A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流程 (12)附录B自记纸降雨记录资料处理 (12)附录C 理论频率曲线类型 (14)1 皮尔逊Ⅲ型曲线 (14)2耿贝尔(Gumbel)分布曲线 (15)附录D短历时暴雨雨型 (16)附录E 常用图表格式样张 (18)附录F有效数字 (23)编制说明 (24)1 总则 (24)2 术语和符号 (25)3 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 (25)4 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 (28)5 暴雨强度公式 (29)6 短历时暴雨雨型 (30)7图表绘制 (30)8适用性分析 (31)9编制成果 (31)1总则1.1适应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暴雨雨型确定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频率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确定、图表绘制、适应性分析和成果表达格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强度公式话题: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暴雨一、定义暴雨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以升/(秒?公顷)(L/(S?hm2))为单位。

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120 分钟的降水)暴雨强度公式: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式二、其他省市参考公式:三、暴雨强度公式修订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12年,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5~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以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流程:1.资料处理;2.暴雨强度公式拟合(单一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总公式);3.精度检验;4.常用查算图表编制;5.各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注意事项:基础气象资料采用当地国家气象站或自动气象站建站~至今的逐分钟自记雨量记录,降水历时按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分钟共11种,每年每个历时选取8 场最大雨量记录;年最大值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20 年以上,最好有30 年以上资料;年多个样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10 年以上,最好有20 年以上资料。

统计样本的建立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有效资料样本按从大到小排序排列,并从大到小选取年数的 4 倍数据,作为统计样本。

年最大值法:选取各历时降水的逐年最大值,作为统计样本。

(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

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具体计算步骤:一、公式拟合1.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数值逼近法2.区间参数公式拟合二分搜索法、最小二乘法3.暴雨强度总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法二、精度检验重现期0.25~10 年<0.05mm/min < 5%三、不同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城市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1)各历时暴雨年际变化特征——可通过绘制各历时暴雨出现日(次)数的年际变化图,分析各历时暴雨的逐年或年代变化特征。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1~10年)重庆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暴雨强度公式:q=1563.609(1+0.6 接出口管 接出口坡 实际排水 接口号 设计流量 重现期 径 度 能力 DN(mm) i q'(L/s) q(L/s) P(年) 1#接口 400 0.005 191.4 124.2 2 2#接口 500 0.01 490.9 206.9 2 3#接口 600 0.01 798.2 376.6 2 4#接口 700 0.01 1204.1 610.5 2 5#接口 800 0.01 1719.1 920.9 2 (按满流计算)设计流量:q=v*π *(D/4)2 排水管坡 设计流量 流速 度 i q(L/s) v(m/s) 0.005 191.4 1.52 0.01 490.9 2.50 0.01 798.2 2.82 0.01 1204.1 3.13 0.01 1719.1 3.42 设计流速:v=1/n*R2/3*I1/2 粗糙系数 n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强度公式:q=1467.622(1+0.997lgP)/ 降雨历时 汇水面积 径流系数 t(min) 10 10 10 10 10 S(m2) 6000 10000 18200 29500 44500 Ψ 0.65 0.65 0.65 0.65 0.65
1/n*R2/3*I1/2 水力半径 水流断面 R(m) 0.100 0.125 0.150 0.175 0.200 A(m ) 0.126 0.196 0.283 0.385 0.503
设计流速:v=1/n*R2/3*I1/2 粗糙系数 n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2013版)-计算表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按满流计算)设计流量:q=v*π *(D/4)2 排水管坡 设计流量 流速 度 i q(L/s) v(m/s) 0.005 191.4 1.52 0.01 490.9 2.50 0.01 798.2 2.82 0.01 1204.1 3.13 0.01 1719.1 3.42
2
0.692
设计流速:v=1/n*R
2/3
*I
1/2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粗糙系数 n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633lgP)/(t+8.534)0.551 降雨历时 汇水面积 径流系数 t(min) 10 10 10 10 10 S(m2) 6000 10000 18200 29500 44500 Ψ 0.65 0.65 0.65 0.65 0.65
管径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10~100年)重庆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暴雨强度公式:q=1467.622(1+0. 接出口管 接出口坡 实际排水 接口号 设计流量 重现期 径 度 能力 DN(mm) i q'(L/s) q(L/s) P(年) 1#接口 400 0.005 191.4 186.8 20 2#接口 500 0.01 490.9 311.4 20 3#接口 600 0.01 798.2 566.7 20 4#接口 700 0.01 1204.1 918.5 20 5#接口 800 0.01 1719.1 1385.5 20

2024最新全国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

2024最新全国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

2024最新全国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是指降水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强降水天气现象。

在我国,不同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城市布局等因素。

下面是一些中国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目录。

1.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3+0.1×(累计降水量/12)+0.2×(小时降水量/3)+0.4×(累计风力/10)2.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2+0.15×(累计降水量/10)+0.3×(小时降水量/6)+0.35×(累计风力/12)3.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1+0.15×(累计降水量/8)+0.25×(小时降水量/4)+0.5×(累计风力/14)4.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2+0.1×(累计降水量/15)+0.2×(小时降水量/2)+0.4×(累计风力/8)5.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15+0.1×(累计降水量/20)+0.3×(小时降水量/5)+0.35×(累计风力/16)6.武汉市暴雨强度公式目录:-暴雨强度=0.12+0.1×(累计降水量/18)+0.25×(小时降水量/3)+0.38×(累计风力/20)以上仅为示例,实际上,不同城市对于暴雨强度的公式目录可能存在差异,并且经常会根据实际气象变化和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进行调整和改进。

