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品德新课标测试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为基础、以( )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它的性质体现在三方面:( ),( ),( )。

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有:( ),( ),( )。

3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原子能、( ),( ),( )。

4京杭大运河接( )、( )、( )、( )、钱塘江五大河流。

5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创造性。

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 ),( )。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 )( )。

7、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 ),( )。

8、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 )( )。

9、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 )目标,以( )为基础,注重学生在( )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 )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0、《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 )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 )、( )、( )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 )形成和( )发展,为学生( )、( )、( ),成为具有( )、(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 )( )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 )( )( )与( )等方式进行评价。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 )( )( )。

二、判断。

(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是该科教学指导性参考,与教学关系不大,教师学不学都不影响教学。

202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含部分答案(两套)

202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含部分答案(两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一)一、填空题(62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2、(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学生生活领域的几个主要因素。

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4、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7、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8、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9、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

二、选择(10分)1、道法课程的设计思路中的“一条主线”是以(B)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2、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已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3、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4、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C、学生社会生活D、道德感情、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5、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三、、判断(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V)2、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考试试卷(附答案)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考试试卷(附答案)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考试试卷(附答案)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从()年秋季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儿童期是()的启蒙期,小学阶段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强化(),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6.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

7.《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低年级(1-2年级)要求认知()及标志。

8.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

9.要全面落实()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10.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每所中小学要至少有()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

11.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12.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13.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14.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5.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16.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之中。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 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纵横交叉)、(螺旋上升)。

4、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整合。

6、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1。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活动、(C)和其他的实践活动。

A.参观 B. 调查C。

游戏D。

课堂学习2、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社课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D)为主.A.家庭生活B.主体活动C.主观意志D.直接参与3、(C)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B.课程理念 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4、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 A )A.核心B. 基础C。

前提D。

目标5、以下四条,哪一条属于情感与态度目标。

( B )A。

保护环境B。

自尊自律、乐观向上C。

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D。

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地域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是什么?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3、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举例谈谈你是如何贯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一理念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程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生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110?B.?122?C119?D.?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条主线指以(?B?)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C?)?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C?)?-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B?)。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分数:
A.家庭生活B.主体活动C.主观意志D.直接参与
3、(C)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
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B.课程理念C.内容标准D.实施建议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
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2、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
和(感悟)。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
(纵横交叉)、(螺旋上升)。

4、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认识
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分目标是由(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整合。

6、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
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
1.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举动、(C)和其他的实践举动。

A.参观B.调查C.游戏D.课堂研究
2、作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社课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D)为主。

4、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研究做人是《人格与社会》课程的(A)。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B)。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 活动型综程D. 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生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 110B. 122 C119 D. 120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 -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条主线指以( B )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 C ) 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C ) 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 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D. 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 A ) 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 C ) -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 端午节B.中秋节C.重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B )。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品德新课标测试卷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它的性质体现在三方面:(),(),()。

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内容有:(),(),()。

3 20世纪的“新四大发明”是原子能、(),(),()。

4京杭大运河接()、()、()、()、钱塘江五大河流。

5 “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创造性。

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是开放的(),(),()。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7、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8、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9、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10、《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11、《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2、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3、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

(每小题2分,共14分)1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是该科教学指导性参考,与教学关系不大,教师学不学都不影响教学。

()2 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继续学习,小学阶段学不学都无关紧要。

()3 品德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发展有深远的积极影响,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4 各地县的教材不尽相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教学,教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

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三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程D.生活课程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请问-条主线指以(B)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C)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是(C)-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节D.清明节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B)。

A.生活质量的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10.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C)。

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二、简答题;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最新小学品德和社会新课程标准考测试卷考试卷附答案 共九套

最新小学品德和社会新课程标准考测试卷考试卷附答案 共九套

小学品德和社会新课程标准模拟试卷(一)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2、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4、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 螺旋上升 )..。

5、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7、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9、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徤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10、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11、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12、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

二、选择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B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2、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一门以〔〕为根底,以〔〕为核心、促进〔〕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扶植学生到达三个方面目的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的,以〔〕为根底,注意学生在〔〕过程中,初步驾驭相识社会事物和现象方法,进步〔〕实力,开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主动参加社会实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为根底。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开展是在逐步扩大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交互作用而实现。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开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纳〔〕〔〕评价,老师可依据详细状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展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推断题〔共10分,每题2分〕1、品德课程评价是老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展有意义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强调儿童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参加。

〔〕2、“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干脆参加丰富多彩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化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根本目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开展程度做出终结性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展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根本理念是什么?〔6分〕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性质是什么?〔6分〕3、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4、品德课程在施行过程中存在误区有哪些?〔8分〕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开展2、综合性、理论性、开放性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穿插、学生良好品德形成4、情感看法价值观、实力与方法、学问5、满意学生身心须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6、道德推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7、情感、看法、价值观、实力、学问8、特性品质、社会性、相识社会、参加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家长、社会参加评价10、老师视察记录、描绘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二、推断题1、√ 2、× 3、√ 4、√ 5、×三、简答1、答:〔1〕扶植学生参加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
()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
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
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
2、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
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
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
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社会参与评价
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
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简答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
3、答:(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四)充实教学内容
(五)拓展教学空间
4、答:(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

(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

(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