暴雨强度公式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评估和预测暴雨天气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减少暴雨可能引发的灾害。

暴雨强度公式 (2)

暴雨强度公式 (2)

暴雨强度公式1. 引言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雨水降落的速度。

它在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计算暴雨强度对于评估洪水风险、设计排水系统以及预防城市内涝等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和使用此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暴雨强度公式的背景暴雨强度公式是通过将观测到的降雨量与对应的持续时间进行分析,以推导出雨水降落的速度。

这样的公式通常基于统计方法,将历史降雨数据的分布模式与所关注的持续时间作比较。

3. 暴雨强度公式示例常见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为:I = (P/T) * K其中, - I 表示暴雨强度(mm/h); - P 表示持续时间为 T(小时)的降雨总量(mm); - K 是一个调整参数,常称为折减系数,用以修正统计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实际应用中,K 值的选取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背景和实地观测数据。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地理位置可能会对此参数的选择有所不同。

4. 暴雨强度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暴雨强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计算。

假设某地区在4小时内共收集到100毫米的降雨量,我们希望计算这段时间内的暴雨强度。

将示例值代入公式:I = (100/4) * K在这个示例中,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将假设 K 值为 1。

所以,根据计算公式,暴雨强度 I 为:I = 25 mm/h5. 注意事项在使用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质量:准确的降雨数据是计算准确暴雨强度的关键。

所选取的降雨数据应具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和适当的分辨率;2.调整参数的选择:K 值的选取需要基于实际观测数据和特定项目的背景。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地理位置对 K 值可能有不同的要求;3.公式适用性:暴雨强度公式通常适用于特定的范围和条件。

在应用时,应确保公式的适用性,并考虑特定的环境和应用场景。

6. 结论暴雨强度公式是评估洪水风险、设计排水系统以及预防城市内涝等问题所必需的工具。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20200930062855)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20200930062855)

附件: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1132(1 0.958lgP)0.595(t 5.408)(升/秒?公顷)2、巴南:1898(1 0.867 IgP) (t 9.480)0.709(升/秒?公顷)3、渝北:1111(1 0.945 IgP) (t 9.713)0.561(升/秒?公顷)其中:P――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 ----- 降雨历时(min),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4、涪陵:、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2、荣昌:3、长寿: (t18.327)0'7901000(1 0.841lg P) (t4.677)0'554986(1 0.932lg P)(t 5.725)0'5952784(1 0.906lgP)(升 / q (升 / q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1975(1 0.633lgP) (t 12.647)0'720(升/秒?公顷)14、彭水:1332(1 0.880 IgP) (t 9.168)0.6371004(1 0.750 IgP) (t 8.698)0.5671312(1 0.971 IgP) (t 7.739)0.6311304(1 0.815lg P) (t 5.755)0.6431516(1 0.945lg P) 0.653(t 10.351)610(1 0.958lgP) (t 1.170)05043442(1 0.750lg 巳 0 832(t 14.792)3148(1 0.867lgP) (t 15.348)0.8275、江津:6、合川:7、永川:8南川:1642(1 0.8151gP)(t 10.333)0.710秒?公顷)9、大足:10、铜梁:11、潼南:12、万盛:13、綦江: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15、黔江:16、石柱:17、武隆:18秀山:19、酉阳:20、万州:21、梁平:22、城口:(t 5.240)0.560826(1 0.581 Ig P)(t 0.5203.510)799(1 0.997Ig P)(t 0.5583.120)1793(1 0.997lg P)(t 12.292)07241982(1 1 0.984lg P)(t 11 .462)0 752712(1 0.724lg P)(t0.5002.730)1504(1 1 0.945lg P)(t0.7047.213)1015(1 0.659lg P)(t0.5566.649)2521(1 1 0.997lg P)1035(1 0.763lgP)(升/q(升/q(升/q(升/q(升/q(升/q(升/q(t 14.439)0857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23、垫江:3321(1 0.997lgP) (t 14.738)0'8301774(1 0.997lgP) (t 9.228)0.7522425(1 0.997 lg P) 0.822(t 13.739)1546(1 0.789 IgP) 0.703(t 8.422)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升/秒?公顷);t -----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三、重庆市设计暴雨雨型(一)重庆市设计暴雨雨型适用范围24、忠县:25、开州:26、云阳:(t 9.310)0'7681148(1 0.932lg P) (t 6.133)0.633795(1 0.672 lg P) (t 0.5482.860)2296(1 0.997lg P)(升 / q(升 / q 秒?公顷)秒?公顷)秒?公顷)27、奉节:1527(1 0.893 lg P) 0.654(t 9.389)(升/秒?公顷)28巫山:29、巫溪:30、丰都:(升/秒?公顷)(升/秒?公顷)(升/秒?公顷)(升/秒?公顷)I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范围包括:主城区、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合川、永川、江津、綦江、万盛。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附件: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595.0)5.408()lg 958.01(1321++=t P q(升/ 秒•公顷) 2、巴南:709.0)480.9()lg 867.01(1898++=t P q (升/ 秒•公顷) 3、渝北:561.0)713.9()lg 945.01(1111++=t P q (升/ 秒•公顷) 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

二、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790.0)327.18()lg 906.01(2784++=t P q (升/ 秒•公顷 )2、荣昌:554.0)677.4()lg 841.01(1000++=t P q(升/ 秒•公顷)3、长寿:595.0)725.5()lg 932.01(986++=t P q(升/ 秒•公顷)4、涪陵:720.0)647.12()lg 633.01(1975++=t P q(升/ 秒•公顷)5、江津:637.0)168.9()lg 880.01(1332++=t P q(升/ 秒•公顷)6、合川:567.0)698.8()lg 750.01(1004++=t P q (升/ 秒•公顷)7、永川:631.0)739.7()lg 971.01(1312++=t P q (升/ 秒•公顷)8、南川:710.0)333.10()8151.01(1642++=t gP q (升/ 秒•公顷)9、大足:643.0)755.5()lg 815.01(1304++=t P q(升/ 秒•公顷)10、铜梁:653.0)351.10()lg 945.01(1516++=t P q (升/ 秒•公顷)11、潼南:504.0)170.1()lg 958.01(610++=t P q(升/ 秒•公顷)12、万盛:832.0)792.14()lg 750.01(3442++=t P q (升/ 秒•公顷) 13、綦江:827.0)348.15()lg 867.01(3148++=t P q (升/ 秒•公顷)14、彭水:560.0)240.5(+t15、黔江:520.0)510.3()lg 581.01(826++=t P q(升/ 秒•公顷) 16、石柱:558.0)120.3()lg 997.01(799++=t P q (升/ 秒•公顷) 17、武隆:724.0)292.12()lg 997.01(1793++=t P q(升/ 秒•公顷)18、秀山:752.0)462.11()lg 984.01(1982++=t P q (升/ 秒•公顷)19、酉阳:500.0)730.2()lg 724.01(712++=t P q (升/ 秒•公顷)20、万州:704.0)213.7()lg 945.01(1504++=t P q (升/ 秒•公顷)21、梁平:556.0)649.6()lg 659.01(0151++=t P q (升/ 秒•公顷) 22、城口:857.0)439.14()lg 997.01(2521++=t P q (升/ 秒•公顷)23、垫江:830.0)738.14(+t 24、忠县:768.0)310.9()lg 997.01(2296++=t P q(升/ 秒•公顷)25、开州:633.0)133.6()lg 932.01(1148++=t P q(升/ 秒•公顷) 26、云阳:548.0)860.2()lg 672.01(795++=t P q(升/ 秒•公顷) 27、奉节:654.0)389.9()lg 893.01(1527++=t P q (升/ 秒•公顷) 28、巫山:752.0)228.9()lg 997.01(1774++=t P q(升/ 秒•公顷)29、巫溪:0.822)13.739()lg 997.01(2425++=t P q (升/ 秒•公顷)30、丰都:)公顷秒/ 升( )422.8()lg 789.01(15460.703•++=t P q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附件2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stablishment of Intensity-Duration-Frequency Curve and Design Rainstorm Profile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2014年4月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

基于历史降雨记录资料,采用数理分析方法,科学表达城市暴雨特征,是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

为规范该项工作的开展,特制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规定了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原始资料和统计样本、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暴雨雨型确定和适应性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各地可参照本导则开展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修订以及设计暴雨雨型确定工作。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工作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组织编制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主编单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参编单位:广东省气候中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气候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编制组组长:宋丽莉编制组副组长:张善发何伶俊编制组成员:(按姓氏笔划为序,排名不分先后)马京津、牛璋彬、王家卓、刘海波、吕永平、何健、李兰娟、李帅、杨振斌、芮孝芳、陈天放、陈玮、陈清锦、房小怡、洪光雨、郝庆庆、徐连军、徐慧纬、贾仁勇、高原、黄克江、植石群、蒋成煜、蒋承霖、蒋明、蒋品平、谢映霞1总则 (1)1.1适应范围 (1)1.2 编制依据 (1)1.3 基本要求 (1)1.4 内容和方法 (2)2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3 量纲单位 (3)3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 (3)3.1站点选择 (3)3.2原始资料 (4)3.3统计样本选取 (4)4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 (5)4.1 频率和重现期计算 (5)4.2 频率分布曲线拟合 (5)5暴雨强度公式 (6)5.1 暴雨强度公式拟合 (6)5.2 暴雨强度公式拟合精度检验 (7)6短历时暴雨雨型确定 (7)7图表绘制 (8)8适用性分析 (10)8.1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10)8.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0)8.3社会影响分析 (10)9编制成果 (11)9.1 编制成果 (11)9.2 问题与建议 (11)附录 (12)附录A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流程 (12)附录B自记纸降雨记录资料处理 (12)附录C 理论频率曲线类型 (14)1 皮尔逊Ⅲ型曲线 (14)2耿贝尔(Gumbel)分布曲线 (15)附录D短历时暴雨雨型 (16)附录E 常用图表格式样张 (18)附录F有效数字 (23)编制说明 (24)1 总则 (24)2 术语和符号 (25)3 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 (25)4 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 (28)5 暴雨强度公式 (29)6 短历时暴雨雨型 (30)7图表绘制 (30)8适用性分析 (31)9编制成果 (31)1总则1.1适应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暴雨雨型确定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频率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确定、图表绘制、适应性分析和成果表达格式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

- 3 -附件: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595.0)5.408()lg 958.01(1321++=t P q (升/ 秒•公顷)2、巴南:709.0)480.9()lg 867.01(1898++=t P q (升/ 秒•公顷)3、渝北:561.0)713.9()lg 945.01(1111++=t P q (升/ 秒•公顷)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

- 4 -二、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790.0)327.18()lg 906.01(2784++=t P q (升/ 秒•公顷 )2、荣昌:554.0)677.4()lg 841.01(1000++=t P q (升/ 秒•公顷)3、长寿:595.0)725.5()lg 932.01(986++=t P q(升/ 秒•公顷)4、涪陵:720.0)647.12()lg 633.01(1975++=t P q(升/ 秒•公顷)- 5 -637.0)168.9()lg 880.01(1332++=t P q(升/ 秒•公顷)6、合川:567.0)698.8()lg 750.01(1004++=t P q (升/ 秒•公顷)7、永川:631.0)739.7()lg 971.01(1312++=t P q (升/ 秒•公顷)8、南川:710.0)333.10()8151.01(1642++=t gP q (升/ 秒•公顷)9、大足:643.0)755.5()lg 815.01(1304++=t P q (升/ 秒•公顷) 10、铜梁:653.0)351.10()lg 945.01(1516++=t P q (升/ 秒•公顷) 11、潼南:504.0)170.1()lg 958.01(610++=t P q(升/ 秒•公顷)12、万盛:832.0)792.14()lg 750.01(3442++=t P q (升/ 秒•公顷)13、綦江:827.0)348.15()lg 867.01(3148++=t P q (升/ 秒•公顷) 14、彭水:560.0)240.5()lg 763.01(1035++=t P q (升/ 秒•公顷)- 6 -520.0)510.3()lg 581.01(826++=t P q(升/ 秒•公顷)16、石柱:558.0)120.3()lg 997.01(799++=t P q (升/ 秒•公顷)17、武隆:724.0)292.12()lg 997.01(1793++=t P q(升/ 秒•公顷) 18、秀山:752.0)462.11()lg 984.01(1982++=t P q (升/ 秒•公顷)19、酉阳:500.0)730.2()lg 724.01(712++=t P q(升/ 秒•公顷)20、万州:704.0)213.7()lg 945.01(1504++=t P q (升/ 秒•公顷) 21、梁平:556.0)649.6()lg 659.01(0151++=t P q (升/ 秒•公顷)22、城口:857.0)439.14()lg 997.01(2521++=t P q (升/ 秒•公顷)23、垫江:830.0)738.14()lg 997.01(3321++=t P q (升/ 秒•公顷)24、忠县:768.0)310.9()lg 997.01(2296++=t P q(升/ 秒•公顷)25、开州:- 7 -633.0)133.6()lg 932.01(1148++=t P q(升/ 秒•公顷) 26、云阳:548.0)860.2()lg 672.01(795++=t P q(升/ 秒•公顷)27、奉节:654.0)389.9()lg 893.01(1527++=t P q (升/ 秒•公顷) 28、巫山:752.0)228.9()lg 997.01(1774++=t P q(升/ 秒•公顷)29、巫溪:0.822)13.739()lg 997.01(2425++=t P q (升/ 秒•公顷) 30、丰都:)公顷秒/ 升( )422.8()lg 789.01(15460.703•++=t P q 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的内容和方法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暴雨雨型确定工作内容包括:代表性站点选择、原始数据整理、降雨资料年限确定、统计样本建立、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拟合、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短历时设计暴雨雨型确定、图表绘制、成果适用性分析、成果编制印刷等。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流程1、降雨资料和统计样本1.1站点选择1.1.1降雨资料的站点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区域代表性:所采用的站点数据能代表某一区域的降雨特点,连续的数据系列应该包括本区域内不同降雨类型的统计数据。

2)历史数据连续性:所采用的站点数据应该有连续20-30年的降雨统计数据3)一致性要求:所使用的资料系列必须是同一类型或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水文资料混在一起统计。

4)站点选择应保证原始数据的随机性和独立性,不可采用数个站点的数据混合样本。

5)选择站点在资料年限内发生迁址、雨量记录仪更换时,需对降雨资料的代表性和一致性进行论证和说明。

6)编制一个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至少应选择一个代表性站点,城市地形地貌及降雨特征差异较大,并具备基础资料条件的城市,宜选择多个代表性站点编制当地不同区域的暴雨强度公式,以分别代表城市的不同区域特征。

7)选择当地国家气象站或区域气象站作为代表性站点。

若研究区域内无国家气象站和区域气象站或已设站点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可考虑选择其他行业降雨观测站作为代表性站点或辅助站点,但应依据上述要求,对资料的可用性进行论证。

8)站点选择须满足资料年限长度要求,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2006,2013版)的要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采用的年最大值法基础资料年限至少需要30年以上;短历时暴雨雨型资料年限宜为30年以上。

宜通过降雨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合理选择资料年限,但需包括最近年份的降雨资料。

2、原始资料原始降雨资料宜采用逐分钟自动记录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以自记纸形式记录的逐分钟降雨资料和现代自动气象站自动记录的逐分钟降雨资料。

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

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引言: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水量极大的降雨过程,通常由于对下垫面的影响很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因此,对暴雨强度的准确计算和预测对于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该公式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暴雨强度,并提供给设计与规划工作参考。

一、定义:设计暴雨强度是指在设定的时间内,设计洪水位下的洪水降雨强度。

二、常用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常见的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包括经验公式和统计学方法。

1. 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是根据历史降雨数据统计得出的经验关系,它的计算方式简单,适用范围广。

常见的经验公式有:1.1 江苏省经验公式:I = 0.9 P^0.52其中,I表示暴雨强度(mm/h),P表示设计周期内的暴雨量(mm)。

1.2 广东省经验公式:I = 0.39 P^0.59其中,I表示暴雨强度(mm/h),P表示设计周期内的暴雨量(mm)。

2.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利用历史洪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概率统计原理建立的发生频率与暴雨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

常见的统计学方法有:2.1 极值统计分析法:利用极值统计理论,通过对历史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暴雨强度与频率之间的经验关系。

常用的方法有皮尔逊Ⅲ型分布法、爱德华Ⅲ型分布法等。

2.2 概率分布转换法:通过将洪水降雨量序列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或其他理论分布),建立暴雨强度与频率之间的统计关系。

常用的方法有洪水频率分析、降尺度模型等。

3. 基于物理原理的计算方法:基于物理原理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分析气象要素、下垫面特征等因素,建立地区性的暴雨强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方法有降水-径流模型、气象雷达与卫星监测资料等。

三、应用: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防洪减灾工作等领域。

通过计算得出的暴雨强度可用于确定洪水位、设计下水道容量、制定防洪标准、规划城市绿地等。

总结:设计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经验公式、统计学方法和基于物理原理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暴雨强度。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标准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标准

暴雨强度公式与设计雨型标准
暴雨强度公式:
根据暴雨强度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I = (P - 10) / (D - 10)
I代表暴雨强度(mm/h),P代表单位时间内的雨量(mm),D代表单位时间内的雨期时长(分钟)。

设计雨型标准: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地区气象特点,可以参考以下设计雨型标准:
1. 暴雨强度标准:
根据暴雨强度的等级不同,可以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暴雨等级。

具体标准可以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警报标准来确定。

根据雨型的特征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雨型标准。

一般来说,可以区分为阵雨、持续雨、暴雨等不同类型,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雨强变化曲线。

以上是一种可能的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雨型标准,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率定方法

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率定方法

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率定方法朱颖元根据实测雨强记录,用最小二乘法为准则的高斯—牛顿迭代法直接求解暴雨公式的参数,算法简单,可以减少计算误差,提高参数的精度。

1 问题的提出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排水设计中推求雨水量的公式,常用的型式为:(1)式中n——暴雨衰减指数b——时间参数A——雨力,随重现期T而变A与T的关系常采用下式表示:A=A1(1+Clg T)(2)式中A1、C——参数由式(1)、(2)可得:(3)式(3)可表示为:i=f(t,T;A1,B,b,n) (4) 式中f——已知的非线性函数t——暴雨历时T——重现期(自变量)A1、B、b、n——参数暴雨公式中参数的率定目前仍存在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首先是短历时暴雨资料采用哪种概率理论分布模型[1、2];其次是统计参数估计。

目前统计参数估计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两类,第一类为参数估计法;第二类为适线法。

二者均不具有任何约束条件,一次仅能对一个样本进行估参。

短历时暴雨具有多种历时,因此具有多个样本。

若采用上述任一种方法对各种历时的暴雨资料逐一估计出统计参数,再将频率曲线绘在同一张图上,就有可能出现不同历时暴雨频率曲线相交的不合理情况。

除了经验适线法可以人为对参数进行调整外,其余估参方法均无能为力。

而可以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参数估计且能协调不同历时暴雨频率曲线之间参数关系的估参方法目前尚未见到。

最后是式(1)中参数率定问题,一般的方法是:先对暴雨资料进行频率分析,求出各种历时指定重现期的设计雨强值。

再对式(1)进行线性化变换,即式(1)两端取对数使之成为一线性方程。

根据设计雨强值用图解法或最小二乘法确定出参数A、b和n。

最后,根据式(2)及算出的A值用最小二乘法推求出参数A1和C。

这种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多次辗转相关,而辗转相关已被证明是不可能提高计算精度的[3]。

暴雨公式的精度取决于暴雨资料的可靠性和公式中参数的合理性。

笔者认为,在暴雨资料已定的情况下,参数的合理性取决于暴雨公式对实测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而非对从频率曲线上摘取的数据的拟合程度。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docx

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docx

附件: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q1132(10.958 lg P)(升/秒公顷)(t 5.408) 0 .595?2、巴南:q 1898(10.867 lg P)(升/秒 ?公顷 ) (t9.480) 0 .7093、渝北:q1111(10.945 lg P)升秒公顷)(t9.713)0 .561( /?其中:P——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 );t ——降雨历时( 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重庆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范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

二、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q 2784(1 0.906 lg P)(升/秒 ?公顷 ) (t18 .327) 0.7902、荣昌:q 1000(10.841 lg P)(升/秒?公顷 ) (t 4.677) 0.5543、长寿:q986(10.932 lg P)(升/秒公顷)( t 5.725) 0. 595?4、涪陵:q1975(10.633 lg P )(升 / 秒?公顷 )( t12.647) 0.7205、江津:q1332(10.880 lg P)升秒公顷(t9.168) 0.637(/?)6、合川:q1004(10.750 lg P)升秒公顷(t8.698) 0.567(/?)7、永川:q1312(10.971 lg P)升秒公顷( t7.739) 0 .631(/?)8、南川:q 1642(10.8151gP)(升/秒 ?公顷 ) (t10.333) 0.7109、大足:q1304(10.815 lg P)升秒公顷(t 5.755) 0.643(/?)10、铜梁:q1516(10.945 lg P)升秒公顷(t 10.351)0 .653(/?)11、潼南:q 610(10.958 lg P)(升/秒?公顷 ) (t 1.170)0.50412、万盛:q 3442(10.750lg P)(升/秒 ?公顷 ) (t14.792) 0.83213、綦江:q 3148(10.867lg P)(升/秒 ?公顷 ) (t15.348) 0.82714、彭水:q 1035(10.763lg P)(升/秒 ?公顷 ) (t 5.240)0.56015、黔江:q826(10.581lg P )升秒公顷(t 3.510) 0. 520(/?)16、石柱:q799(10.997 lg P )升秒公顷( t 3.120 )0 .558(/?)17、武隆:q 1793(10.997lg P)(升/秒?公顷 ) (t12.292)0.72418、秀山:q 1982(10.984lg P)(升/秒?公顷 ) (t 11.462)0.75219、酉阳:q 712(10.724lg P)(升/秒?公顷 ) (t 2.730)0.50020、万州:q 1504(10.945lg P)(升/ 秒?公顷 ) (t7.213)0.70421、梁平:q 1015(10.659lg P)(升/ 秒?公顷 ) (t 6.649)0.55622、城口:q 2521(10.997lg P)(升/ 秒?公顷 ) (t 14.439)0.85723、垫江:q 3321(10.997lg P)(升/ 秒?公顷 ) (t 14.738)0.83024、忠县:q 2296(1 0.997lg P)(升/ 秒 ?公顷 ) (t9.310)0.76825、开州:q 1148(10.932lg P)(升/ 秒?公顷 ) (t 6.133)0.63326、云阳:q 795(10.672 lg P)(升/秒?公顷 )0 .548( t 2.860 )27、奉节:q1527 (10.893 lg P)升秒公顷( t9.389 )0 .654(/?)28、巫山:q1774(10.997lg P)(升/秒公顷)(t 9.228) 0.752?29、巫溪:q2425 (1 0.997 lg P)升秒公顷( t 13.739 ) 0.822(/?)30、丰都:q 1546 (10.789 lg P )(升 / 秒 ?公顷 ) (t8.422) 0.703其中: P——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q——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 );t ——降雨历时( 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关于暴雨强度公式的修订内容及说明

关于暴雨强度公式的修订内容及说明

关于暴雨强度公式的修订内容及说明
(一)修订背景
我市排水设计单位现行主要使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为1995年版编制结果。

但该版本暴雨强度公式取样采用的是年多样法,且当时对于各历时的降雨量采用了人工读取的方式获取数据。

在当前新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出台的情况下,沿用旧的暴雨强度公式可能会造成诸多问题。

为科学指导我市排水管网设计、建设,本次利用延续至最新时段的客观化降水资料、采用全国统一的年最大值法取样,对我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是非常必要的。

该项工作由市气象局会同我委组织,具体由市国家气候观象台承担、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参与完成。

《深圳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技术报告》已经我委业务会审议通过。

本次利用延续至最新时段的客观化降水数据,采用全国统一的年最大值法取样,重新推求出相应公式。

(-)修订内容
对《深标》条文7∙2.3.3(P60)进行修订。

1、修订前
7.2.3.3单一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应符合表7.2.3.3的规定。

执行。

2、修订后
7.2.3.3单一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应符合表
7.2.3.3的规定。

表7.2.3.3单一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执行。

2017版8月版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表

2017版8月版重庆主城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表
2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50 2 2 50 2
5 10 10 5 10
2/3
920 0 0 0 0 *I 水流断 面 A(m2) 0.126 0.196 0.283 0.385 0.503
1/2
1.00 0.80 1.00 0.90 0.65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2 0.231 0.768
接口号
Ψ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87.9 191.0 347.7 563.5 850.1
2 2 2 2 2
10 10 10 10 10
4600 10000 18200 29500 44500
0.65 0.65 0.65 0.65 0.65
(按满流计算)设计流量:q=v*π *(D/4)2 排水管坡 管径 设计流量 流速 度 1#接口 2#接口 3#接口 4#接口 5#接口 DN(mm) 400 500 600 700 800 i 0.005 0.01 0.01 0.01 0.01 q(L/s) 191.4 490.9 798.2 1204.1 1719.1 v(m/s) 1.52 2.50 2.82 3.13 3.42
设计流速:v=1/n*R2/3*I1/2 水力半 水流断 粗糙系数 径 面 n 0.010 0.010 0.010 0.010 0.010 R(m) 0.100 0.125 0.150 0.175 0.200 A(m2) 0.126 0.196 0.283 0.385 0.503
湿周 χ (m) 1.257 1.571 1.885 2.199 2.513
排水管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10.0m/s,非金属管:5.0m/s 排水管最小设计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工业园区低影响开发效果模拟与评估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工业园区低影响开发效果模拟与评估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工业园区低影响开发效果模拟与评估朱寒松;董增川;曲兆松;金鑫;纪红军;陈蓉【摘要】以重庆市渝北区花朝工业园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单一生物滞留池、渗透性路面、绿色屋顶控制方案以及生物滞留池-渗透性路面-绿色屋顶组合式方案,构建SWMM模型模拟不同方案对研究区域的径流、洪峰削减影响效果.模拟结果表明,LID措施的径流削减效果在重现期为2年、10年时更显著;单一方案中渗透性路面的径流控制效果与洪峰削减效果更显著;组合式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优于单一方案的和值,表明彼此间相互产生正影响.组合式方案的洪峰削减效果低于单一方案的和值,表明彼此间相互产生负影响.【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9(035)002【总页数】5页(P32-36)【关键词】SWMM模型;低影响开发;降雨径流模拟;组合式方案【作者】朱寒松;董增川;曲兆松;金鑫;纪红军;陈蓉【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南京思孚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4;南京思孚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98;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北京尚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区的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

硬化的下垫面导致洪水流速加快、汇流时间缩短,引发了城市内涝、城市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2]。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和灰色基础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城市雨洪控制问题,基于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3]的城市雨水利用能够从源头滞水、渗水、蓄水、净水等方面缓解地表径流压力[4],弥补传统排水措施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与设计暴雨雨型一、修订后的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一)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1、沙坪坝:595.0)5.408()lg 958.01(1321++=t P q (升/ 秒•公顷)2、巴南:709.0)480.9()lg 867.01(1898++=t P q (升/ 秒•公顷)3、渝北:561.0)713.9()lg 945.01(1111++=t P q (升/ 秒•公顷)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

(二)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市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见下图:1、沙坪坝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南部分区域。

2、巴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巴南区、南岸区。

3、渝北暴雨强度公式适用围:长江和嘉陵江以北的地区,包括渝北区、江北区和北碚区嘉陵江以北部分区域。

二、修订后的主城区外各区县暴雨强度公式1、璧山:790.0)327.18()lg 906.01(2784++=t P q (升/ 秒•公顷 )2、荣昌:554.0)677.4()lg 841.01(1000++=t P q(升/ 秒•公顷)3、长寿:595.0)725.5()lg 932.01(986++=t P q(升/ 秒•公顷)4、:720.0)647.12()lg 633.01(1975++=t P q(升/ 秒•公顷)637.0)168.9()lg 880.01(1332++=t P q (升/ 秒•公顷)6、合川:567.0)698.8()lg 750.01(1004++=t P q (升/ 秒•公顷)7、:631.0)739.7()lg 971.01(1312++=t P q (升/ 秒•公顷)8、南川:710.0)333.10()8151.01(1642++=t gP q (升/ 秒•公顷)9、大足:643.0)755.5()lg 815.01(1304++=t P q (升/ 秒•公顷) 10、铜梁:653.0)351.10()lg 945.01(1516++=t P q (升/ 秒•公顷) 11、潼南:504.0)170.1()lg 958.01(610++=t P q(升/ 秒•公顷)12、万盛:832.0)792.14()lg 750.01(3442++=t P q (升/ 秒•公顷)13、綦江:827.0)348.15()lg 867.01(3148++=t P q (升/ 秒•公顷) 14、水:560.0)240.5()lg 763.01(1035++=t P q (升/ 秒•公顷)520.0)510.3()lg 581.01(826++=t P q(升/ 秒•公顷)16、石柱:558.0)120.3()lg 997.01(799++=t P q (升/ 秒•公顷)17、武隆:724.0)292.12()lg 997.01(1793++=t P q (升/ 秒•公顷) 18、秀山:752.0)462.11()lg 984.01(1982++=t P q (升/ 秒•公顷)19、酉阳:500.0)730.2()lg 724.01(712++=t P q(升/ 秒•公顷)20、万州:704.0)213.7()lg 945.01(1504++=t P q (升/ 秒•公顷) 21、梁平:556.0)649.6()lg 659.01(0151++=t P q (升/ 秒•公顷)22、城口:857.0)439.14()lg 997.01(2521++=t P q (升/ 秒•公顷)23、垫江:830.0)738.14()lg 997.01(3321++=t P q (升/ 秒•公顷) 24、忠县:768.0)310.9()lg 997.01(2296++=t P q(升/ 秒•公顷)25、开州:633.0)133.6()lg 932.01(1148++=t P q(升/ 秒•公顷) 26、云阳:548.0)860.2()lg 672.01(795++=t P q(升/ 秒•公顷)27、奉节:654.0)389.9()lg 893.01(1527++=t P q (升/ 秒•公顷) 28、巫山:752.0)228.9()lg 997.01(1774++=t P q(升/ 秒•公顷)29、巫溪:0.822)13.739()lg 997.01(2425++=t P q (升/ 秒•公顷) 30、丰都:)公顷秒/ 升( )422.8()lg 789.01(15460.703•++=t P q 其中:P ——设计重现期(年),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q ——暴雨强度 (升/ 秒•公顷);t ——降雨历时(min ),取值详《室外排水设计规》。

三、市设计暴雨雨型(一)市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Ⅰ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主城区、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合川、、江津、綦江、万盛。

Ⅱ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长寿、垫江、梁平、忠县、开州、万州。

Ⅲ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丰都、石柱、南川、武隆。

Ⅳ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水、黔江、酉阳、秀山。

Ⅴ区设计暴雨雨型适用围包括:巫山、奉节、云阳、巫溪、城口。

(二)各分区设计暴雨雨型1、Ⅰ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1小时43.8 51.3 60.3 71.7 83.1 88.8 96.1 106.32小时57.8 69.2 83.4 101.4 118.7 127.4 138.8 154.63小时67.0 81.5 99.8 123.0 145.0 156.2 170.8 191.2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4.59 5.33 6.47 8.58 13.96 19.26 11.47 8.34 6.72 5.72 5.03 4.52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2.07 2.24 2.44 2.70 3.05 3.55 4.36 5.91 10.46 13.14 8.07 6.03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4.91 4.21 3.71 3.35 3.06 2.83 2.65 2.49 2.35 2.24 2.14 2.05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1.33 1.39 1.46 1.55 1.65 1.76 1.91 2.09 2.32 2.64 3.12 3.92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5.59 10.77 9.02 5.99 4.62 3.83 3.32 2.95 2.67 2.45 2.28 2.13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2.01 1.90 1.81 1.73 1.66 1.60 1.54 1.49 1.44 1.39 1.35 1.32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99.1 116.3 135.0 157.9 179.0 190.7 205.1 224.1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Ⅱ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41.3 48.4 56.4 66.4 76.0 81.8 88.4 97.7 2小时 52.3 60.6 69.7 81.2 92.2 99.3 106.5 117.1 3小时60.169.279.392.0104.1108.9119.9131.6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1.15 1.28 1.46 1.68 1.992.433.094.19 6.31 11.55 20.49 11.72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3.08 3.86 5.11 7.37 12.36 24.55 16.48 9.40 6.35 4.71 3.713.04比例/% 7.21 5.06 3.84 3.07 2.55 2.17 1.88 1.66 1.49 1.35 1.23 1.13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0.67 0.72 0.78 0.84 0.93 1.03 1.15 1.30 1.51 1.79 2.19 2.79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3.81 5.79 10.82 18.46 10.35 6.45 4.56 3.47 2.78 2.31 1.97 1.71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1.52 1.36 1.23 1.12 1.03 0.96 0.89 0.83 0.78 0.74 0.70 0.66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87.4 102.2 117.9 136.4 152.7 161.7 172.5 186.5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3、Ⅲ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36.8 41.1 46.2 52.6 59.2 62.5 66.7 72.4 2小时 46.5 52.4 59.4 68.3 77.3 81.7 87.4 95.2 3小时54.561.770.381.292.297.6104.7114.2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3.664.415.577.62 12.09 22.74 15.079.196.605.164.253.63比例/% 1.52 1.66 1.85 2.09 2.41 2.86 3.54 4.70 7.04 14.00 15.59 8.83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6.11 4.68 3.80 3.20 2.78 2.46 2.21 2.01 1.85 1.71 1.60 1.50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0.94 1.00 1.08 1.17 1.28 1.42 1.60 1.83 2.17 2.66 3.50 5.16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9.97 15.04 8.69 5.96 4.53 3.66 3.07 2.66 2.35 2.10 1.91 1.75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1.62 1.51 1.41 1.33 1.26 1.20 1.14 1.09 1.04 1.00 0.96 0.93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80.9 91.9 102.8 115.4 126.2 132 138.9 147.9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4、Ⅳ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 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41.5 47.9 55.0 63.9 72.4 77.2 83.5 91.8 2小时 55.5 65.6 76.9 91.1 104.6 108.4 122.2 135.4 3小时63.675.187.9104.1119.5131.5139.5154.5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1.982.10 2.23 2.40 2.59 2.853.18 3.654.385.689.01 17.03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4.27 4.845.69 7.12 10.18 21.85 15.75 9.016.73 5.53 4.784.25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8.73 5.77 4.51 3.79 3.32 2.97 2.71 2.51 2.34 2.20 2.08 1.98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1.29 1.33 1.38 1.44 1.50 1.57 1.65 1.74 1.85 1.97 2.13 2.32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2.58 2.92 3.43 4.27 6.06 12.86 9.65 5.39 4.00 3.28 2.83 2.52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2.28 2.10 1.95 1.83 1.73 1.64 1.56 1.49 1.43 1.38 1.33 1.29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93.3 109.1 126.5 147.8 167.6 178.7 192.4 210.3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5、Ⅴ区设计暴雨雨型短历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 )2年 3年5年 10年 20年 30年 50年 100年 1小时 34.4 39.1 44.8 52.0 58.8 62.7 67.8 74.3 2小时 43.2 49.2 56.3 65.3 74.0 78.9 85.3 93.5 3小时50.657.666.176.786.992.6100.2109.91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2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1.321.461.641.882.222.713.525.089.1921.6012.747.43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3.183.925.157.5714.2327.2813.558.105.764.473.673.12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5.21 4.01 3.27 2.77 2.40 2.13 1.92 1.74 1.60 1.48 1.38 1.303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例/% 0.82 0.88 0.95 1.04 1.14 1.28 1.45 1.69 2.04 2.59 3.60 5.97 时段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比例/% 16.05 14.84 7.98 5.39 4.06 3.27 2.74 2.36 2.08 1.86 1.69 1.55 时段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比例/% 1.43 1.33 1.24 1.17 1.10 1.05 0.99 0.95 0.91 0.87 0.84 0.8124小时设计暴雨量(单位:mm)2年3年5年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24小时89.1 103.2 118.5 136.9 153.9 163.3 174.8 189.924小时设计暴雨过程如下:时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